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確實三國志有記載,曹操和袁紹小時候是好朋友。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也。高祖父安,為漢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至於他們玩什麼,正史沒記載,但是有一本叫作《世說新語》的書提到過,(這本書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叫劉義慶的人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很多事出自傳聞,頗為有趣,所以不能當史實,全當小說來看)。《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曹操和袁紹兩個官二代有一天閒著沒事,想出去找找樂子,可是能玩的都玩過了,找不出有什麼更刺激好玩的事了。兩人正在發愁,這時看到有一家人在迎娶新娘子,曹操靈機一動就想到一個好主意,跟袁紹商量晚上去幹一票大的——打劫新娘。

    到了晚上,曹操在屋外大喊“抓小偷啦”,屋裡的人以為自家的東西被偷了,都趕出來檢視。這時曹操趁機溜進去,找到新娘的房間,進屋就拔傢伙。新娘看到曹操手中的刀嚇得不敢出聲,接下來曹操做了什麼事就不知道了,原文只說打劫了新娘。

    出門找小偷的人發覺被騙,趕緊回來,發現了曹操和袁紹,他兩拔腿就跑,新郎臉都氣綠了,讓人一定要抓到這兩個賊,抓到了就打成豬頭。兩人跑著跑著就迷了路,逃進了荊棘林中,袁紹一不小心就被荊棘給纏住了,眼看別人要找過來了,曹操心生一計,大喊“小偷在這裡呢,快來抓他啊!”,袁紹一聽:媽的,這阿瞞居然這時候出賣自己,真他孃的不是東西!袁紹又驚又氣又著急,突然爆發一股猛力,竟然從荊棘中掙脫出來了,袁紹還沒來得及說髒話,曹操就拉著袁紹飛也似的跑了,終於這兩人得以逃脫。

    雖然這事聽著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還真有點像曹操的為人。膽子大,袁紹都不敢進入打劫新娘,就曹操進去了;善用謀,一句話把袁紹玩得激發了求生本能。看來古代人比我們現代人更會玩啊!

    (深入淺出說歷史,其實歷史與你很近。歡迎大家來討論,歡迎關注“以古觀今”)

  • 2 # 小電工看世界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家庭背景: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年輕時期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現在說就是個混子。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藉世資,年少為郎,袁紹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幹的名聲。

    早期的曹操與袁紹沒法比,無論出身與能力。就像電視劇裡面花無缺與小魚兒兩個人一樣,一個注重品質,體面大方得體。一個流於市井,風流倜儻,經常跟小混混在一起。曹操可謂一肚子壞水,三國志有這樣一個故事:“搶新娘”故事。在曹操與袁紹“搶新娘”的故事中,大家都知道曹操扛著新娘逃跑的時候,開頭不是大喊“有賊”,正在大家手忙腳亂抓賊的時候,袁紹讓草給拌住了出不來,袁紹就喊曹操“快來幫我一把”,最後曹操用手指向袁紹說他就是那個賊,袁紹一著急就蹦出來了,說實話覺得曹操那時候就挺壞的,可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發小鐵磁”,在現實生活中男人之間的好朋友好兄弟就是互相拆臺的,是好基友,也是超級損友。 在我看來,要想“友誼地久天長”,心裡一定要平衡,相處時地位一定要平等,不然就會走曹操和袁紹的覆轍。

  • 3 # 沙丘刀客

    恐怕,不會一起玩三國志吧?看到裡邊清一色的蜀國主角,最後還要揍曹操,想想這遊戲機都怕保不住性命吧?

    要是倆人一起吃包子比賽,還能沾點邊。前提是,老闆允許。

    實在不行,一起玩個魂鬥羅,雙截龍之類的。噢,忘記了那時候沒有電呢,看來我這思想有點穿越了!

    這個“三國志”,聯想到街機遊戲《三國志II》了,這個詞彙有點比較敏感,掃瑞!

