回覆列表
  • 1 # 淡墨淺白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時,朱允文登基幾個月就開始撤藩,朱允文根基未穩,急於求成,全國藩王人心惶惶,天下有大亂之勢。

    地利,朱棣守北京,長期和蒙古人戰鬥,軍隊戰鬥力強大,指揮排程熟練。反觀朱允文在南京,天下太平已久,最強的軍隊都去守國門了,而南京的軍隊都是功勳後代,早已經沒有了父輩的血性了。

    人和,朱元璋太想給孫子一個安定的政局,幾乎所有能打仗的人都被殺了,要不然也輪不到李景隆去和朱棣打。朱棣的老丈人是徐達,所以軍隊系統對朱棣都有一份香火情,朱棣的軍隊也不愁沒有人支援。朱允文對自己軍隊都說勿傷我叔,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時候,既是對自己軍隊的不負責任,有種過家家的感覺,還如此婦人之仁,怎能不敗?

    天時地利人和朱棣都比朱允文佔優勢,自然能夠造反成功!

  • 2 # 臥舟聽雨眠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起兵造反,最終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取得帝位是為明成祖,史稱靖難之役。綜合來看朱棣取得成功有以下幾個原因:

    朱棣擁兵自重,是藩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

    明初為了防範元朝的殘餘勢力,朱元璋將第四子朱棣分封到北平為燕王。由於承擔邊防重任,又屢屢出塞征戰,燕王擁兵十萬且軍隊裝備精良。燕軍士兵久經沙場,作戰經驗豐富。這是大多是繼承祖輩軍功並缺少實戰經驗的政府軍所無法比擬的。且燕軍有大部分是騎兵,機動能力強,對陣以步兵為主的政府軍具有天然優勢。

    建文帝急於削藩,給了朱棣造反的理由。

    在建文帝繼位的第一年,就與親信齊泰、黃子澄採取措施削藩。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建文帝繼位之後不能及時穩固自己的統治反而透過削藩將國家陷於危險之中。建文帝削藩沒有適合不同藩王的方式和完整的防範措施,沒有經過充分的準備,操之過急。而燕王早就厲兵秣馬準備爭奪帝位,因為在燕王眼裡帝位應該是自己的而不是那個年輕的侄子,建文帝從先機上就輸給了燕王。

    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這其中,“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不過太祖的成法裡面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所以這不過是朱棣想要奪取皇位的一個藉口而已。

    政府軍頻繁的失誤,主力不斷被殲滅。

    燕王造反之初,其兵力大約在十萬左右,而政府軍數倍於燕軍。但由於朱元璋濫殺功臣宿將,建文帝以無可用之將,初用老將耿炳文北伐,後換紈絝子弟李景隆為主帥,此後政府軍多次失誤,戰略戰術操作不當,處處被燕軍搶佔先機,最終失敗,燕王朱棣於建文四年攻下應天,結束了建文帝的統治。自古貴胄帝王家,爭權奪位自相殘。

    不顧天下兵戈亂,只為一人永盡歡。

  • 3 # 宋安之

    明成祖朱棣身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他的成功有著當時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在於明初開國的局勢,偶然性在於他的對手建文帝太菜了,給了他逆襲的機會。

    明初邊疆的局勢是九大塞王守邊,太祖朱元璋出於穩固江山的想法,對外派自己的親子鎮守邊疆抵禦元朝尾巴王朝強大的北元,避免了派其他大將造成擁兵自重隱患。對內起初為了給兒子朱標繼位鋪路,開始清洗功臣,朱標病死以後,為了給朱標之子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鋪路更是大力清洗功臣。

    在當時的局勢之下,朱棣身為守邊塞王之一,鍛鍊了自己的軍事能力,在北方軍隊有威望還有根基之地,朱棣是老四,到了建文帝年間前面三個兄長都死了,朱棣就是實際上的諸王之長了。而朝廷的大清洗功臣造成朱棣造反時沒有幾個能打的將領了,這就是朱棣成功的必然因素。

