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婉秋的果園

    一、金錢是一個家庭中不可迴避,甚至非常重要的問題,家長切勿吝嗇與孩子談錢,且越早越好。讓孩子知道吃的零食,玩的玩具,穿的衣服……價格都是多少,讓他理解錢的意義,對於他的意義,對於家庭生活的意義。另外,還要讓孩子明白,錢雖然重要,但決不能金錢至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比如友誼、親情、愛情、健康等,都是需要用心呵護和經營的,並非只有錢最重要。

    二、真正屬於自己的錢是透過勞動和智慧賺來的。因此,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透過自己的勞動換取相應的報酬。讓他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和責任,對父母也會心存感激,對自己也會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從小就懂得要透過自己勞動去創造價值,那麼他以後一定能經得起誘惑,生活得更好,更獨立自主。

    三、學會面對和管理金錢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和方式,才是富有的人,這也正是他致富的秘訣。科學管理金錢,就能管理好風險和債務,也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本錢。

    家長最好按時按量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還要制定相應的規定,用完了不會再給,沒用完也不會收回,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明白金錢的價值,以及存錢的意義

    四、讓孩子瞭解所用物品價值

    讓孩子自己當自己的家,不要包辦孩子生活的一切。

    允許孩子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也允許孩子自由支配這些錢,給她學習理財的機會,讓他自己選擇買自己的生活用品,或是喜歡的玩具。

    當然,這裡我們需要指出一點,孩子透過勞動獲得報酬,並非是幫助家長做家務。嚴格意義上來說,做家務這件事並不能用“幫助”,因為身為家庭一員誰都有責任。

    所以如果真想讓孩子透過自己勞動獲得報酬,可以讓孩子做一些不屬於家務範圍,替別人做的事情。

  • 2 # 常州阿杰

    金錢孩子遲早要接觸的,所以從小就要給孩子灌輸一個金錢的概念,正確的引導孩子使用金錢。

    一,金錢不是不勞而獲得到的,需要父母工作才能得到,給孩子說金錢的來之不易。

    二,讓孩子有金錢概念的同時,學會合理利用金錢,比如說孩子想買玩具和好吃的,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只能選一個,曾看到一個母親和一孩子去公園玩,一個專案要收費幾十元,母親說到玩這個專案的錢夠你吃好多零食的了,孩子就沒有去玩了。

    父母在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可以分年齡段就行,每個年齡段制定不同的計劃,兩三歲孩子的時候就是給孩子灌輸金錢的概念,孩子大一點就給孩子弄一個存錢罐,自己可以存壓歲錢,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小金庫,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買想要的東西,平常也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告訴孩子什麼樣的錢該花,給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同時,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金錢。

  • 3 # 行商論道

    首先讓孩子有正缺的消費觀,理財觀念,投資觀念!讓孩子明白金錢只是一種解決生活的工具!不要把錢看的太重否則走不出錢對人性的束縛!

  • 4 # 北方技校

    現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未成年的孩子都存在炫富的現象,對於他們來說,可能並沒有感覺到事態的嚴重,但是其實家長應該知道,這樣的心態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家長應該予以正確的指導:

    2

    /6

    認識金錢價值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對於人們來說只是用來滿足我們生活的價值,而不是用來炫富的資本,每個人生來不同,所以錢多錢少的人不應該有區別的對待,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用勞動辛苦換來的結果。

    3

    /6

    隱瞞財政狀況

    家長在孩子面前最好是不要談論關於家庭財務的情況,說著無心聽者有意,不管財務狀況如何,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

    4

    /6

    錯誤行為批評

    對於孩子炫富的行為,應該給予批評,不要讓孩子覺得金錢來的很容易,這樣孩子們總是會不愛惜自己的物品,可能還會肆意破壞。

    5

    /6

    培養勤儉意識

    家長平時在生活中,應該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雖然經濟富裕,但是也不能夠任由孩子的要求就給予,要讓他們覺得每一分的錢都應該花的有意義才行。

    6

    /6

    父母的金錢觀也會影響孩子,作為孩子的重要人生導師,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對待金錢這件事情上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就一定要以身作則,這樣孩子才會以父母為典範,有一個更清晰地理性判斷金錢的意識。

