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醫師王霞
-
2 # 英子營養師
“春捂”是說在春季氣溫轉暖之時,不要過早脫掉厚重的衣服,讓身體升溫散熱的調節與此時的環境溫度處於在相對平衡之中,使身體保持溫暖的狀態。當冬季轉入春季時,氣溫會漸漸的轉暖,但是,冬日的寒氣仍相當濃烈,氣溫變化大,如果此時不“捂”,減衣太快,很容易引發各類疾病。倘若“春捂”得法,可有效減少發病機率。那麼,正確的“春捂”該怎樣去做?
春季何時該“捂”,要依據當地氣溫條件而定。通常認為:春季早晚氣溫低,要適當的“捂”;晝夜溫差大於8℃,要“捂”;氣溫低於15℃和冷空氣到來的前夕,必須“捂”。
“春捂”多在冬春轉換之時,此時氣溫變化大,加之人體的防衛能力處於“冬眠”初醒之際,適應能力不強,因此不能急於一下子減掉衣服,而需要根據氣溫逐漸的升高,一件一件的把衣服減掉,這樣才能達到“春捂”的目的,減少疾病的發生。
“春捂”要特別注意“下厚上薄”。初春季節,因寒致病的人非常多,原因就是人體的下部較上部血液迴圈差,容易被寒冷侵襲引發季節病,所以春季穿衣宜下厚上薄,著重把下半身“捂”好。
經歷了寒冷的冬天,春天外物開始復甦,天氣也像過山車一樣陡然飆升,很多人都開始減衣物,但同時醫院裡發燒感冒的病人也增多了,這時我們需要牢記老祖宗保留下來的傳統-“春捂”。
為什麼要春捂,很多人會有疑惑,因為在冬天我們把身體裹得嚴嚴的,身體中產生的熱量與散熱調節,已經與冬季的氣溫形成了平衡狀態。加上冬季人們不喜歡運動,體內的血液迴圈相對緩慢,體溫調節功能會降低。初春氣候變化無常,這時若過早減少衣物,氣候出現變化,身體的適應力及抵抗力下降,就容易被風邪及各種細菌病毒入侵發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對於老人和孩子而言,他們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更應該“春捂”。
春捂的意思就是不要太急著減衣服,那如何評價是否合適,一般穿衣原則是保證手是暖和的,額頭和脖子儘量無汗。遇到氣溫變化仍然需要及時增衣物。
春捂的部位應當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則,因為人體下肢的血液迴圈比上肢差,儘量注重下體的保暖,同時還要遵循的原則包括“背暖,肚臍暖,足部暖”。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我們也要考慮個體差異,對於一些畏寒怕冷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但對於熱性體質,春捂也不宜過度。比如有些人在冬天就穿的很少,那就需要按照她的情況“春捂”。
春捂也不是說像冬天一樣包裹的緊緊的,我們需要知道捂的重點,如需要保暖的有手腕,腰部,肚臍和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