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漁子
-
2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6國除趙國以外,都不堪一擊,如果趙國真的全國壯年幾乎死絕,而秦國還有近半的軍隊,秦國必然會滅了趙國,可是秦沒有,不是不想,是做不到!
在之後的二十年裡,秦挑唆燕國進攻趙國,因為秦經過長平之戰,已經軍隊損半,邯鄲之後,秦軍所剩無幾,即便這樣,18萬楚魏聯軍仍被3萬秦軍殺的潰不成軍!秦根本沒把其他5國放在眼裡,只有趙國才是他的對手!被打殘的秦軍不敢自己出手招惹趙國.。
之後的20幾年,燕國聽從粟腹的建議,開始多次進攻趙國,當然結局只能是慘敗,秦國也趁機攻擊趙國,趙國因為廉頗殺了大將樂乘,廉頗也逃走了,損失了兩員戰將,顧得上燕國,就顧不上秦國,被秦國蒙驁好幾次打得大敗,丟了不少城池,有一次整整10萬人被殲滅!龐瑗打敗劇辛以後,設計殲滅了蒙驁的10萬秦軍,蒙驁也死了!趙國趁機聯合4國一起伐秦!
所謂趙國家家出殯,不過是邯鄲一地。趙國不止邯鄲一座城
-
3 # 盜帥夜留香YE
正如題主所言,我們有理由相信,長平之戰後,如果秦昭襄王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採納白起的建議,命白起率領大軍直撲趙國的話,說不定趙國直接就被滅了。
但就是秦昭襄王這一猶豫的時間,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結果就導致秦國活生生被耗掉了近三十萬的兵馬,短時間內再也無力謀趙了。
范雎進讒言,給了趙國喘息之機長平戰事結束後,白起派兩路直撲趙國的都城邯鄲,自己則返回咸陽,面見秦昭襄王,請求昭襄王可以向前線抽調糧草,以為滅趙之用。
但昭襄王並沒有馬上答應白起
雖然昭襄王的心中絕對是想要滅掉趙國的,但一來是長平之戰已經損耗了大量的糧草,並且也折損了近二十萬兵馬,所以昭襄王不得不慎重考慮一下此事的可行性。
但就在昭襄王猶豫的這段時間,趙國派出了使者前往秦國都城咸陽,不過這位使者並沒有去見秦王,而是直接去了秦國丞相范雎的府上。
使者對范雎講,白起如果真的滅了趙國,對秦國的人任何人而言都有好處,對丞相你沒有好處。
要知道,白起這些年來,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徑城之戰,已經為秦國立下的赫赫戰功,如今再加上長平之戰,白起更是功勳卓著。
如果再讓白起滅了趙國,滅國之功,何其大也,到時候秦國上下,只知道有武安君白起,誰還知道相國大人你啊!
雖然說使者來說了第二個原因,但那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第一條就已經足夠讓范雎動心了。
於是乎
范雎跑到了昭襄王的面前,巴拉巴拉說了一頓,說什麼我軍已經征戰太久,糧草缺失,不益再戰,可以允許趙國像咱們割地求和。
范雎所說的,正是昭襄王一直憂慮的事情,於是就駁回了白起增糧的請求,讓進攻邯鄲的大軍撤了軍。
這一下就給了趙國一定的喘息之機。
趙國上下軍民一心,拼死抵抗秦軍秦國允許割地求和的訊息傳到趙國,當時在位趙孝成王準備割六城平息秦國的怒火。
不過當時的趙國大夫虞信覺得,如果將六城割給秦國,無異於資敵,但如果將六城獻於齊國,爭取得到齊國的支援,合縱抗秦,那該多好?