    偶然因素就是在於建文帝朱允炆這個菜鳥對手了,建文帝繼位之初就注重於提高文官的地位,其為政作風獲得了當時文官集團和南方廣大官僚階級的支援,文官地位的提高,武將被打壓是必然的,而這時候素有威望的燕王朱棣更受當時武將的擁戴和支援了。

    建文帝的做法使他成為當時文官集團的代表,而朱棣成為舊有體制的代表,擁有北方軍隊的支援,新舊對立已經開始了。

    建文帝的策略也一錯再錯,削藩先易後難,幾個月之內收拾了五位藩王,逼的湘王自焚而死,讓其他實力強大的藩王坐立不安,也給了朱棣準備時間,最後對朱棣下手時,早有準備的朱棣當然是起靖難之役反抗。

    建文帝用人不當更是進一步錯誤,老將耿炳文失利以後,就以官二代李景隆代替,結果李景隆屢戰屢敗,六十萬大軍拼光退至濟南,之後換將盛庸才勉強維持下去,最後朱棣兵行險著,一路南下直取南京,攻至南京時,谷王和李景隆開金川門投降,助朱棣完成最後一步。

    建文帝策略錯誤也罷,更是用人不當,硬生生的使具有壓倒性優勢的自己這一方成為失敗者,他的無能使朱棣成功的偶然性加大。

    在當時局勢之下的必然條件基礎上,加上建文帝的無能,一步步出錯帶來的偶然使朱棣最終成功,真是時也命也。

  • 4 # 精終衛國

    按中國封建王朝等級制,親王中手握雄兵上位的,只有明成祖燕王朱棣,他之所以會成功,有幾點,其一南京皇宮裡有他的臥底,所以朱允文去查他的時候,他都提前提防。其二拉胞弟寧王朱權下水,朱棣的兵力根本難敵正軌的朝廷軍,所以不得不借用朱權的朵顏三衛,如此解後顧之憂,如果寧王不為之所用,在背後騷擾,也是非常頭痛的。其三朱允文舉棋不定,意志不夠堅定,多次給朱棣,踹氣機會。其四老將耿炳文不用,用官二代李景隆,開局就送人頭,最後直接幫燕王開啟城門

  • 5 # 淡墨殘煙

    古代的藩王造反鮮有成功者,在大一統的王朝裡只有燕王朱棣成功登上皇位,概括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努力做到出師有名

    古代特別講究名分,藩王造反是以下犯上,名不正言不順,得不到人們支援。燕王朱棣深知其中利害,就從祖訓找理論依據。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棣發現朱元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朝廷內有奸臣弄權,在皇帝的召喚下,藩王可以帶兵靖難勤王,剷除奸佞。於是,朱棣就為自己起兵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帝身邊有奸臣,我要起兵靖難,幫助皇帝剷除奸臣。至於需要皇帝的命令,則被朱棣選擇性遺忘。

    二、朱允炆的假仁假義救了朱棣性命

    靖難之役爆發以後,朝廷派兵征討,建文帝在大軍出發之前卻對統帥說:“千萬不要讓我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呀!”其實當時雙方已經撕破臉了,只能是你死我活,而朱允炆卻故作姿態說出此言,反而讓士兵們作戰時畏首畏尾,不敢傷及朱棣性命。於是,就出現這樣的情況,朱棣幾次遇險或被圍,卻沒有一次有性命之憂。失敗了還能再次恢復,如果沒有朱允炆都那句話,估計朱棣早被箭射成刺蝟了。

