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輝18452761276

    1、古井與古窯遺址

    1988年秋,在無棣鎮韓家窯遺址上,發現一口古井,從中發掘出石夯、石磨、夾沙紅陶盆殘片,還有灰黑淺紋的陶罐殘片及陶盤一隻,上繪黑紋魚形圖案。事過月餘,又在古井東北部兩華里處,在土層一米以下,掘出臥式半橢圓形古窯一座,窯內壁四周紅燒土層及青磚痕跡均頗明晰,五個並排的向南開的進火口門外,有半成品胚形,尚可辨識。

    經考證定為:此乃古時燒製陶器之窯。該遺址出土的多件歷史文物,經鑑定屬龍山文化時期。後經再次探測,韓家窯遺址,東西長約五華里,南北長約四華里。文物普查時定為:韓家窯遺址,屬濱州市大商文化遺址。

    這一古井的發現,不僅證明氏族部落早就定居此處,過著農牧生活,在築屋、造井、製陶、糧食加工諸方面,都已達到了自產、自供、自足的程度,而且還創造著古代文明。

    2、古城遺址

    廣武城 在無棣縣境東北部,高坨子河東岸。據《無棣縣誌》載:“廣武城在縣北一百一十里,鬲津河岸。相傳漢廣武君李佐車所築,故名(俗名“車車網城”)” 。這裡過去是海陸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李佐車曾在此駐兵。

    後經海潮、地震,城毀失,現僅存一月牙形土嶺,佔地面積約二百平方米。東南五里許有一土臺,名“秤砣臺”,面積稍小於此城,上面有白質土壤,生長植物。曾出土過銅箭頭,在臺北一里處曾挖出鍋臺樣遺蹟(每排20個),並有木灰樣遺物。

    光武城 位於縣城東北22公里的西小王鄉,漢光武帝築,並於此駐兵。

    面積約七百平方米,現城跡已無,僅存一高三米許的土丘,曾在此挖出過馬蹄錢、鐵神像等。

    信陽城 位於縣城北8。5公里的信陽鄉。週三公里有餘,面積0。8平方公里,《山東通志》稱“信城”,俗稱“小鞍城”、“歇鞍城”。相傳,韓信由燕伐齊至此,鏖戰丟靴,士卒譁然,為雪丟靴之辱,韓信下令仿靴築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

    西漢為陽信縣城,舊時為無棣縣八大景之一,稱“漢壘盤旋”。今遺址西南隅,城垣殘跡尚餘50餘米,高處10餘米,低處2—3米,夯痕斑斑,依稀可見。曾出土戰國“齊法化”刀幣及秦漢時期銅劍、箭簇、陶器等文物。1987年,濱州地區文物普查組對遺址全面考查,測定該城約築於戰國後期至西漢初期。

    唐塔遺址 位於縣城西南隅,始建於公元639年(唐貞觀十三年),為普照寺塔,高十三級,八角形密簷式磚石結構。塔基高約2米,第一級南北各設一拱頂券門,南門上方鐫刻“文筆沖霄”四個大字(羅柱書);其他各級均南面設一拱頂券門,形如法門寺寶塔。

    塔心內築券形踏步迴廊,逐級相通。明初縣名改為“海豐”,普照寺亦改稱“大覺寺”,故唐塔又有“海豐塔”、“大覺寺塔”等名。明正德、萬曆、清乾隆年間三次修葺。1668年(清康熙七年)地震,唐塔裂;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夏渤海地震,塔圯其半。七級半殘塔又歷經半個多世紀,時有倒塌之虞。

    後經省批准,於1957年拆除,塔基底部封存地下。1990年11月為重建唐塔,曾破土探查,事後即立碑封存,舊為無棣八大景之一,稱“叢林塔影”,現在也已經重新修建了大覺寺。

    4、古墓遺址

    韓信馬童墓 位於縣城北15公里的信陽鄉郭來儀村西南,佔地480平方米,封土高2。

    5米,傳墓主為漢代韓信馬童,現儲存完整。

    魏王豹墓 在縣城北8。5公里的信陽鄉郭來儀村西南,面積1575平方米,封土高4米。民國《無棣縣誌》載,“漢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傳韓信由燕伐齊到此,豹迎戰三百回合,中卸甲風陣亡,信令將士撮土築此墓。

    ”1977年對古墓實挖(選點勘查),確屬漢墓。1987年立標誌為“郭來儀古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佐車墓 俗名“保全廟”,位於縣城北17公里的車鎮鄉車鎮村北0。5公里處。民國《無棣縣誌》載,“漢廣武君李佐車墓,城北三十里。

    ”1955年立案。1964年,經省批准,對該墓進行挖掘。該墓為一長方形磚券墓室,墓室入口曾遭破壞,在墓門內發現背鐵鏈人骨架一具,墓室四壁彩繪尚存,墓主及隨葬品全無,現已平毀。

    5、古廟遺址

    青旗將軍廟 位於縣城東北11公里的水灣鎮,俗稱“堂子廟”。

    據《無棣縣誌》載“青旗堂在縣東北十八里,相傳有青旗將軍廟,臺尚存,舊有青騎裡。”五十年前廟尚存,裡面有周倉、關平等塑像。當時廟欲倒塌,被群眾拆毀。現僅存一二米高的土臺。曾出土過漢代陶罐及彩繪陶樓、陶豬、陶灶等文物。

    6、古建築

    明清縣衙大堂 位於縣城內,儲存完好。

    清康熙《海豐縣志》載,“縣衙大堂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縣衙大堂系明清縣治的主體建築,起建於二軸磚基之上,坐北向南,為硬山殿亭式單簷磚本結構,四梁八柱,青磚碧瓦,面闊8。1米,進深7米,方磚鋪地,簷下平列彩繪風板,朱柱格欞透窗,氣勢壯觀。

    吳氏故居 舊稱“尚書第”,俗稱“吳宅”。位於舊城區南門裡。原建築佈局為一宅兩院式,呈東西長方形,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南院建於明正統年間,原為明戶部尚書王佐府第。北院建於1664年(清康熙三年),門樓及三進大廳相繼毀於清末民國初期,僅剩“雙虞壺齋”儲存尚好,此齋採用江南套梁插柱的內部結構建築法,在齊魯古建築中尚屬罕見。

    清代高等小學堂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縣令楊增輝主建,位於縣城內。堂址為長方形,佔地11畝,主要建築有奎星樓,廳堂三進,自習室25間,三進廳堂和校址南頭臨街房,均為磚木結構。現三進廳堂、文案室、收支室和膳房尚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服泡久了上面有一片一片發黃是怎麼回事,能去掉一塊塊黃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