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匯

    服務的物件不一樣!當瓦崗寨二哥時,秦瓊是追隨李世民幫助李淵打天下;凌煙閣是幫助李世民登基的功臣宿將。

    隋末唐初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多少英雄好漢都誕生於此,比如瓦崗寨四十六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的意義非比尋常,它是李世民從輔佐自己爭取江山的功臣宿將中,挑選出功勞最大的二十四位功臣,專門繪製畫像、建立廟宇作為紀念。

    其中有八位英雄人物同時登上瓦崗和凌煙閣排行榜,分別魏徵、程咬金、張亮、徐茂公、秦叔寶。有意思的是,秦瓊曾是瓦崗寨的二當家,到凌煙閣成為墊底的二十四名,小弟程咬金排在十九位,降將尉遲恭高居七位,大名鼎鼎的秦叔寶怎麼越混越差?

    玄武門之變中表現不夠突出

    有些文章中,說秦瓊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實在有些口若懸河。唐史中白紙黑字記載,秦瓊參與過玄武門之變,而且態度非常明確地支援李世民。《舊唐書·太宗本紀》裡說:

    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玄武門之變結束後,自然要對這些人論功行賞,尉遲恭食邑一千三,長孫順德食邑一千二,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食邑一千,秦叔寶、程咬金食邑七百。後來,李世民設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基本上以此為參考。

    尉遲恭排名靠前是因為他救駕有功。李世民在搞定李建成後,準備對李元吉下手。尉遲恭在射殺李元吉時,把李世民的馬嚇驚了,一路狂奔進小樹林,李世民被樹枝刮落下馬。李元吉拿起弓弦想要勒死李世民,尉遲恭大聲呵斥李元吉。李元吉上馬逃到武德殿,尉遲恭窮追不捨,一箭把李元吉射死。《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

    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

    尉遲敬德對李世民有救命之恩。論功行賞時,適當優先考慮也符合人之常情。另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順序符合歷朝歷代封賞的傳統,謀士的地位相對靠前一些。漢朝的蕭何和張良,明朝的劉伯溫和李善長等等,程咬金和秦瓊屬於武將,也沒有尉遲恭那樣的突出表現,排名自然相對靠後。

    李世民有意壓制秦瓊

    早在玄武門之變前,秦瓊的爵位遠遠超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大部分人。秦瓊的武藝相當不錯,人緣也非常好。李淵在位時,對秦瓊不遺餘力地提攜。李淵為了表達對秦瓊的厚愛,也或者有意拉攏秦瓊,曾經賜給秦瓊一對金瓶並寫信說“朕肉可為卿用,當割以賜卿”

    意思是說,你想吃我的肉,我都會割給你。堂堂的高祖李淵把話說到這份上,可見他們的交情非同一般。假如玄武門之變中,秦瓊再次受到極高的賞賜,李世民還能拿什麼給他。

    李世民為什麼要奪皇位,李唐家的矛盾從何而來,就是因為李世民的功勞太大,已經封到秦王的位置了。

    除了皇位和太子,李淵實在想不出封賞李世民的辦法。既不願把自己的皇位讓給李世民,又不想廢長立幼。李淵想讓李建成和李元吉牽制一下李世民,沒想到把家庭矛盾激化為你死我活的皇位爭奪。李世民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適當壓制一下秦瓊,也是對秦家的保護,更是維持君臣關係的良策。

    秦瓊為什麼只露了個臉

    不管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鑑》,對於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大事,都有詳細的記載,連秦王一方如何排兵佈陣都有說得有鼻子有臉,唯獨涉及秦瓊的筆墨不多。基本上坐實了秦瓊在如此關鍵的鬥爭中,出場的頻率不高,或者說沒有被設定在關鍵位置。其中有一個原因非常重要,那就是秦瓊身體不好。

    別看秦瓊早年叱吒沙場所向披靡,代價是晚年活在傷痛的折磨中。他的身體差到什麼程度,《舊唐書·秦瓊傳》說:

