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怪蜀黍老囧曾
-
2 # 雲石
如果僅僅從揚名立萬的角度出發,阿富汗還真要感謝本拉登。正是這位恐怖大亨的911“驚世之作”,讓阿富汗這個身居亞歐大陸內陸的閉塞小國,在21世紀初始便聞名全球。而美國隨即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更使這個原本毫不起眼的貧弱小國,在十多年的時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新聞熱點。
不過,這種戰爭帶來的聚焦,對阿富汗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雖然消滅極端勢力,符合阿富汗整體利益,但這一打就是十多年,自家地盤上經年累月的戰火紛飛,任誰也不喜歡這種局面。
而對美國來說也同樣如此。堂堂世界霸主,在這塊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一打就是十年,最後卻慌不迭的急著撤兵退場——這實在有些顏面無存。
不過美國也不必太過懊喪。把時光倒退30年,七八十年代的蘇聯也同樣攻打過阿富汗,也同樣推翻了當時的政權。而蘇聯的結局更慘——這場同樣持續十多年,同樣耗費天量資源的蘇版阿富汗戰爭,不僅同樣以狼狽退出收場,還直接引發了蘇聯的危機,成為其土崩瓦解的重要推手——相比之下,美國能全身而退還算好了的。、
全球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均在阿富汗慘遭滑鐵盧,這個中亞小國何以有這等魔力?我們從地緣的角度來做個分析。
首先看一下阿富汗的基本面。阿富汗位居亞歐大陸內陸腹心地帶,領土面積近6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萬。地理格局上,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橫貫西南,是其與東亞和南亞的地緣分割線,伊朗高原由西延生向東,佔據了阿國領土的絕大部分。
這實在是一個十分糟糕的地緣條件。從內部看,阿富汗內部基本上沒有任何高價值的地緣板塊,國家可開發程度不高。
外部看,由於地處內陸,阿富汗沒有任何出海口,周邊又都是高原、山脈、荒漠,將其四面包圍,形成了天然的閉塞格局。
還有一點,由於阿富汗地處亞歐大陸腹心,無論是以長江——黃河流域為核心的東亞文明,以恆河為核心的南亞文明、以新月沃地為核心的伊斯蘭文明,還是以東歐為核心的俄羅斯文明,都與其相距遙遠,且關山阻隔,所以阿富汗也很難承接其他主要文明的輻射。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阿富汗很難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只是,阿富汗自身條件惡劣,但在地緣格局上,身居東亞、中亞、西亞、南亞四大板塊交匯之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卻使他成為各個主要地緣勢力的衝突核心。無論是誰,只要佔據此處,便獲得了向周邊其他板塊拓展地緣影響力的通道,對這些地緣勢力構成巨大威脅。
所以,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各大地緣勢力的必爭之處。
由於地緣關係上相對更加緊密,所以在農耕時代,這裡成為伊斯蘭文明的範圍;而到近代以後,伊斯蘭文明整體衰落,佔據北亞和中亞的俄羅斯,和佔據南亞次大陸的英國又從南北兩個方向,對阿富汗展開爭奪。兩次世界大戰後,日不落帝國解體,英國勢力退出,俄羅斯便成為唯一有能力對阿富汗施加影響的主要地緣勢力。
但是,先頭的伊斯蘭也好,後來的俄羅斯也罷,對阿富汗的影響力都是十分孱弱的。遙遠的距離,和阿富汗極端封閉的地理環境,大大降低了他們投射地緣影響力的能力。
就伊斯蘭而言,雖然憑藉農耕時代的強大實力,將阿富汗納入自身勢力範圍,但這種納入只是文化上的。政治上,任何一個以西亞為本部核心的伊斯蘭政權,只有在最強盛的大一統時期,才有能力將這個既邊遠又閉塞的板塊納入旗下。一旦稍有衰落,阿富汗就成為最先獨立的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說,阿富汗與伊斯蘭文明的關係,和農耕時代越南與華夏文明的關係極為相似——文化上可以融入,政治上難以吸納。
而阿富汗更處於中亞五國南方,屬於中亞與南亞的交匯處,加之地理環境閉塞,基本上已是俄羅斯地緣影響力的末梢。除非俄羅斯強大到極致,否則很難將其徹底掌控。
不過,70年代的蘇聯,也正處於俄羅斯文明強盛的頂峰。所以蘇聯才進軍阿富汗,希望透過對該地區的掌控,輔之以自身的強大實力,進而改變西亞、南亞甚至東亞的地緣政治格局。
當然,以蘇聯的強大實力,摧毀阿富汗政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在掌控上,蘇聯卻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由於地緣關係太過疏離,俄羅斯文明很難輻射到這一地區,而且阿富汗惡劣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其在經濟上與俄羅斯的可融合程度較低,所以俄羅斯無法透過經濟和文化融合的方式,實現對該地區的有效控制。政治和軍事上的高壓統治,成為蘇聯控制阿富汗的唯一手段。
