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幻劑會觸發一些典型的幻覺,一直以來,科學家都以此窺探腦神經的連線方式。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探索,一個答案終於清晰起來。
上世紀20年代,一個名叫恩裡希·克魯弗(Heinrich Klüver)的知覺心理學家把自己當小白鼠,進行了視幻覺研究。一天,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實驗室裡,他吃下了致幻仙人掌烏羽玉的一個風乾切片,並詳細記錄了毒素作用之下,視野出現的變化。他注意到,一些圖形反覆出現,而且它們很像古代洞穴壁畫,也很像胡安·米羅(Joan Miró)的畫作。他由此猜測,也許,這些圖形是人類視覺中固有的。他將這些圖形歸納為四種“常形”:格子(包括棋盤格、蜂窩格和三角格)、隧道、螺旋和蛛網。
約過了50年,芝加哥大學的傑克·考恩(Jack Cowan)試圖從數學角度,複製這些幻覺常形,以此窺探大腦的線路連線。1979年,考恩和當時的研究生巴德·厄門特勞特(Bard Ermentrout)以一篇開創性的論文,報告了以下結果:視覺皮層第一層神經元的電活動,可以直接轉化為致幻劑作用下,人們常看到的幾何圖形。“從數學層面分析,以人腦皮層的構成方式,它只能產生這幾種圖形。”考恩在最近接受採訪時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幻覺中所折射出來的,正是腦神經網路的架構。
但沒有人知道,從視皮層的固有連線方式,到幻覺中的動態圖形,這一步是怎麼轉變的。
克魯弗歸納的四種常形:格子(圖示為蜂窩格)、蛛網、隧道(或稱漏斗形)、螺旋
1952年,英國數學家、密碼破譯專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發表論文,圍繞生物界中常見的重複性圖案,比如老虎或斑馬魚的斑紋,或是獵豹的斑點,就其生成原理,提出了一種數學機制,即“圖靈機制”。長期以來,科學家都知道,鑑於人腦錯綜複雜、充斥噪音,圖靈機制或許並不適用。但考恩的協作者之一、物理學家奈傑爾·戈登菲爾德(Nigel Goldenfeld)在圖靈機制的基礎上作了調整,將噪音納入了考量。從近期兩篇論文的實驗證據來看,幻覺常形的背後,或許確是這種“隨機圖靈機制”在起作用。
我們所“看見”的畫面,其實是視皮層中興奮神經元構成的圖形。視野中的物體反射光線,使之進入人的眼球,聚焦於視網膜,視網膜上遍佈感光細胞,將光線轉化為電化學訊號。這些訊號傳輸到大腦,激發視皮層神經元,構成圖形。通常情況下,這些圖形會再現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但有時,沒有外部刺激,圖形也會自發湧現,有的是來自皮層神經元的隨機放電,屬於身體內部噪音;又或者,精神類藥物等因素擾亂了正常的腦功能,促進神經元隨機激發——這據信就是幻覺產生的機制。
但為什麼都是克魯弗歸納的這些形狀?對此,考恩等人提供的解釋得到了廣泛認同:這些圖形是人的視野在初級視皮層中的投影。“如果你開啟一個人的腦,觀察其中的神經元活動,你不會像透過鏡頭一樣,看到此人視野的投影。”考恩的協作者彼得·托馬斯(Peter Thomas)說。這些影象投射到皮層的過程中,會經歷座標轉換。如果神經活動呈現的形式,是放電神經元和非放電神經元交替而成的線條,那麼,這些線條的走向決定了你看到什麼。若線條都朝同一個方向,你視野中看到的就是同心圓;若線條相互垂直,你看到的就是放射線,即所謂的“隧道”形狀,一如瀕死體驗中,隧道盡頭射過來的光線。若線條是斜線,你看到的就是螺旋形。
