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28492051414

    附子,與其說它能回陽壯火,不如說它能“破陰”化氣,所以附子還常常需要搭配其他陽藥來助陽( @紫川澪 提到了那句耳熟能詳的“附子無干姜不熱”,其實差不多就有這個意思,這也便是中藥配伍的重要性之所在)

    少陰病的特點,就是陽氣不足且升不起來,照道理應該是畏寒或惡寒的,結果現在發熱了,咋回事

    一般註解都是從“病有發熱惡寒,發於陽”的角度說是有太陽證,個人覺得未必(其實我個人對這句話也是存疑的,文縐縐的,就如桂枝湯條文裡那句“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一樣,感覺更像一條註文)——陽氣這麼弱,就算外有寒邪都不一定能激發出表證來,這個熱可能是寒氣穿過太陽直接進去了,然後在裡面發出來的

    先來看另外兩個方,下文裡的麻黃附子甘草湯和《金匱》的麻黃附子湯

    區別就是細辛和甘草

    細辛這個藥是破痰、利水道的,是個耗氣下氣的藥,同時又能行竄,專主飲凝水停

    而麻附湯,治療水病脈沉的,這裡水病卻沒有用到細辛,證明這個水沒有停凝,只要附子化一下,再用大量麻黃(比麻附草湯多)散掉就好了,並不需要用細辛

    再看少陰病,其症狀表現是低活力的,就是很沉悶,悶這個東西很不好,不流通,氣機很容易結住,所以少陰咽痛用桔梗來散結

    所以麻附辛證的發熱並不是表證發熱,是寒飲凝在裡頭了(寒邪進去了把麻附湯證裡的水“凍”住了),然後,陽氣不足蒸不動它,結果悶了一下,冒出熱氣來了(如果是一般的水氣,就是麻附湯那種,並無停凝,就不會悶得熱起來)

    那麼這種化熱為什麼不用清熱藥?因為這裡的發熱不是火邪,和太陽證感寒發熱的情況相似(但是表裡不同,性質不同),散發掉就沒事情了,麻黃細辛用在這裡,很有“火鬱發之”的味道

    還有這個甘草也很有意思,上面提到少陰咽痛用桔梗的時候也會用到甘草

    甘草是益氣的,能治療短氣,但又能下氣,所以其實是個升降包乾的藥,個人覺得,其調氣建中的原理就在於此

    再說一下甘草湯和桔梗湯裡的甘草為什麼是生用,個人的理解是:生用清熱只是一個方面,生用還有個特點是氣厚味薄,陽性重,趨於滑利的走,散結的效果更好,而炙過(其實是炒過)後氣薄味厚,陰性更重,趨於緩和的守,更適合用於調中健中

    中醫畢竟源於草藥經驗,醫理和用藥之間隔著病機和藥性,醫理想不通的地方可以考慮從藥性來分析病機

    說到甘草,回到上面提到的麻附湯和麻附草湯

    兩者的區別是麻黃的量,麻附的內容寫得還算多,而麻附草的條文很猥瑣,什麼症狀都沒寫;宋本在“微發汗”後有幾個解釋性的文字,在成本里為註文:宋本說因為“無證”所以用此方,什麼證?裡證表證?成本倒是很爽快,直接說是因為“無裡證”,哪個裡?如果是指沒少陰證還寫“得之二三日”?

    個人覺得這句很可能是註文的解釋不僅有上述問題,而且有點牽強:如果說麻附辛的發汗力度偏大,不符合“微發汗”三個字,那麼為什麼不用麻附湯?

    我想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麻附草的證裡,也有水氣犯病,是因為陽氣化不動,同時又因為陽氣化不動了而導致津液配給也不足,本來水被陽氣化掉就轉變為津液佈散到全身去了,結果現在因為陽氣化不動成了邪氣,那麼就得先洩掉,但是津液又不足不能洩,所以需要調中焦

    微發汗,其實不是解表,而是津液重獲佈散的一個表現。這裡就和麻附湯不同了,麻附湯裡的麻黃劑量大,因為對發汗的需求更大

    -----06.10新增

    看到回答裡面有評論提到“脈微細”三個字,把一些想法補上來: 脈微細並非都是純虛症,也可以是實證造成的——有些實證,鬱得厲害了,就會造成脈微細——正氣被壓在下面,壓到最後變得無力抵抗,看上去是虛,本質上還是有實,這個時候不能光“補虛”。有答主 @趙走走 說麻附辛證裡沒有陽虛,不然用不起麻黃(一用就把陽氣散掉了),個人不贊同,這分明是虛實夾雜的情況(有實不散,留著幹啥)

    -----胡說八道結束-----

    連“基督徒沒《聖經》怎麼活”都扯上來了,《聖經》給身體提供了什麼物質層面的措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鑑別紅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