但是,經濟和文化上不能融合,決定了阿富汗對俄羅斯不存在依賴和認同。這種情況下,阿富汗人沒有理由放棄獨立自主的政治權力,聽命於遠在東歐的莫斯科。換句話說,阿富汗人的反抗意識是不可消除的。
而阿富汗以山地為主的內部地緣結構,也大大增加了蘇聯對其有效掌控的難度。阿富汗人可以憑藉複雜的山地地形,大幅削弱蘇聯的軍事優勢。
當然,僅憑這兩條,也未見得就一定能逼退蘇聯。畢竟蘇聯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超級大國,而阿富汗的實力又微不足道。就算存在巨大的先天不足,但憑藉懸殊的實力對比,只要蘇聯願意多花些時間,依然有可能取得最終勝利。
但這個地球上,不只是有蘇聯和阿富汗兩個國家。至少,上的了檯面的大國中,還有美國和中國,不願意看到阿富汗落入蘇聯之手。
美國雖然遠在東半球,但畢竟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中國雖然國力孱弱,但畢竟與中亞為鄰。固然,地緣關係決定了,此時的美中,都無能力直接干涉阿富汗,但透過一些方式加以影響,還是可以做到的。
於是,以美國為主,中國打下手,大量的美金和武器輸入阿富汗,落入抵抗蘇聯的阿富汗土著勢力之手。而以意識形態為標準的部分伊斯蘭勢力也加入其中——本拉登即於此時入阿。
雖然美、中、伊的幫助都比較有限。但猶如最後一個砝碼,扭轉了阿富汗的形勢。雖然這些支援不足以幫阿富汗擊退蘇聯,但也使蘇聯始終無法取勝,最終在實力消耗殆盡後狼狽退場。
蘇聯侵阿的失敗,證明了在阿富汗特殊的地緣條件下,任何一方勢力對其的影響都是極為有限的。這決定了外來力量縱然實力超強,面對阿富汗本土勢力時,也最多就能維持個微弱優勢。就算侵入者不惜血本,但只要其他勢力稍做幫助,土著勢力就能將侵略者拖入泥潭。
鑑於阿富汗地處各大地緣板塊交匯,想讓其他勢力坐視不理,實在難如登天。帝國墳場,正是在這種讓外來者內外交困的格局下得以形成。
不過也有例外。
蘇聯退出後,阿富汗落入塔利班之手。隨後,本拉登以此為根基,建立基地組織 ,並在911一戰成名——而此舉也遭來美國瘋狂報復,美版阿富汗戰爭隨即打響。
此時的美國正是如日中天,放眼全球無人敢阻。正是這份超強實力,使他有能力以反恐劃線,迫使中、俄、伊等周邊勢力都不敢向塔利班和基地施以援手,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在幾乎不受任何外力干擾情況下經營阿富汗的難得機遇——這幾乎是幾百年來頭一回了!
但即便如此,美國的阿富汗戰爭依然步履維艱,最後只能草草收場。
-
3 # 驍勇34
因為到今天為止,阿富汗從來沒有被哪個大國戰勝和征服。各大國的每次入侵,都深深陷入了阿富汗給他們準備的絞肉機。而每次戰爭,都有天文數字的“外國士兵”命喪此地,所以,這個國家被“一些人”稱為帝國的墳場,還有一些人稱阿富汗為“大國絞肉機”。
在古代歷史上,波斯、阿拉伯、沙皇、蒙古帝國都入侵過阿富汗,但每次戰爭都是大敗而歸,我們古代的大唐帝國也一個下場。
而在近代史上的1839年到1919年,英國的三次入侵、打了將近八十年,幾萬士兵最後都埋在了阿富汗,變成了壘壘白骨。
1979年,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打了十年,慘敗撒軍後,“對外”宣佈也有5萬多人傷亡,而埋在阿富汗的應該不止五萬,而這次戰爭最終能導致蘇聯解體,可見阿富汗有多恐怖。
2001年10月份,繼911遭恐怖襲擊後,以美英為首的北約以“反恐"的名義再對阿富汗發動戰爭,結果,美軍被絞碎了五千多人。至今還有過萬計程車兵在堅持,潛在的死亡數字還在上升。
-
4 # 衝擊時評
兩百年來,人類歷史上總共只崛起過3個全球級的大帝國,這3個大帝國還都因為各種原因入侵過阿富汗。從19世紀以來,阿富汗人每個世紀擊敗一個世界級的大帝國,這些在全球稱王稱霸的大帝國都在阿富汗這個“小水溝”翻了船,在人類歷史上更是前所未見的。英國、蘇聯在阿富汗戰爭後不久,國力衰落,世界級帝國的風光不再,美國在阿富汗消耗了巨大的財力,現在還在拼命掙扎。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當真是實至名歸。
斷送三個帝國的神奇經歷1.帝國墳場的成名之作。1839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前兩年,英國企圖從阿富汗北上,與沙俄爭奪中亞地區。不想在阿富汗遇到了硬茬。1839-1919年,80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三次阿富汗戰爭,每次投入3、4萬人進攻阿富汗(大約是英華人投入鴉片戰爭軍隊數量的兩倍),每次都被阿富汗軍民擊退。英國在阿富汗消耗了巨大的國力,隨後又陷入兩次世界大戰之中,最終被迫讓出了全球霸主的寶座,連世界級大帝國的桂冠也丟在了阿富汗高原。
2.帝國墳場的封神之作。1979年,蘇聯的國力正處於極盛時期,連當時的美國都要退避三舍。為了懲罰阿富汗阿明政府,蘇聯出動8萬大軍入侵阿富汗。雖然蘇軍順利佔領了阿富汗首都喀布林,處死了阿明,但是阿富汗民眾激烈反抗,令蘇聯始終無法穩定住阿富汗的局勢。基地組織等極端組織也是在那個時期,在美國的支援下逐步興起的。1989年蘇軍被迫撤出阿富汗,10年間蘇聯先後在阿富汗投入150餘萬大軍,傷亡超過5萬人。如果說,英國最終讓出全球霸主的寶座,主要還是因為英德爭霸,那麼阿富汗戰爭對蘇聯解體的影響要大很多。