於是趙王丹採用了虞信的建議,派人去聯絡了齊王建。
秦昭襄王聽到訊息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立刻就準備讓白起重新率兵進攻邯鄲,平滅趙國。
結果這個時候,白起不是到是裝病還是真有病,反正就是有病了
昭襄王沒有辦法,只能派出大將王陵率領二十萬大軍伐趙
趙王丹命廉頗為將,率領城中勉強湊出來的十萬大軍,在城中進行了頑強抵抗
平原君趙勝散盡家財,為國徵召士兵,甚至將自己的妻妾都編入了趙軍之中
而且長平之戰剛結束不久,邯鄲城中無數精壯都死於秦軍之手,因此趙國百姓對秦軍極為仇恨,非常支援國家的工作,全力幫助軍隊堅守邯鄲。
城中上下同仇敵愾,勢要守住邯鄲
王陵在邯鄲城下打了兩年,邯鄲城依舊是穩如泰山,沒有絲毫被攻破的跡象。
魏楚聯軍支援邯鄲,趙軍配合援軍裡應外合王陵久攻不下,昭襄王更加憤怒,於是向前線增兵15萬,並且準備白起掛帥。
只可惜
白起依舊病著
沒有辦法,昭襄王派出大將王齕率領著十五萬援軍來到邯鄲前線接替了王陵的位置,繼續攻打邯鄲。隨軍的還有范雎極力推薦的當年恩人鄭安平。
但這個時候
邯鄲城中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
怎麼辦?
趙王丹只能向別國求救
於是乎就出現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兩個歷史典故
信陵君竊符救趙
毛遂自薦
故事的過程我就不敘述了,基本上都已經耳熟能詳,在此我只說結果
信陵君在前線擊殺魏軍大將晉鄙,得軍十萬支援趙國
楚考烈王經過毛遂一番遊說,也派出十萬大軍救趙
於是乎二十萬魏楚聯軍與邯鄲城內的趙軍裡應外合,一舉擊垮了邯鄲城下的王齕軍。
王齕率殘部逃走,鄭安平率領兩萬秦軍投降了趙國。
至此
趙國的邯鄲保衛戰宣告勝利
邯鄲之戰,趙國上下一心,並且聯合東方各國,最終抵擋住了秦軍的入侵
而秦軍經此一戰,在邯鄲城下損失了近三十萬的兵馬,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失去了攻滅山東六國的能力。
再加上借來的秦國國內的一系列整整鬥爭,吸引了昭襄王的注意力。
因此昭襄王一朝,秦國再也沒有能力威脅趙國。
昭襄王死後,其子孝文王即位
只不過孝文王沒有福氣,只登位了三天就死了。
孝文王死後,其子莊襄王即位
莊襄王也是個薄福之人,只當了三年秦王,就死了。其在位期間,主要就是平滅了東周勢力,並且蠶食了三晉一些地盤
莊襄王死後,其子秦王嬴政即位
秦王政即位後的前半部分,主要在於呂不韋做的鬥爭,這就耽誤了一些時間。
等到幹掉呂不韋之後,朝堂之上無人掣肘,秦王嬴政這才開始大刀闊斧的開始平滅六國。
等到嬴政開始出兵的時候,山東六國氣數已盡
再無力對抗秦軍了
-
4 # 百里不奚
1.長平之戰,秦國也損失二十萬士兵。秦王把徵發範圍擴充套件到了十五六歲的小男孩,顯然已經面臨了軍力不足的問題。《白起列傳》又記錄了白起戰後的回顧: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長平大勝後,白起想立即攻取趙國都城邯鄲,而秦昭裡王卻聽從相國范雎的意見,選擇了休整。因為秦國很不招人喜歡,“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秦國就是筋疲力盡地把趙國打下來,也無力控制,趙國只會被燕、齊、韓、魏四國瓜分,秦國也沒什麼好處。
2. 長平之戰以後的兩年,秦軍乘勝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邯鄲之戰爆發了。
“毛遂自薦”趙國聯絡了楚國,“竊符救趙”趙國又獲得了魏國的支援。
白起曾經預言秦軍失敗,秦國這次攻邯鄲,起初秦王派王陵領兵,失利,要派白起去替。白起對秦王說:“邯鄲是不容易攻下的。”長平之戰雖然秦國勝利,但兵卒死一半多,國內也空了,遠征別國國都,趙國堅守,諸侯救援,內外夾攻,秦軍必敗。
邯鄲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秦軍在魏軍、楚軍、趙軍的內外夾攻下大敗,邯鄲解圍。
趙國得以儲存。
3. 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趙國實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廉頗在趙國之敗後,被趙王重新任用相國並封為信平君,於趙孝成王十五年破燕軍;十六年圍燕都;孝成王二十一年取魏繁陽。後來廉頗因事逃奔魏國,後轉至楚為將,在壽春抑鬱而終,臨死思報趙國。
龐暖在廉頗出走後,面對秦國、燕國的進攻毅然挑起了趙國的大梁。趙悼襄王四年,龐暖統率趙、楚、魏、燕之銳師五十萬攻秦。趙悼襄王六年秦長安君及大將軍蒙驁率軍十萬攻趙,龐暖領軍十萬御之,殺秦軍三萬,射殺蒙驁。趙國頓時國威大震。
