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蔬菜植物doctor
-
2 # 豫大自動化老段
草甘膦屬於內吸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對人的急性毒性低於百草枯,但是噴灑時也要防護,避免噴灑到身上,孟山都天價賠償案的當事人就是經常噴在裸露的身體上導致,方舟子說比食鹽毒性低就是放狗屁。草甘膦對作物的安全性低於百草枯或其它專用除草劑。在作物旁邊要嚴格注意隔離,否則噴上很少也會對作物產生藥害。桃樹和女貞子的樹下禁止使用,否則來年開春會導致部分死亡。
-
3 # Smith老表
一說草甘膦 大家應該都知道農達,他是由美國孟山都在1970年那個樣子研發出來的,屬滅生性除草劑。到現在幾十年的農資市場基本是主打的滅生性除草劑,只要按照一定技術要求相對安全。 但一則新聞
“美國三千多名草甘膦致癌患者起訴孟山都:第一案首開庭”(連結: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8/08/392178.html
)草甘膦致癌的話題引發大家的探討。而且新聞指出: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定草甘膦(農達除草劑的主要成分)致癌以後,美國各地先後有3000多名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及其家屬起訴孟山都。
所以在日後的農藥除草藥劑當中儘量少用吧! 可以用草銨膦或是敵草快來代替(優先選擇草銨膦)。
個人建議
-
4 # 稼興農業
草甘膦是一種內吸傳導型滅生性除草劑,通常用於非耕地及果園除草,正常使用劑量為每瓶41%草甘膦異丙胺鹽200g兌水15公斤噴施於雜草表面。草甘膦主要是透過抑制雜草內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進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轉化,從而達到去除雜草的目的。雖然草甘膦有一定毒性,但是按正規方法操作,對人體本身不會造成傷害,按產品劑量使用,並不會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產生其它不良的影響。
-
5 # 使用者21123671424
草甘膦是嶺今為止毒性最低最安全的除草劑,手機輻射會致癌!能叫大家能不用手機嗎??不用草甘膦除草難道要人手用鋤頭去除草嗎???大家都用手機難道人人都生癌了???所以關鍵是控制劑量!沒有劑量控制一大桶水灌下去飲水都會死人!!!
反轉教系又噴唔係又噴!無病呻吟!瞎胡鬧!
-
6 # 湯臣氏
其實我想說,有比草甘膦更安全的除草劑嗎?很多人把草甘膦和轉基因掛勾,用於攻擊轉基因技術。其實草甘膦和轉基因並沒有半毛錢關係? 轉基因就是為了儘量減少農藥的危害,如果你有更安全的除草劑,比草甘膦更安全,那就再研發一種抗你這款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以後就噴你覺得最安全的除草劑,轉基因的出發點不就是這樣嗎?如果你找不到比草甘膦更安全的除草劑,麻煩閉嘴! 還有一些攻擊中國農業的人,求你們口上留情,別為了個人利益,毀祖國基業。我們要研發自己的品種,有自主專利,讓老百姓能種敢種,以後不用進口,還要出口國外。其實這也是孟山都最怕的事,而你們卻當了它的槍手。
-
7 # 小河清清666
儘量說得通俗一些: 草甘膦是一種廣譜除草劑,除草效果好,對人畜毒性小。除草劑有好多種,有的專殺雙子葉植物,有的專殺單子葉植物,還有的是廣譜除草劑,什麼植物都能殺死(具體品種,名字可以去百度)。其中有一種叫百草枯的除草劑,廣譜,除草效果好,但是有劇毒,人誤食或服毒根本沒治,只能看著慢慢死亡。所以從2016年起,國家已經禁止使用了。而草甘膦則相對安全得多。當然,低毒不等於無毒,畢竟是農藥,不是飲料,沒有必要按照食物安全標準去要求它的安全性。除了神經病,沒有人會拿著農藥喝著玩兒。好多人談草甘膦色變,他們不知道除了草甘膦,還有幾十種別的的除草劑,也不知道別的除草劑比草甘膦毒性更大。農民要除草,即使不用草甘膦,也必須要用比它更毒的其它除草劑。為啥轉基因要轉抗草甘膦的,就是因為草甘膦低毒,對人畜的毒性小,可以實現既能除草,又最大限度降低對人的危害的理想效果。有些人偏偏顛倒邏輯,把草甘膦說成是轉基因伴侶,讓人誤以為只要轉基因就得必須用草甘膦一樣,說好聽點是“神邏輯”,難聽點叫“無賴邏輯”,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給轉基因增加一層恐怖色彩。他們永遠不會告訴你,即使不用草甘膦,農民也會使用更毒的其它除草劑。可以簡單想一想,不轉抗草甘膦的基因難道要轉抗“百草枯”的基因嗎?還經常有人會說,草甘膦低毒,你敢喝嗎?這就更無賴了。草甘膦是用來除草的,是農藥,你偏偏要求別人把它當可樂去喝,這不是無賴是什麼?沒毒或者低毒的東西多了去了,難道都要人家去嚐嚐?
