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杜海詩書畫印
-
2 # 呂永亮
事實上,我至今也不知道什麼是醜書 。
但是我知道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表現。
兒童期的天真無邪,青少年期的朦朧與好奇,青年期的對異性騷動與精力旺盛……這一切都是成長中的自然現象。
我們通常從字型中,能推斷出各年齡段的字型。其中因為天真無邪的兒童體特徵最為強烈,成年人不但幾乎一眼就能辯別齣兒童寫的字,而且也不會感到奇怪的。
相反,假如一個兒童寫出了成年人才能寫出的成熟字型,大家可能會與我一樣而感到吃驚吧?吃驚的原因無非就是不符合兒童的天性了。
說到天性,我想起了金庸筆下的老玩童周伯通。讀者都蠻喜歡周伯通這個老玩童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原因無它,玩性重是周伯通的天性而已,老玩童的一舉一動都是自然行為,不是裝逼行為。
我在問自己,天真~是能學會的嗎?!
讀者們可能會告訴我答案的……
-
3 # 乾坤堂主
謝邀!所謂的"醜書"是近些年的一種評論術語。對待事物你不懂的不要輕下結論,特別書法這種中國文化核心的東西。蘇軾說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齡。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表像很醜卻是高貴無比,而有的東西如明代劉基的《賣柑者言》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還有"衣冠禽獸等等,不足而言!或許有部分醜書屬於搞怪,但也有些醜書令人叫絕,一般情況下所言醜書主要在結字上而非章法吧!
-
4 # 快意詩畫
流行書風的追求者,一般來說都是有非常深厚的傳統功力的。我們在網上可以查詢到曾翔臨摹米芾書,王鏞寫的蘭亭序,沃興華寫的楷書烈女傳,其實都寫的氣象正大,維妙維肖,就筆法,章法來講,非但不醜,反而非常傳神。
本來是位大美女,故意搔首弄姿,塗脂抹紅,故作醜態,那麼他們的醜書到醜在什麼地方,是結字醜?還是章法醜?
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異,筆法是功夫,從臨摹中慢慢積累而來,筆墨技巧,有便有,沒有也強求不來,以上幾位醜書家,筆法精良,這個勿用置疑。
醜書家們,為了推陳出新,標新立異,故意誇張了字形的形態,加大了筆畫的濃炎,粗細,的對比,突出奇與正的矛盾衝突。章法上大力造勢,劍走偏鋒,或大幅宏篇鉅製,或線條分割,或雜亂無序,給人以壓迫感,視覺衝擊,看慣傳統書法的人都會引起不適感。
醜書家們的醜書在結構與章法上都會有醜態,只是各有各的醜,歷史上的醜,東施效顰,醜書的醜有西施效東施的味道,醜自醜,本質還是不錯的。
-
5 # 詩情畫意70639019
結體橫七豎八歪歪扭扭成何體統,還書法家呢,你要不說還當是二三歲孩子用秫秸棍學寫的字呢,都歪到那去了,真是醜到河溝裡了,別不顯丟人了,這是用毛筆寫的不!
-
6 # 疾飛昏鴉
昏鴉飛過書法藝術的天空……以楷書的結字和章法去要求草書那所有的草書皆為醜,越符合草書精神特點的怕是越“醜”呢。
篆隸楷行草都有著不盡相同的結字特點,從間架上講草書更符合篆隸的特徵。結字即字形結構,字形線條之間的組合關係。我們書法藝術對世界視覺藝術最偉大的貢獻就是正負空間的審美關係,我們講計白當黑。
楷書的結字嚴謹,草書的結字自由灑脫。前者法度中正,後者法度自成,各盡其美。
楷書忌僵、忌膩。橫平豎直只是對初學者的基本要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充分說明了楷書變化見微知著,平直易求險絕難得。
草書忌浮,忌油。結字法度雖然千變萬化但是總有約定俗成的規律可尋,不習古篆隸很難琢磨透其中奧妙,一般草書大家皆善篆刻。
章法佈局上草書和楷書大相徑庭,根本不是一種審美角度,經營上更強調密不透風疏可通車之對比美感。
結字是區域性,章法是整體。草書更講究整體美感,更強調視覺上的衝擊力。
書法結字有跡可循,有法可依,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死理,活學活用方為上法。
書法之法非律法之法,法乃梵語,能持者即法,法是自我修煉獲得覺悟的途徑,昏鴉總說法無定法,悟無高下才是習藝之道!王鏞書法取法古隸,結字清晰,章法渾然天成,此種佈局沒有精深的美學修為怎麼能取?認為醜的那是個人審美基本素養和格局出現問題了。
其實對於王鏞昏鴉也不是特別喜愛,總覺得有些刻意,但是足以為吾師,為眾師!這是昏鴉的最愛!不少人說是“醜書”,我第一次見原作是在眾多書法展示中看到的,他真的是“跳出來”的,不容選擇地撞進眼裡,直見心性,天人合一是不容琢磨的高下立見!