    其後每多疾病

    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瓊一生經歷兩百多場戰役,由於衝鋒陷陣太過勇猛,受傷也是家常便飯。與很多體育運動員一樣,年輕的時候沒有太大感覺。到老年時,常年忍受舊傷復發的折磨。這也是為什麼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秦瓊在十二年後病逝的原因。作為封王拜爵的大臣,應該能夠享受到較高的醫術和較好的物質生活,結果秦瓊還是壯年早逝。

    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秦瓊的生日,但可以肯定秦瓊死時年紀不大。瓦崗寨是翟讓在公元611年創立,就算此時秦瓊已經30歲。秦瓊是在公元638年病逝,估計也就50多歲的年紀。因為身體條件差,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或許也是一個客觀的原因。

  • 2 # 榮耀歷史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我們在《隋唐演義》中熟知的很多猛將在上面的排名並不高。

    先看看前八都是誰: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

    然後程咬金19,李勣(徐茂公)23,秦叔寶墊底!而排在他們前面的武將,像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等人並不為人熟知,所以很多人都質疑是不是排錯了。

    其實並不然,接下來就為大家剖析下合理性。

    首先,要明確凌煙閣並不僅僅是表彰大唐開國功臣,更重要的是表彰輔佐李世民登上帝位,對李世民有功的人,所以很多人雖然是大唐開國功臣,卻並不在凌煙閣中。

    李淵在位時,曾經贈予17人免死金牌,這17人被稱為“太原元謀功臣”,這是李淵認為的大唐開國功臣,這當中排第一的是李世民,其次是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還有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然而17人中入選凌煙閣的只有長孫順德、劉弘基、柴紹、唐儉、殷開山、劉政會5人!立國後裴寂一直高居宰相也未能入選,因為他是李淵的嫡系,而且支援李建成,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後3年內就把他趕出了朝堂,流放千里。

    與此相反的是一直跟隨這李世民打天下,特別是在玄武門之變中有卓越貢獻的人都登上了凌煙閣,而且排名不低。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封賞了五個一等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這五人一手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其中排名較低的是侯君集,排在第17位,很多人可能覺得低了,但是侯君集在大唐統一戰爭中並無突出貢獻,李世民還讓他跟著李靖學習兵法,唯一的閃光點滅了高昌國也是貞觀十四年的事情,因此能入選凌煙閣已經是拔高很多了。

    程咬金也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但並不是決策層,行動時也沒啥突出表現。何為突出表現?尉遲敬德射殺了李元吉,並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腦袋嚇退東宮衛隊,張公謹憑一己之力關上玄武門,阻止了東宮衛隊攻入,程咬金很可能是出工而不出力。

    李勣是明確記載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關於秦叔寶是否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記載《新唐書》和《舊唐書》相互矛盾,前者說參加了,後者的名單裡面沒有他,但是從秦叔寶的排名以及他的國公爵位不是世襲的可以推斷,大機率是沒有參加的,因為他始終忠於李淵。

    其次,凌煙閣名單成形於貞觀十七年,排名時還參照了他們對於貞觀朝的貢獻!魏徵為什麼可以排名這麼靠前,因為他對貞觀朝貢獻巨大,杜如晦、房玄齡等人也是如此。反觀秦叔寶,自從武德四年跟隨李世民擊敗王世充返回長安後,就因為一身傷病歇業在家,沒有再領兵打仗,直到貞觀十二年病逝,可以說除了大唐統一戰爭中打了幾場惡戰外,秦叔寶並沒有其他戰功,不像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人還能做一方都督,偶爾領兵出征,李靖、李勣更是統領大軍滅了東突厥,秦叔寶只能在家看著。

    另外,由於《隋唐演義》等小說的吹捧,秦叔寶、程咬金等人的戰績被無限拔高,瀏覽史書中關於二人的戰功記載,並無獨當一面的能力,戰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像排名在他們前面的武將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等人也都是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其中劉弘基、殷開山率軍攻入長安,段志玄在潼關抵禦隋軍,拱衛長安,屈突通雖然是隋朝降將,可是在攻滅王世充一戰中被評為戰功第一等等,可以說這些人的功績並不在程咬金、秦叔寶之下,甚至遠甚於他們。

    所以不能因為看了《三國演義》,認為三國猛將只有關羽張飛趙雲,認為張遼、周瑜、陸遜不如他們!

