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雲飛哥
-
2 # 詩詞奴隸
記得一五年的夏天,六月份已經開始熱起來了。在我家門房過道築巢的燕子,添了四個小寶寶。呢呢喃喃非常可愛,不時地露出小腦袋,萌萌的。一天中午,我午睡起來,發現一隻小燕子跌落在地上,叫個不停,我沒有猶豫搬上梯子把小燕子又放泥巢。誰知到第二天早晨起來後,發現那隻昨天放回去的小燕子,有躺地上了,已死多時。不知什麼原因,自然界各種鳥類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或疾病或食物問題,擇優生存是鳥類對自己後代一種負責任態度,人類不必去打擾它們的空間。
-
3 # 老老畢的號
可能是訓練小燕子堅強,學會早點飛起來,獨立生活。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找不到食物來養活小燕子,或者聞到其他味道,所以把小燕子踢出來。
-
4 # 朱總6856
葉子把自己的孩子踢出窩外,不會是無緣無故,有可能燕群多了,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要麼那個燕子有病。
大家應該看過動物世界,有些鷹, 下四個蛋,孵出四個鳥兒,結果食物有限,他只喂兩個鳥兒,剩下的兩個鳥兒自生自滅。結果兩個鳥兒被那兩個強壯的鳥兒吃了,又過一段時間,她要喂兩個鳥都有問題,他只好喂一個鳥兒,那個鳥兒也被強壯的鳥兒吃掉,做父母的鳥也,無怨無悔,根據食物,養活一個鳥如是他的目的,只好忍痛割愛。
-
5 # 樂心悠然
隨著社會的發展迅速,國內以及國際上越來越重視了環境,很多退耕還林,汙染嚴重時期工地停工,治理水資源,提倡光碟等行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個比較好的生存環境,減少物種的消失減少食物鏈的缺失等!可是大自然自有它自己的生存和淘汰機制,動物的哺乳和淘汰很多科學家有的也無法解釋和了解,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人倫綱常,但是動物大部分遵循的時候優勝略太!小燕子被丟下,有很多可能,比如小燕子有缺陷,或者是燕子媽媽無力撫養那麼多燕子,或者是小燕子生病了,或者是因為不小心被丟下來的等各種可能性,不管是哪一種,我們內心再有很多的不捨也要遵守自然的法則,不影響它們的生存法則,愛護環境,不蓄意破壞愛護小動物!
-
6 # 星光之霖
這個很自然,什麼動物都一樣,撫養子女事都會量力而行。
以前奶奶家的房簷下也有一窩燕子。燕子出去覓食,回來喂幼鳥。每天要往返十幾二十幾個來回。幼鳥就像是填不滿的無底洞。有的能搶食的幼鳥,吃的撐到吐。而有的幼鳥卻餓的耷拉頭。這時燕子會把那隻奄奄一息的搶不上槽的,踢出燕窩。任其自生自滅。
自然界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例如,老鷹產蛋後,先孵出來的雛鷹會將還沒破殼的其他雛鷹從窩裡頂出去。這沒有誰去教它們,而是一種本能。動物對生存間的殘酷競爭,從它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已經進入了現在時。
同樣的道理適者生存,強者生存,這樣的自然法則。在動物們呼吸空氣的每一秒都受到這個法則的制約。
剛出生的角馬,必須在幾分鐘之內掌握狂奔的技巧。被寵溺,任性,懶惰的小角馬是絕對活不下來的。因為他們面臨的是獅子的血盆大口,一個不留神就是生離死別。
其實這條原則放在我們人類的身上也是適用的。記得有位教育學家說過,孩子越早離開母親越好。因為越自立的孩子,與社會的感悟和理解就越深刻,當然也就越容易成才。周恩來總理9歲時生母過世,由於父親在外地輾轉謀生,年幼的她不得不一手操辦母親的葬禮,而且幾乎所有的錢都是借來的。在周總理12歲時,隨叔父去東北謀生,在鐵嶺和奉天唸書。
周總理後來也對這次離家感觸良多:“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轉變思想的關鍵。沒有這一次離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無所成就,和留在家裡的弟兄輩一樣,走向悲慘的下場。”
不經歷磨難,怎能得真知。嬌生慣養,從來都不會與成才劃等號。動物是這樣,人也是一樣。
見微知著,燕子的一個看似殘忍的小動作,給了我們莫大的啟示:強者的基因來自與惡劣的環境,不羈的命運抗爭的不屈,無畏!