3.帝國墳場的傳世之作?2001年盤踞在阿富汗的本拉登發動了911襲擊,美國為了報仇發動阿富汗戰爭。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了戰勝塔利班,美國聯合北約盟國動員13萬大軍,在阿富汗鏖戰18年,始終無法完全剿滅塔利班。現在特朗普正在與塔利班進行談判,阿富汗戰爭又將成為美國沒有在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戰爭了。18年來,美國雖然還是全球霸主,但與排名第2的國家迅速拉近,再難孤獨求敗了。
阿富汗為何能成為“帝國墳場”?阿富汗之所以能成為“帝國墳場”,主要有5點原因: 一是阿富汗地形複雜,是開展游擊戰的理想場所。美國、蘇聯在阿富汗都是依靠直升飛機作戰,本來具備的兵力、裝備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二是阿富汗內部矛盾叢生,部族、民族、宗教矛盾叢生,外來勢力很難掌控整個阿富汗。三是阿富汗始終處於國際矛盾漩渦的中心,英華人入侵阿富汗時,與英國爭霸的沙俄人一直在幫助阿富汗人;蘇聯人入侵阿富汗時,與蘇聯爭霸的美華人一直在幫助阿富汗;美國入侵阿富汗時,雖然主要國家不敢站出來幫助塔利班,但是中東土豪也金錢上還是給塔利班不少幫助。四是阿富汗根本沒有建立現代經濟體系,各處山區基本上都還處於自給自足的狀態,無論是塔利班還是其他阿富汗軍民退入山區都能夠存活下來。五是英國、蘇聯、美國入侵阿富汗時,早已存在不少問題和隱患,阿富汗只是放大了他們的問題和隱患,讓他們最終“毒發身亡”。
不可否認,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號是客觀原因和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甚至可以說,偶然性要大過必然性。但是“帝國墳場”的名頭實在太過響亮,誰又敢冒險再試呢?
-
5 # 玄坤文史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主要是因為近代英國,蘇聯,到現在的美國,他們出兵阿富汗,頂多只是短暫的佔領阿富汗,然而卻從未征服阿富汗,幾十年,或者上百年過去之後,阿富汗始終屹立不倒,然而征討阿富汗的的國家卻逐漸沒落,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日落了,紅色帝國蘇聯解體了,美國砸了上萬億美元,自己經濟衰退了,還是沒有搞定阿富汗,所以阿富汗才被稱為了帝國墳場。
其實不只是近代一眾帝國出兵阿富汗,最後又在阿富汗跪了,縱觀歷史,阿富汗也是當之無愧的帝國墳場。從公元前六世紀起,亞洲和歐洲都曾經有無數強大的帝國,想要徹底征服位於亞歐大陸腹地的阿富汗,其中包括了最早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我們中國的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後來的蒙古帝國等等,雖然這些帝國都曾經征討,統治過這一區域,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征服過“帝國墳場”阿富汗。反而因為各種原因,最後逐漸走向了沒落。
在這特別說明一下大唐帝國和當時佔領了阿富汗的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怛羅斯之戰,阿富汗對於古代的中國,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在西域的絲綢之路,阿富汗是第一站,並且阿富汗又地處亞歐腹地,商隊到西域各國貿易,甚至和中亞歐洲各國交流,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本來西域各國一直給大唐上貢,大唐也保他們平安,但是在唐玄宗時期,阿拉伯帝國也迅速崛起,吞併了大量西亞的小國,並逐漸向西域蠶食。
後來西域的一些國家被迫向阿拉伯帝國投降,其中就包括了阿富汗地區的一些小國,他們不再向大唐上貢,於是唐玄宗果斷出兵征討,大唐投入了兩萬部隊,由高仙芝率領,深入西域,主動和阿拉伯聯軍交戰,大唐軍隊雖然十分善戰,但是阿拉伯聯軍卻有數十萬之多,在連續五天的激戰中,大唐軍隊不斷消耗,而阿拉伯聯軍卻不斷增援,高仙芝只得率軍撤退,只有數千唐軍退回西安。據統計唐軍此戰傷亡了一萬五千人左右,阿拉伯聯軍傷亡七萬人左右,也因此阿拉伯聯軍在此戰雖然慘勝,但是之後卻派使者來向大唐求和,五年之後大唐爆發安史之亂,開始走向衰敗,一百多年後阿拉伯帝國開始逐漸分裂,而阿富汗又接著被其他帝國蹂躪。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是有一定得天獨厚的條件的,雖然地理位置是阿富汗在歷史上不斷被各國入侵的主要原因,但是同樣因為地理條件,使得阿富汗有能力耗死其他入侵的帝國,阿富汗位於亞洲大陸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旁邊就是中東,又連線亞歐大陸要衝,這種位置最具戰略價值,所以美蘇爭霸時期,蘇聯不惜一切代價要拿下阿富汗,作為一個他們能向西擴張勢力,美國以反恐為由,燒了上萬億還是要賴在阿富汗,因為這就是把刀對著我們東亞,與中國西部邊陲接壤,是一個很好的制約位置。
