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規範使用者名稱007
-
2 # 古韻小才女
孩子貪玩是天性!不用太過擔憂!
一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黃金期!
引導一下孩子,“恩威並施”一下!
可以跟補習班的老師溝通一下,想辦法立規矩!課堂作業完不成的話要有個適度“懲罰!”
如果完成的好,可以適當獎勵一下!
在家裡應該給孩子灌輸“上學是非常幸福的事!也會從中學到很多知識………等等!”
不要指責打罵,要經常鼓勵、表揚孩子!多發現他的優點!並且提出表揚!
比如:“今天寫的比昨天進步多了,繼續加油喔!”………
“做的好要給予表揚,做的不好不要指責!”
同時一定要掌握好“懲罰”和“洩私憤”的尺度!
既能讓孩子有所“畏懼”!還不會傷害到孩子!
總之,這是需要家長堅持引導才能看到效果!
-
3 # 劍客談教育
一年級孩子在補習班不寫作業怎麼辦?這問題問得我手心直冒汗!
一年級孩子啊,六七歲的小寶貝,家長怎麼就這麼急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了呢?他(她?)有什麼了不得的學習內容非得去參加輔導啊?教育部等九部門都專門發文規定一二年級的孩子不要佈置作業了,家長就這麼迫不及待非要給孩子“主動加擔子”?
我非常不理解一些初為人父母的家長究竟是怎麼一種心理,按說六七歲孩子的家長也不過30來歲,妥妥的八五後啊!他們當年上小學的時候也不像現在這樣苦,沒心沒肺快活得很哪!怎麼一當上父母就非要做虎爸虎媽呢?正常情況下,這批八五後的家長應該教育層次較高,不至於如此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呀!怎麼就不知道教育孩子是一場馬拉松,不懂得體能分配,剛起跑就拼命註定跑不下來呀!
對於一段充滿著壓力的長跑來說,根本不在乎起跑線上的那點角逐。作為過來人,我誠懇地希望這些年輕、高學歷的家長們,多抽時間陪陪孩子,讓親子融入生活日常,孩子健康快樂比愁眉不展更好!只要孩子智力水平正常,家長從小抓一抓學習習慣,後面就水到渠成了。自己不管,花兩個錢往輔導班一送,那不是重視孩子的教育,那是在逃避責任。
-
4 # 陳陳媽媽
我們家一直都很憂心這個問題
我們家是奶奶,媽媽,爸爸,每個人對孩子寫作業的態度,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孩子養成了不愛寫作業的習慣,但往往就是這種重壓力下讓孩子形成了一種對寫作業的抗拒心裡。
其實孩子也很辛苦,每天上課,回到家還要看大人的心情好壞,(壓力)這個詞也在孩子身上提現了
-
5 # 數字班
我有點奇怪,一年級就讓小孩上補習班?是不是有早過於心急了?
首先,一年級的內容,和學前班相似度非常高。完全沒有必要再讓孩子去補習班。
第二,孩子太小,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思想強加給才七、八歲的小孩,畢竟這麼早懂事的孩子不多。
第三,補習班的內容大多是高於課堂的,一年級沒必要讓他們學那些包括奧數啊之類的。
只要孩子能學習掌握消化課堂上的就足夠了。
當然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到那時候再考慮要不要讓小孩拔尖。
-
6 # 蘇拉木塔格
大哥,你開玩笑吧?
一年級的學生就去補習班,這未免太悲催了吧。
這個奇葩的現象,至少說明兩點:
其一,家長心態已經失去平衡。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其根本,需要的不是起跑,而是耐力和規劃。一年級學生,學習內容極其簡單,應該讓孩子慢慢去學習掌握,為何要將他送去補習班?這不是明顯地給孩子增加負擔、摧殘孩子嗎?
況且,教育部早就明確規定,一二年級的學生不留家庭作業。
沒思考過為何這樣規定嗎?
其二,家長和老師缺乏最起碼的教育方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要寓教於樂。我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最適合這種教育理念。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不多,教育的側重點在於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好習慣得益一生。小學階段的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欠缺長遠,只看成績,死抓學生,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點發布,其中一個重點是有關家庭教育的問題。看來,上層決策部門真是高瞻遠矚。
-
7 # 夏中
這個問題不錯,具有普遍意義。
1.一年級學生還處於習慣養成時期,按時完成作業是硬指標,沒有商量餘地。
至於完成到什麼程度,還要依據學生的情況,盡力就好。
2.如果學生不完成作業,那麼家長需要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學生主觀厭學,對所學內容反感。
對策:放棄補習或激發其興趣。
(2)教師忽略學生或對學生有過批評。
對策:教育學生正視教師的批評,並設法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如放學時與教師聊聊天等。
(3)教師水平低,引不起學生興趣。
對策:放棄補習,換教師或向教師提出建議,如多提問自己的孩子、多表揚自己的孩子等,家長指導孩子發現其中的樂趣。
(4)學生貪玩不完成作業。
對策:家長要耐心講道理,必須完成作業再玩,堅決不姑息。即語氣平和卻不讓步。
(5)學習內容有難度,學生沒學會。
對策:家長陪讀,輔導學生完成作業。
3.學生第一次自覺完成作業,家長一定要及時肯定鼓勵,為他驕傲,堅持一週給予獎勵,以便強化。
總之,學生不完成作業,家長和教師都不能簡單粗暴地批評懲罰。
如果學生懂得了完成作業是天經地義的,懂得了不按時完成作業是錯誤的,而且懂得了作業是躲不過去的,甚至每天不按時完成作業都不想睡覺,那麼家長您就成功了!
