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二妞心理話

    關鍵詞: 排毒,心理保護,人格擔當

    思考順序如下:

    第一,原不原諒看傷的重不重。

    第二,原不原諒不是問題的最關鍵,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儘快從傷害中解脫出來,儘量減少對當前生活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有的傷害一輩子如影隨形,痛苦不已。

    第三,怎樣解脫,涉及到排毒,情景再現,擺脫心理保護,拿出人格擔當等等,沒法詳細說。

    第四,如果你解脫出來,自然就會原諒了,無所謂了。一旦解脫不了,就耿耿於懷,不能原諒。

  • 2 # 愛問羽衣

    原生家庭這個詞是近幾年大熱的詞,人們將性格、人格、為人處世方式甚至家庭經濟狀況統統都裝入到原生家庭這個大框中,於是,這個人遇見的所有問題,似乎都找到了根本原因,甚至成為了自己不去解決現階段問題的一個強有力的藉口。

    原生家庭重要嗎?當然重要,不否認原生家庭基本上設定了一個人處理問題資訊的內在思維程式,這個程式很難改變,兒時父母的相處方式,吵架方式,感情關係,都在無形中影響你長大後的行為模式。

    但我最想說的是,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具備反省能力和程序升級能力,針對自己想改變的地方,首先不是要埋怨和歸根於原生家庭,而是拿出改變的勇氣和態度,升級打怪,實現人生的開掛。

    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都是藉助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獨立的靈魂和獨立的人,永遠都是自己對自己的幸福和未來負責,要感謝將你帶到世界上來,並將你養大的父母,成長成熟的路上也許並沒那麼一路繁花似錦,但真實的人生就是這樣,我們聽多了的是各種問題的原生家庭,可有無聽說過完美的原生家庭,因為最優不存在。所以不如放平心態,主動承擔起自己人生幸福的責任。

  • 3 # 蕊蕊日常生活日記

    其實這個問題我是最有話要說的,我在原生家庭中是徹徹底底的受害者,並且害到我一無所有...有的人說父母給予你生命,不管他做了什麼,你都應該感恩都應該原諒。那我現在這麼說吧,我最討厭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原諒?憑什麼我要原諒他?你知道他做了什麼就讓我原諒?原諒對我來說有什麼好處?事實上,我原諒他並不會帶給我一點點好處,也不會讓我心裡好過一點。你知道他做了多喪盡天良的事嗎?你不知道。他這輩子做過的錯事太多,做的最錯最過分的一件事就是害死我媽,並且毫無悔過之意,拋棄我二十多年還舔著臉讓我以後伺候他。簡直是可笑到了極點,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我在我媽墓前發過誓,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絕不!除非他現在就以死謝罪,不然我永遠也不會原諒他,他也不配得到我以及我媽孃家人的原諒。以後我會跟我的孩子和老公說,他死了,死了二十多年記不得長什麼樣子,不用難過,就當沒這個人就可以了。

    抱歉,我情緒比較激動,一說到這件事我就控制不住情緒,總之我不會原諒他,絕對不會!

  • 4 # 心姐談心

    因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不存在原諒不原諒一說。父母給了子女生命,就已經給了子女生活下去的全部力量,但子女的確感受到了傷害,作為子女可以選擇去理解或遠離原生家庭,對於受到的傷害,可以透過重新修正地圖來進行彌補。緊緊抓住傷害不放的原因,是身體裡還住著小時候哪個無助的孩子,但實際上,你已經長大了,有了改變的力量。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存在歷史侷限性和個體侷限性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有個體的差異,也存在歷史的侷限性。心理問題的產生跟時代存在極大的關聯性。比如七八十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除了極少數較開明的家庭,多數家庭還是以生男孩為榮。農村有的家庭連生七八個女孩,就是為了要一個男孩來傳宗接代。有的家庭孩子太多還會把女孩送人。不管是穿衣吃飯,還是上學讀書,家庭都是優先男孩,女孩只要讀個小學識幾個字就可以了,早早嫁人的比比皆是。重男輕女家庭中出生的女孩,幾乎長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活的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學會刻意討好父母,基本從小都是乖乖女,長大後普遍存在自卑、抑鬱、社交障礙、缺乏安全感、缺愛、情緒化等問題。到了二十一世紀拼教育,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平時上課放學寫作業到晚上十一二點,週末兩天課外班全佔滿,完全沒有個人時間,很多孩子出現厭學、離家出走、抑鬱的症狀。

    父母對子女的養育,多數照搬老一輩的經驗,存在個體侷限性。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習慣打孩子,那多半是因為父母就是被打大的。父母認為這是極其正常的,認為打孩子是對孩子好,父母的父母那麼做了,父母自然也這樣做。現在我們知道養育孩子需要科學的觀念,可是六七十年代父母那一輩人,經歷了戰爭、動盪、饑荒,能養活孩子就不錯了,其它事情根本無暇顧及。原生家庭是2000年左右心理學發展起來才開始被關注的,也就這十幾年的事。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心理問題才浮出水面。老一輩人為戰勝飢餓而奮鬥,你問他們什麼是心理健康,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是啥玩意。而80後的父母,溫飽不成問題了,多數又讀了書,這才開始比較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綜上,由於歷史侷限性和父母個人侷限性,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很多是無意識的。

