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崇全
-
2 # 晴空物語聽雨軒
不要進口外國糧,提高本國農產品收購價格,取消不願意種地的農民農村戶口,國家把他們土地和宅基地收回來,分給願意種地的人手裡,實行規模化水利化機械化作業。
-
3 # 龍行天下174624338
農民種莊家平均一天有一百元的收入,土地自然就會有人去種,現在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誰還會以種地為主,所以說造成土地丟荒或種樹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種地確實沒收入。
-
4 # 永川龍
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就是人民大眾的安全!現在中國大量進口轉基因糧食食品,讓美國企圖以轉基因糧食低價傾銷來打垮中國農業糧食生產能力和危害華人民健康安全的圖謀逐步得以推進和見到一定效果。如果華人還不醒一醒的話,美國的既定目標很可能會得以實現!
中國農業要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必須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種植轉基因農作物和人民吃轉基因糧食食品的主要危害問題:一是種植轉基因作物破壞環境和土壤(種植轉基因區域及周邊);二是轉基因糧食食品(包括轉基因蔬菜水果等)口感差,營養 不及非轉基因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可能是與轉入的殺蟲農藥元素蘇雲金桿菌Bt有關);三是轉基因糧食食品對人體潛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長期食用轉基因後已經造成不孕不育、出生嬰兒缺陷、腫瘤癌症、基因突變等等的大量增加;四是是大量進口轉基因糧食或者推行轉基因產業化都會危害國家糧食戰略安全,比如外國長期向中國低價傾銷轉基因糧食食品,會打垮中國糧食生產能力、同時外國掌握了許多轉基因智慧財產權,如果在中國推行轉基因糧食產業化,m國必定會控制華人口糧,關鍵時候必定會製造糧食危機的……
所以,中國農業發展必須要結合國情發展中國特色農業,千萬不能照抄照搬m國模式,必須主要以自給自足來滿足14億人口糧食需求安全,必須要以14億人民的健康安全為主的糧食科學種植,堅決防止轉基因的各種危害!
-
5 # 使用者4707058341381藍
我是農民,我本人體會可供專家參考。目前,農民用原始耕種確實是收入低,無法開支家庭。國家應大投資到農業發展,鼓勵了承包戶或公司去經營農業,按,1.2,3等級補助,增產糧食的按一級多補助,`不合格的一律不於補助。同時限制進口糧食,這關係到國家命運,怕世界大亂,一旦別的國家不出口糧食那全國民眾會遭秧的。
-
6 # 逸和山人297
提高糧價,精準補貼。這些年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力度不小,實際上正經種地的農民得到的寥寥無幾,卻讓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套去了,國家的一片苦心卻給別有用心的人專了空子。
-
7 # 智慧器械
讓真正想種地的來種地,不想種地儘可能讓其出租土地。一方面實行規模化,另一方面又讓富餘的人員轉移出去,實行集約化管理。規模化後將更有可能實行機械化和農業的現代化。當然這些改變還需要資金的積累和更好的金融服務。中國那麼大不能一刀切,那就在走現代化道路上因地制宜吧。
-
8 # 老農話三農
現在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是有其內在的多種原因,首先是國家對農業的不斷投入,開展土地整治,對中低產進行改造等,把耕地改變成能適合機械化耕作,可以這麼說,對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和玉米等從耕種到收穫完全能實施機械化,極大地減輕、輕少了勞動力,完全靠農民的人力、人海戰術,面朝黃土背朝天來種田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再說,中國土地耕地面積少,而農業人口多,農民人均耕地在一些地區不過一畝多,有的地區甚至更少,而每家每戶耕種土地少,農業種植的農資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嚴重製約農村人種田的收入,農民要想有更多的經濟收入,惟有走出農村去,找比農業種田賺錢多的門路,才能維持和保證家庭現在及未來的開支。
基於以上的兩種原因,是農村人種田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吧!
而如何發展農業的良性迴圈,畢竟中國有十四億人口之多,糧食的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只有把糧食的安全牢牢地掌握在華人的手中,這個信念永遠不能改變,說實話,中國的糧食產量低,也與農業生產力的水平與美國等先進的國家有很大差距,而糧食價格的市場化,國家開始實施的土地“三權分置”政策,鼓勵農民把土地流轉,而對農業補貼上應傾斜對流轉承包大戶的經濟補貼扶持、農業種植保險等政策,讓規模承包耕田大戶有錢賺,才能吸引他們以規模、機械化高效而降低種植成本,才能提高種田效益,國家的糧食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
9 # 海納百川21210
很對!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了。農村現狀,年輕人外出打工,地,只能留給55歲以上打工沒人要及一些婦女來種了。
但這並不代表農村的地就一片荒蕪,無人耕種了。民以食為天,這些留守老人及婦女,只要一息尚存,只要他們還沒病臥在床,地仍然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希望。儘管糧價一降在降,農資一漲在漲,微薄的幾畝田地,仍是他們整天忙累的身影,這就是農民,中國的農民。
糧食安全,永遠不會成為國家經濟頭號問題。這是因為遼闊國土,不乏黑吉產糧大省,還有華中華南西南大平原,個別地方遭災,但總還是豐收的地方多。所以中國才有連續糧食16年增收。
既使國內產糧真的不夠用,國際貿易進口糧食如同普通商品,哪個國家也卡不住脖子,你不賣,他會賣,只要人民幣堅挺。這和引進國家核心高科技是兩回事。
所以我認為,中國土地不會荒蕪,中國糧食永遠不會成為安全問題。
-
10 # 彎彎的長河552423
你們只耽心“糧食安全”,沒有把種糧人放在心上!老一輩農民在建國初期,中國還是一窮二白時期,中國農民不辭辛勞——面朝黃土背朝天披星戴月地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獻出青春年華。60年代——特別是“文革”期間,中國的經濟走向崩潰邊緣——機關、企業、學校都參加“政治鬥爭”,把經濟拋向九霄雲外。還是中國農民抗住了壓力,堅持糧食生產為國家穩定了人心大局;70年代還是中國農民為中國的糧食生產奪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豐收之年,為國家的庫儲存蓄了大量的財富,使的國家改革開放打下堅實的基礎;80年代之初,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一切改革開放的重點都是從農村開始——中國農民為國家全面改革開放起了一個點範,從而使全國各行各業全面改革開放!