肯定有人會說為啥就不能不用除草劑呢?當然可以不用,但前提是不管莊稼死活,任憑荒草叢生,草盛苗稀,收多少算多少,收不了拉倒。人工除草?誰來鋤?農民反正現在不鋤草了,因為他們比那些不事稼穡,只會說風涼話的人清楚,人工除草累死累活,一天也鋤不了幾壟地,活受罪還掙不到錢,會窮得當褲子的。他們有除草的功夫還不如去工地搬幾塊磚掙錢呢。規模種植就更不用提了,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實現了。機械除草也不現實,因為並不是所有莊稼,所有生長期都適合機械作業。倒是聽一位姓唐的農業局長說過要用機器人除草,這個倒是非常令人期待,只是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也不知道機器人是不是很便宜,是個人就買得起。
最後想說的是,如果反轉基因可以,這是個人的自由。但一定要就找點別的更有力的證據,別再拿草甘膦說事兒,不然顯得太無知。你就是把草甘膦罵死了,在世界上不存在了,農民還是要用別的更毒的除草劑。不要天真地以為沒有了草甘膦就能吃到不用除草劑的糧食了,別說沒有,就是有你也不一定吃得起。你想也沒用,沒人給你種。如果你有的是地,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力氣,或者有的是錢僱人也行,所有食物都是自己種,自己除草,自己捉蟲,自己加工,然後自己吃,那就太好了。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那還是省省吧。
-
8 # zhenhuan2
試舉一個例子:農民種了四塊地,三塊地(ABC)種了轉基因種子,一塊地(D)種了非轉基因種子。A地因為沒有長草,沒有施任何除草劑,B地用了草甘膦除草,C地也除草用了白葉枯除草劑,D地也用了草甘膦。結果是收成的產品:A地是轉基因產品但與草甘膦完全沒有任何關係,而且也沒有除草劑殘餘;B地的產品也是轉基因產品含草甘膦殘留;C地產品也是轉基因產品但沒有草甘膦殘留而是白葉枯殘留;D地沒有產品,因為不是可以防草甘膦的轉基因種子,所以草甘膦也將作物和草一起殺死了。從中可以清楚,草甘膦並非肯定與轉基因產品相關而是與使用相關,防草甘膦的轉基因種子是可以在除草時使用草甘膦不傷害該農作物。另外,美國最近一個草甘膦致癌的訴訟人是一個校園園丁,他使用草甘膦校園除草,與轉基因產品種植沒有任何關係。至於那些說轉基因是轉入草甘膦的無知笑話,只能去科普了。
草甘膦是在製造的至少有來自20個國家的91家生產商,包括:中國53個,印度9個,美國5個,其他在澳洲,加拿大,德國,新加坡,西班牙,英國和委內瑞拉等等(農藥國際,2015年)。草甘膦在130多個國家註冊,2010年,它可能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除草劑,全球年產量估計約為60萬噸。中國目前的產量超過全球40%的草甘膦供應量,出口量全球供應量的近35%(希爾頓,2012年)。( 資料來源: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官方網站 https://monographs.iarc.fr/wp-content/uploads/2018/06/mono112-10.pdf)可以清楚,草甘膦雖然是國外發明,但並非草甘膦等同孟山都。最大的源頭是中國,是我的國!草甘膦產量是孟山都的兩倍多,是全球草甘膦供應的主要國家,其中出口佔草甘膦產量的85%以上。
二、草甘膦是否致癌的學術性爭議
對草甘膦的安全性問題,科學界有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法對每個案例去剖析,其實採用最有影響力和權威性、代表性的例子,來討論它的結果就可以了。我認為最大的兩方代表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等機構的科學家的互懟了,就說說他們之間的分歧,文中敘述是主要觀點,詳情提供了官方網頁供驗證。
2015年3月20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組織一些專家開了約一週的研討會後,發表了一個報告,將草甘膦列入2A類致癌物(注:1類是對人類致癌;2類是很可能對人類有致癌),主要提到:“對於除草劑草甘膦,人體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致癌性證據有限。人類試驗的證據來自2001年以來出版的美國,加拿大和瑞典的發表研究,主要是農業。”(https://www.iarc.fr/wp-content/uploads/2018/07/MonographVolume112-1.pdf),注意,他們是沒有做任何試驗評估,只是依據已發表的文獻、報告來做評估的。
