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繡影視
-
2 # 憶往昔7363
謝謝邀請!我們這大年初一沒有做壽的習俗!我們這大年初一就是吃餃子,拜年祝福!做壽一般是初六大多數是慶祝六十大壽!初八慶祝八十大壽!我們這一般老人到了六十歲或者八十歲親朋好友就買禮物去老人家慶祝!老人的兒女提前準備好壽宴款待親人和朋友們!而且老人在這一天要穿紅衣服,華人一直以“紅”為貴,以“紅"為吉祥,所以老人的兒女們早早的就給老人買了紅衣服(紅上衣,紅內衣、紅襪子、紅帽子、紅腰帶)老人穿上紅衣服容光煥發,再收到親人和朋友們的祝福和禮物,顯得特別精神!一個地方,一個風俗,常言道:“十里不同鄉″我們這初一沒有做壽的風俗,初六和初八做壽慶祝!
-
3 # 王子小豐
我們是廣東人,沒有大年初一做壽的習俗,但如果是這一天生日,肯定會的,因為是喜上加喜的事情。一般來說,我們大年初一節日習俗: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時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如今的人們除了沿襲以往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現代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走親戚
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感謝性的拜訪
凡是上年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
4 # 原野之上105
十里不同鄉,五里不同俗,我們這裡沒有這一做法。初一,是鄰里之間團拜,看望各家老人,給他們新年的祝福,祝他們老人家健康長壽,讓他們看到新年的喜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很重視傳統節日的習慣,但更多的人也漸漸地冷淡,生活好了,人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地改變。只要我們用健康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那還不是天天像過年一樣。行孝在當下,不是此一時,彼一時,百善孝為先,祝願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長壽,安度晚年,新年吉祥!謝謝!
-
5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你那裡有大年初一做壽的習俗嗎?為什麼?
沒有啊!即使是家裡有人大年初一生日,也不在這一天擺慶生宴了,或錯開改日過了初五以後某一天過,或乾脆就免了。另外大年初一,或臘月二十九、除夕,這幾天即使家裡有故去的人,也要錯開到初五以後出殯。不僅是大年初一,以及每個月的初一、十四、十五、二十三日,這幾個日子,所有的婚喪嫁娶事宜都不進行。都須錯開這些日子。
十里不同俗,每個地方有各地的習俗。有些習俗可能帶有封建迷信思想。即已有這些習俗,誰也不去帶頭找彆扭了,萬一真不好了,會一輩子心裡不平衡的。如果按“無神論”的觀點說,在乎什麼呢!事在人為,沒有神鬼。
不過,多數人都遵循的習俗,隨大溜走即是,免得人們說你是“另類”罷了。大年初一這一天,尤其是在12點(中午)以前,多數的習俗是團拜活動,給長輩、及街坊鄉鄰長輩拜年的時間段,拜完後是休息娛樂玩耍。
此時,搞生日慶壽顯得不協調,除了家人,可以參加外,其它外村及外地的親朋們都不能來,因為,除夕和大年初一是各家團園過大年的時間,沒有特殊情況,此段時間內一般不出行的。這是我們這的習俗。缺少親朋祝福相聚的生日,過的就沒有熱鬧氣氛了,因此,沒有在大年初一做壽慶生的。
-
6 # 若愚趣談
謝謝邀請!我生活的地方是遼寧鐵嶺,這裡有的農村做壽按年齡選擇日子,比如66的人選擇正月初六過生日,70歲的人選擇正月初七過生日,80歲的人就是正月初八祝壽,要按這個規矩推算,要想正月初一做壽,必須活到一百歲。聽當地人講,這一的習俗由早年闖關東的山東人帶來,多存在與農村。我曾到過山東濟寧,那裡祝壽的日子也和東北農村一樣,我相信了這一祝壽習俗來源山東的說法。
-
7 # cyhsagy
你那裡有大年初一做壽的習俗嗎?為什麼?
答:沒有 不為什麼 沒有就是沒有
-
8 # louanhuamingyouyicun
題主所謂的“正月初一做壽”,全國大多地方沒有。只在浙江溫州市泰順縣南溪鎮有這個風俗。在那裡,凡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壽十的人,正月初一這天早起,在自己家的門口或小院,擺上茶點瓜子香菸等,等待親人和親朋好友來拜年,名曰【做壽】。其實,和通常大多數地方的拜年差不多。大家送上祝福和問候,老人們散發香菸糖果,歡樂多多,吉祥喜慶,充滿新春的熱鬧歡愉氣氛。
-
9 # 足行探索發現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 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佔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Sunny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大年初一吃什麼?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有什麼禁忌?
農曆新年第一天,人們都希望一年的開始百事遂意,有個好兆頭,因此,這一天禁忌很多。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這些禁忌集中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福迎祥的心理。首要的一忌是不能掃地和倒水,怕因此帶走了財氣。然而,大年初一,全家人團聚,再加上拜年的人們進出不斷,吃花生、嗑瓜子、吃水果、抽菸,剝下的皮、殼、渣、紙屑、菸頭滿地都是,不掃不行,於是人們就想出個變通的辦法——改往外掃為往內掃,象徵財寶進門,掃好後裝在垃圾桶或紙簍裡不倒掉,財寶便留住了。其次,小孩子不許說不吉利的話。什麼“打、殺、砍、輸、死、窮、賠、鬼”等字眼一律不許沾邊。為防萬一,許多家庭便貼上“童言無忌”的紅紙條以破解。
還有,忌打破杯盤碗盞,如果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得趕緊說一聲“碎碎(歲歲)平安”。吃飯時,不能用開水泡飯,也不能用湯泡飯,否則不但出門必雨,而且註定是一年裡只有吃窮飯的“窮命”。吃完飯不能說“吃完了”,要說“吃好了”。這天不能動刀剪,否則會斷絕仕途財路。婦女也不得動針線,否則這位女子一年到頭和別人爭吵不休或渾身會有針刺般的不舒服。另外,餃子煮破了,忌說破,要說“掙了”。民俗專家表示,禁忌的目的是要趨吉避凶,祈求來年的好運氣。雖然在今天看來可能會覺得有點迷信,甚至可笑,但若把“禁忌”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來看待,其實也是獨具特色、別有一番風味的。
-
10 # 龍華中
謝謝聖邀,這邊沒聽說過,大年初一做壽的習俗,年初一這天都在忙著互動的拜年,禮尊的問候等等,人們在外幹了一年的工作,只有初一這天見見平時不多見的老輩人,拜拜年說些句客氣話語,相互瞭解一下一年的風碩成果,和健康平安的禮節問候,過了初一這一天,人們就開始訪親拜友了,這就是人們喜迎春節的樂趣,?
至於年初一拜壽的習俗,因國家之大民族之多,所以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百花風彩。
回覆列表
沒有,我們這大年初一隻是拜年。做壽是初六過六十,初八過八十,除非是初一那天生日,才會初一過大壽。而且我們這是初一上婆家,初二回孃家,家家如此所以家家戶戶很熱鬧,即使我們這些出嫁的姑娘也能年年見到!很不錯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