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11422288388
-
2 # 或者挺好
參考公務員,到達一定工作年限工資自動升檔。所謂論文、科研幾乎全是騙人的,現有的職稱制度只是給了上一級某些人賣證書的機會,可以說是變相地養活了許多廢物。
-
3 # 劍客談教育
職稱評審,我總結了一下,至少有6關要闖。
1.指標分配關。上層對稀缺資源進行統籌配置,向城市還是農村傾斜,向哪種專業技術崗位傾斜,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平時的工作做得細不細,下轄單位(部門)職評情況掌握得到不到位,指標下放時有沒有儘可能公正公平,對下面符合條件急切盼望的人都存在著很大變數。
2.內部出線關。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單位出線制度,一是領導權威太大,二是規則變化太快,三是執行變通太多,四是隱蔽操作太暗。
3.材料準備關。個人優秀榮譽、獲獎證書、“學術論文”,備齊的過程中又存在許多利益鏈條的問題。
4.人情世故關。無需多言。
5.崗位聘任關。評上了可不一定會及時聘任,還得繼續運作,才能光榮上崗。
6.輿論壓力關。評不上受歧視,評上了遭質疑。還有匿名誣告、互相揭發等情況的發生。
而這些關卡中,或多或少存在的權力尋租、暗箱操作、形式主義、惡意競爭、誠信缺失、利益輸送、一勞永逸等現象,經過重疊、醞釀、發酵、放大和加工,給人的感覺似乎已經很少看到正向激勵的初衷,因而廢除職稱的呼聲一直沒有停過。
但是,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必須要有一個分層的制度來構成一個穩定的金字塔結構,處於頂端的只能是少數,更多的是塔基和塔身。下面的層級中只能有少數人向上一個層級晉升,不可能人人都上,也不可能一個都不上,按照基數設定比例晉升,以維護整個結構的動態平衡,使之保持穩固的同時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不至於失去活力,最終僵死。
要想發揮職稱評審的正能量,作以下嘗試或許可行:
1.斬斷利益鏈。比如把職稱論文從必要專案改成加分專案,以異地同行專家鑑定意見作為賦分標準,讓論文造假不再大行其道。
2.規則透明化。出線規則需經本單位2/3以上的職工同意後才能實施,一旦執行,必須公開化、長期化。
3.打通晉升路。可以將考與評都使用起來,自願選擇是考還是評。
4.職稱榮譽化。突出職稱的專業榮譽特點,減少職稱之間的待遇差距。
-
4 # 77878rmhh
熊丙奇看教育
教育學者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改革,目前的改革,主要是調整職稱評審的條件,而最終的改革方向是必定取消職稱,實行基於職務的管理和評價。
對於取消職稱評審,有人也擔心沒有職稱評審,怎樣激勵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做出教育貢獻。這需要改革教師評價體系,實行教師同行評價,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
發達國家的中小學教師,沒有職稱。教師管理實行年薪制和終身教職制度,對於這一管理制度,中國社會輿論肯定會擔心“養懶漢”,既有年薪,又是“鐵飯碗”,誰會認真工作?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與年薪制、終身教職制度對應,學校的教育事務,由教師委員會負責管理,對教師的評價,實行專業同行評價,這樣的學校管理和教師評價制度,尊重教師職業,激發教師的教育尊嚴和職業榮譽感,進而以職業尊嚴和榮譽感,去促進教師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創建於2018.7.7
-
5 # zsqa
首先要說明一點,職稱只適合能力水平容易量化的行業,比如,技術工人的能力水平就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的量和質,醫生的醫術水平就是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的效果。但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育的質量更多的體現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修為、理想追求、意志品質、智慧才能、價值觀、責任感、使命感等,這些東西根本不可能量化,所以教師工作是不可能量化的,既然不能量化,我們拿什麼去評價教師的能力水平?也許有人會說用分數能衡量教師的能力水平,這樣的觀點很幼稚,說明根本不懂教育。我們看到有些學生在小學成績優秀,但到初高中成績下滑很厲害,也有學生在小學初中成績平平,但到高中變得十分優秀。說明我們視為優秀的教師教出的學生除了那點應試能力外,學習能力很差,說明這個老師的教育能力水平也很差。這樣的老師我見的多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習成績根本代表不了教育的能力水平,如果硬要用分數量化教師的能力水平是不是很荒唐很不科學很愚蠢。既然教師的教育工作不可能量化,那麼我們又怎能去給教師評職稱呢?並分出三六九等,這不非常可笑愚蠢嗎?真不知教師職稱的設計者和推行者,是怎樣的智商水平?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唯一可解釋的就是教師職稱有著巨大的利益誘惑,為了私利,這些人置國家民族利益與不顧,甚至不惜毀掉民族的未來。另外,提問者問怎樣才能使教師職稱變成正能量的事?這個問題同樣很愚蠢,如同去問怎樣使人體的毒瘤變成為機體健康服務的好東西?怎樣讓十惡不赦的罪犯變成為人民服務的好人?這不同樣可笑愚蠢嗎?其目的無非是為教師職稱開脫,想辦法把黑的說成白的。希望那些人記住醜陋的骯髒腐敗的再怎麼去遮蓋,總有一天會被揭穿,露出醜陋的面目,最終會被歷史淘汰。
回覆列表
任何方式的管理理論,都是管理者建立在對人性的理解之上來制定有針對性的相關的獎懲條例。從矛盾論的觀點來講,任何管理的方式都會有正反的兩個方面。所以要想找一個完美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從哲學的角度來講,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你的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古人有兩權相害取其輕的經驗總結。如果我們認可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取消職稱制度是最好的結果。當然,有些事情的管理是可以例外的。因為人的大腦控制人的行為。所以管理者要想被管理者完全聽命於自己。就應該首先對其進行洗腦。我個人認為有些傳銷組織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我僅僅是從邏輯的角度來解釋我的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