  • 4 # 各種歷史探究者

    這個確實是真的,曹操小時候確實是和袁紹是好朋友,並且好到沒話說。不僅和袁紹是好朋友,還和張邈,許攸是鐵哥們。先說說曹操,他是個官二代,他小時候得夥伴都是祖上牛逼的人物。在三國志中有記載,曹操小時候和他們三個都是一塊兒調皮搗蛋的主。

    1,先說說和袁紹這傢伙。有一部,世說新語,中記載一段笑話,說是曹操帶著袁紹去偷人家的新娘子,袁紹還被曹操坑慘了。他們一起在大將軍何進手下出任西園八校。他們小時候一起偷新娘,長大了還一起扛過槍,這樣的交清,真是鐵的沒話說了。

    2,張邈。他家是有錢有勢,揮金如土,結交天下俠士。曹操在刺殺董卓被官府通緝時,身為太守的張邈收留了兒時小夥伴的曹操。在古代,這可是誅殺九族的。可見有多鐵了。

    並且曹操爸爸被討嫌殺死的時候,曹操討打掏謙,當時曹操還實力一般,怕有去無回,把老婆孩子都託付了張邈。這份交情,還能再鐵點嗎。?

    3,許攸。

    許攸這傢伙,從小到大就不學好,老是跟著曹操偷雞摸狗。這也不過分,關鍵是這傢伙想偷天換日,玩費皇帝的事。許攸約曹操一起幹,那時候的曹操,根本沒有這樣的野心,就沒答應許攸,。他既然敢和曹操一起幹這種事,交情也是好的沒法說。

    可惜,曹操小時候最好的三個哥們雖然都不是曹操所殺,但是可以說都是死在曹操手上。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畢竟育成大器者,必須狠。如果袁紹或者他們得了天下,那麼曹操也得死。這就是,形勢不人強,在江山面前,沒有什麼親情友情可以說的。。。

  • 5 # 冰花舞飛揚

    我從不久前剛看的一本書來說說小曹與小袁同志從小的志趣吧!

    《曹操:我這一輩子》“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呢,有主見,有心機,這是成長的一般規律。小曹操經常和死黨袁紹一起,打扮成很酷很新潮的遊俠樣子,到處晃盪,挖空心思搞惡作劇,反正是除了好人好事,什麼都幹得出來。”

    這一段說明了這倆熊孩子小時候果真是好朋友,並且跟現在的孩子沒啥兩樣,都是搗蛋鬼。

    這哥倆湊一起是什麼事兒都敢幹的:

    【有一次這倆哥們兒看見一村裡有人在舉行婚禮,來賓正吃得高興著呢。看見別人幹好事,他們就條件反射般動歪心思。兩人趁著賓客散席的混亂場面,溜進庭院大喊,有小偷呀,快抓小偷呀!不出小鬼所料,大家都亂成一團去找小偷,連新郎也慌里慌張地出來湊熱鬧。兩人一聲奸笑,一使眼色,像很職業的淫賊一樣溜進洞房,把刀架在新娘子的脖子上,叫道,小娘子,還是乖乖跟我們吃香喝辣去吧。就這樣把新娘劫走了。 】

    瞧瞧,這才是死黨,劫新娘的事兒都幹出來了,據說後來這個事兒的結局出現了兩個版本:

    第一種說法,說袁紹揹著新娘先逃走,曹操則從另一個方向走,而且一邊逃走一邊喊,小偷在這邊,大家快來追呀!大家都跟著他屁股後邊跑。雖然大家沒抓到賊,但還是很感激這個小遊俠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

    第二種說法,兩人劫著新娘逃跑,袁紹這個笨蛋居然陷進灌木叢裡,怎麼整也掙扎不出來。曹操急中生智,喊了一聲,小偷在這裡!袁紹一急,居然蹦出來了。

    最後就是新娘子還是還給人家了,哈哈,這就是折騰啊!

    這兩個死黨長大後又成了死對頭,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袁紹,袁紹剩了八百多兵力逃走。官渡之戰是曹操以少勝多的的著名戰役,用十分之一的兵力擊破袁紹十萬大軍,也是相當了不起。

    這倆人從小天天黏在一起做壞事,長大後卻生死相搏,也是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特有的關係了,跟我們的玩法不一樣啊!!