線條從視野(左邊圓形區域)到視皮層(右)的投射。
但如果幻覺中的幾何圖形,就比如克魯弗的四種常形,是視皮層神經活動的直接結果,問題就來了:這種活動何以自發產生?既然能自發產生,為什麼我們不會一直產生幻覺?隨機圖靈機制也許能同時解答這兩個問題。
當初,圖靈在那篇論文裡提出,斑點等圖案源於同一個系統中,兩種化學物質在傳播時發生的互動。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氣體會均勻分佈,直到各處密度均等。但如果是兩種化學物質,由於在系統內的擴散速度不一,它們在各處的濃度各不相同,這就形成了各種斑紋。兩種化學物質中,其中一種充當活化劑,表達特定性徵,例如某種斑點或條紋的色素,另一種則充當抑制劑,干擾活化劑的表達。試想這樣一幅場景:有這樣一片枯草地,上面停著很多蚱蜢。若你隨機取點放火,那麼在毫無水分的情況下,整片草地都會過火。但如果火焰溫度導致蚱蜢出汗,打溼周圍草葉,那麼最後,草地就會留下星星點點的未過火之處。這個充滿幻想色彩的類比來自數學生物學家詹姆斯·穆雷(James Murray),它闡釋了經典版的圖靈機制。
圖靈自己也承認,這個模型是極度簡化的結果,他從未在實際的生物學問題中,應用過這一模型。但它為後人提供了一個基礎框架。在1979年那篇論文中,考恩等人指出,在人腦中,扮演活化劑和抑制劑角色的是兩種神經元。活化神經元會促進附近細胞放電,從而放大電訊號;抑制神經元會抑制附近細胞的活動,抑制電訊號。研究人員注意到,在視皮層中,活化神經元之間的連線距離較近;而抑制神經元之間的連線距離較遠,形成的網路更廣。這很符合圖靈機制的要求:兩種化學物質擴散速度不同。試想一片平靜的神經元之海,其中有星星點點的神經元隨機放電,並自發湧現出條紋或斑點,從理論上講,這也不無可能。也許正是這些條紋或斑點,根據它們走向的不同,才催生了格子、隧道、螺旋和蛛網這些各不相同的視覺體驗。
考恩認識到,在視皮層中,圖靈機制或許扮演著某種角色,但他的模型沒有考慮噪音,即神經元的隨機突發性放電,而這些噪音很可能會干擾圖靈機制的作用。與此同時,戈登菲爾德等人則將圖靈機制應用到生態學,套入掠食者-獵物動態模型。在生態學情境下,獵物充當活化劑,試圖繁殖並增加種群數量,而掠食者充當抑制劑,透過獵殺,控制獵物的種群數量。兩者共同作用,形成圖靈式的空間分佈。戈登菲爾德的研究課題是,掠食者與獵物種群數量的隨機波動是如何影響這些空間分佈的。他對考恩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工作有所耳聞,並很快意識到,他的模型或許也適用於考恩的研究。
大約十年前,戈登菲爾德和當時的研究生湯姆·巴特勒(Tom Butler)在探究一個課題:種群數量的隨機波動,比如羊群被狼襲擊後,掠食者和獵物的空間分佈會受何影響。他們發現,當羊群數量相對較少時,隨機波動會帶來顯著的後果,甚至導致羊群滅絕。很顯然,生態模型有必要將隨機波動納入考量,而不是平均言之。“我一旦知道了如何去計算模式形成過程中波動所產生的影響,再將其應用到幻覺問題中,就自然而然了。”戈登菲爾德說。
在腦部,種群的隨機波動變成了活化與抑制神經元的隨機波動。活化神經元的隨機激發,會導致附近神經元也被激發。而抑制神經元的隨機激發,則會導致附近神經元被抑制。由於抑制神經元之間的連線是長程的,因此隨機產生的抑制訊號在傳播時,會比活化訊號傳播得更快。戈登菲爾德的模型顯示,啟用與未啟用神經元經過互動,會形成圖靈式圖形。他稱之隨機圖靈圖形。
