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被公認為人類電影史上最佳電影之一,在曾經有過的世界最佳電影的眾多評選當中,《教父》很少能掉出前三名,這正好說明它的經典地位。而在我看來《教父》就是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佳,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談談自己認為最經典的電影.正如誰是百年世界足球最佳,有人說是貝利,有人說是馬拉多納.只是個人觀點,不必較真!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不看過五遍《紅樓夢》,沒有發言權。這句話套在《教父》身上,一點不為過。許多初看《教父》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疑惑,影片情節繁冗,電影耗時長達三個多小時、先後出場的各式各樣人物眾多,而且彼此之間或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甚至有激烈的利害衝突關係,而一開始又不知道人物的身份和背景,看起來挺吃力,如何鑑賞這部電影呢?
言歸正傳,先從影片的開頭說起,結合編劇和導演的手法,說說婚禮那場讓初看者覺得一頭霧水的戲。這場戲是影片的引子,也是故事的序幕,裡面包含著太多很重要的影片資訊,看懂這場戲,對後面的觀影極其重要,我試著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講述這場戲與後面戲分的關係。
影片一開始,是殯儀館老闆博納瑟拉(Amerigo· bonasera取其音譯和字幕擷取)的近景面部特寫,博納瑟拉講述自己女兒被奸徒羞辱虐待,法官公然袒護罪犯的事。
這段兩三分鐘的獨白,看上去簡單,其實不然,你重看一次,你會發現博納瑟拉在講話中,情緒是有波動的,話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很曲折性和趣味性。
他的話音一開始很平淡,因為他講的是女兒被打之前的經過,接著講到女兒被打之後的慘狀,他開始提高聲音,彷彿讓你身臨其境一樣。
等到博納瑟拉說到法官當庭釋放罪犯的時候,他變得激動起來,開始失去控制。SUSPEND FOR STENTENCE,THEY WENT FREE THAT VERY DAY!這兩句話是他激動內心的表現。
說完故事之後,博納瑟拉開始請求教父幫忙,這時候他的聲音也是高昂的,有些盛氣凌人的。這時候,編劇的技巧體現出來了,教父開始苦心勸導博納瑟拉,博納瑟拉不肯退讓,教父恩威並施,一番合情合理的勸解之後,博納瑟拉的聲音重新降低,態度變得和順起來,就像臣民一樣,對教父畢恭畢敬了。
這幾分鐘戲的作用,我認為就是讓觀眾一開始就對教父產生一種高高在上而又通情達理,威嚴不可侵犯的初步感覺。
而這幾分鐘也像一個很小的人生故事,博納瑟拉的情緒從起點到高潮,到低谷,再到結束,仔細把玩就像非常精緻的小故事。也許剛看的時候不懂,但沒有讓人感到拖沓和乏味。
博納瑟拉這場戲是一個伏筆,後面會提到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被謀殺後,博納瑟拉再度出場,直到影片最後,教父本人的葬禮上,你也能看到博納瑟拉的身影,這個伏筆用得太精妙了,跟後面博納瑟拉的出場連線得天衣無縫,與博納瑟拉殯儀館老闆的身份很吻合,而且也是教父對博納瑟拉施恩之後,博納瑟拉的回報,合情合理,讓觀眾覺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觀眾從而深深投入到影片所創造的意境當中去。
而且觀眾看到教父去找博納瑟拉安排兒子的後事,馬上會回想起博納瑟拉開頭的那段戲。給人回想和回味的空間,讓觀眾覺得自己也跟編劇和導演一樣,參與到影片構思當中去。
博納瑟拉的伏筆僅僅是影片眾多精妙伏筆中的一個,婚禮上的眾多伏筆,容我一一道來,大家回頭細看即可明白。
出賣教父的叛徒鮑利(PAULIE)在婚禮中出現三次,僅僅是幾秒鐘鏡頭,卻包含很多重要資訊,暗示他將來會出賣教父。