  • 5 # MollySays茉莉說

    第一,家長應該解釋金錢是如何運作的。告訴孩子,並不是每臺ATM機裡都沒有小印刷機。解釋一下,銀行就像一個大的存錢罐,你把錢放在那裡,直到你準備好使用它。孩子應該明白她不能買任何想要的東西,需要仔細選擇如何花錢。 第二,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透過製作一張圖表來說明基本的等價物來強化他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可以把孩子的文具或身邊的物品都標上價格,幫助孩子計算出“購買”每一個物品的成本。 第三,給孩子一點零用錢。這些錢足夠她買些小東西,比如橡皮、髮夾或冰淇淋。下次你去購物時,告訴你的孩子如果她想買什麼東西,必須用自己的零花錢。 第四,讓孩子自己花錢。當你的孩子想要買東西時,幫她計算出正確的金額。把錢交給收銀員,等她找錢。如果你的孩子想花10元買 玩具,而不是等著把它和下週的零花錢一起買橡皮泥,請指出兩者之間的取捨,但讓她自己做最後的決定。 第五,給孩子提供賺外快的方法。孩子們需要知道,他們可以增加他們的錢,但他們必須為之努力。列出你的孩子能做的日常雜務,比如出門倒垃圾,收拾房間等,以及你願意為這項工作付出的金額。

    希望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 6 # 心向遠地自偏

    首先,我不認為有什麼絕對正確的金錢觀,你眼裡的正確在別人眼裡不一定正確。個人家庭財富,收入,掙錢方式,消費觀念都不一樣,何談正確?所以別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在這地方問基本不會得不到解決。

    所以,你可以給孩子灌輸你認為比較適合你家庭情況的金錢觀念,其實好多東西不是你刻意教出來的,你平時怎麼樣,孩子也錯不到哪裡。最主要的是應該讓孩子獨立思考,以家庭為基礎,少和富豪子弟攀比吃穿消費。

  • 7 # 學樂幫資訊頻道

    一、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只有父母重視金錢觀的培養,孩子們才能在物質和精神上獨擋一面。那麼孩子應該在什麼樣的金錢觀環境裡成長呢?父母應當讓孩子明白,金錢並不是取之不盡的。作為父母省吃儉用,承受著物價飛漲和房貸、車貸的壓力,但對待孩子卻從來不虧欠。對孩子的需求一味的滿足只會讓他們認為一切用之不竭,不珍惜,亂花錢。父母需要讓孩子養成儲存的習慣,然後再進一步的教會他們如何用錢。

    在生活中,不要忌諱與孩子談論金錢。父母們可以就電視、網路等媒體中出現的金錢話題與孩子們交談。比如對新聞中提及的“存款”、“信用卡”、“利息”等專用名詞進行解釋,也可以對“舉辦國際賽事”背後的經濟現象進行討論,為什麼很多國家想要舉辦大型國際賽事?除了提升國家與城市形象外,是不是還有吸引世界客流前來消費的利處?還可以對商家免費發放禮品的現場進行討論,談談“免費的大多數時候其實是最貴的”的話題,啟發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金錢運作的過程與金錢的價值。

    二、讓孩子們更理解金錢

    金錢教育,其實是一種人格教育。一個人如何支配金錢,反應了他的品行。從什麼地方獲取金錢,以什麼方式消費金錢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作為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瞭解家庭的花銷,讓孩子知道錢都花到哪裡去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讓孩子算算自己每個月的開銷,加強他們對金錢的感受。

    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又從哪裡得到收入呢?當孩子們提出這樣的疑問時,父母就可以給他們談談家庭收入的來源。讓孩子們瞭解父母的工作,解釋工作和社會組織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對各種職業有所認知。家庭的收入不僅僅有固定工資收入,還有投資理財的收入等等。當我們在向孩子解釋投資理財時,可以讓孩子更深入的理解社會經濟運作的模式,瞭解到金融的強大力量,為今後他們更慎重的對待金錢、使用金錢打下基礎。

    三、孩子們的零花錢

    從孩子對金錢感興趣開始,我們就可以著手開展一系列的金錢管理訓練了。小學低年級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更合理的使用金錢,到中高年級,父母可以增加孩子的零花錢。到了中學,父母就要學會放權,讓孩子們自主的去使用零花錢。

    孩子們手裡的錢主要是父母、長輩所給的零花錢。為了更好培養他們的金錢觀,我們不能無節制的給孩子們零花錢,也不能讓孩子們覺得得到零花錢是理所應當的。

    首先,零花錢要定額。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以往的花銷,預估零花錢的數額。同時根據“必要”和“非必要”的分類,列好預算清單,對需求排序,讓孩子們明白一旦超出預算,非必要的部分就不會得到滿足。