但要正常運轉,視皮層必須以響應外界刺激為主,而不是受制於內部噪音的波動。隨機圖靈圖形為何不會隨時形成,隨時致幻,是什麼抑制了它?戈登菲爾德等人認為,雖然神經元放電是隨機的,但其連線方式是固定的。活化神經元之間的短程連線十分多見,而抑制神經元的長程連線相對稀少,戈登菲爾德認為,這有助於抑制隨機訊號向外傳播。為印證這一猜測,他們建立了兩個神經網路模型。一個基於視皮層的實際連線方式,另一個則是一般化的網路模型,由隨機連線構成。在後一個模型中,正常視覺功能嚴重退化,因為隨機放電的神經元放大了圖靈效應。“採用一般化連線方式的視皮層,會產生大量幻覺。”戈登菲爾德說。而在前一種模型中,內部噪音則得到了有效抑制。
戈登菲爾德提出,在自然選擇中,能抑制幻覺的網路結構得到青睞。在這類網路中,抑制神經元連線稀疏,抑制訊號鮮有機會傳向遠處,這阻止了隨機圖靈機制發揮作用,從而避免了漏斗、蛛網、螺旋等圖形的出現。神經訊號將以外部刺激為主——對生存來說,這是有利的,因為假如碰到毒蛇,你可不想被腦中絢麗的螺旋圖案轉移了注意力。
“如果皮層中到處都是這種長程的抑制連線,那麼,形成幻覺圖形的傾向就會超過處理視覺輸入的傾向。其結果將是災難,我們可能都不會生存至今。”托馬斯說。正是由於長程連線很稀疏,“除非透過強制手段,比如服用致幻劑,否則這些模型不會自發形成幻覺圖形。”
多項實驗顯示,LSD之類的致幻劑能干擾正常的腦部過濾機制——或許就是促進長程抑制連線,幫助隨機圖靈機制發揮作用,從而使隨機訊號得到放大。
戈登菲爾德等人尚未透過實驗,驗證他們的視幻覺理論,但近幾年來,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系統中的確有隨機圖靈機制的身影。2010年前後,戈登菲爾德聽聞了麻省理工學院合成生物學家羅納德·維斯(Ronald Weiss)的研究。維斯花了很多年時間,試圖找到合適的理論框架,去解釋一些耐人尋味的實驗結果。
在那之前,維斯的團隊培養過細菌生物膜。他們透過基因改造,使細菌分別表達兩種訊號分子。具體而言,就是採用熒游標記物,給訊號分子做標記,使活化劑發出紅色熒光,抑制劑發出綠色熒光。實驗開始時,生物膜還是均質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圖靈機制圖形開始顯現,一片綠色之中點綴著紅色波點。然而,比起獵豹等動物的斑點,這些紅點的分佈要雜亂得多。進一步的試驗也未能呈現出理想的結果。
戈登菲爾德聽聞之後猜測,維斯的資料可以從隨機視角加以闡釋。維斯說,“透過和戈登菲爾德的協作,我們意識到,這些其實是隨機圖靈機制的結果,於是,我們不再試圖減少噪音,或是試圖讓圖形更加規則。”於是,歷經17年的探索,今年6月,維斯、戈登菲爾德等人終於釋出了他們的論文。
生物膜之所以形成隨機圖靈圖形,是因為基因表達過程充滿了噪音。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喬爾·斯塔萬斯(Joel Stavans)說,正是因為這些噪音,才有了細胞之間的差異,即細胞基因組成相同、但行為各異的現象。在最近發表的研究中,斯塔萬斯等人探究了在藍藻中,基因表達的噪音如何導致了隨機圖靈機制的產生。研究物件是魚腥藻,屬於藍藻的一種,其結構十分簡單,是一個細胞串,細胞逐一連線,形成長鏈。魚腥藻的細胞可透過分化,分別執行兩種功能,一種是光合作用,另一種是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蛋白質。一個魚腥藻的構成可能是這樣的:先是一個固氮細胞,然後有10或15個光合作用細胞,再來一個固氮細胞,以此類推,形成隨機圖靈圖形。其中,充當活化劑的是一種蛋白質,它能透過正反饋迴圈,產生更多此類蛋白質。與此同時,它還可以生成其他蛋白質,擴散到其他細胞,抑制前述蛋白質的產生。這就是圖靈機制的主要特徵:一種活化劑和一種抑制劑相互較勁。在魚腥藻中,這種競爭的驅動因素就是噪音。