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11359548364

      1、松樹腐爛病:主要為害中心幹及主枝下部皮層。病部初呈紅褐色、略隆起、水漬狀、後皮層腐爛,常流出黃褐色汁液,溼腐狀、有酒糟味,病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不清晰,有時呈深淺相間的輪紋狀。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清潔果園;藥劑防治:刮淨病皮,塗抹1~2次殺菌劑,藥劑可用40%福美砷、退菌特、石硫合劑、843康復劑、腐爛靈等。   2、松樹幹腐病:屬蘋果枝幹重要病害,主要為害枝幹。病斑初為橢圓形或不整形、暗褐色,逐漸擴充套件成凹陷的帶狀條紋,長達數十釐米,黑褐色。病健分界處常裂開,病皮翹起。病部生出很多稍突起的小黑點,成熟後突破錶皮。防治方法同蘋果腐爛病防治法。   3、松樹白粉病:主要為害新梢及嫩葉,也可危害花及幼果。新梢受害後,節間縮短葉片細長,葉緣上卷,質硬而脆,被害部覆蓋一層白粉,後期變為黃褐色,嚴重時整個梢枯死。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2)加強栽培管理。(3)藥劑防治,主要有甲基託布津、多菌靈、苯來特、福美胂等。   4、松樹輪紋病:該病是樹上一種很嚴重的病害。主要為害枝幹和果實,葉片受害較少見。枝幹受害,以皮孔為中心,形成近圓形,直經為3~20米的紅褐色病斑。病斑中心突起呈病狀,邊緣開裂。使表皮顯得十分粗糙。果實受害,也是以皮孔為中心,生成水漬狀褐色腐爛點,很快呈同心輪紋狀向四周擴充套件,5~6天可使全果腐爛。病斑不凹陷,病組織呈軟腐狀,常發出酸臭的氣味。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噴藥保護。常用藥劑有多菌靈、甲基託布津、代森錳鋅、波爾多液等等。 蟲害: 縱坑切梢小蠹是一類嚴重危害松屬樹種的世界性蛀幹害蟲。在中國東北、華東、西南的遼寧、吉林、浙江、江蘇、雲南、四川、重慶等地的部分地區主要危害各種松樹。縱坑切梢小蠹隱蔽性強、危害性大,屬次期性害蟲的先鋒種類。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樹幹和新梢內營隱蔽生活,危害期長,防治難度大,一旦成災可造成松樹大面積死亡,生態和經濟損失巨大。為有效控制其發生危害,制定本防治技術方案。   一、 治理思路   縱坑切梢小蠹發生危害是由異常的氣候和環境因子以及不合理的人為活動造成森林生態系統失衡所引起的。   二、分割槽治理對策   (一)劃類分割槽   根據縱坑切梢小蠹的發生情況和採取的技術措施將松林劃分為2個型別區:保護區和治理區。   保護區即未發生區,是指與縱坑切梢小蠹發生區相連的未發生危害的外圍區域,松林的受害株率為零,透過加強蟲情監測,採取預防措施和營林措施,實施生物或化學保護性防治,可使林分避免受害。   治理區即發生區,是指已經發生縱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區域。根據危害程度將治理區劃分為輕度危害區、中度危害區和重度危害區。輕度、中度危害區,松林的受害株率在50%以下,枝梢受害率在50%以下,蠹害指數在15以下,林內瀕死木和枯立木較少,松林在適度清理的基礎上,透過生物和化學防治,可以使受害林分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生機。重度危害區,松林的受害株率在51%以上,枝梢受害率在51%以上,蠹害指數在16以上,林內瀕死木和枯立木較多且呈塊狀、帶狀或片狀分佈。   (二)害木等級和危害程度劃分   為準確掌握縱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況,用針葉顏色、枝梢受害率、枝幹受害情況將害木劃分為О、Ⅰ、Ⅱ、Ⅲ、Ⅳ 5級(表1),分別稱做健康木、初侵木、萎蔫木、瀕死木、枯立木,用於計算蠹害指數;用受害株率和蠹害指數將危害程度劃分為輕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3級(表2),並以此將治理區劃分為輕度危害區、中度危害區、重度危害區。   三、 綜合防治技術   治理的根本途徑在於合理的經營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實,包括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封山育林、合理撫育間伐、重視林地衛生、防止森林火災、蟲源地林分改造等,創造有利於松樹生長的優良環境,增強森林生態系統對縱坑切梢小蠹的自然控制力。同時應加強檢疫和蠹害木處理,防止人為傳播擴散;合理使用人工、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措施,迅速壓低蟲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控制其發生危害。