    三、書生誤國

    朱允炆即位後,重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這些人學富五車、精通典籍,用於管理國家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在軍事方面,這些人的水平與朱棣差距太大。這些書生在靖難之戰中犯下了很多錯誤,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四、朱允炆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首先朱元璋無意中給自己的孫子挖了個坑,他將明朝能征慣戰之人基本殺了個乾淨,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其實我認為有一人完全能夠擔起這個重擔,他就是徐達長子徐輝祖,但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未受重用。不過開始使用老將耿炳文也算可以,雖然出師不利,但耿炳文能儲存朝廷的力量,消耗朱棣,而朱棣造反最怕時間過長,雙方一僵持,朱棣必敗。但朱允炆聽從黃子澄的建議,讓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成為靖難之役最關鍵的轉折點。李景隆可以說是朱棣取勝最大的功臣,他成功的將朝廷六十萬大軍敗個精光,使雙方的優勢互換。而且在朱棣兵臨南京時,和谷王一起開啟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城。受到重用的人都如此,朱允炆焉能不敗。

    此是本人淺見,如有不當,望請海涵。

  • 6 # 國史春秋

    藩王與諸侯國的性質差不多,都掌握著地方的軍政、財政等大權,當它們勢力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不會服從朝廷的號令,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這也是一個王朝最棘手的問題,因為一些藩鎮的產生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凡事都有利有弊。一方面藩鎮可以起到維護國內及邊疆安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只能坐視藩鎮做大自己、擁兵自重而束手無策。這也是朝廷不得不經常面對的一種尷尬境地,對藩鎮只能說是又愛又恨,糾結百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避免再次諸侯亂國,所以將至周朝以來的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華夏民族大一統和君權集中。雖然,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秦始皇的這一前瞻性的舉措對後世歷史的影響還是頗深遠的。

    正是由於秦帝國的短命,使得一些原本被滅掉的諸侯國很快死灰復燃,併成為推翻秦王朝的中堅力量。所以,當漢高祖劉邦重新統一中國後,也不得不面對諸侯國分封的現實,彷彿歷史又回到了周天子的時代。這樣的結果是“漢承秦制”的劉邦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劉邦前腳把這些幫著自己打天下的諸侯國安頓了,隨後又親率大軍逐一平叛。

    劉邦平定“內亂”,為了杜絕異姓再次為王,還搞了一個有名的“白馬之盟”。從此,異姓諸侯國退出了歷史舞臺,同姓藩王粉墨登場。

    那麼同姓王可靠嗎?答案是依舊靠不住。因為面對一個極具誘惑力的皇權,人人都想躍躍欲試,都想取而代之。在被權欲矇蔽的人心下,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早已蕩然無存。所以,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但是,漢景帝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加上用人得當,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很快就被平定。

    漢武帝時期大力改革,推行儒家思想,君權神授的觀念深入骨髓,所以漢朝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的封建群主專制王朝。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再次形成。司馬家族建立晉朝後,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讓司馬族人拱衛皇權,於是又導致了長達十多年的家族內亂,史稱“八王之亂”。家人之間的血腥的殺戮雖然心慘烈收場,但晉朝也從此一蹶不振,不可挽回地走向衰亡。

    唐朝中期的皇帝開始貪圖享樂,國家的安寧任務都甩手給了節度使,自己做個逍遙自在,一身輕鬆。唐朝的藩鎮割據形成於中宗時期,中宗時期朝朝邊境開始設力節度使,到唐玄宗時期的節度使已經開始左右國家的命運。名將遺孤,四鎮節度使王忠嗣死後,胡人安祿山得勢,並於公元755年舉起了造反的大旗。安史之亂最終平定,但唐朝的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加上後期的宦官專權、朋黨相爭,曾經輝煌無比的大唐王朝也走向了歷史的終點。

    歷史總是重複著相同的笑話,朱元璋死前把二十多個兒子分到全國各地,用意簡單明瞭。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時受封在外的藩王個個虎視眈眈,兇相畢露。所以,建文帝不得不採取削藩措施,來集中分散的皇權。但是朱允炆卻敗的一塌糊塗,成為了歷史上被同情可憐笑柄。

    那麼,燕王朱棣為什麼能成功登上皇位呢?