阿富汗在中國古代時期,生活在這一區域的是突厥人,一個能征善戰的遊牧民族,而遊牧民族民風十分的剽悍,尚武好戰,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還有這裡生活的多個民族之間一直存在的衝突矛盾,狂熱的宗教信仰等等問題,導致這一地區,幾乎就沒有停止過戰爭,這裡活躍的武裝組織數量眾多,並且抵抗頑強,在這種無意識的狀況下形成了類似游擊戰的效果,任何一個出兵阿富汗的國家,要向征服阿富汗,就必須征服,消滅活躍在這的所有武裝組織,這樣使得佔領了這個地區,並不代表征服了這個地區,消滅了一個武裝組織,還有很多個對著你打冷槍,所以蘇聯和美國都在這上面吃過虧。
另外阿富汗80%的區域都是高原地區,山脈眾多地形複雜,很難投入大量的機械化部隊,投入這裡的軍隊,都必須進到山林中作戰,外來的部隊哪有當地人熟悉地形,地利就不佔了,長期遠途作戰,士兵難免疲憊不堪,人和也沒有,作戰物資要從千里之外運來,送上前線後勤供應也十分困難,必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阿富汗武裝組織卻能在當地的找到補給,天時也不佔,所以美蘇兩國出兵阿富汗都沒討到好,反而處處受到牽制。
阿富汗不同於中東這個世界礦場,出兵阿富汗的國家主要就是為了佔領一個亞歐大陸之間的一個重要戰略要地,來達到牽制他國的作用,但是卻撈不到什麼好處,所以這些帝國出兵阿富汗,完全就是一場消耗戰,除了美國財大氣粗,其他國家耗不住了自然只能無功而反,反而在這個“帝國墳場”中埋葬了無數無辜的生命。
-
6 # 使用者58741082401
阿富汗被稱之為“帝國墳場”,並不是簡單的因為美國在阿富汗長達17年之久的“反恐”無果,迫使美國最終撤軍,當然美國在阿富汗的行動必然起到了重要的驗證作用。
一個貧窮落後受人欺負的中亞內陸小國,到底經歷了哪些殘酷的戰爭呢?在二戰之前,阿富汗可以說是如同兩隻猛獸的食物般孤獨絕望,英國和俄國為了爭奪在中亞地區的控制權,英國先後三次向阿富汗發起進攻,然而這三次入侵均被阿富汗成功阻擋。
在度過英俄爭鬥後,阿富汗又陷入了美蘇兩大陣營的競爭的環境,而阿富汗也便成為了美蘇手中的一塊“白麵饃”,蘇聯當時為了是現在阿富汗的利益,在阿富汗也持續了長達10年的戰爭,然而即便是再強大的蘇聯還是失望了,不僅僅沒有取得勝利,更是在這裡損失了近5玩士兵的生命,耗資超過200多億美元,最終1988年蘇聯被迫從阿富汗收場。
一個國家的撤軍有換來了另一個國家的接手,阿富汗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熱,美國在2001年以“反恐”為由,進入了阿富汗,這也是如今大家十分熟悉的,美國比蘇聯在此待的時間更長,多達17年之久,美軍在此損失士兵2000多名,造成33000多人死亡,而美軍在阿富汗的投入早已突破萬億美元,這真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如今美軍也同樣意識到了阿富汗就是一個帝國墳場,不能在此耗下去。
那麼為何阿富汗這麼一個國家,卻讓如此幾個大國栽了跟頭呢?既然阿富汗貧困落後,武器當然同英、蘇聯、美國無法比擬,那就要提提阿富汗的地理狀況。
阿富汗位於亞洲內陸,領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6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3500萬人,這裡的地形複雜,高原和山地面佔據了阿富汗的4/5,全國的平均海拔有1000米,興都庫什山脈更是自東北斜貫西南,阿富汗沒有出海口,大國軍艦、航母無法抵達阿富汗,這也讓他們在此的作戰條件受限。
阿富汗氣候是大陸性,環境是十分惡劣,全年乾燥,土地難以開發也讓這裡變得貧瘠,而美軍常年在此,無疑是同當地武裝進行了長久的游擊戰,自始至終都沒有經歷過什麼堂堂正正的正面戰爭,曾經被美軍打消散的塔利班,如今捲土重來,美軍在這裡越打越絕望,而塔利班在這裡卻越打越勇,甚至讓塔利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像英國、蘇聯、美國都沒有辦法,選擇從阿富汗撤軍,足以稱之為“帝國墳場”。
-
7 # 使用者79078618310
阿富汗之所以被稱為帝國墳場,主要原因在於阿富汗埋葬了諸多的帝國。
阿富汗因為獨特的地緣戰略位置,自古以來便是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征伐的必經之路。因而,自古至今,從亞歷山大大帝到波斯人,到阿拉伯人,再到蒙古人,歷史上曾有無數的帝國曾經征服過阿富汗,或以阿富汗為跳板征服他方。
然而,阿富汗作為一個帝國墳場的出名是近代之後的事。進入近代之後,大英帝國四處擴張,最終到了19世紀中葉征服了南亞次大陸。與此同時,沙俄也不斷向東方擴張,到了19世紀中葉佔領了中亞,兵鋒直達阿富汗。在此背景下,為了南下印度洋,沙俄就要南下阿富汗。為了守衛南亞次大陸,大英帝國也要北上阿富汗。於是兩大帝國在阿富汗發生了遭遇戰,紛紛加強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拉攏。
為了完全掌控阿富汗,大英帝國終於忍不住要出手了,先後三次征討阿富汗,但始終無法佔領阿富汗。大英帝國不行,沙俄同樣也無法吞掉阿富汗。正是因為如此,阿富汗作為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才得以在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面前保持了至少形式上的獨立。