  • 6 # 科普大世界

    雖然官渡之戰前後曹操和袁紹是一對死對頭,但是這兩個人在小時候乃至青年時代,都是好朋友,這可以說是歷史事實,因為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曹操和袁紹少年時候有交往,其實這沒什麼稀奇,兩個人本來都是官二代,又是同齡人,一同住在洛陽城,因為兩個人的長輩都一同在朝中為官,兩個人如果小時候沒有交集才是奇怪的事情。

    袁紹這個人長得比較帥,曹操這個人心眼比較多,不過這兩個人都是比較會交際,也比較有人緣的人,所以年少和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沒少在一起玩兒,但是這兩個人也是除了好事兒不幹,其它啥事兒都乾的人,具體他們都是怎麼玩兒的?我們現在當然也不清楚了,不過南北朝時的劉義慶在他的《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說這兩個人有一天在大街上溜達,看見有一戶人家娶新娘子,於是就走過去看熱鬧,估計是新娘子下轎的時候被這兩個人看到了,兩個人一見這個新娘子長得非常漂亮,就都動起了壞心事,沒別的,就是想搶走這個新娘子,先把她霸佔了,曹操好色和好人妻本性從這裡可以找到發端了。

    到了晚上,這兩個人來到了這戶人家的院子外邊,把人家的柴火垛點著了,接著大喊道:失火啦,起火啦,快來救火呀!院子裡的人一看,真的起火了,就趕緊出來救火,於是曹操和袁紹就跑到了院子裡面去,到屋裡把新娘子給綁架了,兩個人用一把劍劫持著新娘子,讓他不能出聲,然後悄悄往外邊走,但是由於對道路不熟悉,竟然走到了荊棘叢中,而新郎官家裡的人也許意識到的調虎離山之計,趕緊跑到屋裡看,卻發現新娘子不見了,趕緊出來尋找,很快發現了他們,這曹操為了自保,就拿著劍指著袁紹說:他就是搶新娘子的賊,趕緊捉住他!袁紹一聽嚇壞了,也顧不上荊棘叢扎人了,拼命逃了出去,曹操則趁亂溜之大吉。

    我們無法考定這件事的真假,不過這件事卻很形象的反映了袁紹和曹操的性格,特別是曹操,心地極壞又陰險奸詐,真應了他的那句無恥之極的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 7 # 南門太守

    對於曹操和袁紹早年的關係,史書上有很多記載,他們二人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比如張邈、許攸、陳琳,都是早年在洛陽期間結識的,當然還有袁術,那時也與曹操相識。

    曹操和袁紹早年相識且關係不錯

    曹操與袁紹早年關係還挺密切,有一年袁紹的母親在老家去世了,曹操曾專程跑去弔喪。袁紹的老家在豫州刺史部汝南郡的汝陽縣,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當時曹操在洛陽,要去汝陽少說得走上好幾天。

    作為朋友,曹操寫封信慰問一下就可以了,大不了派個家人送上喪儀也算是很有面子了,曹操的舉動說明他們的關係很鐵。

    曹操一路風塵僕僕,受盡顛簸,到了地方卻發現根本沒人招待,只能混到烏殃烏殃的人群裡,吃、住恐怕都成了問題,嚴重地被冷落了。其實袁紹倒不是故意怠慢曹操,而是因為來弔喪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袁紹想跟每位來賓都去握一下手都做不到。

    這不是誇張,因為袁家的客人多達3萬人,這當然是很大的排場,那時沒有飛機、高鐵,不通高速公路,出一趟遠門多麼不容易,像汝陽這樣的縣總人口通常也只有幾萬人。

    曹操與袁紹早年有兩個著名故事

    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裡,記載著關於袁紹與曹操早年交往的兩個故事。

    故事一:曹操少年時代不僅好“飛鷹走狗”,而且喜歡搞惡作劇,有一次他夥同袁紹搞起了搶新娘的遊戲,不是真要搶人家的新娘來霸佔,而且一種惡作劇,把人搶過來,然後要點喜糖吃、要點喜酒喝。二人都很機靈,居然得手,然後原路返回,但天黑路不平,袁紹身手又差,一不小心掉進坑裡,情急之下怎麼都爬不上來。眼看新郎家的人追過來了,曹操急中生智,喊了聲:“小偷在這裡!”袁紹一急就從坑裡竄了出來。