-
7 # 無名小草134387980
母性是偉大無比,
並非母燕真所踢。
窩小湧擠多動起,
年幼無能危機記。
就如兒童易墜樓,
那是母愛把它棄。
動物也是通靈性,
幼子被捉都氣急。
麻雀時常出此事,
如若知落速抱離。
-
8 # 9紫氣東來
應答:燕子不是隨便把幼小的兒女踢出去,小燕子全靠老燕子哺食,而小燕子逐漸長大,燕媽媽己無能為力滿足食物,而小燕子己逐漸羽翼豐滿,不能老是靠父母生存,必須讓其自食其力,而不是隨便踢出小燕子的,因為小燕子應該到了獨立生活的時候了。
例如老虎必須等到後代能獨立哺食時才把它們趕出去獨立生活,小時候也是拼命保護的。
燕子比人類還強,老是覺得孩子長不大,在父母親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哪怕六十歲,人的善良過了頭,動物,飛鳥類有些地方比人類還聰明!
-
9 # 冷麵人的夢
燕子搭窩在門前,我怕燕子餓著偷偷給燕子餵食吃,結果第二天燕子就把幼崽踹了出去。
我曾一度自責,是不是沾染了陌生人的氣息,才導致小燕子被踹下去的?直到後來我才明白,或許和陌生人氣息關係不大。
應該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這個時間的還是比較清楚的,當時老師還鼓勵我們專門去寫一篇小燕子的小短文,字數不多也就是100字左右,正好我家房簷上有一個燕子窩。
寫完這篇文章之後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還給贈與了一朵小紅花,也是打那開始,我對燕子這種動物格外喜愛。
我們北方的天氣很少會有接連幾天連續下雨的梅雨節氣,最起碼從小到大遇到的次數不多。而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剛好碰到了這種天氣。接連幾天的雨水幾乎是不間斷的,雨水就這樣噼裡啪啦地往下面下,雨水下得越來越多,大燕子在雨裡面飛得越來越踉蹌,最後根本就沒有辦法捕食了。
小燕子們餓得嗷嗷叫,我爬上梯子,剛剛好,能夠看到那些小燕子們嘴都快裂到嗓子眼裡了,看起來都餓得不行了。
於是我諮詢了我的奶奶,問喂這些小燕子吃什麼比較好?奶奶也沒有餵過小燕子,她只是說家裡面如果養一些小雞的話,小雞剛生出來沒有糧食吃,就是拿小米給泡軟了,然後給它塞到嘴裡面去,這樣就能夠喂活。
我信以為真,拿了好多好多的小米泡了整整一大碗,趁著大燕子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摸摸地把這些小米都餵給了這些小燕子們,還摸了摸它們的頭,跟它們道別。結果第2天早上的時候,一起來發現悲劇了,原本燕子窩裡面一共有5只小燕子,結果這5只小燕子裡面竟然有兩隻小燕子被這個大燕子直接給頂了出去。
從這麼高的地方直接摔下來,小燕子還不會飛,就這樣撲稜撲稜的都摔死了,其中一個還差一點斷氣,在那轉悠了一會兒,腦袋也耷拉下去了。
這件事情我一直沒有敢給我的父母說,因為在我那個時候的認知裡面,正是因為我餵了這些燕子,所以才導致這些燕子被丟掉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打小就聽過這句話,燕子掉下窩之後,我們一定不要把它再放到窩裡面去,即便你放到窩裡面去沾染了陌生人的氣味之後,這些燕子也就不會再養這個幼崽了。
因為從小的時候一直接觸這方面的言論,所以那個時候我愧疚了好長一段時間,一定是我把這些小燕子們都害死了。但直到有一次應該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高中我們的房子外面是一層採光板,這個採光板的外面又有一些......
