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患者3868號

    董其昌曾這樣評價于謙: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清白在人間。

    就連下旨殺害於謙的明英宗自己也說:謙實有功。

    土木堡事變發生後,英宗被俘,此後于謙的所作所為,於國家而言,可謂是功在千秋,在此我不想贅述。

    而站在英宗的立場,雖於心不忍,于謙卻是不得不死。

    第一

    英宗復辟,必須師出有名,誣陷於謙並將其殺害成為必由之路。其次,代宗時期對於謙言聽計從,英宗復辟時代宗並沒有死,殺了于謙,英宗方才沒有後顧之憂。

    第二

    英宗被俘期間,于謙擁立新君,保衛京師,卻從未想過設法營救英宗。雖然英宗可能也清楚營救難度極大,但內心始終難以接受。

    第三

    英宗回到北京之後被囚禁了長達七年之久。從高高在上的天子到囚徒的身份轉變,英宗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以古代忠君愛國的價值觀來說,于謙毫無疑問是愛國的,但不忠君。這或許就是導致于謙含冤而死的根本原因吧。

  • 2 # 奇聞雜記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個問題前面很多人回答了,我不認可因為徐有貞說的什麼“不殺于謙此舉無名”所以英宗就殺了于謙,我認為這倒更像是明史中為明英宗開脫的藉口。因為後來徐有貞、石亨等下獄,英宗為于謙平反,既然于謙沒罪,皇帝也不可能有錯,就只能是受了奸臣蠱惑,所以于謙之死就被認定為是徐有貞一班奸臣一手造成的。

    明史記載

    都御史蕭惟禎定讞。坐以謀逆,處極刑。文不勝誣,辯之疾,謙笑曰:“亨等意耳,辯何益?”奏上,英宗尚猶豫曰:“于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

    單看明英宗這個人就不是個好人,《明朝那些事》中塑造的明英宗形象是個年輕時被太監王振蠱惑,在敵營中度過青春,好容易回來了卻被弟弟囚禁的可憐人。其實不然,英宗一直都沒有認真的悔過,也從沒想過如何才能當好一個皇帝,說他是個昏君也不為過。

    首先,第一次當皇帝

    放任太監王振隨意殘害大臣,于謙也被其囚禁過後經各地藩王和百姓求情後才沒敢下手

    二十多歲時聽信王振蠱惑,一意孤行,搞什麼御駕親征,害死明朝大量勳貴武將,明朝最精銳部隊包括三大營在內全軍覆沒,裝備盡歸敵手。

    最可恥的是做了帶路黨,賣國賊,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都不管了,為活命竟然賣國????氣節都不要了

    復位之後更荒唐

    殺于謙,王文,範廣,貶郭登,商輅,王紘等一波賢臣,提拔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心術不正的人,搞得曹吉祥這太監造反(明朝太監造反幾乎沒有,這也是非常奇葩的一件事了)

    丟軍事重鎮河套,大好河山送人不說更把戰略縱深也給丟了

    朱祁鎮不止殺害於謙,更大規模清洗朝堂,殺害眾多京師保衛戰的有功朝臣。包括內閣輔臣王文和于謙被一同殺害,曾於德勝門之戰擊退瓦剌首領也先的將領範廣更被凌遲處死。內閣輔臣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髮配流放,內閣輔臣蕭鎡、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罷職。其下尚有眾多景泰年間的文武要員被殺害、流放、罷黜。他們大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卻被一心黨同伐異的朱祁鎮清洗。

    平反王振,建廟祭葬招魂,

    瓦剌首領也先在京城建廟,感激他放自己回國的“大恩”。

    綜上所述:明英宗根本就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但如此還認賊作父,所作所為實是親者痛仇者快!!!!殺于謙,清洗朝堂根本就是處心積慮,早有預謀。只有這樣他才感覺位置坐的穩!!!!與《明朝那些事》中描述的明英宗形象根本不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維護好異地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