-
8 # 黑馬遊戲君
我家有倆寶,一根在上三年級,一個在上一年級。略有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年級學生在補習班不寫作業。家長不必太過於焦慮。首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寫作業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有奇效,否則只會家長越焦慮越操心,孩子越來越有恃無恐。
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歡補習班的環境,不喜歡補習班的某位老師,又或者補習班的某個同學。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實地考察一番,問問老師,問問同學,更要問問我們自己的孩子的近況。
有可能是孩子在跟家長賭氣,他認為父母不在乎他,不關心他,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為了讓父母多關心自己。
有可能是孩子已經把上課老師講的都聽懂了,都會了,認為在補習班寫完了作業,回家,家長還會額外佈置別的作業,佈置別的興趣班。造成孩子厭煩,學習學習總到不了頭,一個字,累。
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一一揭開謎底。找到孩子真正不寫作業的原因。
切記一點,家長不要小題大做,更不要上綱上線,沒完沒了。
-
9 # 思維數學小課堂
其實孩子寫不寫作業,與在哪裡有不是有很大的關係,關鍵還在孩子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的習慣和興趣培養上。
其實很多家長對於補習這件事情認識是有偏差的,因為不管是什麼情況,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送去補習機構,其實有些問題是補習老師也沒有辦法解決的。所以在這方面第一時間,我們要多從側面先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分析是外因,還是內因問題,如果是習慣和約束自己不夠,那麼就從習慣開始抓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肯定會有改變,如果是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那麼就要多鼓勵孩子,並且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取得學習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會更適合。
如果是基礎問題,當然我們可以選擇補習,但是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基礎不一樣,我們也要好好選擇合適的老師和輔導方式。所以根據不同情況,家長首先自己得明確,不然到補習學校可能也解決不了。
-
10 # 空中的燕兒
對於雙職工家庭讓孩子去託管班,已經是無奈的選擇了;對於孩子再不寫作業,我想家長肯定是煩惱透了。
一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時期,不要著急,更不要打罵,問清楚原因,家長幫著孩子一起克服這個困難。
1.孩子不會寫字,不記得作業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有很多孩子之前根本不會寫字,而且也不知道要記錄作業,所以課後不知道有什麼作業,自然也無法完成作業。
對於這種情況,放學後多關注老師是否發作業,及時和託管老師溝通,告知孩子當天作業,讓託管老師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同時回家給孩子準備作業記錄本,親自示範如何記錄作業,相信不久孩子就能獨立記錄作業。
這個不能怪孩子,剛開始進入一個新環境,總要有個適應的過程,給孩子時間,讓孩子學會適應。
2.託管班好玩的太多,被吸引,不寫作業
我家孩子曾經有段時間特別愛看書,去託管班就是看書,被故事情節吸引,早忘記寫作業這回事了。
在這裡多說一句,不要太指望託管老師,畢竟那裡不是隻有您一家孩子,叫幾次不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也就隨他去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託管老師不太能管住,自己回來要狠狠的教訓孩子,不是說打,要訓孩子,並制定懲罰措施,先寫完作業,才能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否則晚上沒有玩的時間,必須認真寫完作業,並且取消答應孩子的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件。
3.孩子學校沒有認真聽,作業不會寫
由於在學校上課期間沒有好好聽講,導致孩子對於作業不是很理解,所以磨磨蹭蹭,不會寫也寫不出來。
這種情況只要孩子積極主動問託管老師,託管老師還是會積極解答並檢查作業的。如果沒有完成,回家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可以問託管老師,讓老師幫助解答。
4.學校的一些非常規作業,無法在託管完成
比如學校讓用大點的紙寫個小報,或者一些別的作業,這就不要為難孩子,有空家長陪著一起解決。
我想家長著急的應該是前面3種問題,的確,本來上一天班就挺累的,再看著孩子作業還沒有動,哪個家長心情能好到哪裡去。但是誰讓為人父母呢,那就有教育和引導孩子的義務。
最後我想說,家長平時在家非工作外少玩手機,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促進親子關係,那他也會聽進去你的意見和建議的,盡力減少暴力溝通。
希望我說的這些能幫到你。
回覆列表
一年級孩子為什麼上補習班?補習班老師不講課光看著孩子寫作業嗎?一年級孩子按規定不許有書面作業,哪裡來的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