今天國家富餘了,可這些為國家糧食安全流盡最後一滴汗水的農民都以老了——他們的衰老是否隨著國家的富強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障——養老金待遇……?
-
11 # 練師2
婆有公有不如自巴有,這個硬道理。我們是大國,美國是種糧大國。美華人的心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如果中國農業繼續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被美國算計。
-
12 # 曹建國86
糧食問題是現在人們越來越關注,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改革開放我們也有四十年,有不少的專家論證,也有提出了城市工業化革命走入市場經濟?也有提出了農村人口流入城市戶口革命?現在大家看到認識了嗎?城市革命經濟成功了,全華人民在鈔房,買車轟轟烈烈,愈演愈烈從不敗下陣來,相向反而明知,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第二位。當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必須想到當前的問題逐步的慢慢的暴露出幾大問題,加上老齡化,農村問題,嘆息空巢,留守兒童,怎麼辦?首先我們治標就要治本,我們應要從學校教科書作起,從國家作起,到農村去發展開闢新的天地,科技興農,實幹興農,以袁隆平為榜樣學起,走向新農村。
-
13 # 天下為公118
首先也是必須加大加重農業生產的投入來穩住一部分人從事農業發展。打工只是普通家庭一個時期的過度,因為城市發展終會有保何的時候。無論世界迮麼變,過去的中國是農業支撐工業,現在應該是\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從城市下鄉到農村,再到農村包圍城市,這是時代發展的必要。四+年過去了,農村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從軟體與硬體的配套上農村只有城市的五分之一。最關鍵的一點是國家對農村投入的一部分資金變成了形象工程,中看不中用,沒有起到實質的作用。公路無法讓車,車禍不斷,池塘好看確裝不住水,肥了工程隊,苦了農業人。看大病難,養老費用難,土地荒蕪就成了自然現象。大多數農民都想回家發展,但種出來的糧食只夠支出,沒有剩餘的收入。雖然短時間內好象城市重於農村,隨著六零七零後的老去,農村與農業的發展必然也必需成為重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起點又回到原點,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
14 # 使用者811013549461
實行土地規模化生產,實名制生產責任人。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籽種,統一流程,統一銷售的模式。~這樣可追朔源頭,讓糧食生產透明化安全運轉!
-
15 # 趙寬心
糧食只要夠吃不多生產,不能浪費勞動力,多了沒用,不能總吃陳化糧,有錢少買外債多進口糧食,減輕農民負擔,大家應支援。
-
16 # 雲聽雲聊
40年前安徽小崗村帶頭打破大鍋飯,吃飽了肚子,不在出去討飯。實踐證明家庭承包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符合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如今,家庭承包制這種小農經營方式已經成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障礙。只有發展規模化 集約化才能更好地去實現機械化 現代化。
種地的人多是社會生產力落後的表現。現在農村種糧的人越來越少是好現象。西方發達國家都是由很少的人來從事農業生產。一個家庭農場就可以種幾千甚至幾萬畝地,效率很高。這正是中國要學習和借鑑的。
-
17 # 私樓灣
現在造成務農的人越來越 少的根本原因 ,糧賤傷農 !也間接導致了農村空心化 ,近幾十年來, 農業生產物質大幅漲價 , 唯獨糧價穩定如一 ,辛辛苦苦 口朝黃土背朝天的 種一年地,不如在外打工一個月,這就直接導致土地拋荒嚴重 ,全家託家帶口的去外省打工!
要真正保持糧食生產 ,國家要出臺 對糧食的保護價格 ,釆取抑物價,漲糧價。讓實惠真正落實於農民,讓農民辛苦種地一年並不比打工差多少。這樣才能使農民安居農業,才能真正保持國家糧食生產!
回覆列表
不用擔心,進口的糧食質量好價格底,怕什麼?如果感覺到危險了就已經遲了!就像當年計劃生育那樣多好多好,現在出現了人口出生率,結構等問題了已經遲了,難道高層還沒有一個小老百姓考慮的多?既然不是這樣你們那些高參們都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