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興子
-
2 # 今古達觀
遠期來看,俄羅斯必定會融入西方成為西方陣營一員,這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說到俄羅斯,當下的兩個情緒表現引人注目:
一是對普京愛得要命。相信一些華人是除了俄羅斯本土外熱愛普京的最大群體,他們愛普京的強悍,愛他的耍帥,進而把這種愛轉化為“普京大帝”這種俄羅斯人聽了都有些莫名其妙的狂熱呼喊,同時愛屋及烏地愛上了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並且極端化不可思議地把愛普京等同於愛國,一概對指正普京和俄羅斯有所微詞的人狂罵大喝。二是對俄羅斯的任何風吹草動怕得要死。國際上,俄羅斯的強權政治、窮兵黷武必定招致了世界的廣泛反對,更引起了美歐國家的強硬制裁;內政上,俄羅斯目前形式上的三權分立體制,也必定會有反對派的抗議發聲,會有民眾不滿的遊行示威。然而在我們這裡卻是風雨未來風滿樓,對俄羅斯及普京的命運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這樣,對普京的愛讓我們膜拜普京的英明偉大,進而認為俄羅斯目前強大無比。同時對於俄羅斯的蘇聯式崩塌又憂心忡忡,以兩個實質矛盾的思維面對世界,面對俄羅斯。
實質而言,俄羅斯首先有融入西方的歷史動因,從彼得大帝以來的學習西方,到後來沙皇的普遍介入歐洲事務,再到蘇東劇變後俄羅斯的“休克療法”,這都是俄羅斯融入西方的不斷努力。其次俄羅斯的帝國擴張思維難以持久,不惟國力膨脹入不敷出,而且阻滯經濟發展、遲延民族創新,一直在“擴張”——“顛覆”——“擴張”——“分裂”的泥潭裡迴圈掙扎。再次是俄羅斯民眾人心思變,個人要求自由,追求財富,渴求幸福安康的腳步一刻不曾停歇。寄託於帝國夢想的虛幻強大,寄望於強人執政永久的長命百歲,本身就偏離了現代國家發展的應有之義,俄羅斯的再一次分裂不可避免,必將慘烈,甚至血腥。
歐洲小國瑞士、荷蘭、丹麥、挪威的富足安康,誰不羨慕?帝國思維落後於時代,該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了。
-
3 # 山合水
不會。“匹夫無罪,懷壁其罪”。俄羅斯擁有近7000枚核彈、與美國相媲美的國防軍工產業使其自保有餘,也使美國視為最大的威脅。所以除非俄羅斯自動放棄主權和銷燬核武器,否則將無法真正融入西方陣營。在1991年蘇解體後,俄羅斯葉利欽時期採用資本主義政治體系來改造俄羅斯,總統制、多黨制、議會民主、三權分立、自由選舉為特徵的西方式的政治體系得以確立,並進行了經濟私有化的市場制度轉軌。俄羅斯急切地向資本主義靠攏的決心並沒有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支援,接納成為其中一員,反而遭到西方集體的對抗。“鬥而不破”是西方陣營對俄羅斯的戰略總目標,西方透過經濟、外交甚至是軍事上的滲透壓縮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最終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俄羅斯融入西方的願景被西方國家打破了。2000年俄羅斯總統普京上臺後挽救了俄羅斯被分裂的命運,並以“俄羅斯是世界大國,是獨聯體的超級大國”為國家戰略,實現國家復興,確保在獨聯體地區的主導權,保證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和國家利益。普京加強了戰略核遏制能力,確保了俄羅斯在西方建立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大國地位。所以俄羅斯擁有大量核武器使其主權不容侵犯,這也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最忌憚的地方。如果俄羅斯沒有強大獨立的軍工體系,將會受到西方陣營的支援。這是因為美國可以接受他國或政治聯盟依附美國成為經濟強國,但決不允許他國或政治聯盟獨立於美國成為軍事大國。我們可以從歐盟正在發生的命運來窺視一二,歐盟是1993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其成員國家多為以美國領導的北約組織成員國,也是協助美國建立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力量。歐盟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成立之初以發展資本主義共同市場經濟為第一要務,在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隨著法德的提議,歐盟準備建立獨立於北約屬於歐洲國家的快速反應部隊,遭受到了美國的猜忌和破壞。