這個對草甘膦作為致癌物的分類,馬上被質疑是違反了世界上大部分政府機構的結論,並且存在對材料分析的偏見和未考慮科學證據權重這些的問題。較有針對性的一個研究是由四個專家小組(動物生物測定、遺傳毒理學、草甘膦暴露、流行病學)直接對全部證據進行審查,專家組得出結論,該資料不支援IARC的結論,即草甘膦是一種“很可能的人類致癌物(2A類)”,並且與之前的監管評估一致地進一步得出結論,草甘膦不太可能造成對人類有致癌風險。(詳細的評估情況請檢視網頁: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408444.2016.1214677)。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漢克坎貝爾告訴法律新聞:“這(草甘膦)是一種對人類沒有毒理作用的化合物,並且沒有任何生物途徑可以造成傷害,使用選定的流行病學論文的小組仍然宣稱是致癌劑,他們拿走了患有各種癌症和與草甘膦的存在相關,然後宣佈因果關係。”
為什麼有人挑戰IARC將草甘膦列為很可能致癌物呢?因為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分支機構,它一般是邀請科學家審查一種物質的研究報告,以確定它是否會導致人類癌症。它沒有監管權; 它是衡量危險,而不是風險。實際上是一個諮詢類的機構。如果你清楚他們過往的一些分類情況,可能會更有助於理解。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表示,咖啡很可能具有致癌性。在這個2A類別的列表裡,除草甘膦外,還有什麼具體的例子呢?在將草甘膦2A分類後約七個月,它們也將紅肉歸在2A,最新的是在2018年甚至將65°C以上的熱飲料(飲用)也放在2A類別中。在職業方面,1989年將石油煉製(職業暴露)、1993年將藝術玻璃,玻璃容器和壓制品(製造)、2010年將美髮師或理髮師(職業曝光)也放在2A類(檢視IARC官方網頁:https://monographs.iarc.fr/list-of-classifications-volumes/)。根據IARC的報告,世界各地對草甘膦的索賠紛紛出現了,(最新的引發例子是,2019年1月15日法國一個法庭據此判決,取消了基於草甘膦的一種除草劑許可證,直接推翻了2017年底歐盟委員會將草甘膦應用許可延長5年的決定。)因此他們的分類引起了各國政府管理部門的重視,(EPA)和歐洲食品安全域性(EFSA)公開表示不同意IARC的草甘膦分類。IARC宣佈後,EFSA受委託跟進調查核證。( 資訊可參考Legal Newsline(專門進行司法新聞報道網路)的網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408444.2016.1214677 )
最有權威的不同結論來源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職業和環境流行病學處等等旗下機構的12名科學家,他們在2017年11月15日於國際癌症研究所雜誌(曾是NCI的官方雜誌,1996年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接管)上發表了《農業健康研究中草甘膦的使用和癌症發病率》,報告涉及他們在長達四年跟蹤調查54251個施藥者,44932(82.8%)使用草甘膦,包括5779例癌症病例(佔所有病例的79.3%)。得出的結論:在這項大型前瞻性佇列研究中,草甘膦與任何實體瘤或淋巴惡性腫瘤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包括NHL及其亞型。有證據表明需要確認的最高暴露組中AML(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風險增加,但這種關聯因為病例少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見網頁: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136183#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支援這個結論。