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歲大的幼兒慢慢開始變得調皮起來,逆反情緒也大增,以前跟他講道理還會聽,現在根本聽不進家長的話,或者有時候乾脆跟你對著幹,遇到愛玩的玩具或者遊戲時,任你九頭牛都拉不住?現在請大家談談三歲左右的幼兒都存在哪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並向大家求助針對幼兒叛逆、打人、哭鬧時的應對方法。
2
回覆列表
  • 1 # 平凡的奶爸

    三歲幼兒都存在哪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

    我家寶寶快三歲了,目前對我來說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睡午覺。寶寶的耐性比較強,越到睡覺的時間越亢奮,眼睛都快睜不開了,也不睡。一兩歲的時候還好應付,我到門外待一會,她自己在床上玩一會就睡著了。現在長大了,這個方法行不通了,一會看不到你,就開始大喊大叫,讓你過來陪她玩。

    如何應對嬰兒的叛逆、打人、哭鬧的行為?

    孩子越大叛逆越強,當你不能滿足她的時候,她只能透過打人、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一、以安撫為主。

    當孩子哭鬧時候,不能和她對著說或者直接不管,任由她在哪裡哭鬧,認為她哭累了就不哭了,這樣的做法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找出哭鬧的原因所在,以安撫為主進行勸導。

    二、以儘量滿足為主。

    孩子年齡越大,想法也越多,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家寶寶每天都要去小區超市逛一圈,然後還必須要買一件東西,不然不能高高興興的回家。要東西可以,只能選擇一件,不能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買,從小就給她定了一個規矩,只能選擇一個她最想要的。買過的東西她自己竟然都能記住,說這個買過了,那個也買過了。

    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也只是這一個階段,讓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度過她的童年,我認為才是最主要的。

  • 2 # 獨幾何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父母肩上就有了一份責任,其實自從孩子一出生她就有自主意識,餓了不高興了會哭,開心了會笑,其實孩子三歲時的問題,是一開始家長一些錯誤的做法埋下的隱患。

    其實從孩子出生開始到三歲之間父母的一些錯誤做法應該糾正,不到一歲的孩子有時為了達到目的就會大哭不止的來抗議,他們有時是為了讓父母抱抱,有時是想讓父母帶出去走走,其實這時他們的哭鬧就有了他們的目的,不過因為小往往被父母忽略。其實教孩子應從一歲左右開始,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別以為孩子小,其實他們可以聽的懂,只是分辨能力差而已,一至三歲孩子的是啟蒙期,這是孩子的思想幾乎是一張白紙,就看父母怎樣去引導,從一開始就明確告訴他們什麼不可以,什麼可以,孩子的思想事界充滿著好奇,對未知的事事也無所畏懼,全靠父母來加以正確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習慣全靠父母來引導,思想是可以潛易默化的,看父母怎樣去灌輸,如果一至三歲時父母能正確引導孩子,不以孩子小為藉口,忽略孩子的啟蒙教育,那麼孩子三歲甚至以後孩子許多教育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3 # Baciuzzi帕琦官方

    三歲的寶寶或者說是這個時期的寶寶是小天使,應該會獲得很多家長的贊同聲,說這個時期的寶寶是小惡魔,也沒有多少家長覺得有什麼錯。這樣極端的兩種評價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寶寶就是天使和惡魔混合的迷人寶貝。這個時期的寶寶即可愛又調皮起來,甚至有時候會被寶寶的頑皮行為氣到爆炸,但是看到寶寶眨巴著大眼睛,甚至眼裡還噙著淚花,衝著你說“我錯了”,又心軟下來,還埋怨自己和一個小孩子計較什麼。在這個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我們如何應對寶寶叛逆、打人、哭鬧這些問題呢?

    1、孩子不愛吃飯

    有的孩子從小開始就不肯好好吃飯,愛挑食,還得家長端著飯碗追著喂,不愛吃飯就會導致身體差,容易生病,這可令無數媽媽頭疼不已。責罵孩子或者強迫他吃飯是不可行的,“餓幾頓就好了”更加不行,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可以先了解孩子是不是生病了?飯菜口味好不好?飯量會不會過多?有沒有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等這些問題,再好好觀察寶寶。

    再者想讓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家長在給孩子新增輔食的時候,就該注意飲食規律的培養了。每天三餐,讓孩子好好地坐在飯桌前,跟著大人一起吃飯,儘量不看電視不玩玩具,飯前一小時不吃任何零食;家裡的零食也不要放在孩子隨手可及的地方。讓孩子多點運動,也能增進胃口。

    2、有暴力傾向,喜歡打人

    有的家長會疑惑,為什麼孩子喜歡打人?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他就打,他拿別人的玩具也要打人,有時還會打大人,這麼下去,以後豈不是成了小霸王?

