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法藝術空間
-
2 # 歡騰康旅
謝邀。文徵明人與書俱老,功力是很深的,小楷是最為代表的。自己從各時期風格上不太喜歡明清尤其是明的書風,明之中更喜歡王鐸、董其昌和祝枝山多些,這點和其它人有所不同。文徵明儘管功深法嚴,但和王、顏等大家以及例舉的同期其它家相較,有點千字一面的感受,相對而言程式化了一些。
-
3 # 關石莊園
文徵明書法,工整而文雅,是典型的江南文人書風。他的行書點畫結構可算完美,但整體卻沒有太多的起伏和變化,這也許是當時文人藝術的表達方式。他把文化、藝術融入書法,形成自己的流派,實在不易。
-
4 # 到老不死
談到明朝時期的書畫詞賦,在歷史上算是一個繁榮昌盛的造極時代了。如董其昌、解縉、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渭、沈周、仇英、宋旭等。這些大家們的作品風格、造詣引領、藝術魅力,各有千秋,各領風騷,獨具風格。談及到對諸位中某人的評價,對於自己來說,學識淺薄,有失專業的浮論妄語,只會貽笑大方,學習欣賞倒是可以,我們來看看文徵明的書法。
文徵明(1470—1559),書畫造詣極為全面的一個大家,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的全才。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其實,要說起來,文徵明啟蒙是很晚的,7歲的時候都還不會說話,到11歲才開始能說話,於是就讀外塾,科考的時候還多次因為字寫的不好看而被考官嘲笑,但父親文林卻很自信的認為,他是會大器晚成的。也正是如此,他一開始就發奮努力的練習書法,當然,考官嘲笑他,其實也並不是由於他寫的不好,而只是不符合當時的官方書體“臺閣體”。
文徵明的書法,尤擅長行書和小楷。其行書寬展舒和、疏密有致、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字字都顯得蒼勁潤澤。主要代表作有《琵琶行》等;而小楷特別精細工整,造詣猶高,圓勁豐潤,遒麗美豔、筆鋒勁秀、體態端莊而清秀俊雅,讓你看去字字精妙工整。主要代表作有《琴賦》《千字文》等。
1559年,德高望重、孜孜不倦的這位老才藝,於90歲高齡之中執筆而逝,很是值得我們後人的敬重和頌揚。
-
5 # 臨風閣知書
文徵明作為明朝的“四大才子”之一,詩詞字畫無不稱奇。他的書法作品很多,大多是小楷或行草,書風溫潤儒雅、娟秀內斂,承襲了趙氏一派的溫潤秀美,這和他本人的性格和身世經歷有關。
文徵明的行草書大字取法黃山谷,振拔挺勁有餘而從容爾雅稍差,筆力剛勁。
文徵明的字外看靜秀、內蘊勁拔,他是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大家,帖學的代表,其淡遠俊秀的書風特徵,為後學樹立了自然、灑脫、超逸的楷模,他對後世朝野民間影響很大,董其昌認真學習他的技法,清朝康熙乾隆也十分推崇。
-
6 # 井底之蝸
1、行草兼用。其行書使用了很多草書的簡寫和連筆,充分展現了線條之美,氣韻連貫。
2、收放自如。結體上保留了二王的嚴謹法度,又融入了部分黃庭堅長槍大戟的寫法,緊縮之中不乏舒張,自然之中透出豪邁之氣。
3、剛柔相濟。方圓兼備,肥瘦結合,筆畫的力度和流暢感都十足。尤其是其富有張力的圓轉,有一種彎弓射大雕之感,是一大特色。
4、動感遒勁。行筆平穩而迅捷,筆畫非常爽滑而有勁道,宛若揮舞的長鞭。
5、精緻和諧。每個字都精心構思,別出心裁,又經過長期訓練,十分精緻。同時,不同的字又透露出相同的風格氣息,顯得非常和諧和勻稱。整篇作品粗看有型、細看有味,雅俗共賞。
由於以上幾個特徵,文徵明的行書展現出很多獨特的風貌,簡練、遒勁、動感、別緻,欣賞起來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之感,其本人是書法史上最具開創性的書法大家之一。
-
7 # 易品書畫
文徵明,不是天才,卻透過不懈的努力成了明代有名的全才,他詩、書、畫無一不精,人品超好,被譽為“四絕人才”。
科舉仕途的不順,使他潛心文學書畫,在挫折苦難中他卻澆灌出燦爛耀眼的藝術之花。他不攀權貴,淡泊名利,平靜淡然的保持著文人特有的風骨,最終鑄造出“德、藝、壽”三馨的不朽人生。
文徵明,書法造詣深厚,篆書、草書、行書、楷書無一不精,書法佈局嚴整卻又行雲流水,字型溫潤穩重而法度嚴謹,尤以小楷和行書聞名於世。書體雖無雄渾氣勢,卻意態生動,具有晉唐風致,又能獨具一格。
文徵明的書法作品是有溫度的作品,滿紙儒雅書卷之氣,沒有一絲火氣和犟氣,有一種讓人看了無法抗拒的愉悅之美。
文徵明,是吳門書派畫派開創型的關鍵性人物,吳派是具有典型江南文人書風的一大地域流派,在明清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回覆列表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詩書畫文無所不精,別人成為“四絕人才”,在繪畫上,他與沈周共創“吳派”,於唐伯虎、沈周、仇英並稱為明四家,又是吳中四才子之一,他的書法上的成績也斐然,異於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