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說上述兩種生物學情境中,都有隨機圖靈機制的身影,那麼在視皮層中,同一種機制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就又大了一些。上述發現還表明,在生物體中,噪音扮演著多麼關鍵的角色。生物系統的運作和計算機程式設計,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維斯說,“生物需要另一種框架,另一種設計原則。噪音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幻覺,還有很多問題有待我們去思考。1935年,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巴黎試驗了一種名為麥司卡林的迷幻藥,在之後的數週內,他的視覺感官都是扭曲的。房子“面目猙獰,長著眼睛和下巴”;時鐘成了貓頭鷹;他走到哪兒,身後都跟著“螃蟹”。比起克魯弗的“常形”,這些幻覺的形態要高階許多。“初級的視幻覺非常簡單——都是幾何圖形。”厄門特勞特說。但當高階認知功能(比如記憶)介入時,他說,“幻覺就開始複雜起來,你開始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我想,你所看到的,不過都是高階腦區興奮之後,記憶中所儲存內容的自發湧現。”
回到上世紀20年代,在克魯弗的實驗中,還曾有受試者出現觸幻覺,比如感覺蛛網爬過面板。厄門特勞特指出,軀體感覺皮層上對映著一種蛛網狀常形,與這種幻覺對得上號。類似過程或許也體現在聽覺皮層之中,或許不但是幻聽,連耳鳴等現象都可以由此解釋。考恩認同此說,他指出,類似的連線方式遍及整個腦部,因此,如果某種幻覺理論“適用於視覺,它也會適用於其他所有感官。”
翻譯:雁行
校對:李莉
致幻劑會觸發一些典型的幻覺,一直以來,科學家都以此窺探腦神經的連線方式。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探索,一個答案終於清晰起來。
上世紀20年代,一個名叫恩裡希·克魯弗(Heinrich Klüver)的知覺心理學家把自己當小白鼠,進行了視幻覺研究。一天,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實驗室裡,他吃下了致幻仙人掌烏羽玉的一個風乾切片,並詳細記錄了毒素作用之下,視野出現的變化。他注意到,一些圖形反覆出現,而且它們很像古代洞穴壁畫,也很像胡安·米羅(Joan Miró)的畫作。他由此猜測,也許,這些圖形是人類視覺中固有的。他將這些圖形歸納為四種“常形”:格子(包括棋盤格、蜂窩格和三角格)、隧道、螺旋和蛛網。
約過了50年,芝加哥大學的傑克·考恩(Jack Cowan)試圖從數學角度,複製這些幻覺常形,以此窺探大腦的線路連線。1979年,考恩和當時的研究生巴德·厄門特勞特(Bard Ermentrout)以一篇開創性的論文,報告了以下結果:視覺皮層第一層神經元的電活動,可以直接轉化為致幻劑作用下,人們常看到的幾何圖形。“從數學層面分析,以人腦皮層的構成方式,它只能產生這幾種圖形。”考恩在最近接受採訪時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幻覺中所折射出來的,正是腦神經網路的架構。
但沒有人知道,從視皮層的固有連線方式,到幻覺中的動態圖形,這一步是怎麼轉變的。
克魯弗歸納的四種常形:格子(圖示為蜂窩格)、蛛網、隧道(或稱漏斗形)、螺旋