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10萬餘秦軍,全部被殲。桓齮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國聯軍大破秦國於河外,趙也有參與。其後,燕國派遣當年與樂毅攻齊的劇辛為帥,率軍攻趙,趙將李牧、龐暖抵抗,大破燕軍,劇辛自殺而死。龐暖擊敗燕後,組織聯軍攻秦,舉春申君為帥。五國聯軍與秦軍於潼關附近與呂不韋決戰,秦將王翦建議先襲最遠來的楚軍,楚軍聞知而逃,四國聯軍也退。其後一直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
-
5 # 車工00
長平之戰,趙軍雖然損失慘重,但秦昭襄王並沒有採納白起的建議,乘勢拿下趙都邯鄲,讓趙國有了喘吸機會。另外李牧的防守北方的精銳還很完整,再加平原君趙勝運籌帷幄,所以,秦國後來再次攻打邯鄲,白起堅決不同意,範睢又妒忌白起的功績,設計餡害了白起。在攻打邯鄲時,趙勝散盡家財,鼓勵婦孺皆上城死守,又連合魏國,齊國南韓燕國楚國聯合抗秦,打敗秦國,使全國軍民士氣大振,得到發展機會,才又撐了幾十年。一
-
6 # 歷史總探長
恐怕有不少人會對這個題目產生質疑。
針對秦、趙兩國之間爆發的這次戰爭,秦國最終以坑殺近乎45萬趙國將士來結束了這次戰鬥,那麼當初實力強大的趙國在損兵折將45萬人的情況下,確實是實力大打折扣、國力幾近虧空,如果秦國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戰役的話,那麼恐怕這偌大且虛弱的趙國便就再難以抵擋住了。
但是事實的確不是這樣,趙國在面對秦國之後的多次打擊,仍然緊咬牙關撐了過去,而且憑己之力,竟然苦苦支撐了38年,這個數字不得不讓後世所驚詫。
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爆發長平之戰,此戰是中國古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堅戰,秦國雖然坑殺了趙國45萬人而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秦國卻也是“傷敵一千,自傷八百”。
《史記.武安君列傳》稱:起雖勝,然折兵50萬,另有一說為,《史記.淮陰侯列傳》稱:信言於何(蕭何)曰“起戰長平,損秦軍30萬”,不管30萬也好、50萬也罷,終究秦國慘勝而歸,這個數字的傷亡的確也夠強勢的秦國喝一壺的。
據此,我們來分析一下題中所問:
其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在此我所著重強調的一點就是“趙國名將”的存在,我個人認為,趙國飛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趙國末期“短暫中興”局面的出現,主要包括:廉頗、李牧和龐煖。
①長平之戰中,趙括取代了廉頗,繼而以戰略失誤葬送了45萬軍隊,全軍覆沒;②長平之戰後的邯鄲大戰中,趙王重新起用老將廉頗,廉頗率領“童子軍”大敗燕軍,並且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
②廉頗因事奔赴魏國後,由老將龐煖取而代之,龐煖屢屢重創興兵來犯的燕軍和秦軍,令六國所悍然;
另外,同時期的白起因罪遭到秦王對其的落獄而死。如此看來,白起的喪命,廉頗、龐煖、李牧等人的鞠躬盡瘁,著實為苟延殘喘的趙國延續了命數。
其二:“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在此我主要強調的是長平之戰後的邯鄲大戰,正是由於邯鄲之戰的出現,才使得秦國稍事休息了數十載。如果說長平之戰是使得趙國元氣大傷的戰役,那麼邯鄲之戰就是令秦國元氣大傷的戰役。
公元前259年,20萬秦軍發動了對趙都邯鄲的進攻,秦王此意“欲以此功於一役”。面對虎狼之師的秦軍,趙國任用廉頗組織了由童子軍和殘兵敗將組成的十萬軍隊誓死抵抗。
公元前258年,“毛遂自薦”後楚國發兵十萬救援趙國;同年,趙平原君又出使魏國,成功求得八萬軍隊前去救應趙國。公元257年,秦軍在“內有趙,外有楚、魏”的夾擊戰勢下大敗,20萬秦軍死傷過半,從而推遲了秦國兼併六國的步伐。與此同時,邯鄲之戰的結束,也促使趙國出現了“短暫中興”局面的出現。
-
7 # 君山話史
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大軍,約佔總兵力的四分之三,實力大衰,那麼,為什麼趙國並沒有滅亡,還堅持數十年之久呢?
