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淡風輕3393092982

    謝謝悟空先生邀答。我僅以個人的經驗談一下這個問題。寫毛筆字時,墨濃筆膩容易造成運筆滯緩和紙張滲墨,但一般在毛邊紙或生宣紙上洇暈不大,這對書寫者來講要求相對要高一些,即就是熟練以後可放快運筆速度,即可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但這對初步者不太合適,初學習字者,一般書寫速度很慢,提按運轉筆鋒會因墨濃滯緩造成墨瀦,故用墨濃度宜稀。一般現在市面上購買的成品墨汁可按3:1比例兌水書寫,就能很好解決墨濃滯緩問題,而且不易發生洇紙。如果墨汁兌水比例過大,因為墨汁中的油灰成份得到了更多稀釋,水分就會在紙上擴散,進而形成洇墨問題。以上僅供參考。

  • 2 # icesword682

    這個問題也困擾過我,偶爾用了一瓶便宜的墨汁,宣和牌的書法習字墨汁,不用兌水,直接寫就就好!還沒臭味,我在當地買的8塊,淘寶不到6塊,但是不包郵,有點遺憾!推薦你用下試試!個人覺得可以,反正就是平時練字用!就這個,上照片是怕說我做廣告,好的墨汁也有,就是用起來不如這個方便!

  • 3 # 千千千里馬

    如果墨濃,紙吸不上水,所以,不容易著紙,而且毛筆也不夠靈活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墨汁裡面有膠,起到一個粘合墨素的作用。如果墨中的膠少,墨汁就會容易遇水掉色滲化,不利於儲存,也不能裝裱。所以,好的墨汁,墨汁中的膠是按照書畫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太重,墨汁不好用,少了,也會影響墨汁的質量。

    我們現在使用的名牌墨汁,都是按照書畫實際需要配置的。

    所以,最濃的墨汁,膠重一些,這是因為,墨汁還要考慮畫畫最淡的墨色,也要有合理的含膠,才能保證繪畫作品裝裱時不會發生遇水滲化的情況。

    那麼,我們學習書法,如何保證兌水合理?

    這個,沒有嚴格的比例。

    因為,有的人對墨汁濃淡的習慣不同。

    例如,清代的劉墉喜歡濃墨,王文治喜歡淡墨。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的說法。

    現代,也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習慣的選擇。

    此外,不同紙的吸水率也不一樣。所以,只能用簡單測試的方法。

    具體的做法就是墨汁兌水以後,在毛筆上飽蘸一筆墨汁,在紙上試一下,如果洇的不是很厲害,就說明正好。因為我們寫字時,毛筆上的墨汁不會那樣飽和。

    如果墨汁稀了,創新調兌一下,或者書寫時注意書寫速度稍快。

    但是如果,不是墨的問題,那就要看紙是不是有問題。

    有一次,我買了一種宣紙,不論墨汁濃淡,還是一樣洇,用墨乾枯都不行。最後我只好另想辦法,在墨汁中加了一些膠,這才好用了。

  • 4 # 不二齋

    這個問題很常見的,處理的方法也很簡單,調墨就可以了,練習書法,調墨是必須要會的。

    我們在平時練習書法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墨汁太稠或者太稀,這是由於墨汁裡面含膠的緣故。

    加上墨不溶於水,墨汁瓶子裡一般都會有沉澱,瓶子的上半部分很稀,下半部分又很稠,建議使用之前一定要晃一晃墨汁瓶子,品牌的墨汁一般搖幾下稀稠度就可以了。

    對於那些一買來就很稠的墨汁,建議直接加水調墨,邊加水邊試用墨汁。

    由於墨汁的品牌不同,所使用的紙也不一樣,所以調墨時所加的水的多少也不一定。這個需要不斷的去試,試多了就有經驗了。

    如果墨汁太稀,寫的時候洇,就沒有很好的辦法了。只能換墨或者換紙了。

    我平時練習書法一般用宣和宿墨加一得閣或者一得閣加紅星墨汁,一得閣比較稠而紅星墨液和宿墨比較稀,二者相參效果比較好。

    墨汁兌墨汁比直接兌水好把握一點。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碼字辛苦,

  • 5 # 手機使用者50455892163

    很想討論一下,談一點體會。墨汁,冬天和夏天也就是氣溫高低對墨汁的影響是很大的。氣溫低墨汁相對濃,當然濃了就多參點水。重要的是,無論什麼墨汁根據用量多少,最好用墨塊研磨,濃了加點水,稀了再多磨幾下。這樣就比較好控墨的濃稀問題。還想提示一下,墨汁和宣紙一樣存放時間長了比新買來的好用。

  • 6 # 千年蘭亭

    學書法,一定要了解一點筆墨紙硯的基本知識,掌握一些使用書寫工具的基本方法。

    就墨而言,解決墨太濃的問題,有兩種方法。

    一是加水稀釋。先少量加水,邊加邊試,直到符合自己的的書寫習慣。當然,如果不缺錢,你也可用酒釋釋,據說加茅臺效果最好,哈哈。

    二是一邊放一碗墨,一邊放一碗水,先蘸墨再蘸水或先蘸水後蘸墨後書寫,二者效果不一樣,前者先濃後淡,後者先談後濃。

    上面的方法是就濃墨而言的,但買墨時要注意,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不需加水的墨,廠家在出廠前已經稀釋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現在有些紙不管用什麼墨寫都非常洇。這是紙的質量問題,即紙太鬆,這就沒有解決辦法,只能換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港媒曝楊冪身家45億超過董明珠,有多大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