    2、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需要被看到和重視

    儘管存在歷史必然性和侷限性,原生家庭的確造成了傷害,你的痛苦是真的,原生家庭處理方式不當,也是真的,甚至有的子女非常恨父母,老死不相往來也不鮮見。所以,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不是你的錯;小時候你無能力為非常無助,但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你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哪些把所有人生的失敗都歸因於原生家庭的人,只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的藉口。成年人只要想改變,隨時都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

    針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你能做的是:

    (1)解決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擴大認知地圖

    父母撫養子女長大,實際是給了子女一張“人生地圖”,這種地圖上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原生家庭的創傷,有正確的地標,也有錯誤的描述。你要做的是保留正確的部分,修改錯誤的部分,校正偏離的部分,並且走出原生家庭,去遇到廣闊的世界,去繪製更大更完善的地圖。在解決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時,請不要貼標籤,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對症下藥去解決。(請參考我在悟空問答中,對別人相關問題的回覆。)

    (2)嚴重的傷害,請遠離原生家庭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子女,父慈子才孝,如果家人對你造成嚴重傷害,優先保護自己才是上策。等你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能夠面對原生家庭時再回來。

    你需要做的不是去原諒誰,而是放過哪個小時候特別無助的自己,繼承原生家庭中帶給你積極影響的品質,去改變原生家庭給你造成的傷害並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 5 # 韓老師說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我們不能選擇的,父母對子女的愛肯定會帶上不同程度的個人色彩,傷害與否,也全看我們用各種心態如何看待。

    挫折教育是成長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挫折也有家庭帶給我們的。與家庭和解才能與自己和解,揪著傷痛不撒手,最不能輕鬆的也有自己。

    說這話,並非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也是帶著原聲家庭的印記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在剛入小學時就離開了父母而開始了寄居的生活,我的性格里有討好的成分,也缺乏安全感的成分,也怯懦也有隱忍……我曾無數次的幻想過在父母身邊重來我的童年青少年的生活過程,但是,這只是幻想而已。

    但我也在另一種環境裡學會了忍耐、堅強、自己奮鬥……自己的生活不能全部依靠別人,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張德芬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有的只是你自己。所以,你把過往的不愉快當做傷害,一直就會活在傷害裡,自怨自艾或者不放過自己。而如果換種心態,把過往當做墊腳石,化為動力,鞭策自己激進奮鬥,也或者漠視淡化不愉快的過往,相信會有不同的收穫。

  • 6 # windie3

    小的時候不喜歡自己的家庭,因為總有家庭暴力和冷暴力。那時候真的很不想爸爸回家,因為爸爸雖然一回來就會帶很多錢帶回來。但是卻經常各種暴力,那時候真的很害怕,一直到我成年以後爸媽離婚了,那個時候才覺得可以喘口氣。直到自己長大嫁人生子到離婚。才明白成人的世界真的很複雜,後來漸漸的原諒了爸媽

  • 7 # 書語人間

    最近剛好在讀蘇珊的《原生家庭》,想要結合這本書,淺談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

    不得不說,儘管家是港灣,但並不是每一個家都給我們帶來的安穩與幸福。如果你的父母,恰好有些錯誤的觀念,並透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把它們植入到了你的腦海裡,你會在和周圍人相處中,覺察到很多痛苦和無助。

    但是,你也要明白,你的父母之所以會有這些有毒的觀念,也是因為在和他們的父母,也就是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意識到這個問題,並讓這種扭曲的價值觀留存了下來,影響到了曾經年幼的,缺乏是非觀念的你。

    所以,在這裡,我想和你談另一個詞——和解。

    有時候,儘管能說服自己去接納自己有個不那麼開心的童年,和一對不那麼愛我的父母,能讓我們的心裡好受些,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透過「都是因為你們,我才這麼得不幸福」這樣的評價,把自己的責任扔給你的父母,但是,在你的心裡,始終會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再告訴你——「其實父母也不容易,你這樣子去做,真的好麼?」

    尤其是,對那些從小仰望父母,並認為父母是完美的孩子來說,接受「父母也不是完美的」「父母原來對我並不好」等觀念,甚至會比讓他們接受「我爸爸媽媽會這麼對我,是我不夠好……」更難過。

    因為,期待徹底落空的失落感,是很可怕的。

    不過,你可以換一個思路去看待父母帶給過你的傷害。那就是,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儘管年幼的我沒有辦法去反抗,但是,成年後的我,早已經了承擔起生活的責任和勇氣,並且有義務讓自己的這一生過得溫暖而充實。

    與原諒不同,這樣的觀念把你和父母擺在了平等的位置 —— 既不是小時候的「父母是惡人,你很無辜」,也不是長大後的 「你有力量了,父母很弱小」,讓你有機會去退後一步,與你的父母話請邊界(不是絕交,而是分別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這樣,將會有利於你和父母,建立起全新的親子的關係,並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祝好!