    故事二:曹操和袁紹不知道因為什麼事玩崩了(也許是搶新娘事件中曹操把玩笑開大了),袁紹派了一個刺客要刺殺曹操。刺客到了曹操的臥室外,隔著窗戶玩了把飛劍,但是低了點,沒有刺中。曹操估計下一次刺客會調整標尺,所以劍來得會高一點,於是把身子儘量往下貼,結果劍果然又飛高了。

    袁紹和曹操少年時其實玩不到一塊

    《世說新語》的特點是可讀性強、真實性差,上面說的這兩個故事在真實性方面就很可疑,這是因為,曹操和袁紹雖然相識很早,但二人年齡相差較大。曹操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袁紹生年不詳,大概比曹操大10歲左右,由於他字本初,有人推測他出生於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二人早年如果都生活在洛陽的話,因為家世都很顯赫(一個是四世三公,一個是炙手可熱的宦官之家),他們倒是能玩到一塊,但由於年齡上差異較大,所以早年袁紹帶著曹操玩的情況不大可能出現。

    袁紹玩尿泥的時候曹操還沒出生,等到曹操可以玩尿泥了,袁紹已經十幾歲,該到太學裡讀書去了。等到曹操上太學了,袁紹又跑到濮陽當縣長去了。

    曹操與袁紹的交往應該是他們都長大成人以後的事,至於具體是什麼時間,史書沒有進一步的記載。

  • 8 # 漢周讀書

    《三國志》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曹操小時候非常頑劣,他的父親曹嵩是個官二代,家境殷實。曹操不喜歡安安靜靜讀書,而是整天“飛鷹走狗,遊蕩無度。”

    曹操的叔叔實在看不慣,就常常勸告哥哥曹嵩,管一管這個調皮搗蛋的侄子,曹操因此對叔叔懷恨在心。

    有一天,曹操在路上看到叔叔,突然眼斜嘴歪,叔叔問咋回事兒,曹操說自己中風彈弦子了。

    叔叔急忙去找曹嵩,曹嵩驚訝不已,大聲呼喊曹操,曹操跑過了,老爹看他沒啥毛病啊,就問他:“你叔說你中風了,這麼快就好了?”

    曹操對老爸說:“我叔就是看不上我,他故意瞎說的。”曹嵩對弟弟很不滿,此後弟弟來打小報告,他不再相信了。於是曹操更加肆意妄為了。

    南朝劉昭在《幼童傳》一書中記載:曹操十歲時,曾“下水搏蛟”,古書上描述的所謂蛟龍,極有可能就是鱷魚,曹操的老家是沛國譙縣(今屬安徽亳州),是適合鱷魚生長的地方。

    十歲的小孩子就如此勇敢,可見自古英雄出少年所言不虛。

    瘋丫頭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曹操小時候頑劣任性,客觀上也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雄才大略。

    《世說新語》記載:“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婦……乃抽刃劫新婦……”

    曹操與袁紹小時候在一起玩耍,常常喜歡模仿俠客

    。有一次,鄰居家娶媳婦,倆熊孩子悄悄潛入鄰居家的菜園子,到了夜半時分,曹操高聲呼喊:“來小偷了!抓賊啊!抓賊啊!”

    娶媳婦這戶人家除了新娘子,都跑出院子尋找小偷,曹操和袁紹趁機溜進新房,抽出腰刀,綁架了新娘子。

    史書沒有詳細說明他們的綁架過程,估計兩個小孩子既不會劫財,也不會劫色,就是圖個樂呵,不會把新娘子怎麼樣。

    外面的人陸續進屋,倆熊孩子慌忙逃跑了,黑燈瞎火,慌不擇路,小哥倆誤入荊棘叢中,袁紹卡在其中出不來了。大人們發現他們倆的時候,曹操急中生智,對大人們說:“看啊,小偷就在這裡!”