怎麼說呢?這個東西我也形容不出來,反正就是為了遮Sunny用的,因為Sunny如果直接照射到屋子裡面的話,對學生的眼睛是有壞處的。所以當時老師們給安排了一些擋光的物件,然後在這些擋光的物件旁邊,又有一個燕子窩,這個燕子窩裡面一共有兩隻小燕子。
結果那一天颳大風,其中一隻小燕子也不知是怎麼的,撲稜撲稜往這個燕子窩旁邊走,走著走著自己就掉了下去。但好在這個燕子窩距離地面的距離根本不高,更重要的是這個地面上面還有一張桌子,這個小燕子是剛好掉在了桌子上。
然後我眼疾手快,就把這隻小燕子丟到了窩裡面,可丟到窩裡面那一剎那我就後悔了,壞了,我的手上面會有陌生人的氣味,有了陌生人氣味之後,這個燕子是不是就不認這個幼崽了?
當時我特別緊張,緊張了兩天之後發現自己的緊張是多餘的,為什麼?因為這個幼崽還是在窩裡面,該吃吃該喝喝,每天大燕子都會去捕食一些小的蟲子給這些小燕子們吃。
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預想,但是這個大膽的預想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我只能提出我的觀點和揣測。那就是被陌生人摸過的小燕子,大燕子未必不要,畢竟大燕子本身也有眼睛也有聽覺呀,自家孩子能認不出來?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而已,也有一種可能,就是當初我摸小燕子的時候摸的時間不長,而且又是颳了大風之後的小燕子,上面的陌生氣味被丟掉了,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整體而言,如果小燕子被大燕子丟到了燕子窩外面,大體來說一共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1種,小燕子太多了,大燕子喂不過來
其實在自然界當中擁有這樣一種基因是極其必要的,雖然聽起來很殘忍。什麼基因呢?當一個動物無法養活自己過多的孩子的時候,就可能會有條件的篩選掉一部分,而把最強壯的那幾個孩子給養活,這就是大自然法則。
我們總不能指望著小燕子,一共有七八隻,當然七八隻有點過分了,一般燕子窩裡面的燕子可能最多就是5~7只而已,有那麼三五隻燕子在窩裡面,這個大燕子每天累死累活還是養不活所有的燕子,最終大燕子累死了,小燕子也都餓死了,這明顯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小燕子本身會有自己的考量和顧慮,也會遵循大自然法則,一旦這個燕子窩裡面的燕子比較多,而且這個大燕子捕食的時候又困難,不管是遇到了惡劣天氣還是周邊的蟲子比較少,那這個時候大燕子就可能會有條件的選擇一些比較強壯的燕子,也就是自然法則當中的適者生存。
第2種,惡劣天氣
實在沒有必要對所有的事情都一刀切,大燕子把小燕子丟到窩外面就一定是大燕子心地殘忍?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大燕子是捨不得把小燕子丟到窩外面的,為什麼?因為大燕子孵一隻小燕子需要耗費好長好長的時間。
而且幾乎每一隻小燕子都耗費了自己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大燕子本身就是專情的,說句不太誇張的,只要不出什麼意外,你今年看到的這一對燕子,就是去年在你家門前搭窩的那一對燕子。
燕子對自己的另一半很好,同時對自己的孩子也很好,除非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之下,否則絕對不會輕易地把小燕子推到外面去。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小燕子直接掉到下面,直接給摔死了,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有一定機率就是惡劣天氣,或者這個小燕子自己瞎撲騰。
比如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就曾經見到一隻小燕子自己走到了窩旁邊,撲騰撲騰的好像是為了搶食吃還是怎麼的,竟然自己一個跟頭就掉了下來,萬幸的是下面有個桌子,而且燕子窩距離地面也沒有想得那麼高。
就這樣掉下來之後也沒有什麼事情,但是我們不排除某些極端情況,一些小燕子自己不注意掉下去了,自己又不會飛,那麼大燕子也沒有招。
第3種,練習飛翔。
自然界當中,無論是麻雀,燕子還是飛翔在九天之外的老鷹,幾乎每一個動物都會有練習飛翔的本事(前提是本身有這本事),而這個本事可以稱之為看家本事,可是小燕子剛出生的時候,撲稜撲稜的飛不高也飛不遠,就很有可能飛出意外來。
而它們的飛出意外,在一些人看來就是大燕子把它們給頂了出去。為什麼?因為這些小燕子還沒有太多的行動能力,而大燕子就在一旁瞅著,很難讓人不起遐想,這也在情理之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小燕子練習飛翔的時候,即便掉在了地上也問題不大。
給它一兩天的緩和時間仍然能夠飛起來,怕就怕的是小燕子掉在地上的時候是直接摔下去的,那摔下去的時候問題就大了,稍有不留意就有可能會傷到翅膀,再不濟的可能就會直接磕傷了身子。而自然界當中這麼小的生命直接受了重傷,那不好意思,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治不了它了。
燕子的多重寓意
在這裡做一個小延伸,到現在為止,我仍然清晰地記得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家門外有一個燕子窩時父母高興的樣子。其實從古至今,不管是老人也好,哪怕是現在的一個一丁點大的小孩子都知道,燕子這種動物,如果能夠在自己家旁邊安窩的話,那的確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事情。
未必說燕子搭窩就一定會能夠帶來好運,但是從古至今燕子本身帶來的意義就值得讓人們為之祝福。
之前的時候也有一句老話叫燕子搭窩,不久福來到,還有另一句老話就是燕子不親貴人,親的是平民。(具體的話記不清了,只是模糊記得)
在古代的時候,那些深宅大院裡面是很少見到燕子窩的,但是普通老百姓在家裡面就能夠見到一堆又一堆的燕子窩。如果說老家裡面有一個燕子窩的話,那的確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擱到現在,那也得有不少人拍照炫耀一下。
順便再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不許查答案直接來回答:燕子每年冬天往南飛,究竟飛到哪個地方過冬呢?