    其次,一週或半個月給一次零花錢。初期的時候,短週期的給孩子零花錢能讓他們適應有計劃的使用金錢,避免一開始就把零花錢花得所剩無幾。隨著孩子養成了有計劃花錢的良好習慣,就可以把零花錢發放的間隔延長到一個月。

    最後,制定零花錢使用制度。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簡單的給孩子們講講零花錢該怎麼用,用在哪裡。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制定零花錢賬本,看看錢花在哪裡了,以後有沒有可能進行更最佳化的調整。如果孩子把零花錢錢提前花完,或者遇到突發用錢的時候,父母不可以輕易的再補給,而是可以透過借貸付息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合理安排花錢進度以及存錢應急的必要性。

    正確的金錢觀不同於舊時代 “哭窮式”的教育,而是向孩子們解釋 “金錢為什麼是珍貴的,我們如何做金錢的主人”等等,只要有正面的金錢觀教育,孩子們才能在富裕的環境中學會如何正確的使用金錢。金錢教育,不是讓孩子形成金錢至上的金錢觀,而是要孩子善於使用金錢,合理支配金錢,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 8 # 生活在上海的山東人

    1、3歲到5歲的孩子,概念培養

    這麼大的孩子對錢的概念是模糊的雛形。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就像魔術師或者超人,可以滿足他們想要的一切玩具。所以這時候是給孩子介紹金錢價值的好時機。

    這時候透過虛擬的遊戲讓孩子明白錢的價值是很有效的。你可以每天給孩子一個象徵性的貨幣,孩子每天可以用這些“貨幣”換取不同玩具使用時間。告訴孩子要想玩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就需要積攢更多“金錢”來換取時間。如果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第二天媽媽給的“錢”就會增加。

    2、6到8歲的孩子、科普知識

    這時候孩子已經知道錢的作用是用來購買產品和服務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存錢罐或者在銀行開一個戶。我們這時候可以給孩子普及存取款、以及利息和手續費的一些簡單知識了。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考慮春節和其他節日預算開支。給每一個節日規定一個合理的開支金額,讓寶寶選禮物,但是要控制在預算之內。另外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消費理念和方式對孩子影響也很大。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3、9到12歲的孩子、懂得選擇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很好的理解邏輯了,可以透過對比選擇更好的東西,這也是訓練孩子如何更明智花錢的好機會。告訴孩子你為一件事的預算是多少,有限的錢買了喜歡的鞋子,就不夠買喜歡的遊戲機或者服裝,孩子必須要有所取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備基礎的理財知識,我們可以固定時間給孩子固定的零用錢,也可以叫做發工資的日子。孩子自己來計劃這個月如何支配零用錢。超過支出的,除非學校特殊要求,其他不再增加零花錢。

    4、13歲到17歲的青少年、避免陷阱

    青少年事情,孩子思維趨向成熟,這意味孩子學習更多管理金錢的能力,不再是儲存了。這個年齡我要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每月的零用錢不能白白領取了,需要付出勞動。透過自己的家務勞動獲取相應的報酬的零用錢。同時家長對孩子的零用錢也給予更大自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銀行賬戶,自主決定去消費還是去投資理財了。家長要注意了,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陷入賺錢和支出的回報陷阱。告訴孩子,無論是花錢和收益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有甄別消費和收益陷阱的能力,這樣也能夠避免孩子在花錢時的衝動消費。

    當孩子慢慢能抵禦廣告誘惑,或者高額投資回報的引誘下,控制自己不去衝動消費的時候。這時候孩子基本的金錢觀念已經形成。是的,一個金錢觀的培養,媽媽居然用了17年來培養,來引導,看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絕非虛言。

  • 9 # 愫說育兒

    這屆孩子生活在物資豐富的時代,一些孩子對金錢缺乏正確的理解,想要什麼都纏著大人買,這樣長大後,可能因抑制不住的慾望而淪為金錢的奴隸。

    如何讓孩子懂得金錢來之不易,學會合理使用金錢,透過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百度百科給出的名詞釋義:金錢觀是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金錢觀屬於“物質觀”,作為物質世界的一種表現;金錢作為人類社會一般等價物的載體表現。金錢觀也可以說是人類在人類社會中對物質世界的一種認識。塞·約翰生說:“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那麼,本文將從如何獲取金錢以及如何合理支配金錢這2個方向,談談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的方法——

    一、如何獲取金錢?