    袁紹嚇尿了,一狠心,斬斷荊棘,跳了出來,兩人終於成功逃脫。這段歷史就是成語“賊喊捉賊”典故的出處。

    問題少年曹操也並非只會調皮搗蛋,他機敏善變的能力,為眾多有識之士所看好。

    梁國睢陽人喬玄認為曹操非同凡響,他曾對曹操說過:“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陽何顒同樣看好曹操,他曾說過:“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以知人著稱的南陽許劭評價曹操:“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也就是《三國演義》中那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的出處。

  • 9 # 千古名將英雄夢

    曹操年少時就交遊廣闊,上至高幹名士、下至流氓混混,曹操在各個階層都有玩兒伴,如許攸、張邈、王雋、婁圭、何顒等,但其中最重量級的,還是大公子哥袁紹(曹操祖父曹騰與袁紹祖父袁湯即為好友)。

    袁紹也跟曹操一樣愛玩。有次某家新婚,倆人本想去鬧新房,但又覺得不夠刺激,竟然一時興起想搶個新娘回去玩玩兒。鑑於敵眾我寡的客觀情況,他們決定——調虎離山,智取威虎山,不對,是智取新娘子,於是他們趁夜溜到人家後花園,突然撕聲大叫:“快來人啊,有偷兒賊!”

    婚禮頓時亂作一團,二人趁機溜進前院新房,挑開新娘的蓋頭,躬身一禮道:“姐姐今日大喜,不如與我兄弟單獨出去喝兩杯,以為慶賀。”那新娘被日後兩大霸主調戲,不深感榮幸,反花容失色大哭起來,把主人、家丁、賓客全引了過來,喊打喊殺聲不絕,這下玩脫了,兩人立刻拔出刀來,劫持新娘而出,卻一不留神陷入後山荊棘叢中,曹操毫不猶豫,拼得一身劃傷跳了出來,回頭一看,袁紹和那娘兒們卻還在裡面不敢動,後面人聲已近,說不定過會兒就會搜到這裡。曹操靈機一動,於是大叫:“偷兒在此!快來這邊!”

    眼看一介名門俊士就要被人當成採花大盜斯文掃地,袁紹三魂六魄嚇掉一半,也顧不得他那嬌嫩的肌膚了,一下子從荊棘叢中躥了出來!二人丟下哭哭啼啼的新娘落荒而逃。(雖然沒成功,曹操日後卻落下了喜歡搶別人老婆的惡習,還把這個惡習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

    一件小事,就可看出曹袁二人性格的區別。既然要做出格的事,那就不能畏首畏尾,更不能太多顧惜羽毛。有了謀略,還需膽略,袁紹差就差在這裡。

    事後,袁紹問曹操:“汝大呼偷兒在此,救我耶,害我耶,耍我耶?”

    曹操大笑:“你說耶?”

    袁紹盯著曹操,許久,才蹦出一句話來:“賊喊捉賊,吾未見有人雞賊如君也!”

    曹操大笑,那嘚瑟勁,別提了。

    袁紹回到家裡,越想越氣,心說我袁家四世三公、名揚天下;我袁紹也算是天之驕子、少年英才,海內士人,莫不爭赴我庭,何時曾被人這麼耍過,於是心一橫,便派了個刺客溜到曹府,趴在曹操房間窗外,瞄準了往裡面扔飛刀。

    也該曹操命大,恰好他準備起身,結果這刀飛低了。

    曹操摸摸重要部位,尋思下一刀肯定往高了飛,趕緊貼在床上臥倒。結果第二刀果然高了。

    《世說新語》寫到這兒戛然而止。估計袁紹也沒想真想搞死曹操,畢竟兩家乃是世交,真搞出事兒來不好交代,所以只是嚇嚇,給點教訓,想讓他聽話而已,順便也出出心中一口惡氣。

    原來袁紹和曹操從小到大都是冤家,時而合作,時而鬥爭,到最後註定是要分出個勝負的。

  • 10 # 史官那些話

    當然是玩大的!曹操父親曹嵩,官至太尉;袁紹四世三公;兩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而且兩人都是狠人!