筆者試分析如下:
第一,秦國錯失滅趙的最佳機會長平之戰剛結束時,趙國只剩下大約十五萬的兵力。倘若秦國一鼓作氣進攻邯鄲,那麼趙國可能會成為七雄中的第一個出局者。
事實上,白起確實是這樣計劃的。長平大勝後,他兵分兩路,一路以王齕為將,攻略武安、皮牢;另一路以司馬梗為將,攻略太原郡。兩路分進合擊,趙國萬難抵擋。這時,趙國要自保,只能採取非常規手段。
由於趙國請著名縱橫家蘇代出山,遊說秦國宰相范雎。蘇代利用范雎與白起之間的矛盾,強調如果白起滅趙,范雎必定會失勢。范雎非常防患白起,因為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出來的名將,而魏冉是被范雎設計驅逐出秦國。如果白起得勢,那麼范雎很可能就會遭排斥甚至驅逐出境。因此,范雎決定阻止白起攻秦,他以秦軍損失大必須休整為名,勸秦昭王收兵。於是白起滅趙的計劃,未能如願以償。
第二,趙國贏得邯鄲保衛戰的勝利秦軍在長平之戰後休整一年,再度發起伐趙之戰,兵圍邯鄲。這一戰如果趙國無法取利,仍然會成為第一個滅掉的七雄。
邯鄲之戰持續三年,趙國最終艱難地贏得保衛戰的勝利,挫敗秦國滅亡趙國的野心。這一戰之所以勝利,有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秦軍內部不和
由於白起與范雎不和,拒絕出戰。秦軍少了一位天才的統帥,讓趙國少了一個最可怕的敵人。同時,范雎為了把自己的權力滲透進軍隊,把自己的親信鄭安平安插進秦軍,結果鄭安平非但沒有為范雎爭光,反而最後率兩萬人投降趙軍,這也成秦軍失利的一大因素。
其二,全民皆兵的制度拯救了趙國
自趙武靈王軍事變革以來,趙國推行全軍皆兵的制度。正因為范雎與白起之爭,趙國有了一年的休整時間。趙國利用此難得的機會,迅速組建新的軍隊,並在邯鄲保衛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其三,魏、楚兩國的救援
邯鄲保衛戰最終得以全勝,最主要是利益於魏、楚兩國的救援,特別是魏國。魏國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八萬精銳魏師的參戰,是扭轉戰局的關鍵。同時,楚國春申君也率部救趙。更重要的是,由於有楚國、魏國在側後的威脅,迫使秦國不得不分兵防備,因此也減輕邯鄲的軍事壓力。
第三,邯鄲保衛戰後,趙國軍事力量有所恢復在邯鄲保衛戰後,趙國重新起用在長平之戰被撤職的廉頗,以李牧為代表的少壯派軍人逐漸登上歷史舞臺。這一期間,趙國連續打敗燕國的入侵與匈奴的入侵,軍事力量得以重振。除了廉頗、李牧之外,趙國還有樂乘、龐煖等將領,也是一時之名將。由於趙國有一批優秀的將領,以及全民皆兵制度下強大的軍事動員能力,使其儘管實力不及秦國,仍然有周旋的餘地。
到了秦趙戰爭後期,趙國名將李牧還能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兩次打敗秦軍的入侵。由此可見,趙國的軍事力量,是不容小視的。
第四,東方合縱運動,牽制秦軍對趙國的打擊秦國雖然很想吞掉趙國,但秦國的對手卻遠遠不止一個趙國。為了聯合抗秦,東方諸侯組織多次的合縱運動,出兵伐秦,這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秦國對趙國的打擊。