    輿論工作做的好,一開始起兵口號就是“清君側”,搶佔道德的至高點,讓自己的叛逆變成名正言順的正義之舉。建文帝年幼勢單,思想、心智各方面都不成熟,難以應對錯綜複雜的局面。朱元璋生前把能稱得上是“刺兒”的人都殺光了,導致朱允炆沒有謀臣良將可用。建文帝老師黃子澄及大將李景隆,是其唯一可倚重的救命稻草,但二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燕王朱棣能征善戰,久經沙場,數次北征蒙古磨鍊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建文帝心慈手軟,婦人之仁,輕易的失去唯一掉朱棣的機會。

    清朝建立後,同樣面臨著藩鎮裂土分疆的問題,以吳三桂為首三藩差點就改朝換代。當然,吳三桂的失敗並不是打不過康熙,而是輸給了一顆年老不自信的心。

    縱觀中國歷史,藩王起兵造反的人也只有朱棣笑到最後,榮登九五之尊。

  • 7 # 澳古說歷史

    歷史上的藩王造反並不是只有朱棣成功登上皇位,首先我們先理解一下“藩王”的意思是什麼?藩王是在地方官吏與天子之間的統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國,有自己的封地、兵權,可以說對自己統治的區域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可以說藩王就等同於諸侯王。《漢書·哀帝紀贊》:“孝哀自為藩王及充太子之宮,文辭博敏,幼有令聞。”

    那麼這裡我就列舉一下其他朝代諸侯王或者藩王奪得皇位的事例:

    1、東漢末年,魏王曹丕成功篡漢,建立魏國,史稱魏文帝

    2、後梁時期,郢王朱友圭殺掉梁太祖朱溫自立為帝,史稱廢帝,之後均王朱友貞又殺掉郢王朱友圭自立為帝,史稱末帝

    3、後唐時期,潞王李從珂造反,奪得後唐閔帝李從厚帝位,改應順元年為清泰元年,史稱後唐末帝

    4、大理國時期,段思良逼文經帝段思英退位出家,並自立為帝,改元至治,史稱大理文武帝

    5、劉宋時期,武陵王劉駿舉兵造反,隨後攻下京城建康,誅殺劉劭及劉濬,登帝位,即為宋孝武帝

    6、還是劉宋時期,湘東王劉彧夥同其弟建安王劉休仁,心腹阮佃夫、李道兒、王道隆等共謀弒君,隨後殺害宋前廢帝劉子業,湘東王劉彧登基是為宋明帝

    7、北齊時期,常山王高演發動政變,北齊廢帝高殷被廢為濟南王,廢為濟南王繼皇帝位,史稱北齊孝昭帝

    8、唐朝時期,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

    ....................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並不是只有朱棣這個藩王造反成功,從而稱帝。

    再者我在這裡以個人的見解,來試著解答下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的藩王能夠造反成功?

    第一、武裝力量要強大,何謂“藩王”,藩王有別於清時期的親王,歷代造反成功的藩王都有著自己屬於自己的地盤、軍隊和獨立財政大權,如魏王曹丕、秦王李世民、北齊孝昭帝高演等等這些諸侯亦或藩王,都是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的,可以說要想造反首要的條件就是武力要強大,正所謂“槍桿子出政權”。

    第二、主弱臣強,亦或是皇帝要昏庸無能,在擁有強大武裝的前提下,藩王要造反的那個皇帝一定要弱,否則成功的機率不大,畢竟在皇位上的那個皇帝佔據著正統的地位,如果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藩王要造反,成功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試想下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誰願意跟著你去造反啊,要知道一旦造反失敗可是要誅九族的。

    第三、造反的時機要對,歷來藩王能夠造反成功的,一般都是在亂世,亦或是亂世剛結束之時,統治基礎還沒有穩定,民間還沒徹底恢復元氣,簡答的說就是大家還沒有從那個亂世回過神啦或者說是還在那個亂世之中,這樣藩王才有可能造反成功,如若時機不對,則斷然不可能造反成功,如明宣宗時期的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就以失敗告終,而朱高煦會失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時機不對,當時明朝已處於“仁宣之治”的盛世之中,這個時候造反無疑是自尋死路,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百姓,或者是官員願意跟著你去造反。