書法要看原作,要看什麼場合,什麼樣的表現方法,要看語言形式。書法審美任重道遠,愛者自重。
-
7 # 驚龍軒
醜書已經成為當代書壇的一個焦點話題,一方面各位醜書大咖紛紛據理力爭,似乎不把醜書推廣為當代書壇的主流書風誓不罷休;另一方面,廣大書法愛好者群起而攻之,將醜書逼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孰是孰非?可能真的要交給時間去評判了。
王冬齡書法
至於醜書是醜在結字還是章法,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醜書最開始叫流行書風,完全顛覆了傳統書法的審美習慣,深受日本前衛書風的影響,弱化了漢字於書法的作用,參雜一些西方構成藝術的理念,以視覺衝擊為主要目的。無論是結字還是章法,都與傳統書法的審美要求相去甚遠。當然,醜書也並非都是一種風格,理念也並不完全相同。
王鏞書法
相對來說,王鏞先生的醜書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些傳統審美的概念,雖然極力效仿一些古代磚文瓦當的民間書法,倒也不失古樸稚拙的美感,還是有相當藝術底蘊的;沃興華的理論知識最為豐富,醜書風格卻最接近日本前衛書風。非常注重視覺衝擊的展覽體;另外還有曾翔的“吼書”和王冬齡的“亂書”等等,對於大眾來說,也只能當成行為藝術來欣賞了。
沃興華書法
都說存在就有道理,醜書幾乎與書法家協會同時現身當代書壇,雙雙飽受詬病。醜書如過街老鼠,一露面便人人喊打;要求取締書協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這些東西存在的道理到底在哪裡?
-
8 # 仲剛51
書法與才識至關重要,才分,鑑賞力,文化素養是每個書法家所必要的。醜書的出現有各種原因,每一個人的出發點也不盡相同,不排除這裡面有高人一著的見識,但是大多數受名和利的驅使,急於出人頭地,以怪搏人眼球。很可惜,確實有挺多的書壇人物有相當的書寫功底,但終因文化見識的原因而走進不該走的路。反而把已有的功夫耽誤了。我認為書法還是要提高文化素養和鑑賞力才是出路。書以文傳世這應當是歷史證明了的道理。
-
9 # 中州耕牛堂主
所謂的“醜書”,大多醜在字的結構上,也有的是既醜在結字上,也醜在章法上。
啟功大師是一貫的堅決地反對醜書亂書的!但當下人就是不聽話,還以能寫醜書亂書為榮。
對於醜書亂書,做為一個書者,應予以包容為好,不要動不動就拿醜書亂書“說事”。人家喜歡寫醜書亂書,就讓他寫去吧,沒人能管得了的。
下圖這張所謂的“字”,不但醜在結字上,而且還醜在章法上。仔細看看,還真不是個東西!
下圖是什麼玩意?
唉!無語啦!
任它橫行去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涵化宇宙,包容萬物。
沒法子,對醜書亂書,只能包容。
看來,漢字書寫該“立法”了。
-
10 # 不二齋
對於醜書,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我們平時認為的醜書一般就是指的結構醜,也就是字形比較難難看,很多用筆好的作品也被列入醜書的行列。
其實我在沒有練習書法之前也這樣認為,喜歡標準的真楷書,我們平時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也是這種書體,但是書法需要做一些藝術化的處理,這樣沒有學過書法的朋友就很難理解了。比如米芾或者黃庭堅的書法,就很少人能看懂。
不過我理解的醜書,不僅僅是結構醜、章法醜、用筆醜,就連書寫的方式看著都醜。
章法醜就是亂,滿紙雲煙,不知所云,沒有一點書法的雅緻,隨意的打亂章法、過度的誇張變形,把毛筆用到底部,用筆桿搓。
書寫方式醜,這個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圖片,書寫的姿勢五花八門,有倒立式、雙手左右開弓式、鼻子嘴巴腳多管齊下式、大吼大叫式、下體式、還有用舌頭書寫的,真是無奇不有。
回覆列表
關於醜書之說,首先須分辨清楚其本質才能有的放矢評判。醜書大抵有二種,即“真醜書”和“假醜書”。“假醜書”是真書法,屬於那種有深厚傳統書法功底及綜合學養者不主故常的探索之作,真正書學研究、創作者因深悟傳統,故在長年累月的創作過程中,不喜作品面目、點線、結字、形式不斷的重複、雷同而形成習氣並制約藝術思維和頭腦固化,因此不斷地探索求變併力圖融會貫通“技進乎道”,並在此種催化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形成與眾不同的個性、風格,並儘量使每幅作品有不同的變化和境界,且深惡千篇一律而拒“複製性”書寫,對於這種“假醜書”而言,只有探索、研究的成熟或接近成熟和失敗之論。而“真醜書”是屬於那類從未了解過歷代文字演變、書法發展和偶臨過幾天碑帖或沒臨過碑帖“只會拿有毛的筆”寫字者的瞎塗亂畫,他們基本沒有任何書法基礎,也不懂得什麼是藝術什麼叫“美”,只是博人眼球胡弄庸輩俗子以謀取浮利,故這種“真醜書”無論“用筆、結字、章法”皆醜陋並惡劣傷眼且敗壞文化道德及社會良序。有智者當分辨和警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