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營平涐一夢秋水

    出自《尚書》

    原句是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借乾隆送陳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別推崇的境界,正是這四句十六字。

    慧極易傷,情深不壽是根據這個杜撰的同樣在《書劍恩仇錄》上,乾隆形容納蘭性德“才高命薄,少年不壽”。納蘭指活了31歲。風華絕代,詞采風流。從他身上理解何為“情深”何謂“不壽”便容易得多了。他妻子在他22歲那年去世,從此他寫了無數悽婉斷腸的悼亡詞,有一首: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夜夜都成抉,若教月輪終皎潔,不辭辛苦為君熱。

    ??……當時他的朋友看到這首詞都認為他死期將至。

    ??因為愛太深,想得太投入,終於“情深不壽”―――這是古人關於愛情的見解。寥寥數字,點出生活與愛情的哲理。這樣如斯委婉的相愛和離別,或許是一種境界。但是,面對分手,真正有幾人可做到心平靜氣,除非愛早已走遠,而更多的是傷悲,未來恍惚,可生活還是要繼續,愛沒了恨也無趣,緣份碎落扶不起,與其痛苦,不如放開自己溫婉而行,找到另一個自己,等待,等待,等待生命中那個真正可以陪你老去的人,然後用心用力愛,就好象自己從來不曾受到傷害,抹去心頭的硃砂痣,從新畫眉,往更多幸福的地方而去!幾十年後,當我們牙齒凋落頭髮稀疏,從未後悔現在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雷的《媽媽》 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