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女阿香vlog
-
2 # 幼師小易
首先,父母不陪伴在孩子身邊,及時瞭解孩子的成長與情感需求,孩子為什麼要聽你的話呢?
其次,“聽話”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所謂的“聽話”對父母而言,就是要順從他們,單方面的認為,父母在外辛苦打拼,孩子就一定要理解他們的艱辛。所以他們說什麼都得聽,否則就是不聽話。
再者,中國的留守兒童太多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父母中有一個能留下陪伴孩子,不去外地工作,而且這個人最好是媽媽。因為孩子的成長最重要,錯過了,掙再多的錢也補不回了。現在,有很多問題少年,都是因為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從而造成的。
最後,根據你的情況,也結合我的自身經歷,給你一個我個人的建議。可以在孩子學校周圍找一份工作,一是方便照顧孩子,二是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幼兒園、或者託管中心比較適合。
-
3 # 教育通訊
在農村,這樣的現象很普遍,選擇了掙錢,就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孩子的教育就會出現許多問題;選擇留在家裡教育管理孩子,孩子管好了,但是又放棄了掙錢的機會,等於生活質量下降,即便是將來孩子上大學也沒錢交學費,農村的家庭大都處在這種兩難境地。
現在的留守兒童,問題多多,當然現在也引起了社會國家的高度關注,也在積極的關愛留守兒童。
1.建議外出務工的家長一週聯絡孩子不少於一次
家長可透過電話、網路等與留守兒童溝通,最好溝通頻率一週不少於一次。
外出務工父母與留守兒童溝通僅限於詢問學習成績和健康狀況。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情感越來越細膩,但是家長往往忽視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家長與孩子平時電話等方式進行溝通時,除了學校生活,應該更多與孩子進行情感溝通,比如可詢問孩子的學校生活、同學、朋友等更日常的生活細節。
2.外出務工家長應該與孩子的老師、在家監護人等保持溝通。
我們當家長的更要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經常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讓孩子變成我們真正的事業。
-
4 # 一心看劇
這個問題道出了很多在外父母的心聲,也說出了他們心中的痛點,都是為了生活,自己的孩子在家成了留守兒童,縱然你給孩子補償再多的物質生活,也彌補不了童年時光的那份缺失的愛。我給大家講個例子:這個是真實的故事,是我村的兩個留守兒童,她是姐妹倆,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兩姐妹跟著爺爺奶奶,從出生到現在沒有吃過媽媽的奶,一直是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爸媽一年也就回個一兩次,給兩個孩子買部手機,只有在電話裡安排幾句,在孩子心裡父母是陌生的。因為這樣,在教育上那就出問題了,在學校考試沒有及格過,爺爺奶奶教不了,成績越來越差,孩子越來越不想學習,那孩子以後的未來不知該怎麼辦了。
所以,父母在外務工,如有條件的話,儘量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爺爺奶奶以前的那種教育方式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教育也要隨著時代走的,畢竟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如果沒有條件,那就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理解你們做父母的不易;現在的孩子都很早熟,這個是整個社會的現象,做父母的要做正確的引導,不要強烈的去管制,不然會適得其反。
所以,出門在外的父母,要根據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管制,讓孩子有一個輕鬆的、有愛的環境中成長。
-
5 # 範大貓
個人理解:由於當下,社會壓力大,每一個家庭條件決定每一個孩子成長的環境和學習的啟蒙,父母忙於生計,而爺爺奶奶攜帶著愛孫子孫女,又過分寵愛,使孩子因為過於溺愛而導致性格自私自利,而且小孩子易發脾氣,摔東西,打長輩,從而使小孩子那種目中無人的樣子,真的讓好多家長咬牙切齒,愛恨交加,無奈自己的孩子,父母還是多加關愛和教育,畢竟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和年輕人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這樣抽出時間,去個和孩子相處,發現孩子優點和缺點,調整改善孩子心靈上和生活中的不良行為,都說人小鬼大,一定要給孩子建議一個良好的形象,啟蒙教育永遠是孩子,最先模仿和學習的開始,久而久之,就決定了,就會發現,孩子和自己越來越親,而且為人處事的方式,思考模式,也最接近我們父母,希望那些有不良做法和行為的父母,不要去傷害孩子,應了那句話:孩子什麼樣子,父母就是什麼樣子!請讓孩子活出自己!
-
6 # 清塵羽
這個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感到憂心的事,本身出門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的,沒想到最後換來的卻是孩子不聽話,頑劣等等的後果。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考慮你為人父母應該做什麼,如何對待孩子,你出去掙錢又是為了什麼?
毫無疑問,所有的負面都會說自己是為了孩子。是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才出門打工的。然而孩子卻一點不懂事,不能體會父母的苦心。
實際上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張白紙,至於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全靠後期的環境和教育來描繪。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把孩子留給祖父母,然後出遠門打工,一年半載回來一趟。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可能不懂,但會和父母不親,隨著長大,鄰居或者祖父母的玩笑,類似於你的媽媽不要你了這種玩笑,孩子心裡會由害怕慢慢演變成怨恨。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引導,就可能變成壞孩子。再加上,隔輩親,祖父母會比較溺愛孫子輩,這樣就有教匯出不聽話的孩子。
實際上,父母是可以把孩子帶過來,接到身邊,這樣雖然開銷大了,但是不至於骨肉分離,也更能好好的照顧孩子,畢竟所有的奔波都是為了孩子,寧可少掙點錢,也要陪伴孩子長大。孩子健全的人格比什麼都重要。
-
7 # 軒老師談教育
留守兒童現在幾乎成了整個社會的痛點,其實父母在外打工忙碌,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孩子一般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撫養,父母情感的缺失,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隔輩帶孩子往往比較溺愛,孩子無法享受到正常的教育,又怎麼能要求孩子聽話呢?
