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50163656368

    請熟讀《論語》,這是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載,是至今來看了解孔子的最佳途徑。相信由此途徑,你會構造出孔子的形象。

    於我觀之,孔子不是聖人,不是神仙,而是一位來自千年前令人尊重的先生。

    他學說的意義不併在於提出一些教條式的道德規定讓人效仿,而是一方面提出一些源於人內心的普遍道德法則,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法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跨越文化與時代的。另一方面他的言行深刻詮釋了君子的精神,深深激勵後世的知識分子。

    孔子極其注重人的尊嚴,雖然他認識到“禮教”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必要性,但是這種地位的高下分別必須建立在人格與尊嚴的平等之上。“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在那個以馬匹數量衡量國力的時代,視基層勞動者性命如草芥的社會氛圍中,“傷人乎?”溫良的夫子就以這樣一種淡淡的方式喊出了人權的宣言,卻有振聾發聵之音!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在孔子心中,真正的高貴不是生活奢靡的王孫貴族,不是位高權重的公卿大夫,而是他生活困苦的弟子顏回,為什麼?因為顏回踐行了“仁”,這是孔門弟子中,被孔子認可達到“仁”的境界唯一人。

    孔子面對周式微衰,禮崩樂壞的社會局面,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做入世拯救的事業,正是在此過程中,他建立了他的仁學體系。他試圖透過他的“仁”學,培養一批有道德修養、人文情懷的君子為國家與社會帶來文明與秩序。

    然而孔子並不是迂夫子,他深知,救世不是單純靠君子們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還要受制於因時勢決定的時命,他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但是承認時命的存在並不等於放棄主觀上的努力,《論語》中記載“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這正是君子的態度,是超越了功利計度的精神境界,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遵從內心的理想行我的道義啊!

    孔子以“仁”學引出的道德修養論,並非只是平治天下的手段,如果只是把人生的目標定格在救世,那麼當目標無法實現時,手段也會被拋棄。孔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不僅懷著強烈的使命感救世,更是把成就理想人格作為崇高的追求。救世的事業能否成功受限於時命,但是成就理想人格,則全靠自己,正是“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開創的儒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世以“儒生”代指知識分子或有文化素養的讀書人,正是來源於此。孔子由仁學引出的“內聖外王”的精神,深深感召著後世的知識分子們,為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社會階層提供了社會職能及價值理想,即以道德的應然性編織理想世界,以理想世界對照並批判現實世界,讓現實世界不斷地更新,向著人類理想的烏托邦靠攏。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人類文明程序中,正是有孔子這樣的萬世師表,為人類社會編織終極理想,為人生提供終極價值。指引著人類該去向何方,如何走路。

    相比於孔子思想的博大,我的理解不過皮毛,以上僅為主觀觀點,歡迎批評指正。今在食堂吃飯時,看到此題,想隨手寫一寫,不想書及孔子之精神,頓時熱淚涔涔,竟不能止。年少時,以為孔子不過是個語文書上的聖人,後來隨著對中國哲學的瞭解加深,當讀至《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竟然悲從心起,始才發覺,夫子已深植我心。 現在每天在山東師範大學的校園裡,有時路過夫子的塑像,駐足而立,跨越千載歲月,凝望夫子的雙眼,有時拜之以周禮,不怕被旁人嘲笑的話。

    經常的,審視著自己卑鄙的內心,痛恨自己的虛偽與懦弱,不過好在,夫子為我指明最高的境界,我把這種精神刻在心底,即使無法修成君子,至少人性的尊嚴永遠不會泯滅吧。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序言中寫到“吾一切先哲之思想,有不必無錯誤者,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書立說之根本,無論其派別為何,其字裡行間皆有此精神彌散!”此句概括了我中華民族,一切先哲的理想,先哲們雖學說有別,不過在此理想上卻達到了統一。在一些讀著聖賢書的靜夜裡,那字字句句,深刻我心,讓我為華人的身份而自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要男孩2015年2月5號下午三點半叫個什麼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