英國於2016年6月舉行全民公投準備脫離歐盟,2018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勸說馬克龍,脫離歐盟並承諾給法國特殊的利益。美國深知,沒有英法的歐盟無法建立部隊終會解散,到時美國在北約組織框架內牢牢的控制住歐洲各國。要知道,早在1954年3月31日蘇聯就曾提出加入北約,西方國家以“沒有可行性,本一質上不值得討論”為由拒絕了。1991年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奉行親西政策,想申請加入北約,也沒有被西方所接納。所以俄羅斯融入西方微乎其乎。
-
4 # 異域邊緣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俄羅斯是真心實意的想與西方搞一體化,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發展壯大自己。可西方從心底裡不願看到一個強大俄羅斯的存在,這是西方在國際關係當中遵從叢林法則的必然選擇。叢林法則歸根結底就是弱肉強食,當前在經濟上相對弱小的俄羅斯,很難發掘出自身潛在的經濟發展實力,這種情況對西方無疑是最有利的。
恃強凌弱也是西方固有的思維方式,對於俄羅斯來說,西方在軍事上根本無法戰勝俄羅斯,但卻可以在經濟上對俄羅斯不斷的凌辱。面對經濟上的凌辱俄羅斯實在沒有什麼有效的反制措施,這也是西方對俄羅斯保持的最大優勢,同時而是遏制俄羅斯重回大國巔峰的重要手段。
在西方遏制俄羅斯的發展事普遍的共識,這是一筆政治賬,也只能在政治上獲取巨大的利益。若是要算經濟賬,那麼西方尤其是歐盟肯定事不划算的,歐盟與俄羅斯巨大的產業互補潛力無法進行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對歐盟和俄羅斯都是雙輸的戰略。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俄羅斯應該加入西方,而且西方也應該擁抱俄羅斯的重要理論支撐。
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的簡單,如果單純的經濟問題,特朗普肯定第一個邀請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加入西方陣營。在當今國際上政治方向決定經濟合作的方向,當前西方與俄羅斯在政治上處於對峙狀態,在經濟上的合作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掣肘。還是那句話單純考慮經濟發展,西方尤其是歐盟與俄羅斯合作無疑事潛力最為巨大的,可是沒有政治基礎的經濟合作無疑就是空中樓閣。
俄羅斯最終是否會融入西方的結論自然也就出來了,當前的國際政治環境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即使有再大的潛在經濟利益也白搭。在西方講政治也是第一位的,這是當今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
-
5 # 超然視野
首先先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所謂的西方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臨時的政治聯合體,這個組織內部也不是那麼團結一致,相反的這個組織內部本來就因地域、民族、宗教信仰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分為不同的利益群體,這多個群體要麼相互有戰略支撐短期內還停留在一個大的口號下,如英國加入歐盟。要麼就有些本質的利害衝突,如德法主張的歐洲一體化與英國的大陸均勢主義,本來就是相互衝突背離的!
而在更大的框架內,美國是整個如今被認為是西方的操盤俠,他深知歐洲有對美國在歐洲政策不滿的大國存在,也清楚他們的實力和利益訴求,更清楚歐洲國家若實現了一體化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力,因此連特朗普都認為歐盟才是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
而在東歐俄羅斯與西歐德法之間,有著大量的曾經的華約和蘇聯加盟國家,他們經濟上渴望與如今的西歐接軌,獲得他們的經濟援助,但她們對西歐和美國唯一的價值與他們在蘇聯/俄羅斯身邊一樣,那就是充當戰略緩衝國,不同的是作為廉價的勞動力和市場,很符合歐盟中如德國這樣的胃口,而作為戰略緩衝,顯然德國並不是太需要,這方面一心壓制歐盟的美國更加需要!