1952年,英國數學家、密碼破譯專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發表論文,圍繞生物界中常見的重複性圖案,比如老虎或斑馬魚的斑紋,或是獵豹的斑點,就其生成原理,提出了一種數學機制,即“圖靈機制”。長期以來,科學家都知道,鑑於人腦錯綜複雜、充斥噪音,圖靈機制或許並不適用。但考恩的協作者之一、物理學家奈傑爾·戈登菲爾德(Nigel Goldenfeld)在圖靈機制的基礎上作了調整,將噪音納入了考量。從近期兩篇論文的實驗證據來看,幻覺常形的背後,或許確是這種“隨機圖靈機制”在起作用。
出汗的蚱蜢我們所“看見”的畫面,其實是視皮層中興奮神經元構成的圖形。視野中的物體反射光線,使之進入人的眼球,聚焦於視網膜,視網膜上遍佈感光細胞,將光線轉化為電化學訊號。這些訊號傳輸到大腦,激發視皮層神經元,構成圖形。通常情況下,這些圖形會再現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但有時,沒有外部刺激,圖形也會自發湧現,有的是來自皮層神經元的隨機放電,屬於身體內部噪音;又或者,精神類藥物等因素擾亂了正常的腦功能,促進神經元隨機激發——這據信就是幻覺產生的機制。
但為什麼都是克魯弗歸納的這些形狀?對此,考恩等人提供的解釋得到了廣泛認同:這些圖形是人的視野在初級視皮層中的投影。“如果你開啟一個人的腦,觀察其中的神經元活動,你不會像透過鏡頭一樣,看到此人視野的投影。”考恩的協作者彼得·托馬斯(Peter Thomas)說。這些影象投射到皮層的過程中,會經歷座標轉換。如果神經活動呈現的形式,是放電神經元和非放電神經元交替而成的線條,那麼,這些線條的走向決定了你看到什麼。若線條都朝同一個方向,你視野中看到的就是同心圓;若線條相互垂直,你看到的就是放射線,即所謂的“隧道”形狀,一如瀕死體驗中,隧道盡頭射過來的光線。若線條是斜線,你看到的就是螺旋形。
線條從視野(左邊圓形區域)到視皮層(右)的投射。
但如果幻覺中的幾何圖形,就比如克魯弗的四種常形,是視皮層神經活動的直接結果,問題就來了:這種活動何以自發產生?既然能自發產生,為什麼我們不會一直產生幻覺?隨機圖靈機制也許能同時解答這兩個問題。
當初,圖靈在那篇論文裡提出,斑點等圖案源於同一個系統中,兩種化學物質在傳播時發生的互動。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氣體會均勻分佈,直到各處密度均等。但如果是兩種化學物質,由於在系統內的擴散速度不一,它們在各處的濃度各不相同,這就形成了各種斑紋。兩種化學物質中,其中一種充當活化劑,表達特定性徵,例如某種斑點或條紋的色素,另一種則充當抑制劑,干擾活化劑的表達。試想這樣一幅場景:有這樣一片枯草地,上面停著很多蚱蜢。若你隨機取點放火,那麼在毫無水分的情況下,整片草地都會過火。但如果火焰溫度導致蚱蜢出汗,打溼周圍草葉,那麼最後,草地就會留下星星點點的未過火之處。這個充滿幻想色彩的類比來自數學生物學家詹姆斯·穆雷(James Murray),它闡釋了經典版的圖靈機制。
圖靈自己也承認,這個模型是極度簡化的結果,他從未在實際的生物學問題中,應用過這一模型。但它為後人提供了一個基礎框架。在1979年那篇論文中,考恩等人指出,在人腦中,扮演活化劑和抑制劑角色的是兩種神經元。活化神經元會促進附近細胞放電,從而放大電訊號;抑制神經元會抑制附近細胞的活動,抑制電訊號。研究人員注意到,在視皮層中,活化神經元之間的連線距離較近;而抑制神經元之間的連線距離較遠,形成的網路更廣。這很符合圖靈機制的要求:兩種化學物質擴散速度不同。試想一片平靜的神經元之海,其中有星星點點的神經元隨機放電,並自發湧現出條紋或斑點,從理論上講,這也不無可能。也許正是這些條紋或斑點,根據它們走向的不同,才催生了格子、隧道、螺旋和蛛網這些各不相同的視覺體驗。