    孩子打人要分階段來看,一歲的孩子動手打人,比如推、咬別人,但他們是沒有惡意的,他們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傷害別人,因此媽媽在孩子動手打人時,要溫和嚴肅地告訴他不應該打人,當孩子對別人粗魯時,要及時制止。

    兩三歲的孩子喜歡打人,家長應該及早干預,瞭解孩子打人的原因,給他們示範應該如何友善待人,如何關心別人。同時,家長要注意孩子身邊有沒有喜歡暴力行事的人給了他錯誤的引導。

    3、公共場合大喊大叫

    所以有時候旁人投來的白眼和嫌棄目光,家長並不是沒有看到,他們也知道自己寶寶的聲音打擾到了旁人,只能一遍遍不厭其煩告訴寶寶,要注意到還有別人在,要考慮別人的感受,這不是自己家。

    這樣做並不是沒有用,在反覆強調之中,可以讓寶寶漸漸產生考慮別人的念頭。或許下一次再出門,寶寶就不會再大喊大叫,爸爸和媽媽也就不用頭疼了。

  • 4 # 抹茶季夏

    如果小孩子沒有經歷這個叛逆期反而是不正常的。  

    專家指出,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首先要理解兒童做某件事的動機及願望

    幼兒期的孩子時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他們還不太懂什麼是危險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當成人限制他們的願望或制止他們的行為時,孩子們就會表現出對成人的不滿意甚至反抗,與你背道而馳,喜歡說“我不”等。在這種情況下,大人便責怪孩子“不講道理”“不聽話”等,其實是冤枉了孩子,因為這是孩子獨立與探索的願望強烈於服從,孩子獲得新知識的途徑就是嘗試新奇、刺激的事物。

    作為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兒童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後,他們的叛逆行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漸減少。當孩子的意見和我們的意見相矛盾時,可以利用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待問題解決後,再找適當的時機去進行說理教育。例如:孩子看見地上有一堆沙子,非常高興,就抓起沙子往天空中拋灑,弄得地上、頭髮裡、衣服上都是沙子,如去把他拉開,不讓他玩,他肯定哭鬧著不依,如果我們拿來鏟子、漏斗、過濾的網等東西,孩子看見後,馬上就會高興地玩起來了。這樣不僅避免了一場風波,而且孩子透過玩沙,既瞭解了沙的特性,又開發了智力由此可見,理解、尊重、暫時滿足幼兒的意願或不合常理的行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迂迴教育手段。當然,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遷就。否則會給孩子的身心發展投下陰影。

    第二、要適當採取“不理睬”的態度。

    當孩子沒有道理而又不能滿足他們時,我們可以採取暫時不理睬的方法,讓孩子鬧、讓孩子自討沒趣,等孩子情緒好轉,能聽講道理的時候,再慢慢來進行教育。這種方法反覆幾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鬧、不滿也無法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合理的要求,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

    “不理睬”是一種教育藝術,當今幼兒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他們不願成人過多的參與自己的活動,束縛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經常對成人表示不滿或產生反抗心理。我們不妨在沒有危險傷害的情況下,放手讓兒童自己去活動,讓他們在嘗試中吸取教訓、經驗,品味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即使成人想幫助他們,也不要以指導、命令的口吻說話,而要以提醒、探討等謙和的方式,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兒也是一個完整的人,有著自己獨立心理及行為方式,我們作為家長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適當地學會“不理睬”,對幼兒的成長有益無害。

    第三、要培養兒童的愛心、同情心。

    幼兒的叛逆性行為很多時候表現為破壞性、挑鬥性。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心、愛心是人類共存共生的基礎,也是人生觀教育的關鍵。如對同伴要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不打人,不欺負人,敬老愛幼,同情弱者,儘量去幫助別人,保護動植物,疼愛父母等。這也是教育培養幼兒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如果幼兒有了這種愛心、同情心他們的叛逆性心理就會大大的減弱。