因此造就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東歐各國(除俄羅斯)都比較親美,也比較喜歡德國,但卻不太受法國和英國的待見,法國並沒有德國那樣的雄厚的工業能力,兩次世界大戰的受挫也讓法國也不再相信盟友,因此法國的興趣更多的是自己國內的事情,以及自己身邊的國家的事情!
那麼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倒向這個“西方”呢?從本質上不管是美國還是未來極有可能崛起的歐盟,都不太可能接受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若俄羅斯依然強大,那麼德國與俄羅斯就存在地緣戰略衝突,一個向東擴張影響力與一個向西擴張影響力的對手或許終將會回到歷史的輪迴之中!
當然嚴格意義上俄羅斯也算西方國家,例如即使他們在歐洲關係劍拔弩張的時候還是可以組隊到世界別的地方打劫,例如在擴充套件殖民地方面就是如此!從這一方面來看歐洲與俄羅斯的地緣關係要親近於美國,保不準美國在哪個時候被這兩個曾經的對手來一次鬥地主!
-
6 # 幸福地帶2
不會的!因為俄羅斯的黑色歷史鑄就了,俄羅斯與歐洲大多數國家的關係,所以,俄羅斯是永遠也不可能融入到歐洲(西方)國家中去的。
俄羅斯的危害有多大呀?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分析一下呢?俄羅斯在歷史上給歐洲(西方)國家帶來的威脅有多大?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去了解一下呢?俄羅斯特別是對於俄羅斯周邊國家的侵犯有多大呢?是不是我們也同樣的應該去體會一下呢?
所以我可以斷定,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的不瞭解,才會提出來這樣的問題來的。
為什麼烏克蘭拼掉了老命也要反俄呢?因為他們不想在以後再做亡國奴。波蘭為什麼同樣的拼了老命也要倒向西方呢?因為他們不想再以後再繼續的被俄羅斯肆虐了。
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發展關係,都是在無能為力的時候發展的關係。如果歐洲國家有一定的辦法,都不會輕易地和俄羅斯發展關係的。
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對俄羅斯有著很強烈的抗拒感。這樣的抗拒感不是人教育的,而是祖輩們一代一代的傳播下來的,也是流淌在血液裡的,不需要教育而天然形成的。
歐洲國家大多看不起俄羅斯野蠻的文化和傳統。他們認為俄羅斯除了野蠻,除了對外發動侵略,除了佔領和掠奪他國的資源和土地外,什麼都沒有?所以,俄羅斯是永遠也不可能成為西方陣營中的一員的。
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防犯將是永恆的,排斥俄羅斯也是西方國家共同的和永遠的心願,也將是不可能改變的趨勢。
-
7 # 萊蒙夫人
俄羅斯最終會融入西方,還是走向東方,抑或走出一條非歐非亞的獨特道路,目前還未可知。
俄羅斯歷史的大部分時期,融入西方都是主流想法。俄羅斯第一次向全球大國的地位衝刺,是在彼得大帝時期。彼得大帝實施了沙俄式的改革開放。改革的標準是歐洲式的,例如建立科學院、歐洲式的陸海軍等;開放也是面向歐洲,為了更便利地向歐洲學習、引進歐洲的科技文化,彼得大帝還“特意”發動對瑞典的戰爭,以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這個出海口就是今天的聖彼得堡。彼得大帝后來興沖沖地把首都遷到了聖彼得堡,以便讓俄羅斯的精英接受歐洲風雨的洗禮。
第一,俄華人向歐洲學習,不僅是為了富強和文明,也是為了融入歐洲,成為歐洲國家。彼得大帝之後,歐洲文化、習俗、禮儀開始為俄羅斯貴族推崇,俄羅斯歐洲化日漸深入。沙俄也逐漸以歐洲大國自居,努力加入歐洲強國大家庭。19世紀初,沙俄與英國一起,從歐洲東西兩翼威懾拿破崙帝國,至此,沙俄事實上已經成為影響歐洲地緣政治全域性的角色。當拿破崙大軍在俄羅斯折戟沉沙之後,歐洲重回權力均衡格局,俄羅斯正式成為歐洲神聖同盟的正式成員。