考恩認識到,在視皮層中,圖靈機制或許扮演著某種角色,但他的模型沒有考慮噪音,即神經元的隨機突發性放電,而這些噪音很可能會干擾圖靈機制的作用。與此同時,戈登菲爾德等人則將圖靈機制應用到生態學,套入掠食者-獵物動態模型。在生態學情境下,獵物充當活化劑,試圖繁殖並增加種群數量,而掠食者充當抑制劑,透過獵殺,控制獵物的種群數量。兩者共同作用,形成圖靈式的空間分佈。戈登菲爾德的研究課題是,掠食者與獵物種群數量的隨機波動是如何影響這些空間分佈的。他對考恩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工作有所耳聞,並很快意識到,他的模型或許也適用於考恩的研究。
面目猙獰的房子大約十年前,戈登菲爾德和當時的研究生湯姆·巴特勒(Tom Butler)在探究一個課題:種群數量的隨機波動,比如羊群被狼襲擊後,掠食者和獵物的空間分佈會受何影響。他們發現,當羊群數量相對較少時,隨機波動會帶來顯著的後果,甚至導致羊群滅絕。很顯然,生態模型有必要將隨機波動納入考量,而不是平均言之。“我一旦知道了如何去計算模式形成過程中波動所產生的影響,再將其應用到幻覺問題中,就自然而然了。”戈登菲爾德說。
在腦部,種群的隨機波動變成了活化與抑制神經元的隨機波動。活化神經元的隨機激發,會導致附近神經元也被激發。而抑制神經元的隨機激發,則會導致附近神經元被抑制。由於抑制神經元之間的連線是長程的,因此隨機產生的抑制訊號在傳播時,會比活化訊號傳播得更快。戈登菲爾德的模型顯示,啟用與未啟用神經元經過互動,會形成圖靈式圖形。他稱之隨機圖靈圖形。
但要正常運轉,視皮層必須以響應外界刺激為主,而不是受制於內部噪音的波動。隨機圖靈圖形為何不會隨時形成,隨時致幻,是什麼抑制了它?戈登菲爾德等人認為,雖然神經元放電是隨機的,但其連線方式是固定的。活化神經元之間的短程連線十分多見,而抑制神經元的長程連線相對稀少,戈登菲爾德認為,這有助於抑制隨機訊號向外傳播。為印證這一猜測,他們建立了兩個神經網路模型。一個基於視皮層的實際連線方式,另一個則是一般化的網路模型,由隨機連線構成。在後一個模型中,正常視覺功能嚴重退化,因為隨機放電的神經元放大了圖靈效應。“採用一般化連線方式的視皮層,會產生大量幻覺。”戈登菲爾德說。而在前一種模型中,內部噪音則得到了有效抑制。
戈登菲爾德提出,在自然選擇中,能抑制幻覺的網路結構得到青睞。在這類網路中,抑制神經元連線稀疏,抑制訊號鮮有機會傳向遠處,這阻止了隨機圖靈機制發揮作用,從而避免了漏斗、蛛網、螺旋等圖形的出現。神經訊號將以外部刺激為主——對生存來說,這是有利的,因為假如碰到毒蛇,你可不想被腦中絢麗的螺旋圖案轉移了注意力。
“如果皮層中到處都是這種長程的抑制連線,那麼,形成幻覺圖形的傾向就會超過處理視覺輸入的傾向。其結果將是災難,我們可能都不會生存至今。”托馬斯說。正是由於長程連線很稀疏,“除非透過強制手段,比如服用致幻劑,否則這些模型不會自發形成幻覺圖形。”
多項實驗顯示,LSD之類的致幻劑能干擾正常的腦部過濾機制——或許就是促進長程抑制連線,幫助隨機圖靈機制發揮作用,從而使隨機訊號得到放大。
戈登菲爾德等人尚未透過實驗,驗證他們的視幻覺理論,但近幾年來,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系統中的確有隨機圖靈機制的身影。2010年前後,戈登菲爾德聽聞了麻省理工學院合成生物學家羅納德·維斯(Ronald Weiss)的研究。維斯花了很多年時間,試圖找到合適的理論框架,去解釋一些耐人尋味的實驗結果。
在那之前,維斯的團隊培養過細菌生物膜。他們透過基因改造,使細菌分別表達兩種訊號分子。具體而言,就是採用熒游標記物,給訊號分子做標記,使活化劑發出紅色熒光,抑制劑發出綠色熒光。實驗開始時,生物膜還是均質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圖靈機制圖形開始顯現,一片綠色之中點綴著紅色波點。然而,比起獵豹等動物的斑點,這些紅點的分佈要雜亂得多。進一步的試驗也未能呈現出理想的結果。