    曹操與袁紹

    兩人有個共同點就是:好遊俠。就是到處行俠仗義,做些違法亂紀的事兒。而曹操小的時候,顯然比袁紹要滋潤得多,喜歡到處去打獵,其餘的時間就是到處放蕩遊俠。

    曹操在老家期間,還曾犯過重罪,後來是夏侯淵給頂的包。這個罪可能就是遊俠過程中犯下的。

    《三國志·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

    《曹瞞傳》雲: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

    《三國志·夏侯淵列傳》太祖居家,曾有縣官事,淵代引重罪,太祖營救之,得免。

    袁紹小時候應該沒有曹操滋潤,因為袁紹為父母服了六年的喪期,期間很少見人。應該沒太多時間出去玩。

    《英雄記》曰::紹生而父死,二公愛之。遭母喪,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廬六年。

    但史料記載袁紹好遊俠,肯定是遊俠的事兒也沒少幹。但人家四世三公,勢力太龐大了,估計殺把個人,也沒人惹得起!

    兩人共同的朋友也很囂張!

    為什麼說兩人都是狠人呢?因為兩人有幾個共同的朋友,一個比一個牛皮!這幾個朋友就是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

    《英雄記》曰:(袁紹)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不應辟命。

    1.張孟卓就是張邈,後來跟了呂布。張邈年輕的時候也是以遊俠著稱,行俠好義,救濟窮人;急人之難,不惜傾家蕩產,因此好多人都願意跟隨他。

    張孟卓: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

    2.何伯求,是何顒。年輕時遊學洛陽,幾人應該就是在洛陽的時候認識的。

    何顒也是個狠人,他有個朋友叫虞偉高,在臨死之前有父仇沒報,何顒去看這個朋友的時候,虞偉高把這件事告訴了何顒,何顒就幫朋友報了這個仇。後來跑到汝南藏了起來。

    到後來董卓亂政,荀爽、王允、何顒幾人參與了謀刺董卓。

    《後漢書·黨錮列傳》友人虞偉高有父仇未報,而篤病將終,顒往候之,偉高泣而訴。顒感其義,為復仇。

    3.許子遠是許攸,年輕的時候和曹操、袁紹關係都很好。這也是為啥許攸敢叫曹操的小名兒,還敢和曹操開玩笑。

    但許攸的為人不怎麼好,袁術評價他:“為人兇惡放蕩,本性行為不純正。這個評價,很說明問題!

    《魏略》:攸字子遠,少與袁紹及太祖善。

    《漢末名士錄》:術曰:“許子遠兇淫之人,性行不純。

    4.伍德瑜是伍孚,同樣好義氣,而且膽子非常大!曹操獻刀殺董卓的原型就是伍孚。

    董卓作亂時,百官震慄。伍孚身著小鎧,將佩刀藏於朝服當中,準備在見到董卓的時候便殺掉董卓。

    伍孚面見董卓時,並沒有動手,而是等到董卓送他走到閣樓的時候,進行拔刀刺殺。奈何董卓力氣很大,躲避又很及時,並沒有傷到董卓。

    伍孚因此被俘虜,董卓問伍孚:“你是要謀反嗎?”伍孚大聲回答道:“你非我君,我非你臣,談何謀反?你亂國篡逆,惡貫滿盈,即便是死,我也要鋤奸剿賊,恨不能車裂你於鬧市之中,以謝天下!”

    之後,伍孚被董卓殺害。

    《後漢書》曰:“孚字德瑜,汝南吳房人。質性剛毅,勇壯好義,力能兼人。

    卓曰:“卿欲反邪?”孚大言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主,罪盈惡大,今是吾死日,故來誅奸賊耳,恨不車裂汝於市朝以謝天下。”遂殺孚。

  • 11 # 背嵬軍

    通曉正史的小夥伴們看到這個題目一定樂掉了下巴,說曹操和袁紹是小時候的好夥伴,多小的時候?