    這裡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5 # 蟲媽育兒

    我家寶寶馬上就4歲了,這期間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一不如意就哭鬧,叫她不迴應,有時和大人對著幹,受點挫折就哭等。

    最近我在聽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期科恩關於遊戲力的講座,深有感觸。孩子的問題都可以通力遊戲的方式來解決。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長脾氣也見長。一味的說教和打罵批評似乎沒有什麼作用。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兒。如果在玩遊戲中解決孩子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

    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鬧,應該怎麼辦呢?以前我的處理方法是冷處理。就是不理他。其實這種方法並沒有效。就算孩子不哭啦,他也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情緒壓抑起來。試想當我啊們有強烈的情緒,而不能被人有認同的時候是否也會心裡感到很難過。有的孩子不理他,那他們就會以更大的哭泣來引起大人的關注。當孩子哭鬧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抱住孩子表示你理解他願意陪他哭同時關於他無理的要求,一定要溫柔而堅定的說不可以。這種看似軟弱的辦法,其實,既表現家長與孩子共情。又對孩子進行原則概念的輸入。我雖理解你,但還是不行這是原則.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玩角色扮演購物的遊戲,讓孩子選擇做媽媽或爸爸,讓孩子拒絕你。這個遊戲可以在哈哈大笑中發洩出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被拒絕產生的不好的情緒。

    關於孩子打人。其實孩子打人是分不同情況的。

    第一種打人是因為他憤怒。因為她不能像大人一樣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只能用武力來解決。針對這種孩子可以玩噴火龍的遊戲,讓孩子噴發,你假裝,頭髮燒沒了,鼻子燒沒了......劇情要根據孩子表現發展。如果孩子有其他的表現形式無疑是培養孩子想象力。最佳時刻。

    第二種是模仿。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為一些事情打罵孩子.針對這種情況,要想孩子不打人,首先大人不要打孩子。

    第三種打人也許僅僅是孩子打招呼的一種表現。這並不稀奇。我們小區就一個"萬人嫌"的孩子。很多家長只要看到他出來都讓孩子離他遠遠的。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其實這個孩子並不壞。他只是語言表達似乎有點兒欠缺。透過碰一下,打一下來和其它小朋友打招呼罷了。針對這種孩子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發現你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有些特別,有的小孩子不喜歡這種方式,那咱們在家玩打招呼的遊戲怎麼樣,然後家長教給小朋友友好的方式

  • 6 # 媽媽娃娃

    3歲這一年是寶寶開始獨立的一年,這一年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前半年,這半年是寶寶成長過程的階段。

    再三歲到三歲半的時間,由於寶寶身心的成長,寶寶心理很不穩定,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的寶寶會表現得粘人、聽話,但也有一部分寶寶可能會比較難受,就會出現暴躁的性格,但大多數這個時期的寶寶還是乖巧聽話的。

    這個時候不管寶寶出現什麼問題,媽媽都要多給些耐心,過完這一時間就能好些。

    三歲半到四歲,寶寶的一個成長期過完了,內心也變得安定起來,這個時候的娃就變得有主意,不聽話,執著,精力旺盛。

    這個時候的媽媽可能需要更多耐心,知道他這一時期就這樣,你就不必那麼較真了。

    推薦一本書,《寶寶這一年,3歲》,噹噹有電子版的,方便還便宜,手機就能看

  • 7 # 樂育媽咪

    2到3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隨著孩子身心發育,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喜歡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要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一旦父母不答應,就會用以哭鬧等方式來製造麻煩,往往父母也會耐心耗盡,更嚴重時會以武力收場。

    我家孩子典型的表現是脾氣倔強,當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各種哭鬧,打人,經常一哭就是半個小時之久,越講道理越哭鬧得厲害。愛說“我不要”、“我不喜歡爸爸或媽媽”之類的話,有時真的會讓人頭大。

    作為父母,在孩子失控時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防止以高壓武力收場,這樣既傷害孩子的自尊,又破壞親子感情。其實孩子這個時候需要的更多是父母的關注與關愛,父母需要拿出耐心,機智處理,慢慢引導。