這個機構及研究結論頗具權威性,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所屬的28個研究所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研究所。1937年後NCI正式成立,1971年國會透過國家癌症法案修正案,擴大了NCI的研究範圍和工作職權,並制定了國家癌症研究計劃,以法律形式保證了NCI的權威和職責。其擁有4000多名科學家,支配每年50億美元科研基金。另外,有超過5,000位科學家作為專案主持人參與了NCI的工作,同時也在美國及國外約650所大學、醫院或者其他機構協同其工作。
絕大部分權威科研機構都對草甘膦致癌持否定的結論,IARC將其列入2A類致癌物也沒有自己組織的評估測試資料來支援,但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過如果對比將他們列入2A致癌很可能的其它例子(紅肉、高溫度熱飲)來看,牛肉、羊肉都是紅肉,IARC也列入2A類很可能致癌物,草甘膦起碼是除草劑,所以我覺得也不是太出格啦。但如果引用IARC的等同類別結論,則完全可以換一種說法:草甘膦的致癌很可能性與牛肉一樣,這樣大家可以接受吧?哈哈哈。其實,問題關鍵在於這個結論會用作司法依據,而引發很多索賠官司,奇怪只是未見有引用這個為吃牛肉致癌而索賠的個案。
最近一個官司常被用於質疑草甘膦致癌的例子,就是上面曾提到的美國校園場地管理員約翰遜2016年訴長期接觸草甘膦患癌,加州高階法院初審被判孟山都要賠2.89億美元。這個案子未完成,孟山都反駁:“該判決不是基於科學結論,這與陪審員們的科學知識水平相關,並不能要求普通公民具備準確全面的農藥和癌症知識。”由於孟山都進行了上訴,因此,此案最終結論還要等待兩審的終審結論。不過可以預見NCI的草甘膦非致癌研究結論將會起到支援孟山都上訴的作用。然而,從致癌問題的焦點“接觸草甘膦是否引發約翰遜癌症”上,約翰遜的律師維納斯也不敢直接杆草甘膦的科學評估,他稱:草甘膦本身並不是最大的問題,草甘膦和“農達”除草劑的其他成分之間的反應,使這一產品具有更高的致癌性。從法律層面上,約翰遜的律師無需證明除草劑是導致癌症的唯一原因,只需證明是“重要的誘因”之一。孟山都則稱,在加州法律下,約翰遜需證明,如果沒有接觸“農達”除草劑他就不會患上癌症。對這案件雖然未到終審,但看來用做草甘膦致癌的鐵定依據似乎力度不夠。
三、各國和國際權威機構對草甘膦是否安全的觀點
國際權威組織和政府部門對草甘膦的致安全性官方持什麼觀點?下面舉例說說一些官方的結論:
1、針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關於草甘膦的2A分類結果,歐洲委員會做了第二次授權歐洲食品安全域性(EFSA)評估,得出結論:根據法規(EC)No 1272/2008,草甘膦不太可能對人類造成致癌危害,並且證據不支援對其致癌潛力的分類。(檢視歐洲食品安全域性的官方發表網頁: 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2903/j.efsa.2015.4302)
2、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的結論:2017年3月15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局風險評估委員會(RAC)以協商一致方式達成:根據現有資訊,沒有證據表明將草甘膦與人類癌症聯絡起來;草甘膦不應歸類為導致遺傳損害(誘變劑)或破壞繁殖的物質。同樣的結論也得到以下組織認同:
歐洲食品安全域性(EFSA),由27個歐盟成員國主管當局的專家提供支援;
歐盟以外的國家當局(例如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會 - 世界衛生組織農藥殘留會議(JMPR)。
因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仍然是唯一具有不同觀點的機構。
正因為如此,歐盟委員會2017年底通過了將草甘膦批准續簽5年的法案。