第一次出現,鮑利看見頂頭上司克萊門扎(CLEMENZA)跳舞,奉承他跳得好,克萊門扎不給面子,叫他幹正經的事去,鮑利有些不滿,顯示是對自己所處的地位不滿
第二次出現,鮑裡看見教父的女兒在收賓客送來的賀禮包時,自語自語說那裡裝著很多錢,這裡表明鮑利很貪錢。
第三次出場,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去砸FBI攝影師的照相機,照相機掉在地上,最後上前踢一腳的人就是鮑利。很顯然,鮑利很想在主子面前顯示自己的忠心,也就是賣弄自己的表現,這種人很容易見風使舵。
綜合這三次出鏡,鮑利的背叛是不是顯得很自然呢?這既是交待鮑利這個人物,也是為以後的情節發展留下伏筆。
說到桑尼這個教父大兒子,其實他的悲劇命運在婚禮上就註定了,影片也安排了伏筆。
首先,影片一開頭就暗示,桑尼跟伴娘亂搞,很容易因為女色招來麻煩。後來也是因為桑尼去找伴娘,進而引發毒打妹夫的事,從而招來殺身之禍。
其次,桑尼公然挑釁FBI的權威,摔壞照相機,既讓觀眾瞭解到他的火爆脾氣,也讓後來桑尼因為這個脾氣而死有了依據和前因。
第三,桑尼的老婆出現了兩次,一次是桑尼要她管好孩子,老婆反駁,叫他管好自己,因為老婆看見他跟伴娘調情。然後桑尼暗地裡叫伴娘上樓亂搞,也給正在跟自己的女伴講黃色笑話的老婆發現,非常惱怒。暗示桑尼在各個方面都容易得罪人,甚至連家人也是一樣。他的死既是他自己的解脫,也是大家的解脫。
麵包師恩佐的伏筆也是很自然,恩佐因為教父的幫忙,得以留在美國,教父受傷了,他到醫院探望顯得何其自然。而教父的小兒子邁克請求恩佐的幫忙也顯得合情合理。甚至影片也為恩佐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表演空間,在醫院門口嚇跑毒犯索洛佐(SOLLOZZO)派來的殺手之後,恩佐拿煙的手顫抖得很厲害,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後續請自己看連結,他能教你看懂教父這部偉大的電影
《教父》被公認為人類電影史上最佳電影之一,在曾經有過的世界最佳電影的眾多評選當中,《教父》很少能掉出前三名,這正好說明它的經典地位。而在我看來《教父》就是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佳,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談談自己認為最經典的電影.正如誰是百年世界足球最佳,有人說是貝利,有人說是馬拉多納.只是個人觀點,不必較真!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不看過五遍《紅樓夢》,沒有發言權。這句話套在《教父》身上,一點不為過。許多初看《教父》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疑惑,影片情節繁冗,電影耗時長達三個多小時、先後出場的各式各樣人物眾多,而且彼此之間或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甚至有激烈的利害衝突關係,而一開始又不知道人物的身份和背景,看起來挺吃力,如何鑑賞這部電影呢?
言歸正傳,先從影片的開頭說起,結合編劇和導演的手法,說說婚禮那場讓初看者覺得一頭霧水的戲。這場戲是影片的引子,也是故事的序幕,裡面包含著太多很重要的影片資訊,看懂這場戲,對後面的觀影極其重要,我試著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講述這場戲與後面戲分的關係。
影片一開始,是殯儀館老闆博納瑟拉(Amerigo· bonasera取其音譯和字幕擷取)的近景面部特寫,博納瑟拉講述自己女兒被奸徒羞辱虐待,法官公然袒護罪犯的事。
這段兩三分鐘的獨白,看上去簡單,其實不然,你重看一次,你會發現博納瑟拉在講話中,情緒是有波動的,話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很曲折性和趣味性。