戈登菲爾德聽聞之後猜測,維斯的資料可以從隨機視角加以闡釋。維斯說,“透過和戈登菲爾德的協作,我們意識到,這些其實是隨機圖靈機制的結果,於是,我們不再試圖減少噪音,或是試圖讓圖形更加規則。”於是,歷經17年的探索,今年6月,維斯、戈登菲爾德等人終於釋出了他們的論文。
生物膜之所以形成隨機圖靈圖形,是因為基因表達過程充滿了噪音。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喬爾·斯塔萬斯(Joel Stavans)說,正是因為這些噪音,才有了細胞之間的差異,即細胞基因組成相同、但行為各異的現象。在最近發表的研究中,斯塔萬斯等人探究了在藍藻中,基因表達的噪音如何導致了隨機圖靈機制的產生。研究物件是魚腥藻,屬於藍藻的一種,其結構十分簡單,是一個細胞串,細胞逐一連線,形成長鏈。魚腥藻的細胞可透過分化,分別執行兩種功能,一種是光合作用,另一種是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蛋白質。一個魚腥藻的構成可能是這樣的:先是一個固氮細胞,然後有10或15個光合作用細胞,再來一個固氮細胞,以此類推,形成隨機圖靈圖形。其中,充當活化劑的是一種蛋白質,它能透過正反饋迴圈,產生更多此類蛋白質。與此同時,它還可以生成其他蛋白質,擴散到其他細胞,抑制前述蛋白質的產生。這就是圖靈機制的主要特徵:一種活化劑和一種抑制劑相互較勁。在魚腥藻中,這種競爭的驅動因素就是噪音。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說上述兩種生物學情境中,都有隨機圖靈機制的身影,那麼在視皮層中,同一種機制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就又大了一些。上述發現還表明,在生物體中,噪音扮演著多麼關鍵的角色。生物系統的運作和計算機程式設計,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維斯說,“生物需要另一種框架,另一種設計原則。噪音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幻覺,還有很多問題有待我們去思考。1935年,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巴黎試驗了一種名為麥司卡林的迷幻藥,在之後的數週內,他的視覺感官都是扭曲的。房子“面目猙獰,長著眼睛和下巴”;時鐘成了貓頭鷹;他走到哪兒,身後都跟著“螃蟹”。比起克魯弗的“常形”,這些幻覺的形態要高階許多。“初級的視幻覺非常簡單——都是幾何圖形。”厄門特勞特說。但當高階認知功能(比如記憶)介入時,他說,“幻覺就開始複雜起來,你開始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我想,你所看到的,不過都是高階腦區興奮之後,記憶中所儲存內容的自發湧現。”
回到上世紀20年代,在克魯弗的實驗中,還曾有受試者出現觸幻覺,比如感覺蛛網爬過面板。厄門特勞特指出,軀體感覺皮層上對映著一種蛛網狀常形,與這種幻覺對得上號。類似過程或許也體現在聽覺皮層之中,或許不但是幻聽,連耳鳴等現象都可以由此解釋。考恩認同此說,他指出,類似的連線方式遍及整個腦部,因此,如果某種幻覺理論“適用於視覺,它也會適用於其他所有感官。”
翻譯:雁行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