  • 8 # 荒徑漫草

    其實藩王造反成功登上帝位的,不只是朱棣一個,只不過他比較具有代表性而已。朱棣成功的原因不是偶然的,我就試著簡單概括一下。

    朱棣造反前,朱允炆的動作

    洪武帝死後,朱允炆登基竟改詔,禁止所有藩國王爺不得進京祭奠,並交出兵權。這是想幹什麼?削藩!那你削藩就削嘛,竟然不許人家做兒子的祭奠老子,這在那個最尊崇孝道的社會,朱允炆這麼做,給人留下多大一沒人性的口實?

    再看人家朱棣,你要我交兵權,沒問題,都交完,要換我王府官員,也都同意了,親兄弟周王被貶為庶人,發配雲南,也認了。父子三人還親自到京城,以示沒有造反之心。結果呢,朱允炆還不肯放過朱棣,都說自作孽,不可活,這在朱允炆身上無疑得到了最好的解釋。

    朱棣起兵的理由得人心

    從以上可以看出來,朱棣造反已經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身為人子,生不能伴左右,死還不能去祭奠,有違人倫。所以朱棣找了個很好的藉口,“清君側”,皇帝身邊有壞人,他並沒有直接說要造反,而且朱允炆的所作所為失去了所有藩王的支援。

    (說到朱充炆講”不要殺我叔“這種屁話,我是不信的。他早已經犯下殺叔之實,還要裝聖人),況且朱棣每戰必前,下這樣的命令,讓前線的官兵怎麼辦?戰場上最怕沒有明確的命令,這樣軍人沒辦法更好的完成任務。朱棣數次脫險,與這不無關係。

    朱允炆用人

    書生誤國,不只是講講,他沒有真正的謀臣,只有三個還想著復辟周禮的書呆子。削藩竟然先挑軟杮子捏就算了,還下那麼狠的手,這不是搞得藩王人人自危嗎?而且被削藩王最後的下場都那麼慘,誰還敢對朱允炆抱有幻想。如果他採取分化拉攏,各個擊破的辦法,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但他沒那樣做,而是逼著藩王們不得不抱團取暖,要不然朱棣再有手段也不可能從寧王那裡借到兵。

    最後想說的是主要原因是朱充炆自己搞死自己,做得太絕了,藩王們都沒有後路。朱棣雖然打仗厲害,但是朱允炆這邊在開始的時候是打得還可以的。萬萬沒想到竟然有經驗的老將不用,卻用一個沒有經驗的李景隆。

  • 9 # 科普大世界

    藩鎮割據一直是中國歷史上各正統朝代都頭痛的事,漢朝有七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這都是源自皇室宗親的叛亂,隋朝正是藩鎮和起義軍共同叛亂之下滅亡的,唐朝安史之亂(非宗親)則一下子將唐朝打擊得一蹶不振,但是這些大一統王朝的藩鎮叛亂都沒有成功,倒是有一些小朝代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比如南朝宋武陵王劉駿就帥兵推翻了弒父兄長劉劭自己做了皇帝,是為宋孝武帝。南朝齊時的雍州刺史蕭衍推翻齊和帝蕭寶卷,自己做了梁武帝,不久後他收留的河南王侯景攻入京城,囚禁了梁武帝,後來他也自己稱帝,但很快被消滅掉了。另外還有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潞王李從珂推翻了弟弟李從厚繼位為王的事,如果在大一統的王朝中,唯一成功的一次就是明朝時燕王朱棣(明成祖)的靖難之役了。

    那麼為什麼正統王朝時其他藩鎮的叛亂都失敗了,朱棣卻成功了呢?不得不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上。

    第一,朱元璋除掉了太多能臣武將。

    明太祖朱元璋的心狠手辣的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明朝建國之後,有太多的能征慣戰和治國有方的功臣被朱元璋除掉了,這導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沒有大將可用,先是啟用了老將耿炳文,結果他竟然被燕王朱棣打敗,後來無人可用,就選擇了一個官二代李景隆,此人可以說根本不會打仗,在與朱棣的交戰中節節敗退,最後還開啟南京(應天)城門投降,導致建文帝一敗塗地。