二戰後,地處中亞和南亞交界處的阿富汗一度成為世界的盲腸,無人關注,阿富汗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蘇聯。蘇聯也趁機不斷對阿富汗實施滲透,擴大影響。到了20世紀70年代,阿富汗領導人阿明脫離蘇聯掌控、與美西方接近的跡象讓蘇聯如鯁在喉。為了繼續掌控阿富汗,蘇聯不惜直接出兵幹掉阿明,扶持親蘇政權,引發了長達十年之久的阿富汗戰爭。結果是,蘇聯到了80年代末內外交困,被迫從阿富汗撤軍。
9.11事件後,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又打著反恐旗號入侵阿富汗。起初,美國在北方聯盟支援下迅速打垮了塔利班政權,並扶持起了親美政權。然而,讓美華人驚恐的是,塔利班剿而不滅並捲土重來,導致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十幾年之久,迄今也未能脫身。被逼無奈的美國最終選擇了退讓,也就是與塔利班直接談判,以圖從阿富汗體面地撤軍。
可以說,近代以來,大英帝國,蘇聯,以及現在的美國,三大強國在阿富汗的失敗遭遇是阿富汗作為帝國墳場出名的主要原因。
-
8 # 小鎮月明
阿富汗地處中亞,面積為64萬平方公里,人口3300萬左右,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說起來,阿富汗的歷史也並不是那麼輝煌,曾經先後被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沙皇俄國等侵略過或者統治過。
但是,就是那麼一個小國,在近現代歷史上,卻多次讓那些所謂的世界霸主吃虧,先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然後是冷戰時期的蘇聯,如今是有著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這些超級大國一個個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而阿富汗又有著“帝國墳場”、“強國傷心地”、“大國絞肉機”等稱呼。
首先是英國。
1839年,也就是鴉片戰爭爆發的前一年,英華人為了與俄華人爭奪中亞的統治權,率先發兵進攻阿富汗。在隨後的80多年多年時間裡,英國與阿富汗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
而有意思的是,在三次英阿戰爭中,除了第二次英阿戰爭英國大獲全勝之外,其餘兩次英阿戰爭都以英國的失敗而告終。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被迫退出了阿富汗。
可能連英華人自己都沒有想到,作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竟然會敗給一個小小的阿富汗。然而事實就是如此,英華人真的敗了。看到這場戰爭,突然想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一個小小的阿富汗能做到如此程度,反觀龐然巨物的清政府……
接下來是蘇聯。
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雄心勃勃,為了與美國爭霸,決定南下,以奪取印度洋的出海口以及中東的石油資源,獲得更大但戰略縱深。而阿富汗,則正是位於蘇聯南下的關鍵隘口,因此,蘇聯找了個藉口,於1979年悍然出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心中肯定以為,蘇聯作為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出兵阿富汗還不是如老鷹抓小雞一般手到擒來。然而,事實狠狠的扇了蘇聯一巴掌。
確實,從戰況上來看,強大的蘇聯一直狠狠的壓著阿富汗打,10年的蘇阿戰爭打下來,蘇聯傷亡人數也就1萬多人,而阿富汗上萬人數包括平民在內超過了100萬。但是,阿富汗就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管蘇聯怎麼踩,就是不死。結果,10年下來,蘇聯耗不住了,只能簽訂協議,灰溜溜的退出阿富汗。
蘇聯人走了,美華人也不信邪非要來看看。
作為對911事件的迴應,美國開始對基地組織進行了瘋狂的打擊。活躍於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正是美國重點打擊的物件。2001年,美國總統步什宣佈,要在阿富汗打一場反恐戰爭。
接下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開始了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進攻。仗著武器的優勢,美華人取得了場面上的優勢,但是結果仍然如蘇聯一般,美華人在阿富汗打了十幾年,總統都換了幾個,最終也美華人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阿富汗,能接連讓英國、蘇聯、美國這樣的世界霸主吃癟?