-
10 # 一木森林
我曾把一隻掉在地上的小燕子放回巢穴,可當天下午這隻小燕子就死了。其實,燕子媽媽把自己的孩子踢出巢穴,實屬無奈之舉。因為就算掉落在地上的小燕子,被人們重新放回巢穴中,也會被燕子媽媽拋棄。
小時候在農村居住,每年春天的時候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都會來到我家築巢。爺爺經常對我說,燕子要在家裡築巢,這是好事,千萬不要趕走它,更不要去傷害它們。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院子裡玩耍,突然聽到一陣微弱的叫聲,我順著聲音看過去,只見房簷下面,一隻剛出生沒多久的小燕子趴在地上,伸著脖子衝著頭頂發出陣陣叫聲。
我抬頭看去,在房簷下面,正是燕子在我家搭的窩。這時候我意識到,這隻小燕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從窩裡掉了出來。
看到這隻小燕子伸著脖子不停地鳴叫,可想而知它多麼想回到自己的小窩。我的同情心大起,連忙搬來梯子,打算把這隻掉落下來的小燕子放回窩裡。
這一幕剛好被爺爺看到,爺爺看著我手心裡的小燕子告訴我:就算是你把這隻小燕子放回窩裡,燕子媽媽也會把它踢出來,因為這隻小燕子已經接觸到了人類的氣息,燕子媽媽就不會再餵養它了。
聽完爺爺的話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我不相信燕子能這麼殘忍,會拋棄自己的孩子。
雖然爺爺這麼說,但我仍然堅持把這隻雛燕放回窩裡。我爬上梯子,看到窩裡面還有三隻小雛燕,而燕子媽媽卻沒有在巢穴中。那三隻小雛燕應該是看到生人受到驚嚇,嘰嘰喳喳的叫起來,我趕緊把那隻掉在地上的小雛燕重新放入窩中。
我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可是當天下午,這隻小雛燕又掉了下來,可惜這次它已經死了。
我不禁想到爺爺上午對我說的話,難道真的是因為小雛燕接觸到了人類的氣息,所以才會被燕子踢出巢穴麼?