    第二,就是燕王朱棣原本軍事實力強大。

    明朝是在趕跑了元朝統治者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其最大的敵人就是打擊並防範元朝殘餘勢力,能幹的燕王朱棣就被朱元璋安排了這一重任,將他放在北京附近鎮守北方,所以他的部隊人數眾多且裝備精良,都是精兵強將,雖然在發動靖難之役前朱棣的部隊都已經被建文帝收編,但是在朱棣起事以後,這些部隊在他武力脅迫或者招降下都跟從了他,所以燕王朱棣很快就能集結很多兵力對抗朝廷。

    第三,建文帝朱允文舉措失當用人不當。

    如果審查建文帝朱允文的削藩政策,會發現其很不合理,如果他一開始就採用擒賊擒王的辦法,在眾多的機會中將燕王朱棣軟禁於南京,可能什麼事兒就都不會有了,但是他卻偏偏選擇了恐嚇和激怒燕王朱棣的辦法,導致朱棣不得不反。

    第四,燕王朱棣的個人能力強。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造反成功,成為中國歷史上正統王朝中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人,不得不說他的個人能力實在太強,他的軍事才能十分突出,建文帝竟然找不出人來作為他的對手,所以軍事上一敗再敗,而燕王朱棣不僅是軍事才能突出,也很會用人,很好的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他用人方面很少出現差錯,相比於建文帝任用李景隆,朱棣真是強出他太多了。

    不過朱棣是個好皇帝,他的治國能力也非常強,明成祖永樂年間,明朝國力強盛,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著名的《永樂大典》就編修於這一時期,但更有名的事件就是鄭和七次下西洋了,而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據說就是明成祖想讓他尋找南京城攻破後生死不明的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

  • 10 # 歷史雜貨鋪

    中國歷史上藩王造反的的確只有朱棣一個人,有人還列舉出來其他人,其實他們都不算,尤其是李世民,他根本不算是起兵造反。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同時朱棣還是中國歷史上造反最成功的人之一。那麼有人要問了,歷史上造反的人這麼多,造反的藩王也是不在少數,為何朱棣是唯一的,還是最成功的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毫無疑問朱棣能夠如此成功要感謝他的老爹,朱元璋在位時期,一直想著給自己的寶貝孫子掃清障礙,防止開國功臣們謀朝篡位,其實朱元璋本意是好的,因為朱允炆上位之後不一定能夠壓制住那幫人。有趣的是,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幾個文臣,至於武將們,幾乎被朱元璋殺了個乾淨。

    朱元璋恰巧漏掉了一個威脅最大的武將,這個人便是他的兒子朱棣,或許朱元璋沒有想到朱棣真的會造反。第二個原因自然是朱允炆,其實如果朱允炆在看到燕王朱棣要造反的時候,直接痛下殺手,朱棣是絕無可能成功的。雙方的實力懸殊很大,朱棣根本不是朱允炆的對手,可是偏偏朱允炆卻仁慈了。

    朱允炆下令不得傷害朱棣,試問這樣的命令出來之後,誰敢真的去打?退一萬步說,假如真的打贏了朱棣,一個不小心傷到朱棣,恐怕軍功沒領到,反而讓朱允炆給殺了,朱允炆說不定還落下個好名聲,等於是為朱棣報仇。朱允炆如果一開始就果斷出擊,相信朱棣是不會成功的,可惜機會稍縱即逝。

    最後一個原因自然是朱棣本人,朱棣其實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兒子,朱棣能屈能伸,並且行事果斷,心狠手辣,所以才能成事,同樣朱棣在起事之前,還非常的能忍,他最終能贏,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想換手機,本人比較喜歡華為的手機有什麼推薦的呢?我比較喜歡玩遊戲想要記憶體大的,還是選擇等等5G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