首先第一點,阿富汗具有地形上的優勢。
阿富汗境內地形以高原地形為主,高原上山脈眾多,峽谷縱橫地勢複雜,這就給土生土長的阿富汗人提供了有利條件。反觀英美蘇的先進武器不能充分發揮。再者,阿富汗是個內陸國,無法讓這些強國形成海陸空立體的火力。
再一點,阿富汗人不怕死,面對著英國蘇聯美國的超級大國的入侵,始終沒有放棄抵抗,依靠本土優勢硬生生耗贏了。
-
9 # 閒看秋風999
中國老百姓常說的一句俗語,叫做“強龍不壓地頭蛇”;換言之,介入這場戰爭的兩個大國就是他們各自的“掘墓人”。
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都紛紛在阿富汗栽了跟頭。蘇聯在阿富汗的落敗比較早了,而美國在阿富汗從“推倒”塔利班以後,現在仍然在阿富汗戰場的泥潭中撲騰。
從蘇聯1979年12月份入侵阿富汗到1989年2月撤出阿富汗,不到十年的戰爭中,雙方傷亡慘重,而平民喪生者更是不計其數。
有這麼一個數字,說:阿富汗聖戰者至少有9萬人死亡;來自巴基斯坦的有300多人,一架F-16被擊落;
伊朗損失了兩架AH-1J直升機,而人員的傷亡未知。
在蘇聯方面呢?蘇聯軍隊(官方)宣佈14453人死亡,其中9500人在戰鬥中喪生,4000人因傷死亡;1000人死於疾病和事故;受傷者53753;264人失蹤。
損失的軍事裝備包括:
飛機451架(包括333架直升機);坦克147;裝甲運兵車1314輛;433門大炮和迫擊炮;11,369輛卡車和油罐車。
另有資料表示,蘇聯死亡人數在13833人至26000人之間;而阿富汗政府軍18000人死亡。
上面說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後雙方的傷亡情況和軍事裝備的損失。下面再來看美國在阿富汗的表現如何呢?
美國9/11恐怖襲擊後,2001年10月7日。美國糾集了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包括所有北約國家在內的40多個國家,開始了又一場阿富汗入侵戰爭。
自從2001年底完成了最初推翻塔利班政權的目標後,主要的交戰雙方仍然是美國和盟軍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叛亂分子作戰。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最長的戰爭。
這場入侵阿富汗的戰爭傷亡人數如何呢?
請看數:塔利班死亡65000 多人;基地組織(al - qaeda)恐怖分子2000 多人喪生;伊斯蘭國2400 多人被打死。
阿富汗安全部隊(政府軍62000 多人死亡;美國領導的盟軍死亡3561多人(美國:2419,英國:456,加拿大:158,法國:89,德國:57,義大利:53,其他:321)
傷者:22,773人(美國:19,950人,英國:2,188人,加拿大:635人
其它諸如武器裝備的損失,由於戰爭還沒有結束,美國仍然在阿富汗有駐軍,沒有統計資料。
那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兩個軍事大國,為什麼不約而同折戟阿富汗呢?由於這兩場戰爭性質完全一樣,下面也就圖個省事兒,一起來分析:
第二個原因,是阿富汗的地理形勢。阿富汗境內多山,高原和山地佔全國面積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山地作戰,不熟悉地形;
當時的蘇軍裝備精良,擅長於裝甲和機動步兵編隊。不過,要對付在阿富汗崎嶇的地形上打了就跑戰術的小規模游擊隊來說,顯然是徒勞無益;
龐大的集團作戰不夠機動,無法與非常熟悉地面情況的“聖戰者”抗衡。蘇聯人和後來的美華人一樣,對聖戰者的據點發動大規模進攻後,往往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亡。
而這樣做又更加激發了當地老百姓的仇恨。連個嚮導都難得尋覓。而美軍後來的“無人機反恐”更是“誤炸”頻頻,徹底激怒了阿富汗老百姓以及阿富汗政府。這樣的鬥爭如果能夠取勝,豈不是笑話?
