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05072306778

    在《舊唐書》中,對於元行衝的記載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一是對其才學特別是史學、訓詁學的認可 二是在做官、執法方面的正直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二·元行衝傳》 的翻譯: 元行衝,河南人,後魏常山王素連的後代。少年時死了雙親,為外祖司農卿韋機撫養。博聞多學,尤其擅長音律和訓詁的寫作。考取進士,多次轉為通事舍人,狄仁傑非常器重他。元行衝性情耿直,多次進言規誡,曾經對仁杰說“:下奉事上,就好比用自己積蓄來充實皇上的積蓄。如貴家的積蓄,脯臘月奚胰作為飯食用,參術芝精作為預防疾病用。我想門下賓客,可以充作好味者多,希望用小人備做一種藥物。”仁杰笑著說“:這是我的藥中寵物,怎麼可以一日沒有呢?”九次遷為陝州刺史,兼隴右、關內兩道按察使,又授予太常少卿。   元行衝認為本族出於後魏,但沒有編年史,於是撰寫《魏典》三十卷,事情詳細而文筆簡練,為學者稱道。初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瑞石有牛跟在馬後的形象,魏收舊史認為晉元帝是牛氏的後代,冒姓司馬,用來應證石文。行衝追根究底,認為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元帝后受命,考正謠讖,特著論以明確這件事。   開元初年(713),自太子詹事出朝任岐州刺史,又充任關內道按察使。行衝自己認為書生不可以擔負搏擊責任,因此辭去按察使。讓寧州刺史崔琬代替。不久又入朝為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當時嗣彭王志目柬同父異母的哥哥志謙被人誣告謀反,審問之下,被迫承認了自己的不實之罪,就關進獄中等待判罪,十多人受牽連,行衝察明此事是冤案,一起將原情上奏。四次遷為大理卿。當時揚州長史李傑遭侍御史王旭陷害,皇上命令由大理卿評判,行衝認為李傑從政期間清白正直,不應該白白地被讒言陷害,又上奏請求按分列條目來從輕處理。當時雖不被採納,卻深為一時的輿論所讚譽。不久又堅持辭去刑獄官,求為散職。七年(719),又轉為左散騎常侍。九次遷為國子祭酒,一月後,被授予太子賓客、弘文館學士。多次被封為常山郡公。   先時,秘書監馬懷素召集學者來接續王儉的《今書七志》,左散騎常侍褚無量在麗正殿校寫四部書,事未成而馬懷素、諸無量就死了,皇上下令行衝總代其職。於是行衝上表請求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群書四錄》,命學士..縣尉毋..、櫟陽尉韋述、曹州司法參軍殿踐猷、太學助教餘欽等分部修檢,一年多後書成,獻給皇上。皇上又特令行衝撰御所注《孝經》疏義,在學館陳列。不久因為衰老緣故停止主持麗正殿校寫書的事務。   當初,有左衛率府長史魏光乘上奏請求通用魏徵所注《類禮》,皇上即令行衝召集學者撰寫《義疏》,準備陳列在學館。行衝於是召引國子博士範行恭、四門助教施敬本研討削減,縮成五十卷,十四年(725)八月獻給皇上。尚書左丞相張說反駁說:“今天的《禮記》,是前漢戴德、戴聖編錄,歷代傳習,已近千年,為經典著作,不可刊削。到了魏代孫炎開始改舊本,以類相比,有同抄書,與先人所編的不同,終究沒有采用。貞觀年中,魏徵根據孫炎所致,使之更加有秩序,併為之註解,先朝雖厚加賞賜,但書終究也不予採用。現在行衝等人去除魏徵所做註解,縮成一家,然而與先人比較,章句隔絕,如果要採用,我擔心不行。”皇上認為張說是對的,於是賜給行衝等人二百匹絹,將書貯存在內府,最終不得在學館陳列。行衝不滿眾儒排擠自己,辭去官職,著論以排解鬱悶,名為《釋疑》。 元行衝不久又多次上書請求做官,皇上應允了。十七年(729)逝世,終年七十七歲,追封禮部尚書,諡號叫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章馬伊琍離婚,怎麼看待這一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