在邯鄲之戰後十年,信陵君主持東方合縱,有五個國家參與。信陵君率這支聯軍在河外與秦軍大戰,大敗秦軍,秦國將領蒙驁落荒而逃。信陵君乘勝追擊,一直把秦軍趕到函谷關。秦華人關閉函谷關,軍隊不敢出戰。
公元前241年,東方諸侯又一次合縱。參加合縱的有六個國家:楚國、魏國、趙國、南韓、燕國、衛國。這次合縱運動,以楚考烈王為縱約長,實際負責人是戰國四公子中的春申君。六國聯軍進攻秦國,奪取壽陵,兵抵函谷關。儘管這次合縱止步於函谷關,但仍然對秦國是一次巨大的威懾。
第五,秦國的幾次政變,也在一定程度遲滯滅趙的時間公元前239年,秦公子成蟜叛變投降趙國。
成蟜又稱為“盛橋”,他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王嬴政的同父異母弟弟,被封為長安君。成蟜叛變的內情撲朔迷離,這件事十分蹊蹺,內中原因很難搞清楚。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對成蟜降趙一事沒有作任何解釋,秦始皇對這件事諱莫如深,估計在統一六國後,把相關的記錄全部刪除了。
據後人推測,成蟜兵變或許與秦始皇的身世有關。如果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那麼他實際上沒有繼承大統的資格,因此有人認為是呂不韋想除掉成蟜以確保秦王贏政的地位不受動搖。
公元前238年,又爆發嫪毐之亂。
嫪毐之亂對秦中國產生很大的破壞性。首先是嫪毐與太后的私情曝光,王室名聲掃地。在這場動亂中,除了嫪毐被滅三族,與之有牽連的官員,包括衛尉、內史、佐弋、中大夫等二十人,或梟首,或車裂,均被滅族。還有四千餘家受到牽連,被奪爵流放至巴蜀。
在嫪毐之亂後,呂不韋被流放而自殺。這兩起事件,對秦國都是很大的打擊。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秦國的對外經略,讓趙國等東方諸侯得以苟延殘喘好幾年。
-
8 # 我不是易中天
長平之戰號稱戰國時期史詩級別的殲滅戰,最終以秦國大將白起殘忍坑殺趙卒四十多萬落下餘幕。長平戰役的失利讓趙國這個堪比秦國的“楚翹”,徹底淪落為“比肩”山東五國的二流國家。
長平之戰的勝利,最重要得意義是促進秦統一六國的程序,開啟與東方六國接壤的最後一扇門戶。此時趙國民生凋敝、江河日下,兵法有云:“乘你病,要你命”,結果至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才利用反間計滅掉趙國。為什麼命中虛弱Buff的趙國能在秦國的鐵甲中堅持三十多年?秦國看似風光的背後其實有不得已的苦衷,實在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而吃瓜的群眾只看到勝利的果實卻忽略了這場戰鬥的慘烈。
戰爭初始趙國算上收容上黨郡投降軍隊共集結兵力約五十五萬人,而秦國前前後後投入兵力近六十萬,然後百萬人手持刀子,白的進紅的出,在長平血腥搏殺持續六個月之久,最後秦國成功使用離間計,讓趙括取代廉頗掛帥主動出擊,完成合圍之勢,趙國敗!
