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獅子貓
-
2 # 赤子丹心16
首先秦國出了秦孝公,加上商鞅變法大成。秦國是從積貧積弱,崩潰的邊緣走過來的。知恥後勇的秦華人看到了當時局勢。強國必霸弱國待亡。大秦一統天下,是老秦人幾代人的前赴後繼創造的基業。
其餘六國忙於稱霸自保,而秦國一直在養精蓄銳。當時東方六國少有統一天下的戰略。有識之士在東方六國,就算有一統天下的謀略,也會變成無稽之談。在諸子百家的時代,有一統天下雄心壯志的大賢能人寥寥可數。遊學士子多為安身立命奔走,個別才華出眾的人,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商鞅大才在當時稱霸天下的魏國都是笑談。其他諸侯國更是偏安一隅者居多。也許在當時一統天下是東方六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秦國確把一統天下定為發展戰略。
-
3 # 歷史名媛
客觀原因,是歷史大勢,主觀原因,是秦國出了一個嬴政。歷史的程序,有時候是需要一些衝動的。
首先說客觀原因,秦國從秦孝公變法開始,國運只能用逆天來形容。“奮六世之餘烈”,連續六代君王,沒有出過一個庸主,稍微平庸一點的秦武王嬴蕩和秦莊襄王嬴異人,早早地就死掉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地努力。類似的情況在後來兩千多年間只出現過兩次,兩漢和盛唐,從而締造了漢唐盛世。這可能就是“天選之國”,所謂國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主觀原因,出了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始皇帝。論國力,歷史學家都考證了很多,秦國在昭襄王時期就擁有統一天下的實力了,但是始皇帝他太爺爺和他爸都沒做。當時人的心目中,想吞併六國和現在想統一世界沒什麼區別,古人能認識到的“天下”比現在是小很多的。何況七國都是“諸夏之國”,幾百年通婚聯姻,早就盤根錯節,始皇帝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根本不是國力,而是“人心”。
有歷史學家考證,始皇帝是有皇后的,是一個楚國王室女子,這個女人很可能在始皇帝滅楚的過程中,與嬴政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從而被永遠抹去了姓名。嬴政有一個好友昌平君,是楚國王室,輔佐嬴政平定嫪毐之亂、清楚呂不韋勢力,貢獻很大,然而在得知嬴政滅楚的意圖後,很快就與他一刀兩斷,舉兵反叛。
嬴政就是在天下人的疑惑與仇恨中(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在眾叛親離中,完成了一統天下的任務。他所承受的壓力和孤獨,不是後人能夠想象的。
-
4 # 本昌談歷史
秦能統一六國,而六國做不到,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從秦統一的背景來說
古人云:春秋無義戰。到了戰國未年,深受戰亂傷害的百姓對連年不斷的戰爭深惡痛絕,渴望統一是人民的共同願望。秦的統一是人心所望,大勢所趨。
二,秦統一的原因
1.實行商鞅變法,建立了中央集權制。2.在國內實行獎軍功、教耕,實現了強軍和富國。3.在軍事和外交上實行了遠交近攻和連橫而戰的正確策略。總之,為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從其餘六國來看
其餘六國均改革不徹底,國力在走向衰弱。此如,當時的這六國國君都是昏庸之輩。致使齊國國君滿足於一時之安坐以待斃。其餘五國國君也同樣沒逃脫滅亡的現實。
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秦統一是歷史必然,因他順應了歷史的潮流。
-
5 # 歷史通鑑考
秦統一六國,按照賈誼《過秦論》的說法,則可以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秦人在秦始皇即位的好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了一統天下的想法。證據在秦公一號大墓裡面。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讓秦國早期的君主墓葬規格展現在世人面前,一號墓的墓主是秦始皇的祖先秦景公,比秦始皇的時代早了三百多年,然而他的墓葬卻公然採用天子葬儀,總面積達5334平方米。比河南安陽侯家莊商代國王陵大10倍,比湖南長沙西漢馬王堆一號大墓大20倍,最重要的發現,秦景公使用的是“黃腸題湊”,這是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喪葬規範。
由此可見,至少在秦景公時期,秦華人就已經不甘於臣服周天子,想要東出擴張,甚至取代天子了。但是一般我們認為,秦國曆代先君裡面,是從秦孝公開始才有逐鹿中原的想法。奮六世之餘烈,正是從秦孝公起始,後面的依次是秦惠文王、秦武烈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然後就是秦始皇。經過六代人的努力,才給秦始皇一統天下儲備了足夠的國力。但其實何止六代人呢。