    這個事情正史野史都有記載,但是經不起推敲、滿大街疑問的地方甚多,另外那邊東洋的小本子也寫過一部《三國志》,那上邊也有,典型的就是他倆偷新娘並且曹太祖坑了袁紹,而且袁紹還用刺客暗殺曹太祖,倆人是妥妥的紈絝子弟不務正業,

    還有袁紹母喪之時,曹太祖不遠千里去往袁紹的家鄉汝南汝陽(今河南周口市商水縣)弔喪,這回又成了曹太祖私下裡說要及早殺掉袁氏兄弟,這個事情是陳壽《三國志》引注皇甫謐《逸士傳》而來,恐怕沒有幾分真實,我們開始分析,想要這些事情成立,我們得先得出他倆的年齡,再決定是不是好夥伴,小夥伴。

    袁紹的生年基本可以確定為漢質帝劉纘本初元年,即公元146年,這個年號在東漢只用了一年,因為袁紹的字為本初,此人大機率應該是這年出生的。

    而曹操生於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這個年齡也是推算出來的,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時年六十五歲,下邊請幼稚園小朋友算下可以得出,袁紹比曹操整整大了九歲,

    袁紹的袁氏家族有著“四世三公”的深厚政治背景,其家世顯赫屬於士族集團,東漢一代可是士族集團和宦官集團生死搏殺的一代,想想看,這兩位出身於死對頭集團的孩子能成為好夥伴嗎?

    袁紹本人更是如玉樹臨風,那是相貌堂堂【姿貌威容】,【紹少為郎,除濮陽長,遭母憂去官。三年禮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凡在冢廬六年。服闋,徙居洛陽。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後漢書卷七十四上》

    【袁紹生而孤,幼為郎,容貌端正,威儀進止,動見仿效。弱冠除濮陽長,有清能名】~《王粲--漢末英雄記》

    袁紹的親爹袁逢早亡,他的叔父袁成挺喜歡這孩子,從小精心培養,八歲就給他走後門搞到了【郎】官,啥是【郎】官?就是預備公務員,將來成年了可以直接進入皇帝的侍衛班子,再往後官員的任命就從這幫人裡邊找,這就是三公九卿官僚之家的特權,大大的特權,

    而這個時候曹太祖還在孃胎裡呢。八歲就成為朝廷預備公務員的袁紹能下作的去找小流氓曹太祖玩?笑話。

    袁紹到了弱冠之年果然不負眾望出任了濮陽縣長,古代縣長和縣令區別何在呢?過萬戶的縣叫縣令,不過萬的叫縣長,弱冠就是二十歲,這一年曹太祖是十一歲,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正史記載二十歲的成年帥哥袁紹領著一個十一歲的熊孩子曹操在江湖上游俠放蕩。

    袁紹在濮陽縣長任上他的養母(實際上是伯母)第二年就去世了,西漢尊崇儒家文化以後,以孝治國被放到了第一位,【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可是這禮數到了東漢就不行了,一朝不如一朝,開始還做做樣子規定高官可以按日易年,一年也就三十六天守孝即可,三年也就一百零八天,桓靈二帝后,更是連這個也不遵守了。~《禮記.王禮》

    袁紹卻一本正經選擇了回家“丁憂”,為養母守孝三年,守完了母孝接著又守父孝(伯父不是親爹),在家鄉足足呆了六年,撈夠了清譽、美德,在二十六歲才回到洛陽繼續隱居,這一年的曹太祖十七歲,

    有不正經史書說建寧二年,即公元169年,曹操這年十四歲,說是這年曹太祖在洛陽太學認識了袁紹,但是這年袁紹二十三歲,還在家鄉為母守孝呢,他倆咋認識的?極有可能是在太學的曹太祖私自去了袁紹家鄉,而且袁紹不大認識曹太祖怠慢了他,以至於招來了曹太祖惡毒的“預言”(曹太祖進太學確有其事,而且是強迫去的)。

    這段歷史倒是陳壽寫的,他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裡邊注引了皇甫謐的《逸士傳》:【袁紹、袁術喪母,歸葬汝南,會者三萬人。曹操密語王俊曰:‘天下將亂,為亂魁者必此二人也】,