輕度危害區的防治以打孔注藥、樹幹包紮、餌木誘殺為主,在零星清理蠹害木的基礎上,用粉擬青黴菌進行保護性防治;中度危害區的防治採取清理蠹害木與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清理林緣和林中受害嚴重的蟲源地林木,適時補植補造,在成蟲揚飛期間進行粉擬青黴菌等噴粉防治;重度危害區的防治以清理蠹害木和蟲源地林分改造為主,在全面清理蠹害木和實施蟲源地林分改造的基礎上,用化學藥劑壓低蟲口密度後,進行粉擬青黴菌保護性噴粉防治。   (一)預防措施   1、加強檢疫工作。嚴禁調運蠹害木,發現蠹害木要及時進行藥劑或剝皮處理,以防止擴散;清理所伐的蠹害木(原木和枝梢)必須全部進行除害處理。   2、採、運、貯相協調。夏季,在伐區嚴禁存放帶皮原木;擴大林班線等所砍伐的原木和梢頭,不得以未剝皮狀態留在林內過夏;所有新伐原木必須運出林外;貯木場和林間楞場應遠離林分。   3、保護和利用天敵。天敵在控制縱坑切梢小蠹種群數量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應積極保護和利用天敵,創造對其有利的森林生態條件;林內應嚴禁濫用化學農藥,提倡無公害防治,以免大量殺傷天敵。   (二)除治措施   1、蠹害木清理。對於在監測、測報中發現的蠹害木要儘先列入採伐計劃,採取衛生間伐或皆伐的措施進行清理。清理時間、清理物件及順序、清理方法等都影響清理的效果。清理的最佳時期應在2~4月,即寄主幹部縱坑切梢小蠹種群數量盛期,也稱清理安全期,這時期枝梢內蟲量最少,樹幹上各蟲態個體數量最多;一次性清理瀕死木(新梢抽不出)、萎蔫木(新梢抽出後又萎蔫)、枯立木,其中瀕死木必須全部清理,萎蔫木視蠹害情況及林分狀況確定清理比例,從林地衛生和木材利用價值角度考慮,枯立木也應全部清理;一般情況下,輕度危害區的清理量應控制在2%左右,中度危害區的清理量應控制在10%左右,重度危害區的清理量應控制在20%左右;按採伐規程,首先確定清理物件並進行標定,然後按照先低海拔、後高海拔,先陽坡、後陰坡,先林緣、後林內,先嚴重受害林分、後中輕度受害林分的原則進行;清理後的林地應及時選用適宜的樹種進行補植,使林相複雜化,以增加森林本身的抗蟲效能。   2、蠹害木處理。安全期清理的蠹害木必須經過除害處理,才能使樹皮下坑道內各蟲態小蠹蟲死亡,從而達到清理治蟲的目的。剝皮噴藥處理:清理的蠹害木應及時運到林間空地或林外進行集中剝皮,剝皮深度應達到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的形成層,同時對剝下的樹皮及剩餘枝梢噴灑氧化樂果、溴氰菊脂等化學藥劑殺蟲或火燒。燻蒸處理:對有特殊用途不能進行剝皮處理的蠹害木,應及時運出林區歸楞並用塑膠薄膜覆蓋密封,在氣溫20°以上時,使用硫醯氟30g/m3或磷化鋁24g/m3燻蒸72小時以上。   3、化學防治。打孔注藥:對一些高價林分如水源林、風景林以及零星輕度受害木的防治,一般在7~8月份,使用揹負式打孔機在距離地面8~10cm的樹幹四周均勻打孔(胸高直徑6~8cm打4個孔,胸徑每增加2cm增加1個孔),孔向下傾斜45°左右,深度1.0~1.2cm,每孔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1.5ml,用稀泥堵塞孔眼。樹蟲淨注幹:對於Ⅰ、Ⅱ受害木,可於每年5-6月進行樹蟲淨注幹防治,用BG-305D揹負式打孔機在距離地面30-70cm的樹幹上,打直徑5mm,深5cm,斜向下45°左右的小孔,將樹蟲淨注藥瓶插入孔內,用注藥瓶上配備的金屬小針刺破瓶底。每瓶8ml,胸徑8cm以下用1支,10-18cm用2支,20-24cm用3支,26cm以上用4支。樹幹包紮:對於高價林或受害輕微,蠹害零星發生的林分,可以對初侵木和萎蔫木採用樹幹包紮,用內吸藥劑殺死幹部小蠹蟲。在2~3月用砍刀在樹幹胸高處颳去粗皮至形成層(不能傷及形成層),刮皮面積100cm2,然後用藥棉吸附40%氧化樂果或50%久效磷1:100倍液貼於刮皮處,再用塑膠布包緊紮好。胸徑10cm以下,用藥量10ml,胸徑每增加5cm,用藥量增加5ml,胸徑20cm以上,用藥量25ml。根部施藥:在雨季之前對林中衰弱木根施3%呋喃丹顆粒劑,沿樹冠投影範圍挖一環形溝(寬20cm,深15cm),將藥均勻撒入溝中後覆土,每株施藥200g。   4、餌木誘殺   在輕度危害區或清理蠹害木後的中重度危害區,可以採用在林緣或林間空地設定餌木的方法誘殺小蠹蟲。在縱坑切梢小蠹成蟲揚飛(梢轉幹期,12~3月)入侵前,採伐少量衰弱木截成80-100cm木段呈"#"字形置於林緣或林間空地,每1000m2放一堆(6根木段為1堆,堆底加墊木),在餌木堆上噴施馬鞭烯醇或α蒎烯進行增效。待新的子坑道大量出現而幼蟲尚未化蛹時,將餌木集中燒燬或剝皮噴藥處理,殺滅幼蟲。   5、生物防治   粉擬青黴菌可用於輕度危害區和中重度危害區清理蠹害木後的保護性防治。每年1-2月(梢轉幹始期),在林間多次噴施粉擬青黴菌粉劑防治成蟲,每畝用藥量1kg,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仙李白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