  • 3 # 小向讀書

    這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設定的歷史原因分析。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這二十四位功臣按照順序排列是:

    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司空、涼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

    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

    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 (魏徵)、

    司空、梁國公房玄齡、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

    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

    特進、衛國公李靖、

    特進、宋國公蕭瑀、

    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玄、

    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

    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

    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

    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

    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

    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

    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侯君集、

    左驍衛大將軍、郯襄公張公謹、

    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

    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

    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

    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

    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

    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

    由此可見,秦瓊秦叔寶是排在最後面的,也可判斷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中,秦瓊的功勞是較小的。

    秦瓊畫像

    其次,為什麼唐太宗李世民會認為秦瓊的功勞較小呢?我們可以先分析為什麼長孫無忌等為什麼排在前面。

    文臣謀士和李世民的親戚排在前面。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秦王府謀士)、高士廉。這六位排在尉遲敬德前面,細看唐朝正史,幾乎都沒有什麼戰功,但是除了魏徵,在玄武門之變中,幾乎都是李世民的堅定支持者。可以說,李世民的堅定支持者肯定排在最前面。

    那麼是不是皇親國戚和文臣謀士都排在前面呢也不是。在尉遲敬德之後的皇親國戚和文臣謀士還有蕭瑀、柴紹、長孫順德、殷開山、虞世南、劉政會、唐儉。

    去掉上述十三位,就剩下十一位了,這十一位武將在凌煙閣上的排序是這樣的:鄂國公尉遲敬德、衛國公李靖、褒國公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蔣國公屈突通、鄖國公張亮、 陳國公侯君集、郯國公張公瑾、盧國公程咬金、英國公李勣、胡國公秦瓊。

    在這裡,排在最前面的尉遲敬德,因為不太受唐高祖李淵待見,所以尉遲敬德在貞觀之前,一直是個“白身”。有一次,在李建成李元吉的控告下,還差點吧他推出去砍了:“(建成元吉)因譖於高祖,將殺之,王(秦王世民)固爭,得免。《新唐書·列傳第十四》”“元吉乃譖敬德於高祖,下詔獄訊驗,將殺之,太宗固諫得釋。《舊唐書·列傳第十八》”

    秦瓊屬於戰場起義,同時還帶來了程咬金牛進達這樣的悍將;尉遲敬德屬於被圍後投誠接受改編。戰場起義和被圍投誠,是兩個概念,自然也就不能一視同仁,所以秦瓊積功受封上柱國、翼國公:“走宋金剛於介休,拜上柱國。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積賜金帛以千萬計,進封翼國公。

    李靖位列尉遲敬德之後,李勣甚至位列程咬金之後,只排了個倒數第二。其原因在唐朝史官劉餗的《隋唐嘉話》中寫得很明白:“太宗將誅蕭牆之惡(殺掉建成元吉),以匡社稷(似乎匡改成奪更合適),謀於衛公李靖,靖辭。謀於英公徐勣,勣亦辭。帝以是珍此二人。”至於李世民是由衷敬佩還是心存芥蒂,那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武將中,參與玄武門兵變的都排在前面。咱們看新舊兩唐書的幾段記載就知道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等勸秦王先圖之(建成元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固爭”“六月四日,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這裡面找不見李靖、李勣、秦瓊、程咬金,雖然秦瓊是上柱國翼國公,程咬金是宿國公,所以秦瓊未參與玄武門兵變,所以在李世民心目中他們的功勞對於李世民的政權不是最大的。

    第三、秦瓊在李世民登基之後所作的貢獻就非常少了,主要是因為傷病纏身基本上處於退休狀態。《舊唐書·秦瓊傳》說:其後每多疾病。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第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秦瓊死得太早!秦瓊是在公元638年去世,而凌煙閣的建立時間是公元643年,如果不是李世民顧念著舊情,估計他連最後一個位置都保不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金魚用的增氧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