當然,秦孝公為秦國後來的統一確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為他主導的商鞅變法,把秦國從西周以來沿襲的井田制和貴族統治徹底推翻,把全國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了兩方面,一是耕田,二是練兵。這兩件事看似很容易做到,而實際上如果沒有商鞅的法令和變革的決心作為後盾力量去推進,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
秦國的崛起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對內的自強,二是對外的外交手段。今天我們先細說對內的自強。
對內的自強
首先是土地的改革。拿生產糧食的效率來說,井田制下與商鞅改革後的土地私有制下的糧食生產效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井田制是建立在西周的奴隸制社會上,把田地劃分為類似九宮格一樣的土地,其間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中間的土地為“公田”,其餘八塊為“私田”,為數眾多的奴隸和平民共同耕作中間的“公田”,其收成歸奴隸主所有;百姓耕作“私田”,收成歸自己所有。
因為“公田”種的再好,收成再多,也不幹平民和奴隸的事,所以他們耕田的積極性就不高,積極性不高產能就低。平民至少還有“私田”可以耕,奴隸就啥也沒有,只能幫奴隸主耕種“公田”,那麼積極性就更不高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除了井田之外,你開墾任何的荒地那都是不允許的。說白了,平民和奴隸都給奴隸主打工,但是奴隸主們卻沒有更好的激勵政策,導致大家對工作都很懈怠,得過且過。井田制度下的產出和歲入越來越不能滿足當時人口增長和戰爭威脅的需要。
那麼應該怎麼改革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商鞅變法了。變法之前,秦國就正處於這種半封建半奴隸制的這種參雜狀態,大量的奴隸沒有土地,生產力得不到釋放。土地都在舊貴族手裡把持,國家無法對糧食的產出加以控制和調整,就無法供養足夠的軍隊。所以,商鞅就在國內廢除井田和奴隸制度,收回貴族的土地為國有,統計全華人口,再把土地平均分配給奴隸和平民,當然還有貴族,承認土地私有。這樣以來,奴隸也擁有了土地,跟平民無二了。全國除了貴族和少量手工業者外,幾乎全部都是自耕農。自己的土地隨便你種,國家只按照比例抽成,剩下的全歸自己。而且,商鞅還制定了一系列激勵政策,比如生產多的可免徭役。這樣一來大家當然都更加願意種地了。因此山東六國都嘲笑秦國,只知道耕田打仗,別無他趣。國家對糧食的控制力變得超強,可以直接向每個人徵稅,需要調撥糧食,國家可以做到總收總髮。
其次,就是軍隊的改革。改革之前,軍隊的統治權在貴族手裡面,軍銜和功績,當然也都被貴族世襲壟斷。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無論多勇猛,功績再大,到頭來計算功勞時,還是落到了貴族將領的頭上。而改革之後,商鞅廢除了舊貴族的軍職世襲之權,還設立了二十等爵位,按軍功賞賜封爵,不看出身。這樣一來,就算你以前是個奴隸,也有機會透過建立軍功來得到爵位,給下層計程車兵營造了一個晉升通道。士兵們打仗能不拼命嗎?所以山東六國都叫秦國軍隊為虎狼之師。
以上基本就是商鞅對內改革最重要的部分。這些改革把一箇舊的奴隸制國家變成了一個封建中央集權的國家,提高了國家各個層面的運轉效率,這樣的一個國家對於其它六國來說,是完全不同的物種,秦國已經完成了自身因對環境改變的進化,而山東六國還在原始的本體階段,雖然其它國家也有大大小小的改革,像魏國的李俚變法,但都不及秦國的徹底。秦國是脫胎換骨,提前進入“現代化”,而其它國家只是區域性的調整,換湯不換藥,與大局無補。
-
6 # 劉航廷12138
開個玩笑的說,老天爺在東周末年給所有國家的機會(除了南韓這個倒黴催的),關鍵是有幾點,是除了秦國以外,別的國家所缺少的。
第一,地理位置。有一個好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魏國在戰國初期是一流強國,打趙韓沒有脾氣,奪了秦國河西地區;不過到了魏惠王時期,情況就急轉直下,沒有辦法,魏國屬於四戰之地,長期的戰爭消耗是魏國承擔不起。反而看秦國,佔領大片的關中土地,又南下佔領南鄭,以及肥沃的巴蜀地區;山東六國只能透過函谷關才能打秦國(不要說走楚國的武關和趙國國界走,不現實)。
第二,正常的君主,自孝公的商鞅變法開始,秦國的君主分別是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秦文王嬴柱(我糾結了很久才算上他,畢竟也是秦始皇的爺爺),秦莊襄王異人(有說子楚),秦始皇嬴政。不能說他們絕對的明君,不過在大概路線沒有偏差,只有秦武王可能過於窮兵黷武,不過當了三年皇帝就死了。至於別的國家嘛,或多或少出了幾個昏君,庸君;比如齊國的田地,他就是放錯了時代,他是屬於漢武帝那種性格,不過那是統一的漢朝,不是群雄割據的時代,吃掉了宋國把自己活活撐死,也把齊國,在當時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敗沒了。
第三,變法的徹底,在戰國時期,每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變法,最著名的有商鞅變法,申不害變法,胡服騎射,吳起變法,李悝變法等等。不過影響最深,變法最徹底的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使秦國從邊陲小國躋身於一流大國之內。相對比的就是楚國的吳起變法,兩國的變法基本相同,大部分都是師從於李悝,也都得罪了貴族利益,不過商鞅雖死,其法得以保留;吳起一死雖然當時就報了仇,不過貴族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也是楚國最大的禍患。