    1. 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

    2. 錢不是天下白掉下來的,需要勞動來獲取,杜絕“不勞而獲”的思想

    二、如何合理支配金錢?

    1. 金錢來之不易,杜絕驕奢揮霍的不良習氣

    2. 讓孩子有計劃的支配自己的零花錢,最好可以養成記賬的好習慣。

    3. 幫助孩子過濾盲目消費、衝動消費

    三、父母千萬別用“哭窮”的方式,來壓抑孩子的合理需求

    首先,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在他們看來,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甚至撕碎。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對錢的觀念是有偏差的,他們已經知道錢可以換到想要的東西,卻不知道金錢需要付出相應的勞動或代價來獲得。

    其實,在孩子對金錢產生好奇的這個階段,家長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關於金錢的教育了。

    讓孩子明白錢不是天下白掉下來的,需要勞動來獲取,杜絕“不勞而獲”的思想

    也是苦於經常沒人幫忙帶孩子的緣故,孩子幼兒園階段開始,就有跟隨我去公司加班的經歷,寒暑假更是變成跟屁蟲,跟我朝九晚五。因此,他很早就明白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孩子幼兒園大班時,我們幾個家委策劃組織了一次“跳蚤市場”,讓孩子們把自己的舊書、舊玩具等拿到“跳蚤市場”上自由定價、出售,讓孩子們感覺“賺錢”的不易與快樂——

    ☞ 首先,我帶著孩子從收拾分類舊物開始(每一件他都不捨,最後好不容易挑了2套書和1個小玩具);

    ☞ 讓孩子自主定價、製作價格標籤這個過程中,爸爸以成人的思維慣性去作判斷,認為這些舊物不值錢,標價太高會影響銷售,父子險些又起衝突。 媽媽則認為,重在參與的過程,孩子對舊物有感情,認同的價值自然不同,而且現場還可以有靈活變通的砍價過程,我們沒有必要以所謂的“經驗”加以干涉,讓他的體驗打折扣。

    ☞ 幫孩子擺好攤,媽媽退到遠處觀察,他從一開始的羞澀,到後來跟小夥伴一起吆喝,最終賣完了所有的書,帶著剩下的玩具四處找人交換,無果。

    ✯ 總結收穫:收入21元,逛別人攤位時丟失5元,買東西花1元,淨收入15元(另外收穫一個上午的快樂時光和自信指數上揚)。

    回家路上他說:“以後我每天幫你做家務,你能不能每天給我5元錢?”這是體驗到了賺錢的樂趣,也把賺錢與勞動進行了關聯啊!

    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一個好奴僕,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變成你的主人。

    ——馬克·吐溫

    6歲以後,孩子已經對物質和金錢有了初步認知,父母要可以逐步培養孩子消費和理財意識。

    要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杜絕驕奢揮霍的不良習氣

    ☞ 以下事件,相信大家都曾有耳聞:

    #女童打賞主播200萬寫檢討#稱:如果不刷禮物會沒面子;

    8歲孩子三天花萬餘元打賞遊戲主播;

    4月24日,河南許昌的胡女士稱,手機裡的5萬塊不見了,經查後發現,其10歲的兒子把這些錢用在了打賞遊戲主播上;

    胡女士表示,這筆錢正是丈夫的喪葬費,而自己還患有直腸癌。

    ☞ 分享一個鄰居家真實的故事:

    她先生在外地承包建築工程,家境殷實,她全職帶孩子,夫婦二人對女兒奉為掌上明珠,有求必應。

    這位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跟先生電話溝通很久。

    暑假時,媽媽第一次帶著孩子去專案工地看望父親。她看到烈日下,工人們汗流浹背辛苦勞作。爸爸的工作間是簡易的活動房,沒有空調,一臺吊扇在頭頂吱悠悠地轉……

    女兒沒說什麼,也再沒提生日宴會的事。生日那天,她約了3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去蹦床公園玩了半天。

    讓孩子有計劃的支配自己的零花錢,最好可以養成記賬的好習慣。

    孩子8歲生日那天,我告訴他:“你又長大1歲了,我覺得你已經需要自己掌握一些零花錢了,這樣你就不用任何購買需求都找我了,你自己可以有一定範圍內的支配許可權。”

    他的眼神又吃驚又歡喜。

    “你是希望我每年給你一筆錢,還是每個月給你呢?”