( 檢視歐盟委員會官方網頁: https://ec.europa.eu/food/plant/pesticides/glyphosate_en )
3、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農藥殘留的會議(2016年5月9日至13日,日內瓦)會議總結報告說:鑑於齧齒類動物在人類相關劑量下沒有致癌可能性,且哺乳動物口服途徑缺乏遺傳毒性,並考慮到職業暴露的流行病學證據,會議得出結論,草甘膦不太可能對人類造成致癌風險。(檢視世衛官方網頁: https://www.who.int/foodsafety/jmprsummary2016.pdf?ua=1 )
4、加拿大衛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2017年4月28日發表重新評估草甘膦安全性報告,重新檢查草甘膦的總體結果如下:草甘膦不具有遺傳毒性,不太可能造成人類癌症風險;與使用草甘膦相關的膳食(食物和飲用水)暴露預計不會引起人類健康的風險;如果遵循更新的標籤說明,與使用草甘膦相關的職業和居住風險並不重要;環境評估的結論是,噴霧緩衝區對於減少噴灑漂移對非目標物種(例如,處理區域附近的植被,水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的潛在風險是必要的;據修訂的標籤說明使用時,預計草甘膦產品不會帶來與環境有關的風險;所有註冊的草甘膦用途都具有農業和非農業土地管理中雜草控制的價值。(檢視加拿大政府官方網頁: 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services/consumer-product-safety/reports-publications/pesticides-pest-management/decisions-updates/registration-decision/2017/glyphosate-rvd-2017-01.html)
5、美國環境保護署(EPA)2017年12月18日釋出草甘膦風險評估草案,指出:人體健康風險評估草案得出結論,草甘膦不太可能對人類致癌。根據農藥標籤使用該產品時,原子能機構的評估未發現對人類健康有任何其他有意義的風險。原子能機構的科學發現與其他一些國家的科學審查結論以及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調查研究所的結論一致。(檢視官方網頁: https://www.epa.gov/pesticides/epa-releases-draft-risk-assessments-glyphosate )
絕大部分的國家和國際性官方組織,都是認同草甘膦是同類除草劑裡的低毒、安全、廣譜、有效的除草劑。
四、對網路一些爭議的看法
1、一些反轉人士有意將草甘膦與轉基因、孟山都捆綁進行汙名化,特別是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這個世衛組織的一個部門的分類,誤導為衛生組織的草甘膦致癌觀點,常誇大事實、帶有煽動性以偏概全,對正確理解草甘膦這種除草劑的真實安全性造成了偏差。更以無依據的抹黑(如孟山都走狗、收了錢等等)來攻擊對方,如果以此挑動的民族仇恨,也需知道中國才是草甘膦的生產最大國,槍拿反了吧!將一種除草劑當成轉基因產品更是混亂(本文開始已做解釋)。
2、一種除草劑不能說絕對無毒,是否安全需要在合理接觸量上定義,草甘膦及其製劑對植物毒害性大,但對人畜毒性極小,急性口服毒性(LD50)一般大於4 000 mg/kg,且未發現慢性毒性,屬低毒除草劑。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制定的各類食品中草甘膦最大殘留限量(mg/Kg):穀物30,麥麩20,黃豆20,甜菜15,玉米5,牛奶0.05。在這種殘留量前提下,是完全安全的。在合理正常使用下,對人也是安全的。經常見有人說要別人喝才可證實其安全性,這是流氓式的做法!試問:洗碗用洗潔精公認是安全的,你可以喝洗潔精嗎?需要這樣才可證明它的安全性嗎?如果真要以喝的方式來驗證安全性高低,是否應該提議別人喝草甘膦,你則喝另外一種等量的除草劑(如百葉枯等等)來比較。科研資料,大鼠喂服用半數致死量(LD50):草甘膦的約為5000mg/kg,食鹽(氯化鈉)約為3000 mg/kg,LD50數值越大,則毒性越低。這就是方舟子說草甘膦毒性低於鹽的依據,也見有人恥笑他的說法,不過沒必要真要做服用挑戰,只要相信科學資料,做個對比可以瞭解其毒性水平好了。但我也始終認為有人不會看和相信這些資料,甚至不會看這文章就回復說要我喝草甘膦,不信?如果看過的還叫喝草甘膦的朋友,請在回覆後面加三個歎號。你們試試看回復吧。哈哈哈。