  • 8 # qzuser192301204

    放過自己不再糾結

    但是絕不原諒

    原諒就意味著認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所以要牢記並且引以為戒

    絕不重蹈覆轍

  • 9 # 白雪兒1977

    每個人都是不完善的,包括父母。原生家庭對每個人都會有傷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原生家庭中需求不被滿足時那種匱乏感是如何影響我的心理、情緒及生活的。 向別人請求幫助, 這對我來說是很難說出口的,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向別人提出要求,而是儘量自己承擔和解決。這個性格特徵,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集中體現在我做辦公室主任的那段時間。只要不是很明確的是哪個股室的工作,我都會默默地攬過來,然後因為分配不下去,我的工作量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急劇增加,我一方面身體上承受大工作量,一方面埋怨自己沒有力量在自己和別人之間劃分清楚界限。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以頻繁生病迫使自己對這一切做了個了結,爭取調到了現在的工作崗位,剛好與我搭檔的同事也好合作,才使我的身體能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那我為什麼沒有辦法拒絕別人,也從不向別人提出要求?在生命之初,我肯定是提出過要求的,只是大多數情況下得不到迴應,或是受到指責,讓我覺得有需求是罪惡的,所以對有需求這件事我是羞於說出口的。小時候的事都不記得了,但這種情緒和認知會留下來,持續影響我的生活。初二的時候,有一次,特別想喝一瓶汽水,當時只有一種冰峰汽水,售價0.27元。我也是想了很多次,才向父母提出這個要求的。我媽在家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她沒說一句話,我少有地固執地向我爸要一瓶汽水,經過短暫的交鋒,我沒得到,被拒絕了。這件事,我耿耿於懷,前段時間說起來還是氣憤填膺。可能沒有人會理解我這種情緒,不就是一瓶汽水嗎?至於嗎?至於,生活就是許許多多的小事疊加在一起的,我對別人的失望也是這樣積攢起來的。在2012年左右吧,有一種塑身衣剛流行起來,一套10358元,我買了,然後就放那,也沒用,因為穿上不舒服。我為什麼要買,我當時向家人是這樣解釋的,“讓我任性一次,它可能看起來沒用,但它或多或少的填補了我的匱乏感,讓我知道,我的需求是好的,我可以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小時候0.27元的匱乏需要現在的1萬元才能填補得了。

    有次,和老公說起這段往事,他和我是初中同學,他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早知道當時你那麼想要一瓶汽水,我會買給你。”是啊,一瓶汽水可能在當時就是向父母索愛,既然他們不能給我,我為什麼不自己買給自己,自己愛自己呢?於是我連續三天喝了冰鋒汽水,然後我放下了對初二那瓶汽水的執念。

    今年過年的時候,在我爸面前說起了這段往事,他不記得了,包括近幾年說過傷害我的話,他都說沒有說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提起他從來不給我們姐弟三個買個零吃呀什麼的,他一臉自得,認為這是他重要的育兒經。當時很氣憤,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在幹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之道,我是想要改造他嗎?非得讓他按照我的想法來生活嗎?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改造他人,對於別人,我們除了尊重他的選擇,沒有權利改造他人,對他抱以不切實際的期望。於是,我放下了對爸爸的執念。特別是看到他說起小時候爺爺對他的冷漠,痛哭流涕。我突然明白他的不易,他是沒有滿足我的許多需求,他對我的疏離使我都無法確定他有多愛我。但他也是拼了全力,在以他認為的方式愛著我們。我們姐弟三人全都考學出來,源自於他對我們持續的鼓勵和期望,他在我們懵懂的時候給我們一條明確的道路,考學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一個農民,家裡一箇中專、一個本科、一個研究生,期間供我們上學受了多少苦,頂了多大的壓力,實在是難以想像,就這一點,父親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現在,我們姐弟三人均衣食無憂,這都是父母為我們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委屈的孩子,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自己去愛、去呵護那個小孩,化解小時候的創傷帶給我們的情緒,讓你我都走在自我認知這條路上,來一個“自我認識”的英雄之旅。

  • 10 # 悄悄熒火蟲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前段時間姚晨演的電視劇《我們都挺好》,原生家許給了他一個多麼不完美的家庭,不靠譜的老爸,從小偏心的母親,還有從小一直跟她不親近的二哥,甚至還能動手動粗的親人,這是一個多麼不好的家庭,雖然是電視局,眼我們現實中會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看一看我們身邊的人,誰家又沒有那麼一兩個不靠譜的親戚呢,即便親人有哪裡不對的地方,養育之恩是無法報答的,從小是誰呵呼我們成長,給他們教育,即便再大的錯,也不能防礙我們保持一顆孝心吧,對身邊的弱小我們尚且有悲憫之心,何況是父母親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壓互感器為什麼只有兩相進線,為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