    我們繼續追究下去,

    皇甫謐是中醫針灸學的鼻祖,頗有名聲,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他對帝王家世的論述,就不敢恭維了,袁紹喪母時,曹太祖當時只有十一歲,按照當時曹太祖的父母官沛國相袁忠的史料記載,曹太祖這個時期還在譙郡鄉下【飛鷹走狗】欺男霸女呢,這時間段明顯對不上,亂的一塌糊塗。

    (請注意袁忠這個人,他是袁紹的同鄉,也是汝南袁氏家族的,袁忠是個典型計程車族清流,飽受詬病的曹太祖殺害三賢其中就有他,這三賢就是邊讓、袁忠、桓邵,其中殺邊讓的惡果就是差點讓曹太祖死無葬身之地,而袁忠是從交州(今越南境內)應獻帝詔回許都的路上莫名其妙死去的,且其家人也是被清譽頗高計程車燮授曹太祖密令誅殺,士燮是不是背了個超大黑鍋,後頭再說。袁忠任沛國相時候沒少修理少年時代的曹太祖,幾次要把他送進號子裡:【初,袁忠為沛相,嘗欲以法治太祖,沛國桓邵亦輕之,及在兗州,陳留邊讓言議頗侵太祖,太祖殺讓,族其家,忠、邵俱避難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盡族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袁氏是世家大族,是把節烈忠孝看的比天都比命都大的偽君子團伙,袁紹回鄉守孝一是為了博清譽撈取政治資本,二是為了躲避黨錮之禍,他何敢竄到洛陽太學?這要是告發到朝廷那裡,他和他的袁家一門幾世英名可就完了,可見這個說法明顯不對路。

    曹太祖是【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這下清楚了,原來吊兒郎當任俠好遊的不是他和袁紹兩個人,而是出身於宦官之家的曹太祖自己,曹太祖不但出身不如袁紹,而且長得也是不咋地,更讓人心碎的是他個子還足夠---矮,這在朝野遍地解釋長人帥哥的東漢是致命的,

    退萬步來說,年少時袁紹即便是知道曹太祖這麼個人,他也是打心裡看不起看不上這個惡貫滿盈的宦官子弟,這倆人要能玩到一塊兒,我都可以是上帝了。

    (不過也是奇怪,整個漢末除了諸葛亮這個大帥哥能幹翻曹太祖,其他的都不是個兒,都讓曹太祖這個矬子給直接幹掉或者間接幹掉了,天理何在?跟誰說理去?)

    東漢熹平三年,即公元174年,曹太祖二十歲才被他的父母官--史上最毒酷吏--沛國相王吉推舉了孝廉,這一年袁紹二十九歲,馬上就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入洛陽後,曹太祖被司馬防舉薦為洛陽北都尉,結識袁紹應該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的,並非傳說中的從小就是好夥伴。

    推舉曹太祖為孝廉的酷吏王吉同樣是宦官子弟,跟曹家抱的是一條大腿,在漢末可是響噹噹的壞種:【(王)吉少好誦讀書傳,喜名聲,而性殘忍。以父秉權寵,年二十餘,為沛相。專選剽悍吏,擊斷非法。若有生子不養,即斬其父母,合土棘埋之。凡殺人皆磔屍車上,隨其罪目。宣示屬縣。夏月腐爛,則以繩連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見者駭懼。視事五年,凡殺萬餘人。其餘慘毒刺刻,不可勝數。郡中惴恐,莫敢自保】~《後漢書酷吏傳》

    王吉在沛國幹了五年相就判了一萬多人的死刑,平均一年兩千多口子,而且還命令死者不許入土,全部掛在菜市場門口示眾,老百姓上街買個菜逛個街,都得瞻仰遺容。

    而這兩個人在大腿倒了之後的最終命運,卻有天壤之別,

    一個成了一代梟雄,統一北方,

    一個在洛陽被寸磔,千刀萬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胡歌和趙麗穎合作演戲,你們希望他們演什麼型別的電視劇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