第四個原因則是為誰而戰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當時的蘇軍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打一場反叛亂戰爭,而且軍隊士氣低落,根本就沒有動力。蘇軍在戰爭期間的最高人數是11.5萬人。這些人大部分是新應徵入伍計程車兵,作戰能力也很差。即使特種兵表現神勇,可是無奈人數遠遠不夠在阿富汗大面積作戰。
再次,情報收集和分析能力不足。蘇聯過度依賴不精確的空中偵察和無線電攔截,而不是偵察步兵和特種部隊。美軍也是一樣,完全信任幾千公里以外控制的無人機提供的情報,導致來上面提到的誤炸不斷。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一切侵略者都不會有好下場”。
(圖一為美國領導的反恐聯盟士兵、圖二是蘇聯發行的紀念郵票、圖三是蘇軍在阿富汗陣亡計程車兵塑像)
-
10 # hording
阿富汗的帝國墳場的稱號,如果我們不考慮古代史,只考慮現代世界歷史的話,那是因為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三個超級大國先後在阿富汗大打出手,但最終三個超級大國幾乎都深陷阿富汗這一泥潭而不可自拔,尤其是前兩個超級大國,大英帝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了個大跟頭,其中大英帝國在阿富汗栽跟頭之後,霸權出現頹勢,而蘇聯則在撤出阿富汗後不久就四分五裂了。正是因為如此,阿富汗才被稱為帝國墳場。而之所以阿富汗能夠成為帝國墳場,這與阿富汗在地緣、民族和部族以及各方勢力博弈的複雜性緊密相連。
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1842年第一次英阿戰爭中阿富汗軍隊襲擊撤退中的英軍
英國在實現了對印度的實際控制後,開始將目光轉向阿富汗,想要將阿富汗納入到英國的殖民體系之中。而在同一時期,俄國已經完成對中亞地區的吞併,也開始將進一步擴張的目光投向了阿富汗。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控制阿富汗,以將沙俄的影響力擋在印度之外,英屬印度先後與阿富汗之間進行了三次戰爭,雖然英國總是能佔領阿富汗,但是卻無法實現對阿富汗的統治,並且在阿富汗損失慘重,只能無奈撤出阿富汗。
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中的坎大哈戰役後坎大哈的英軍及其盟軍
其中第一次英阿戰爭(First Anglo-Afghan War,在英國又被稱為Disaster in Afghanistan)在1839年爆發,1842年結束。在這場戰爭中,雖然英國軍隊起初進展順利,但在阿富汗人的反抗下最終失敗,甚至在撤軍過程中,英國軍隊損失了約4500名士兵和12000隨軍家屬,只有一名歐洲人(助理外科醫生威廉·布萊登)和部分印度人回到英軍在印度的基地賈拉拉巴德。而第二次英阿戰爭(Second Anglo-Afghan War)發生在1878年至1880年,英國透過與阿富汗簽訂的《甘達馬克條約(Treaty of Gandamak)》獲得了對阿富汗的外交的控制。第三次英阿戰爭(Third Anglo-Afghan War)發生在1919年,最終英國與阿富汗簽訂《拉瓦爾品第條約》(Anglo-Afghan Treaty of 1919,Treaty of Rawalpindi),阿富汗重新奪回了外交控制權,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蘇聯阿富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形勢圖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建立親蘇政府,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Nur Muhammad Taraki)成為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但1979年9月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發動政變,塔拉基被暗殺。蘇聯對阿明政府並不滿意,所以1979年12月24-26日,蘇軍開始透過空運向阿富汗增兵,12月27日蘇軍開始進駐喀布林,處決了阿明,並以蘇聯支援的阿富汗領導人巴布拉克·卡爾邁勒(Babrak Karmal)釋出請求蘇聯援助的宣告。12月28日起,蘇軍6個師進入阿富汗,一週之內控制了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接著從1980年2月開始,蘇軍的軍事行動開始指向了阿富汗抵抗力量,但是卻一直未能真正控制阿富汗。曠日持久的阿富汗戰爭使蘇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到1986年2月,蘇聯開始同意以政治方式解決阿富汗問題。1988年,蘇聯、美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達成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協議,蘇軍從1988年5月15日開始撤軍,並在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阿富汗。就在從阿富汗撤出軍隊兩年多以後,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
美國阿富汗戰爭阿富汗形勢圖(截止2019年1月23日)
(粉紅色:阿富汗政府軍控制的地區;白色:包括塔利班在內的叛亂者控制的地區)
美國阿富汗戰爭是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從2001年10月7日開始對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區的塔利班政權和基地組織的戰爭,這是美國對911恐怖襲擊的報復,也是美國反恐戰爭的開始。美國阿富汗戰爭的目的是與恐怖主義分子作戰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主義分子的支援。雖然美國在2011年擊斃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奧巴馬也在2014年12月29日宣佈阿富汗阿富汗的戰爭正式結束,但是仍然還有不少以美國軍隊為主的多國部隊駐紮在阿富汗,塔利班也仍然是最大的反阿富汗政府和外國軍隊的集團,事實上阿富汗戰爭迄今為止還遠遠沒有真正結束。某種意義上,這場戰爭已經成為美國曆史上時間最長的戰爭,從2001年10月到現在已經進行了17年零5個月,並且雖然特朗普也宣佈過要從阿富汗撤軍,甚至為此還與塔利班進行了談判,但是還有大量的多國部隊駐紮在阿富汗,美國也仍然要保留在阿富汗的部分基地。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的阿富汗戰爭遠沒有結束,仍然還在繼續。而部署一名美軍士兵每年的費用就超過了100萬美元,某種意義上,使得阿富汗戰爭成為了美國的一個負擔。