儘量把孩子帶到自己的身邊撫養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條件允許,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撫養。
1、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從孩子出生,父母就扮演著各自的家庭角色。父親擔任著“嚴父”的角色,讓孩子學會堅韌、獨立,從情感依戀上讓孩子有安全感。而母親的溫柔、慈愛,讓孩子感受到愛和自信。
而留守家庭的孩子要麼從小和隔輩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還有一些小學就被送到寄宿制學校。父母親角色的缺失的家庭環境往往使孩子更加怯懦、自卑、敏感。
2、家庭教育的缺失。被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可能物質上並不匱乏,但是家庭教育明顯欠缺。很多老人帶孩子比較溺愛,傳統觀念強。對孩子的照顧僅僅滿足於生活上的照顧,而家庭教育幾乎是一片荒蕪。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是對父母的模仿,而父母角色的缺失,讓孩子更容易受到不良的社會影響,沾染不良的生活習氣,等稍稍長大一些肯定難以管教。
3、父母權威的喪失。如果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成長的陪伴,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溝通又比較少,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對父母缺乏信任,有了心事不願和父母溝通。
等到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再擺出父母的架子來管孩子,是沒有威懾力的,因為父母的權威在最初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孩子不畏懼你。
如果實在不能把孩子帶到身邊,也要經常和孩子保持溝通如果確實條件不允許,不能給孩子陪伴,那麼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愛 關懷,以及正確的人生指導。
1、經常和孩子保持電話聯絡。
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儘量給孩子一些情感陪伴。在電話裡和孩子聊聊生活和學習的情況,多給孩子一些噓寒問暖,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一些關於生活的感悟,讓孩子感到親切溫暖,能夠感受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
2、如果孩子出現了不聽話不服管教的情況,先不要著急指責孩子,聽聽孩子的傾訴。指責導致的結果是孩子的抵抗和叛逆。尤其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可能更想得到父母的理解,而不是指責和批評。
只有獲得了孩子的充分信任和情感依賴,再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不要對孩子訴說自己的不容易或者表現出對孩子的失望。很多家長面對孩子表現不好不聽話,就覺得很委屈,對孩子很失望,經常有不滿情緒的表達:
“我在外面累死累活,你卻這麼不爭氣!”
“我們賺錢還不都是為了你,你卻一點都不聽話!”
“你看人家那誰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咋這麼令人失望呢?”
負面情緒的表達只會增加孩子的負罪感和與父母的距離,讓孩子關閉對父母開啟的心扉,父子母子關係再次進入惡性迴圈。
總結:留守的孩子本身就是非常可憐的,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作為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陪伴和關愛。距離可以拉開人與人的距離,但不要拉開與孩子的心的距離。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把孩子帶到自己的身邊,讓孩子能夠健康幸福的成長!
-
8 # 甘肅二哥在東莞
我們也是在外面打工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我們也能體會。
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為了家為了孩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我們外出打工漂泊。
只能在外好好拼搏掙點錢,早一天回家照顧孩子,孩子一天天長大,老人一天天的老去,照顧孩子還是要我們自己。
如果不為了生活誰願意背井離鄉離開自己的孩子,要想以後不在離開自己的孩子,只能好好掙錢,等有了錢就能在家照顧孩子。
-
9 # 林老說事
現在很多的農村幾乎都看不到年輕人了,都出去打工賺錢了,有的是跑到外省去打工,也有的是偷渡出去到國外去打工,家裡只留下老的和小的,那教育問題自然就留給了爺爺奶奶了,很多爺爺奶奶只管孫子的吃喝,生怕孫子餓著肚子,每天都給孩子零花錢,從不管孩子把這些錢花在哪兒,把孩子寵得一身毛病,孩子在家是土皇帝,在學校也是一霸,對學習不感興趣,完全不聽老師的教誨,現在大多數老師們都明哲保身,對教育不聽的學生也不理了,也沒辦法理了,任憑那孩子一一留守孩子混下去,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每年中考或高考成績,鄉下的學校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每科分數都是一位數。對這些留守孩子什麼辦呢?家長們一定要關心孩子的成績,一發現孩子是在混日子,那就要自己帶出去管了,在外地務工也可以帶孩子的,在自己務工的附近找一個學校讓孩子入學,這比讓孩子留在家裡好的多了。如果孩子長大了,家長說得話也不聽,不肯好好讀書,那隻能採取勞動教育了,先讓孩子跟自己一起去勞動,體驗生活的艱辛,或許孩子就會轉變觀念,好好去讀書了。
-
10 # 費玉山
骨肉分離萬萬千,
嬌兒玉女在家園。
親情缺少父母愛,
轉眼亭亭美少年。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個人建議為了生活,做父母的都非常不容易,想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與未來,我也是把孩子1歲多就交給爺爺奶奶照顧,家裡沒有錢生活,這也是逼得沒有辦法的,在外打工4年存了點錢,我就選擇回家帶孩子,畢竟掙的錢也是為了小孩,打個比方,如果把孩子扔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孩子不成器,你打工掙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人來照顧陪伴孩子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我老公一個人掙錢養家,孩子要讀書我自己陪伴比較放心,現在我的孩子大學都畢業了,一直都跟我很親,有什麼事都會及時跟我溝通,奉勸在外拼搏的父母,我的親身經歷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