    “還是每個月給吧,一開始我怕管不好,弄丟了。”

    “好的,我聽你的。接下來,你日常的飲食起居、換季衣物、學費、培訓費、買課外書、旅行等等仍然由我來支出。你的零花錢主要用於學習用品、文具、零食、同學生日禮物等等,這樣的話,你覺得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他很認真的計算、評估了幾分鐘後:“30元,我覺得暫時夠了。如果萬一偶爾超了,你可以借我嗎?”

    “當然可以,但你需要告訴我為什麼超了,我需要正當的理由。”

    我給他的第一筆零花錢,他先買了本子。我教它打好格子,表頭欄目:日期、收/支摘要、餘額。

    他端正的在第一行寫上:X月X日,本月零花錢+30元,餘額30元

    試行半年左右,春節時,我給他500元紅包,並告訴他這是不需要收回來的,他可以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再後來,他又主動提出把每月零花錢降為25元,設定一些他可以做的家務,給勞動定價,多勞多得。

    幫助孩子過濾盲目消費、衝動消費

    閨蜜說:“我女兒每個月70元零花錢都不夠花,她總是經不住誘惑,買一堆的公仔,堆得滿屋子都是,她做手帳用的彩色膠帶已經裝滿3個收納盒、還有一堆的本子和筆,有很多是買回來之後就覺得是不需要的。”

    “當時我就是覺得特別喜歡,就沒有想太多。”小姑娘辯解說。

    後來,我偷偷告訴她媽媽一個方法——

    以後孩子不管想買啥,你都讓她寫一個申請報告,家長稽核看有沒有必要買。

    這樣,不是特別想要的,她就懶得寫了;十分想要的,寫申請可以讓她理清思路,說明購買的必要性和目的。

    時間長了,那些純粹衝動慾望的要求,她自己就會否定掉,這會讓孩子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什麼是不必要的物慾。

    父母千萬別用“哭窮”的方式,來壓抑孩子的合理需求

    父母“哭窮”,會給孩子帶來匱乏感,被匱乏感包圍的人生,很難快樂。

    1.

    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我媽總是反反覆覆跟我叨那些令她耿耿於懷的“苦難”往事:

    她懷我的時候,我爸心心念念要蓋房子,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木材(那時候還沒有計劃砍伐,漫山遍野的樹,你有力氣砍回去,就是你的);又為了省錢,他又自己弄了個窯來燒磚,三天三夜沒閤眼……

    後來她月份大了,還是要每天挑水做飯,搬磚、和水泥……勞累不堪。

    她坐月子,村大隊補貼了一些雞蛋,我爸都捨不得給她吃,偷偷賣了錢,支付木工師傅的工錢……

    他們的口頭禪就是:“我們也沒讀過書,賺錢不容易,我們只能勉強供你到18歲,以後你要靠自己,還要幫忙供養你弟弟。”。

    當時有個住在城裡的親戚,偶爾會拿些舊衣服給村裡的窮親戚們,每次總能“分”幾件給我,我那個時候就特別羨慕城裡的孩子,想象他們的生活應該與我是天壤之別,但究竟是什麼樣的區別?我想象不出來。幼小的心裡對錢充滿渴望。

    工作以後第一個月,我就到銀行辦了零存整取,我捨不得買漂亮衣服,也不懂護膚,每季兩套衣服輪流穿,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每個月發了工資,往存摺裡存完錢,看著存摺上列印的數字一點一點龜速的增長。

    很多年以後,我收入不菲,和先生一起省吃儉用買了房,結婚那年,他說:“咱們去蜜月旅行吧!”我激動地開始籌劃,我媽說:“旅行要浪費多少錢啊?請假不得扣工資啊?住宿、吃喝和車票,林林種種加起來,這麼多錢能幹多少事啊?你要是真的錢多燙手,不如留著幫幫你弟?”

    一句話,我的旅行計劃就夭折了,潛意識裡竟然覺得她說得很對,竟然會因為為自己花錢感到罪惡,哪怕那是我自己賺的。

    2.

    《人民的名義》中趙德漢,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面對滿牆、一冰箱、滿床的人民幣,他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他每天騎腳踏車上下班,在家裡吃自己做的炸醬麵,每月給獨自在村裡的八十歲老母親300元生活費。

    巨大的財富對於一個不慣於掌握錢財的人,是一種毒害,它侵入他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馬克·吐溫

    寫在最後:

    未經審視的人生,註定糊里糊塗的過;

    不懂思考的父母,難免彷徨困惑。

    當家長不易,不僅要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物質保障,更要給孩子精神上的滋養與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媽媽炒股把家底賠完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