3、草甘膦的安全性不能取代它的可用性,相信今後肯定有更好的除草劑品種替代草甘膦,但在這之前,不能單單僅質疑草甘膦的毒性(儘管低毒也是毒)。除非你可以推薦更低毒、有效、價低的除草劑給農民用,要不就保證提供足夠的人手或提供足夠的除草機械幫他們除草,否則農民朋友種草還是種莊稼?關鍵不在於某種除草劑有沒有毒,而是評估它是否在除草劑裡相對較好的。所以,批評草甘膦的同時,請務實一點,也給出理由及推薦另外一種除草劑。不然是否也可以用流氓一點的說法:你去當農民種幾年莊稼除草試試!另外,如果是使用草甘膦這種廣譜除草劑種莊稼,就需要抗草甘膦的轉基因種子,不然莊稼也被殺死,實際上也是先有草甘膦,後有抗草甘膦的轉基因研究。哦,現在開始沾上轉基因了,打住!別讓反轉人士借題發揮,如果你的回覆涉及轉基因,上面文章基本沒有涉及轉基因的話題,肯定你沒有看文章就開口噴,無賴吧?哈哈哈。
4、實際上對草甘膦是否安全的爭論不會停止的,相信哪個觀點應該基於其公信力上,對權威機構的說法不相信,甚至無據指責他們都是拿好處,有這麼多的機構都是如此?開玩笑啦!不過肯定有些人誰說都不信,只信某人的話或者只信自己的感覺,這些偏信的人無論用什麼證據都無法叫醒,省點心吧!
-
9 # 刪了有態度
一,草甘膦是農藥,不是飲料。化肥,農家肥一樣,不是讓您直接吃的。
二,草甘膦的LD50為5000mg/KG,低於食鹽的LD50:3000mg/KG。根據毒性分級屬於輕度毒性。
三,草甘膦的致癌目前國際標準中列為2A類。低於加工肉類(紅肉)1A,香菸1A,酒精1A。
四,世界目前90%以上草甘膦由中國大陸生產。生產出來的草甘膦除國內使用外,70%用於出口。可查資料16年,中國草甘膦產量在80萬噸左右(根據產能計算,實際產量會有所差異)。
五,草甘膦並非轉基因植物專用除草劑。目前,草甘膦被廣泛用於農作物以及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過程中,包括水果,茶葉,中藥等植物的種植。
六,百草枯作為劇毒除草劑,目前在中國大陸已經禁止新的生產及銷售。僅允許前期部分工廠庫存銷售。
七,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如何讓農民高效的生產,一直是各級政府關心的事情。如果不用除草劑,就是生產的倒退。
-
10 # 悟—痴
關注國民健康的有識之士,良心公知等,早就提出質疑,在現有的轉基因技術及其配套的草甘膦農藥水平下,任何小範圍轉基因作物試種及低劑量草甘膦農藥噴灑,沒有任何辦法證明是安全的。在利益相關者和無良媒體的宣傳鼓動下,消費者群體對於轉基因作物及草甘膦農藥的認知,是盲從和混亂的
什麼是草甘膦?草甘膦(或N-膦醯甲基甘氨酸)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廣譜除草劑之一,約佔世界除草劑市場的25%。草甘膦除草劑廣泛用於農業,因為它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易於使用的殺滅雜草的化合物,特別是一年生闊葉雜草和與作物競爭的草。雖然草甘膦產品確實主要用於農業,但一些國家也使用草甘膦除草劑來控制林業,園藝和非栽培場所(如工業區和高速公路)中不需要的雜草生長。
草甘膦除草劑的工作原理如何?作為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不加選擇地影響廣譜雜草),草甘膦透過阻斷植物生長的必需途徑起作用。一旦被植物吸收,草甘膦就會結合並阻斷一種叫做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酶的活性.EPSPS酶在莽草酸途徑開始時出現。透過阻斷該途徑,植物不能產生生長所需的某些蛋白質。
通常會怎樣接觸草甘膦?草甘膦除草劑暴露在農場工人和農田附近居民中最為常見接觸草甘膦除草劑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行,包括:
與面板接觸與眼睛接觸在使用過程中吸氣吞嚥(如果您使用後沒有正確洗手)草甘膦副作用科學家已經能夠將與草甘膦暴露有關的許多健康問題聯絡起來,包括但不限於:
多動症:“環境健康觀點”雜誌2002年報道,接觸Roundup [草甘膦除草劑]與注意力缺陷症(ADHD)有關,這可能是由於除草劑破壞甲狀腺激素功能的能力。阿爾茨海默病:發表在“毒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草甘膦暴露可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症診斷中發現的同種氧化應激和神經細胞死亡。它還影響CaMKII ,這種酶的失調也與阿爾茨海默氏症有關。自閉症: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研究科學家表示,草甘膦毒性的症狀與自閉症的症狀非常相似。出生缺陷:草甘膦暴露會破壞維生素甲訊號通路,這對正常的胎兒發育至關重要巴拉圭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噴灑草甘膦除草劑的田地相距不到一英里的女性所生的嬰兒,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其兩倍多。癌症:有許多草甘膦研究將草甘膦與癌症聯絡起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機構)於2015年發表了一項研究,確定草甘膦是一種可能的人類致癌物2014年發表在國際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雜誌上的一項薈萃分析研究和2008年瑞典研究中將草甘膦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聯絡起來。還有其他人,包括在阿根廷的一項研究使用農達的農業社群65000人(被稱為“燻蒸城鎮”的社群)發現,癌症發病率比該國的全國平均水平高出兩到四倍。具體而言,該研究指出乳腺癌,前列腺在和沒有噴灑的社群中,只有3 %暴居於Roundup [草甘膦除草劑]的人群中的高癌症率可能可以追溯到除草劑已知的誘導DNA 傷的能力,這在許多實驗室測試中得到證實。腹腔疾病:對暴露於草甘膦除草劑的魚類的研究表明,一些消化問題與乳糜瀉相似草甘膦暴露與乳糜瀉之間的相似之處包括對解毒環境毒素至關重要的酶的損害,腸道細菌的不平衡,氨基酸消耗和某些礦物質缺乏。結腸炎:一項題為“草甘膦對潛在病原體和體外家禽微生物有益成員的影響”的綜述研究發現,草甘膦毒性可能是梭菌過度生長的重要誘發因素,梭菌是結腸炎的既定因果關係。心臟病:熵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草甘膦暴露可導致身體酶的破壞,導致溶酶體功能障礙,這是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因素。炎症性腸病:在另一項熵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接觸草甘膦已被證明會在某些情況下產生嚴重的色氨酸缺乏,從而導致炎症性腸病。腎臟疾病:草甘膦除草劑暴露可能解釋了最近印度,中美洲和斯里蘭卡農場工人腎臟疾病統計資料的飆升。據國際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雜誌稱:“雖然單獨使用草甘膦不會引起慢性腎病的流行,但它似乎已經具備了破壞成千上萬農民腎臟組織的能力“。肝病:200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極低劑量的草甘膦可以破壞肝細胞功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看薈萃分析了近30年價值對農藥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職業暴露之間的關係的研究,發現草甘膦除草劑暴露和乙細胞淋巴瘤之間的正相關關係。帕金森“病:帕金森以下草甘膦暴露的開始已經由多個實驗室研究的記錄,這表明,草甘膦可誘發本病的細胞死亡特徵。草甘膦化學方程式