阿富汗成為帝國墳場的原因阿富汗在地球上的位置
而阿富汗之所以能夠有帝國墳場的稱呼,這與阿富汗錯綜複雜的形勢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這種錯綜複雜的形勢具體來說包括了崎嶇多變的地形地貌、複雜的民族與部族形勢以及大國之間的博弈。
阿富汗的地形地貌
首先,從地緣角度來說,阿富汗基本上處於歐亞大陸的“中心”位置,其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阿富汗在戰略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各種勢力犬牙交錯,互相牽制。除此之外,阿富汗地形崎嶇,地勢險峻,這使得即使是先進的現代化武器,也會在阿富汗無用武之地。再加上覆雜的地形地貌,山谷、峭壁和巖洞縱橫交錯,即使是超級大國也很難真正征服阿富汗。這使得大英帝國、蘇聯以及美國等超級強國,可以輕易的佔領阿富汗,但由於阿富汗的這種地緣政治結構,這些強國可以將力量滲透進阿富汗,但卻不能真正控制阿富汗。
美國中央情報局繪製的阿富汗族群分佈圖(2005)
其次,阿富汗民族與部族形勢也極其複雜,普什圖族、塔吉克族、哈拉扎族、烏茲別克族等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壓倒其他民族,而且基於阿富汗的重要戰略地位,使得阿富汗的這些民族養成了彪悍的民風,各個部族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即使阿富汗實現名義上的統一,“中央政府”也很難控制所有部族。而且,這些部族雖然很難真正統一,但長期的歷史使得阿富汗這些部族一旦面對外敵入侵,卻又能團結一致對外。除此之外,雖然阿富汗各個部族在正面作戰中,的確抵抗不住強國的軍隊,但是阿富汗的複雜地形,使得阿富汗各個部族學會了使用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來對付入侵阿富汗的超級強國。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都已經擊敗了控制了阿富汗“中央政府”的政權,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卻無法消除阿富汗各地的抵抗,最終在阿富汗這一吞金獸面前堅持不下去,只能狼狽撤退的原因之一。
阿富汗的地緣位置
其三,作為亞歐大陸的“中心”,阿富汗是國際政治與大國博弈的焦點,這就造成了阿富汗各種勢力犬牙交錯,錯綜複雜,在長期的博弈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平衡”,任何大國想要完全控制阿富汗,打破這種“平衡”,必然會被其他大國或明或暗的拖後腿。英國三次對阿富汗的戰爭,除了第三次阿富汗戰爭是在俄國內戰期間進行的,都面臨這俄國這一世紀大角逐的對手的牽制與對阿富汗的支援。而蘇聯對阿富汗的支援,這面臨著中美的牽制與透過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支援。而美國的阿富汗戰爭,攜反恐戰爭的大義而來,可以說是干擾最少的一次阿富汗戰爭,但這場戰爭,美國仍然打的非常艱難,甚至到了今天仍然還在繼續。
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阿富汗每月死亡的人數統計:2002.1-2015.7
因此,作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之所以能夠讓如此多的超級大國紛紛栽了,原因就在於阿富汗的複雜——地緣上的、民族與部族上的以及大國博弈上的複雜。
有獎活動!拿破崙再意氣風發,也沒料到60萬大軍“冰敗”俄羅斯,元軍所向無敵,卻也沒有敵過日本海的狂風…世界戰爭史上究竟有多少意想不到的“bug”和神操作?或許是破釜沉舟的項羽、或許是騎象翻山的漢尼拔,亦或是扭轉乾坤的諾曼底登陸,還是一直在搞笑的義大利軍?歡迎大家參加“世界戰場神操作”問答活動,優質內容還可以獲得豐厚獎勵!
活動時間:即日起-2019年3月31日
參與方式:回答帶有本段描述的問題,聊聊世界戰爭史上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人和事,則參與成功!
獎項設定:
一等獎1名:1000元獎金
二等獎4名:500 元獎金
三等獎10名:300 元獎金
最火操作獎1名:300元獎金
最贊操作獎1名:300元獎金
最熱操作獎1名: 300元獎金
最意想不到腦洞獎1名:300 元獎金
注意事項:
1、參評內容須為原創;
2、內容充實、語句通順、行文流暢;
3、與戰爭有關,非史料堆砌或盤點,可讀性強;
4、綜合發文量、閱讀量、互動量(包括點贊、評論)等資料考量;
5、最火操作獎、最贊操作獎和最熱操作獎分別參考閱讀量、點贊量和評論量;
6、最意想不到腦洞獎:獎勵給最意向不到的觀點,不限題材。
回覆列表
首先,阿富汗位於亞洲內陸,山地眾多氣候乾旱,沒有特別豐富的資源,並非是個兵家必爭之地,相反是多個帝國擴張的極限。其實阿富汗在誰手裡並不直接影響全球秩序。
其次,阿富汗社會破碎,沒有形成任何一個帝國的中心,曾經有過希臘化的城邦但也僅此而已。因此阿富汗社會組織始終沒有突破部族層面,分散、凋敝、缺乏統一的認同和被規訓的政治文化,這些一直存在,並且也導致中央政府的普遍弱勢。
再次,帝國墳場的稱呼源於英國和俄國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但是前者目標是鞏固英屬印度的安全,防止俄國自北向南的擴張威脅英屬印度。而後者則是向南尋求進入伊朗和印度洋的通道,或者保證中亞地區的安全。兩者的目標都是有限的。
最後,阿富汗自己對於各個帝國並無特別的吸引力和控制價值,阿富汗本身分散、碎片化的社會則也加劇了控制成本,因此各個帝國也不願意投入巨量的資源對阿富汗實現控制。所以相關的、較為有限的軍事行動在遇到較大阻力時往往會誘發各個帝國的退卻,從而造成了“阿富汗戰勝了侵略者”的印象。
嚴格地說阿富汗並沒有真正拖垮哪個帝國,即便是蘇聯,也是死在自身無藥可救的制度性低效率與資源錯配上,阿富汗戰爭只是個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