第四,廣闊的土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糧草最重要,沒有完美的後勤補給,再強大的軍隊也不行。這就要說到秦趙的長平之戰。兩國軍隊實力差不多,兵源素質也是伯仲之間;不過趙國沒有廣闊的農耕土地,使其糧草供應不足,這就是長平之戰失敗的最大原因。
第五,良好的外交手段。秦國的外交也是千變萬化,開始是張儀的連橫政策,到范雎明確提出的遠交近攻,這讓秦國少走很多的彎路。
-
7 # 熊魚自笑z
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社會趨勢:春秋戰國連續混亂四百餘年,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諸侯華人民都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的生活。
而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一直沿用商鞅所定政策,重用關東客卿,獎勵農業和戰功,民風較山東六國樸素勇武的多。
2、經濟基礎
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面積廣闊,國力強大,實力遠超山東六國。
3、軍事基礎
秦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等幾代君王沒有出現昏君及大的失誤,反而都特別作為,基本打斷了六國脊樑。特別是長平之戰後,六國在軍事上無法與秦國抗衡。
4、個人因素
嬴政即位後,為攻滅六國做了積極準備。他招募各華人才,委以重任,積極聽取建議,籌劃統一大業。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秦國的統一在各方面都實現了中國亙古未有的新局面。奠定了之後兩千年中國的基礎。
-
8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之所以秦朝能統一六國,我覺得主要原因就是自商鞅變法之後,秦朝各代均保留其變法,同時各代君王都算得上不是昏君,胸懷大志,繼承先烈之遺志,同時其他各國又不團結,各懷鬼胎,從而使得秦有機可乘,逐個吞噬。
商鞅變法秦朝之所以能強大其最為主要得原因就是商鞅變法,縱觀其他六國,雖然也有變法得,但是其變法均沒有秦國這麼成功,很多半途而廢了。而商鞅變法從秦孝公開始,廢除了舊得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制度,逐漸建立起來中央集權得封建統治政權,對內實行獎軍攻,教耕戰,對外則就連橫而戰諸侯國,然後先後兼併了巴蜀,義渠,隴西等地。所以自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其國力逐漸強盛,土地逐漸擴張,那麼這也就使其有更大得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援六國之戰。
秦國其實在其統一得路上,也有遇到很危機得時刻,也曾多次遭受其他六國聯合攻擊,可是秦國透過採用從內部瓦解六國合縱得政策,賄賂他們得官員,使其合縱瓦解,之後又開始遠交近戰得思想,然後逐步各個擊破,一步一步使得自己強大,同時也使得諸侯國力量逐漸消弱,最後以至於不能於秦國作戰。
回覆列表
秦統一六國,首先要在於國力。國力的強大是軍事征戰的基礎所在。秦穆公時期為了提升國力曾任用百里奚等人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不是太明顯。真正促使秦國強大起來的當屬商鞅變法以後。
戰國時代,標誌著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正式登上歷史舞臺,而地主的財富來源於土地。而且自春秋以來,競爭成為當時諸侯國關係的主導因素。如此一來,地主階級對於財富的渴望就加劇了諸侯國之間的競爭。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商鞅變法確立的耕戰政策就非常適用於當時社會。耕,也就是創造財富;戰,也就是奪取土地。這樣一來,不斷地進行軍事征服來獲取土地,然後耕種和經營土地來獲取財富,再用財富來支援軍事征服。這既符合當時地主階級的利益,又能在當時激烈競爭的情況下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商鞅變法的成功,也標誌著中國地主階級正式取代了舊奴隸貴族。而且商鞅變法的精神浸透秦國社會,激發了秦國上下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其它六國所沒有的。也正是這種不一樣的社會面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前去效力於秦國。當然,其它諸侯國也進行過變法,比如魏文侯、楚悼王、燕昭王、齊威王等,這些改革有的乾脆失敗,有的即便最後取得了成功,思想卻還停留在春秋社會的爭霸觀念。所以這些諸侯國或者是偏安一隅,或者僅僅是守成,明顯缺乏開拓精神。 所以,秦國統一六國,是追求財富,更是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