草甘膦除草劑歷史1960年 - 孟山都公司成立了農業部門。1970年 - 孟山都化學家John E. Franz發現的草甘膦.Franz是一位年輕的化學家,最近被轉移到孟山都公司的農業部門,他開始與另一位孟山都科學家Phil Hamm博士合作。當時孟山都公司除草劑篩選計劃負責人哈姆對孟山都公司科學家最近提交的兩種化合物感到興奮。最初作為水軟化劑研究,哈姆認為這些化合物可能有用作除草劑。他最終要求弗蘭茲研究這種可能性。在他的研究中,Franz認為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種有益的化合物 - 一種他可能隨後能夠合成的化合物。合成的第三種化合物Franz被稱為草甘膦,它將繼續改變未來許多年的農業世界。1974年 - 孟山都公司獲得專利,將Roundup [草甘膦除草劑]推向市場。1976年 - 孟山都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實現了Roundup的商業化。20世紀70年代後期 - 大多數農民認為他們除了使用除草劑之外別無選擇。在此期間,大多數除草劑是芽前出現的,這意味著除草劑在田地表面形成化學屏障,當它們發芽並與屏障接觸時殺死雜草。芽前除草劑需要在田間持續傳播並長時間保持活躍,以確保春季雨季後的有效性。這兩個問題在環境上存在問題,因為先發制人的除草劑可能會衝入溪流和地下水中,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嚴重破壞。以此為背景,草甘膦除草劑被視為其他除草劑的“環保替代品”,孟山都綜合報銷售開始蓬勃發展。1984年 - 孟山都向遭受橙色特工影響的越戰老兵支付數百萬美元。孟山都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開發並向軍方提供了脫葉化學品。1985年 - 環境保護局(EPA)將草甘膦歸類為C組化學品。美國環保署的決心意味著草甘膦可能對人類有致癌作用。該名稱基於早期動物研究,其發現“.. ....雄性大鼠睪丸的間質細胞腫瘤增加”,以及高劑量雌性大鼠中的‘胰腺腫瘤’。1991年 - 在孟山都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遊說活動之後,EPA將草甘膦的分類改為E組。在發現可能的癌症聯絡六年後,EPA改變了草甘膦的分類,發現了“人類無致癌性的證據“。在孟山都推出其Roundup Ready轉基因種子之前不久,草甘膦的分類發生了變化,該種子將成為每年60億美元的產品。這些轉基因種子對草甘膦除草劑具有抗性。1991年 - 孟山都公司聘請Craven Laboratories進行Roundup研究。幾個月後,Craven Laboratories的所有者和三名員工被指控進行欺詐性實驗室操作。1996年 - 紐約總檢察長對孟山都公司提起訴訟,指控草甘膦除草劑“比食鹽更安全”且“幾乎無毒。”訴訟以協議結束,孟山都公司同意停止宣傳Roundup是安全的。問題是該協議僅限於紐約州。在其他地方,孟山都可以繼續其針對抗農達的錯誤資訊活動。1997年 - 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報告發現,草甘膦是農業工人中與農藥有關的疾病最常報告的原因之一。2001年 - 特別報告指出草甘膦可能導致心血管,胃腸道,神經和呼吸系統損害。2011年 - 草甘膦除草劑用於美國2.1億英畝的農田。2013年 - 孟山都公司要求並獲得EPA批准,以提高草甘膦的耐受水平。2015年 - 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將草甘膦歸類為“可能對人類有致癌作用”。“該研究基於來自11個國家的17位專家的觀點。研究人員還發現”有限的證據“表明草甘膦對人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致癌性。為響應世衛組織的研究,一些國家禁止草甘膦除草劑的私人和/或商業銷售,包括綜述。
回覆列表
草甘膦的如果人體攝入過量,會引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活動紊亂,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這幾年草甘膦的其它毒性也越來越收到研究人員重視,有研究報告指出,草甘膦會引起嬰兒出生缺陷,孕婦接觸草甘膦,有高致畸性。還有研究報告指出,草甘膦能夠影響引起植物生殖變異。
因此,草甘膦不但有毒性,而且還會在身體內累積,對身體造成長期的危害,所以應該對草甘膦的危害要有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