後來透過對燕子的觀察才發現,燕子媽媽把自己的孩子踢出巢穴,也是無奈之舉。
小雛燕為什麼會從窩裡掉出來咱們先不說為什麼燕子媽媽會把自己的孩子踢出來,先聊一聊小雛燕自己為什麼會從窩裡掉下來,主要有一下幾種情況。
1.小雛燕排便的時候意外掉落
燕子是一種很愛乾淨的動物,它們不光會選擇在乾淨整潔的人家中築巢,就算自己的窩也會保持的乾乾淨淨。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燕子不會再窩中排便。每次排便的時候,燕子都會站在窩邊上,屁股衝著外面排便,這也是為什麼在,總能在燕窩下方看到許多燕子糞便。
小雛燕在排便的時候也會這麼做,只不過小雛燕畢竟還小,在排便的時候難免會站不穩,這就有可能會從窩裡掉出來。
2.被其它鳥類的幼崽擠出巢穴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鵑了。杜鵑鳥這一生從來不築巢,它會把自己的蛋偷偷下在其它鳥類的巢穴中,讓別的鳥類撫養自己的孩子。
杜鵑鳥也會把蛋下在燕子的窩中,讓燕子給孵蛋、餵食。杜鵑幼崽出生以後,生長的速度要比小雛燕快,體型上就要比小雛燕大上不少。隨著杜鵑幼崽越長越大,需要的食物就越來越多,可是燕子媽媽照顧那麼多孩子,很難能提供充足的食物。
這時候杜鵑幼崽為了能夠吃到更多的食物,就會趁著燕子媽媽不在,仗著體型的優勢,把窩裡的小雛燕給擠出巢穴。
有時候會擠出一兩隻小雛燕,有時候甚至會把整窩四五隻的小燕子都給擠出去。
3.小雛燕之間也會有競爭關係
除了被其它鳥類的幼崽擠出巢穴,小雛燕之間同樣存在相互競爭的關係。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食物不足導致的。當燕子媽媽不能給每隻小雛燕提供充足的食物,小燕子們為了能夠吃飽,就會相互競爭,用自己的身體把其它兄弟姐妹給擠出巢穴,這樣就保證自己能吃到更多的食物。
這一點其實和被杜鵑幼崽擠出巢穴有些相似,都是為了能夠吃到更多的食物,只不過這次的“兇手”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兄弟姐妹。
什麼情況下,燕子媽媽會主動把自己的孩子踢出巢穴自然界中,很少聽說會有動物拋棄自己的孩子。而燕子把小雛燕踢出巢穴,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我們知道燕子一般都喜歡在房簷下築巢,農村中的自建房普遍都很高,一般都超過三米,有的甚至能夠達到四五米的高度。
對於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小雛燕來說,如果意外從這麼高的高度上掉下來,那對它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身體上受到傷害的小雛燕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剛出生的雛燕是非常脆弱的,而燕子媽媽又沒有任何醫治的手段,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受傷的小燕子逐漸死亡。所以燕子媽媽不會在受傷的小燕子身上浪費食物,而是會把它踢出來,重點餵養那幾只健康的雛燕。
所以說,燕子媽媽把自己的孩子踢出巢穴,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小雛燕從窩裡意外掉落,而且已經受傷,因為受傷後的小雛燕存活率非常低。
好比前文中提到的,那三個小雛燕意外從窩裡掉出來的情況。只要任何一種情況發生了,就算把掉下來的小雛燕放回窩裡,燕子媽媽都會把它踢出巢穴,因為小雛燕已經受傷,就算是餵養也活不了多久。
不得不說,燕子這種做法其實挺殘酷的。但是,燕子也是為了能夠把有限的食物充分分配下去,讓其它健康的雛燕順利成長。
“燕子聞到小燕子身上人類的氣味,才不會餵養”,這個說法靠譜麼?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在鳥類群體中,只有禿鷲、烏鴉等極少數的鳥類有嗅覺,大部分的鳥類都是低嗅覺動物。
燕子的嗅覺同樣不敏銳,它們主要依靠視覺和聽覺來感官世界。所以,“燕子聞到小燕子身上人類的氣味,才不會餵養的”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在我看來,燕子媽媽不會繼續餵養,主要原因就是小雛燕第一次意外掉落,已經受傷。燕子媽媽為了能夠更好的餵養其它小燕子,只能放棄這隻受傷的小燕子。
畢竟,放棄一隻受傷存活率低的小雛燕,能夠給其它小燕子提供更多的食物。
說在最後對於剛出生的小燕子,燕子媽媽不會主動將自己的孩子踢出來,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
一旦有小燕子因為意外掉落下來,身體上受到傷害,那麼燕子媽媽就會拋棄它們。因為,這樣的小燕子根本存活不了多久,燕子媽媽不會把多餘的精力放在受傷的小燕子身上。
說起來確實有些殘酷,但這也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對於燕子媽媽來說,把自己的孩子踢出巢穴,實在是無奈之舉。餵養一隻存活率極低的小雛燕,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幾只健康的雛燕身上。
回覆列表
也許是因為貪物問題,給鳥找的食物不夠吃才會放棄一兩個身體瘦小燕子,不然全部都得餓死了,所有鳥類在食品短缺的情況下絕定養一兩隻,鳥都是很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