第二,俄華人融入歐洲,意味著走歐洲式、依賴歐洲支援的發展道路。政治上的開明專制,經濟上的重商主義,外交上的弱肉強食,都是來自歐洲的思想成果。彼得大帝之後的俄羅斯,走的是一條歐洲式的發展道路。俄國的發展也嚴重依賴歐洲。俄羅斯的後發趕超需要大量投資,但是本土積累不夠,於是法國資本成為重要補充。俄羅斯科技落後,於是大量引進英國、德國的技術和裝置,成為沙俄工業基礎。沙俄還和歐洲強國組建軍事同盟。拿破崙戰爭之後的神聖同盟,一戰前夕的法俄同盟等,意味著沙俄的國家安全依賴歐洲大國的支援,當然這種依賴是相互依賴。
第三,蘇聯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次獨立自主發展的嘗試。蘇聯的成立,中止了俄羅斯融入歐洲的程序。蘇聯置身“歐洲”之外,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的制度形式、意識形態等完全不同於歐洲國家,導致蘇聯自己不認同歐洲;另一方面是因為蘇聯作為革命性力量,引發歐洲國家懼怕,不願意接納蘇聯。二戰之後,蘇聯已經成為令整個歐洲為之戰慄的龐然大物。從軟實力看,蘇聯代表了全新的制度形式、發展道路、崛起模式,代表了人類新的發展方向,對第三世界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這種理念和道路的影響力,已經遠非歐洲能夠匹敵。從硬實力看,蘇聯的強悍軍力令歐洲恐懼了近半個世紀,不得不引入美國的力量予以抗衡。但是,美蘇爭霸卻導致歐洲和德國的分裂。這個支離破碎的歐洲,更是難以容納蘇聯;而蘇聯的眼界也不再限於歐洲,而是開始謀劃全球大棋局。
第四,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處於持續迷茫中。蘇聯在冷戰中失敗,並最終解體。最初,俄羅斯從蘇聯失敗中學到教訓就是,非西方的發展道路是死衚衕,必須迴歸西方大家庭。這種迴歸表現政治經濟制度上的西化、外交戰略上的緩和,但是這個迴歸最終歸於失敗:經濟上,俄羅斯嘗試了休克療法,希望建立西方市場經濟體制,但是休克療法只休克卻無療效,經濟一落千丈;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向歐美示好,希望成為西方社會的平等一員,但是卻只被視作冷戰的失敗者,西方堅持要攫取戰利品(北約東擴)。現在,從與西方衝突中,俄羅斯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國家,根本不可能融入西方。普京上臺後,日益強調俄羅斯的獨特身份,並且將“歐亞”作為俄羅斯的標籤,例如建立了歐亞經濟聯盟,提出建立大歐亞夥伴關係,強調歐亞統一空間等。目前看,俄羅斯是將前蘇聯地區作為了大國復興的基本盤、大國地位的基礎。但是,即使在前蘇聯空間是一個統一蘇聯國家時,它都未能在世界大國競爭中勝出,如今分散而孱弱的後蘇聯空間,真的能承載俄羅斯的大國夢想嗎?俄羅斯人自己也是懷疑的。目前,俄羅斯仍有一部分人堅持融入西方,另一部分人則希望走向東方。
總之,今日俄羅斯仍然處於迷茫之中,未來到底會融入西方、走向東方、在歐亞空間實現復興或沉淪,仍然需要觀察。
-
8 # 滾滾是國寶
會,可能加入的形式和狀態會發生變化。如果,俄羅斯帝國以整體形態融入西方,那是絕不可能,但如果俄羅斯帝國又發生一次解體,那解體後的歐洲部分應該會。
當然,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整體俄羅斯帝國融入西方,我認為絕無可能,原因我認為有那麼幾條。①(體量問題)俄羅斯融入西方,其真實含意應該是西方主導俄羅斯,但俄羅斯塊頭這麼大,我估計俄羅斯融入後,不一定西方能主導得了他,反而是他能把西方徹底主導了。
②(人種問題)歐羅巴人一直認為斯拉夫人是具有侵略基因的野蠻人,血統極其不高貴。這也難怪。當初俄羅斯公國被蒙古人佔領後,斯拉夫人的少女初夜權都是被蒙古人所剝奪的。斯拉夫人的血脈裡,其實流的是蒙古人的血液,所以斯拉夫人和蒙古人一樣攻擊侵略性超強。這樣,歐羅巴人就天然排斥斯拉夫人。
所以到今天為止,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俄羅斯帝國的權威思想,永遠是格格不入的。那怕現在俄羅斯表面實行了民主制度,但在民主制度的外衣裡,藏得還是專制的那顆心。④(宗教問題)東正教和天主教本是一體,但後來東正教獨立於天主教,還自認為東正教是羅馬教庭的正統。
所以,俄羅斯的東正教和西方的天主教,本質上就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是互相對立的。