    讓孩子做選擇題。在孩子執拗要做某件事情時,不能直接和他講不可以,往往越是限制越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如果告訴孩子應該關上電視睡覺了,就可以對孩子說,寶寶,你是再看10分鐘的電視以後睡覺還是立馬睡覺,這樣孩子一般會選擇第一種,只要肯睡覺,留10分鐘的緩衝期又如何,孩子享受自己選擇帶來的被尊重感,這樣比直接命令他關電視睡覺、換來孩子反抗甚至引發爭吵的效果要好很多。

    提前和孩子立規矩。在家裡儘量讓孩子有選擇的餘地,但是也要慢慢地行成規矩意識。孩子出門最愛買喜歡的玩具,那麼玩具可以買,可以作為遵守規矩的獎勵措施,我借鑑了幼兒園實行的小紅花措施,我把我認為孩子還做得不夠好的方面列出來,然後制定規則,比如一個星期內,7點40按時起床,9點之前按時睡覺,每天要規律洗漱,看電視時間每次不能超過20分鐘,每天有兩次機會等等,做到了就得小紅花,等小紅花積累到了一定數量,就可以完成一個心願,可以是買玩具,也可以是出去玩,慢慢地孩子的習慣就養成了。

    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還很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正常,有時讓孩子發洩之後還是要多多安慰孩子,表達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同時也要及時交流為什麼她想做的這件事情沒有得到滿足,相信這個時候趁熱打鐵的效果會很好,孩子不但意識到自己的無理取鬧,也會明白下次會怎麼去做。

  • 8 # 5864906970778一剪梅

    孩子三歲時,正是要上功兒園的年齡,不想去學校,哭鬧,發脾氣,對任何話都很敏感,學著跟你頂嘴等等,好多好多問題就開始呈現出來了。但我們該如此應對呢?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滿足在前,引導在後”。而這個引導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強加觀點,更不是說教,而是要我們嘗試低下身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孩子學會自我判斷與選擇,學會表達個人的見解,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讓孩子明白在某些不能更改的事情上,再哭鬧,再發脾氣都不能妥協。比如,我家孩子曾在上幼兒班時,不想去學校,早晨從六點開好就裝咳嗽,一直咳個不停,我對她說,今天咱們不去學校了,趕緊起來收拾好了咱去醫院打吊瓶。她一聽,馬上不咳嗽了,說我不去醫院,我要去上學,我沒病。我說,你咳得這麼厲害,不看醫生怎麼行呢?她最怕打針。最後她自己說,是不想去學校,就想的招。

    孩子在三歲時,真是人小機靈著呢,家長就得多用點智慧去和她交量。在這個年齡,她動不動就用哭鬧,小叛逆,打人來達到她的一些需求。

    這些現象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本能反應,我們不需要把問題想得太複雜,但也不能忽視這些現象的存在。首先,孩子哭鬧是,想得到某種東西,尋找安全感的需求。我們盡其所能地滿足孩子的小小要求。孩子要個零錢買個雪糕,買個文具等小要求,我們就應該給孩子並鼓勵讓她自己去賣,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小需求,又鍛鍊了孩子膽量,是兩全其美的事。其次,小叛逆也是孩子成長中的養份。常聽老人說,要多聽聽孩子們的胡言亂語的混撞話,你才能養出好兒女。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們有時做的飯,她不愛吃,她會挑出一堆的理由,這時,我們就應該讓她自己選擇一回。愛會讓孩子生出自我反省的能力。如果我們多給予她更多的溫暖和滿足,她會更能理解我們,對我們也會更愛了。最後,打人的孩子可能會有點小暴力,家長學會慢慢引導她,讓她從這種錯誤的認識中反省過來就好。尤其是家長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讓孩子見樣學樣,要教育孩子舉起拳頭就要叫警車。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只要家長耐心一點,給孩子多點愛心,沒有學不乖的孩子。

  • 9 # 南瓜媽媽育兒說

    我家大寶現在七歲了,回想起他三歲的時候,屬於很乖巧的那種型別。但是,也有不少令人頭疼的問題。現在我將自己能想到的一些問題寫下來,供大家參考:

    一,關於打人,不知道別人家的小孩是怎麼樣的,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家小孩打人應該是爺爺奶奶教的,當然,爺爺奶奶也沒有惡意,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我婆婆喜歡教孩子罵爺爺打爺爺,爺爺也高興捱罵捱打,有一次孩子不知什麼原因,伸手打了一巴掌爺爺的臉,他爺爺高興得不得了,馬上伸過另一邊臉給孩子打。剛好我在旁邊看見了,馬上教育了孩子一通,同時對他爺爺奶奶說“孩子打了你們,你們還笑,還鼓勵孩子繼續打,那孩子是不是認為打人是對的,他現在打你們,你們不計較,但是,出去打別人,別人會放過他嗎?" 他們聽是聽了,但過後依然放任孩子,又有一次,孩子居然拿起一輛玩具車(很大的那種)直接砸他爺爺,我看見以後就跟他講道理,但他死活不聽就是要打,這是我就拉起他,抱到門外,很嚴厲的對他說“你要是在這樣就不要當我兒子了,這裡也不是你的家,你走遠一點,不要回來了!”就這樣,他自己在屋外呆了大概半個小時,後來我又抱著他,哄他,和他講道理,從此以後,基本上不會動手打人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別人的媽媽都誇他懂事不會伸手打人。

    我想說對於孩子打人這樣的情況,家長一旦發現要馬上制止,一旦養成習慣則很難改正,出去玩也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

    二,關於脾氣,或者說是固執,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一個是關於他刷牙的口杯,當時他一個刷牙的杯子舊了,我給他買了一個新的給他用,但他就是不同意,我拗不過他就同意了,事後,過了很多天,我趁他不注意給他換了。另一個是關於衣服的,當時他有一些衣服穿舊了,我給他買了新的衣服,但他執意不穿新衣服,有一次帶他出去旅遊,帶了三條褲子,但他只願意其中穿一條,如果給他穿上別的,就是哭鬧,把褲子踢掉,執意不出門,沒辦法,一早上只好把昨天的舊褲子再穿上,到了晚上,馬上給他洗掉,等第二天早上幹了再穿。

    現在孩子大了,穿什麼衣服都很隨意,他時常跟我說“媽媽,你要給我買什麼衣服隨便買,不用給我看。但是買玩具一定要告訴我,我要買自己喜歡的。”

    關於脾氣固執這塊兒,我認為應該順其自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看事情沒有那麼全面,也不懂得揣摩大人的心思,容易行程固有思維,這時大人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不然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

  • 10 # 逗逗龍機器人

    說到三歲幼兒存在哪些行為惹人頭疼的,小逗認為打人這個行為最應該制止。對於孩子打人行為,還真有話說了。

    鄰居家的孩子三歲,一個小女生,別看長得很乖巧的,就是喜歡打人。有一次,她奶奶就叫她不要去玩水,就突然的衝過來要打她奶奶,小拳不知輕重的打。雖然看起來不像很疼,但奇怪的是家長並沒有阻止意思,都在旁邊陪著樂喝,奶奶也是寵愛,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只是說道:“你看,你又打奶奶了,整天就知道打奶奶,再打,就打「死」奶奶了”。不說還行,一說小女孩打得更來勁。剛好,我就在旁邊看到這一幕,瞬間爆出很多想法:這孩子這麼小,怎麼就喜歡打人呢?還是打自己的奶奶,父母為什麼不阻止?

    「小孩在打人,父母陪著說笑」,這反映了家庭的教育問題,父母的教育不妥當導致小孩喜歡打人。過度寵愛,按理來說小孩在打人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及時出手阻止的,可是對於小孩打自己奶奶時完全不當回事,有點可笑。

    那麼在幼兒叛逆,打人時,作為父母的,應該怎樣應對呢?小逗認為應該這樣:

    1.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什麼事情都可以退一步說話。其實不是的,當孩子做錯時,也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犯錯了。因此可以給孩子些規矩,獎罰機制等。

    2.對待孩子叛逆打人的行為,父母擺正自己的態度(或者說是行為)。當然這裡說的行為並不是指暴力教育。當你看到孩子反叛的行為時,不要生氣也不要發火,平靜地告訴孩子我不贊成你的做法。

    3,保持父母的話語權威。雖說孩子是親生的,自己要好好愛護。但又一點要記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話在孩子的面前失去權威。

    幼兒叛逆打人時,父母一定要做出行為上的迴應,不能一味的容忍

    逗逗龍兒童機器人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詠患癌去世,你怎麼看當今癌症對人們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