他的話音一開始很平淡,因為他講的是女兒被打之前的經過,接著講到女兒被打之後的慘狀,他開始提高聲音,彷彿讓你身臨其境一樣。
等到博納瑟拉說到法官當庭釋放罪犯的時候,他變得激動起來,開始失去控制。SUSPEND FOR STENTENCE,THEY WENT FREE THAT VERY DAY!這兩句話是他激動內心的表現。
說完故事之後,博納瑟拉開始請求教父幫忙,這時候他的聲音也是高昂的,有些盛氣凌人的。這時候,編劇的技巧體現出來了,教父開始苦心勸導博納瑟拉,博納瑟拉不肯退讓,教父恩威並施,一番合情合理的勸解之後,博納瑟拉的聲音重新降低,態度變得和順起來,就像臣民一樣,對教父畢恭畢敬了。
這幾分鐘戲的作用,我認為就是讓觀眾一開始就對教父產生一種高高在上而又通情達理,威嚴不可侵犯的初步感覺。
而這幾分鐘也像一個很小的人生故事,博納瑟拉的情緒從起點到高潮,到低谷,再到結束,仔細把玩就像非常精緻的小故事。也許剛看的時候不懂,但沒有讓人感到拖沓和乏味。
博納瑟拉這場戲是一個伏筆,後面會提到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被謀殺後,博納瑟拉再度出場,直到影片最後,教父本人的葬禮上,你也能看到博納瑟拉的身影,這個伏筆用得太精妙了,跟後面博納瑟拉的出場連線得天衣無縫,與博納瑟拉殯儀館老闆的身份很吻合,而且也是教父對博納瑟拉施恩之後,博納瑟拉的回報,合情合理,讓觀眾覺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觀眾從而深深投入到影片所創造的意境當中去。
而且觀眾看到教父去找博納瑟拉安排兒子的後事,馬上會回想起博納瑟拉開頭的那段戲。給人回想和回味的空間,讓觀眾覺得自己也跟編劇和導演一樣,參與到影片構思當中去。
博納瑟拉的伏筆僅僅是影片眾多精妙伏筆中的一個,婚禮上的眾多伏筆,容我一一道來,大家回頭細看即可明白。
出賣教父的叛徒鮑利(PAULIE)在婚禮中出現三次,僅僅是幾秒鐘鏡頭,卻包含很多重要資訊,暗示他將來會出賣教父。
第一次出現,鮑利看見頂頭上司克萊門扎(CLEMENZA)跳舞,奉承他跳得好,克萊門扎不給面子,叫他幹正經的事去,鮑利有些不滿,顯示是對自己所處的地位不滿
第二次出現,鮑裡看見教父的女兒在收賓客送來的賀禮包時,自語自語說那裡裝著很多錢,這裡表明鮑利很貪錢。
第三次出場,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去砸FBI攝影師的照相機,照相機掉在地上,最後上前踢一腳的人就是鮑利。很顯然,鮑利很想在主子面前顯示自己的忠心,也就是賣弄自己的表現,這種人很容易見風使舵。
綜合這三次出鏡,鮑利的背叛是不是顯得很自然呢?這既是交待鮑利這個人物,也是為以後的情節發展留下伏筆。
說到桑尼這個教父大兒子,其實他的悲劇命運在婚禮上就註定了,影片也安排了伏筆。
首先,影片一開頭就暗示,桑尼跟伴娘亂搞,很容易因為女色招來麻煩。後來也是因為桑尼去找伴娘,進而引發毒打妹夫的事,從而招來殺身之禍。
其次,桑尼公然挑釁FBI的權威,摔壞照相機,既讓觀眾瞭解到他的火爆脾氣,也讓後來桑尼因為這個脾氣而死有了依據和前因。
第三,桑尼的老婆出現了兩次,一次是桑尼要她管好孩子,老婆反駁,叫他管好自己,因為老婆看見他跟伴娘調情。然後桑尼暗地裡叫伴娘上樓亂搞,也給正在跟自己的女伴講黃色笑話的老婆發現,非常惱怒。暗示桑尼在各個方面都容易得罪人,甚至連家人也是一樣。他的死既是他自己的解脫,也是大家的解脫。
麵包師恩佐的伏筆也是很自然,恩佐因為教父的幫忙,得以留在美國,教父受傷了,他到醫院探望顯得何其自然。而教父的小兒子邁克請求恩佐的幫忙也顯得合情合理。甚至影片也為恩佐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表演空間,在醫院門口嚇跑毒犯索洛佐(SOLLOZZO)派來的殺手之後,恩佐拿煙的手顫抖得很厲害,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後續請自己看連結,他能教你看懂教父這部偉大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