⑤(民族主義問題)俄羅斯是民族主義最盛行的國家,斯拉夫人認為民族主義就是愛國主義。所以,以斯拉夫人為主的俄羅斯,一直是世界上最排外的國家,在這一點上西方國家那種博愛,普世價值觀就是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死對頭。我個人認為,俄羅斯只要不改變以上五點,那俄羅斯融入西方陣營的可能性,就像大海撈針一樣不可能實現。
-
9 # 信敏498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先得搞清楚“最終”的含義。是到最後?還是遙遠的未來?估計誰都沒有本事算這個命。只有根據目前俄羅斯的現狀,談談他的走向。這樣,我們國家那些專門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專家們,就有更多發言權。靠猜,可信度只能是0。像我這樣,只能毛估估。
美國現在奉行的是“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美國再次偉大”的絕對單邊主義政策。而俄羅斯是提倡,奉行獨立自主,多邊主義的重要國家。他和美國是走在兩股道上,方向不同的車,說他們會聚合,我以為是很不現實的事。
-
10 # 靜夜史
確定一定以及肯定。。。。。。不會!
雖然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過融入西方陣營,共唱《同一首歌》的努力,但就和很多“演員”的遭遇一樣,俄羅斯不得不接受“你不是那塊料”的慘痛現實。
而在蘇聯解體後,葉利欽被戲耍,普京被醜拒之後,俄羅斯終於下定決心堅決和西方拜拜,做一個真正的斯拉夫漢子。
而且從普京執政的近20年時間來看,俄羅斯在未來也不可能融入西方成為西方陣營的一員。
俄羅斯融入西方,將是沒有未來的不歸路!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相比太過不同。
作為東斯拉夫民族國家,俄羅斯先天就和西斯拉夫、日耳曼、凱爾特人等組成的西方國家不同,在西歐深受西羅馬天主教影響的同時,俄羅斯受東羅馬帝國影響盛行東正教。不同的宗教觀點使歷史上的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格格不入,而在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因為東羅馬帝國索菲亞公主下嫁俄羅斯,俄羅斯開始以東羅馬繼承者自居,稱俄羅斯為“第三羅馬帝國”,自己則加冕為“沙皇”。
而在更早時候的13世紀,俄羅斯被蒙古奴役了250多年,這導致俄羅斯身上不可避免地帶有了蒙古人的基因,所以才有了“剝開一個俄羅斯人,你會看到一個韃靼人”的西方諺語。
從本質上說,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在起步就不是一家人,自然對俄羅斯敬而遠之或者嗤之以鼻。
雖然17世紀彼得一世不斷嘗試融入西方,甚至將首都遷到聖彼得堡,但無濟於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拒絕是堅決而果斷的。
而俄羅斯在融入西方不得要領的同時,也在不停地“不走尋常路”。先是將領土向亞洲的西伯利亞瘋狂擴張,使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的大國。然後在內憂外患中走上共產主義道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從蘇聯建立的那一刻開始,與西方世界的對抗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二戰後更是與西方陣營劍拔弩張了將近半個世紀。
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領導俄羅斯的葉利欽想要西方國家突然集體失憶和患上白內障,然後歡天喜地地擁抱俄羅斯。
事實證明,西方國家拒絕俄羅斯,不是因為他們沒失憶,而是因為俄羅斯即使遭遇了蘇聯解體的巨大打擊,仍然具有相當巨大的體量。
這就非常尷尬了,因為無論俄羅斯在蘇聯解體的事件中經歷了什麼,只要俄羅斯體量依然龐大,就一定是西方國家的巨大威脅,所以即使俄羅斯半死不活,仍然得不到西方國家的“刀下留人”。
正所謂:“意識形態不是決定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係的根本,實力才是”。
