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慕影天涯
-
2 # 喲來白話文
孟子與母親住在一處墳墓旁,孟子年幼,便學著人家哭喪。孟母見狀,便帶著孟子搬家到了一處集市旁,但孟子又學著人家吆喝,於是孟母這次搬家到了一處學堂旁,孟子便學著先生讀書。(終於,孟子成為了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這與孟母的關係是分不開的。)
-
3 # 說書後生
昔孟母,擇鄰處。談的是環境對於孩子的教育。但是我想說其實在之前地方也是教育,只不過不是孟母想要的教育。
我們華人是很重視精英教育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等。在以前的大家族,基本上就是會讓大量的子弟讀書。小家族,也會盡可能讓一個子弟讀書。
說回現在,獨生子女政策,每家只有一個孩子。更加是填鴨式教育,沒有父母說我孩子以後就當搬運工吧。但凡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因此,以前高考叫獨木橋,擴招以後本一本二,現在985,211都是為了區分精英。
孟母希望的就是精英教育。
-
4 # 藍天白雲149086980
再過三天,就是一個最偉大的節日,是最讓兒女感謝的節日,是最讓天下的兒女終身報答不夠的“母親節”一一一2019.5.12日到來了!藉此向天下做母親的道一聲:媽媽辛苦了!❤❤❤
一、孟母三遷
孟母是做母親的典範,她為兒子成為最優秀的人才,不知辛苦的三遷。常言道:再富的人家怕三遷。意思是,搬一次家會損失好多財物,況且三遷呢?而孟母為孟子出人頭地,出類拔萃,把損失財物置之度外,孟母一遷之因鄰里是賭漢,孟母二遷之因鄰里是經商。孟母三遷鄰里是學堂。
孟母三遷之道,與匪相鄰則成盜;與賊相鄰則成竊;與壯士相鄰則成好漢。不同的環境造就不一樣的人品。也就是常言道:跟著好人學好事,跟著王八跳枯井。
二、古有孟母三遷,而今的父母為兒女不知幾遷
現在邊遠山區幾乎沒有了學校,父母們為孩子,從上幼兒園就進縣城。還有從上學開始那一天就擇校,甚至三番五次由村遷縣,由縣遷市,遷北京,遷上海。甚至有的遷到歐美擇校,擇師。之所以凡大城市的學區房價錢高的離譜,賣的又火,統統是做母親們的以孟母為榜樣,讓孩子象孟子為目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
古時孟母只一個,
而今孟母千千萬。
-
5 # 玲瓏夜含香
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塑造性是至關重要的,什麼樣的水土就會長出什麼樣的樹苗。所以孟母擇鄰而居。其事雖遠,但至今仍舊意味深長。
回覆列表
孟子三遷即孟母三遷,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資訊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