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下,如果俄羅斯想要融入西方,就必須要再次妥協,比如拔掉利齒,銷燬核武器;或者自斷筋絡,主動減小自身體量。總之一個原則,不要讓西方國家感受到自己的威脅。
這還不如讓俄羅斯當場去世。
所以不肯低頭的俄羅斯註定是無法融入西方世界的。
而在葉利欽經過了4年的摸索後,終於明白“融入西方”就是坑,於是轉而向東方大國靠攏。而普京在多次要求加入北約被拒絕後,終於帶領俄羅斯走向了強硬的自強之路。
對俄羅斯而言,在形單影隻的國際社會想要保持穩定,就一定要保持強硬姿態。只有強硬才能讓俄羅斯更團結,才能打擊寡頭、消滅分裂勢力、打擊恐怖主義等。
而強硬,也註定了要與西方國家長期對抗。在明白了“強硬”才是拯救俄羅斯良方的事實後,俄羅斯在沒有普京的未來日子,也會長期保持強硬姿態,這會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相處的主旋律。
所以,在主動當狗都不一定被接納的情況下,自立自強的俄羅斯是註定不受西方國家待見的,所以俄羅斯在長期內不可能融入西方國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絕對不會,俄羅斯和西方的隔閡將會永遠存在下去,直到板塊移動。
俄羅斯和西方最早的矛盾根源是蘇聯和西方的矛盾,為此發生了協約國干涉蘇俄內戰。也因為如此,在二戰後形成了華約,北約互相對抗的局面。俄羅斯與西方始終存在不信任,也存在著根本上的矛盾。1991年,蘇聯解體了,接管克里姆林宮的葉利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親西方人物,他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西方國家的要求。那一段日子裡,是俄羅斯人不堪回首的90年代。
葉利欽處處低頭,換來的是西方希望分裂和弱化俄羅斯,當杜達耶夫在車臣發動叛亂,成立所謂的“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自任總統時,西方國家為他鼓掌。這讓葉利欽看清了事實,看清了事實。而在西方對南聯盟發起科索沃戰爭後,葉利欽更失望了。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西方絕不會和俄羅斯交好。為什麼西方不會和俄羅斯交好?
因為存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俄羅斯需要安全穩定的環境。然而,北約東擴打破了這層寧靜。北約吸納了波蘭,又向烏克蘭和芬蘭伸手。最終,烏克蘭在2014年廣場革命後倒向了西方。俄羅斯不得不出手反制,進軍克里米亞。
西方在歐洲進行的反導系統部署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俄羅斯面對這種情況絕不會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的發展。
而在南方,西方國家滲透了喬治亞,威脅著高加索地區。美國甚至把手伸入了中亞的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當2014年,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後,西方國家又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2018年,又製造了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
除此之外,在網路安全,經濟,以及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與西方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你以為俄羅斯換個總統就可以改變,那就太天真了。不管什麼人,你只要往俄羅斯總統的位子上一座,你就要考慮俄國的利益,葉利欽給足了西方好處,但最後呢?
國家之間友好的根基在於存在共同利益,很遺憾,俄羅斯和西方的共同利益比起差異,還是份量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