經過歷史的絞磨,大資料未必準確,但是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秦國可以戰勝趙國在於策略的優越性,可是再厲害的計謀也不能忽視趙國這頭扮假的豬,天時、地利、人和戰爭三要素中趙國佔了70% ,唯一缺失的人和雖然是決定性因素,但並不能取代接近1:1的戰鬥傷亡。
東方六國只有趙國具備抗衡秦國的實力,那麼在國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長平之戰的實際情況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爭白熱化的時候秦王下令滿15歲的少年都去參與戰鬥,而趙國青壯年大量戰死,彈盡糧絕,拿人肉充飢。
已經勝券在握,嗜殺的白起卻坑殺趙卒,除了本性如此,更多的是的是憤怒趙國的頑強!事後更是想一舉滅趙,卻被秦昭王生生駁回,很多人把這件事埋怨在犯睢頭上,實在冤枉犯睢,誰會放棄到嘴的肉?總而言之趙國是敗了,可秦國也打不動了!我們假設如果秦國在長平之後準備誓死滅掉趙國,那麼韓、齊、魏諸國的態度,馬上從坐山觀虎鬥轉變成唇亡齒寒,而此時秦國是什麼狀態?
《呂氏春秋應言篇》中記載:“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索”。而白起也說過: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趙長平之戰,不只是兩個巨人的角逐,旁邊還有其他諸侯國虎視眈眈,內虛的秦國志在“振長策而御宇內”,又怎麼甘心為他人做嫁衣?
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於是促成秦趙和談,讓瀕臨死亡邊緣的趙國起死回生,這裡面有幾個關鍵因素決定了趙國國運。
諸侯國倒戈長平戰敗後雙方說好的是割地賠錢,結果趙王採用虞卿的策略用土地賄賂齊王,然後開始新一輪的合縱政策,於魏、楚、韓、燕積極交好。這些心存僥倖的國家,隨著趙國的失利都擔心自己會被荼毒,又不能放手秦國做大,於是在邯鄲之戰中積極聯合抗秦,這一戰又把秦國打回原形,收回大量失地,包括上黨郡。趙國這次外交上的成功,遏制了秦擴張的態勢。立體化防禦體系長平和邯鄲之這兩次交鋒並沒有徹底的破壞趙國防禦體系,趙國有三個政治中心,分別是邯鄲、晉陽、代。東和燕、齊相鄰,西和秦相接,南有韓、魏,北有匈奴,所以趙國在整個國防系統中必須分而化之,那麼在長平之戰中趙國也不得不提防周圍國家趁火打劫,這也間接的為趙保留了一定有生力量,也是後來燕國試圖侵略趙國,被廉頗教育的根本原因。秦內部的不和諧長平之後秦內部君臣不和,白起被犯睢設計自殺而亡,不久秦昭王去逝,然後秦昭襄王接替,結果秦昭襄王僅在位三年就撒手人寰,秦國的內政開始出現短路,不斷的政權更替,以及修理鄭國渠等事情,直到嬴政繼位才緩解秦內部不和。可以說秦國的內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對外發展,也給東方六國喘氣的機會,當然包括緊挨著的趙國。
李牧的橫空崛起趙國不缺良將,尤其長平兵敗後廉頗、龐煖,李牧的的存在一度讓趙國中興,尤其李牧抓住趙孝成王下放權利的機會,利用雁北地區獨特的經濟樞紐,積累了可觀的財富和兵力。緊接著北上擊敗匈奴,順勢遠征諸胡,不斷靠著戰備充實國庫。李牧在代北地區的成功給趙國奠定了和秦抗衡的基礎,更是以一己之力兩次大敗秦國,結果卻被昏庸的趙王遷冤殺,所以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一說。
結合以上因素,讓趙國在秦國面前苟且三十多年。長平之戰只是秦一統六國的分水嶺,並不是決定性戰役,秦趙雙方各有損傷,為啥秦一直是強秦?而趙卻一直在弱趙?
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出現斷崖式下滑,全民縞素,舉國皆哀,哀兵必勝,但不會常勝!趙國不缺匹夫取義之勇,不缺運籌帷幄智者,更不缺沙場點兵良將,唯一缺的就是勵精圖治、好賢求治的明君,真正把趙國帶入弱趙節奏的不是秦始皇,而是趙國自己的王!
參考資料:《呂氏春秋·應言篇》、《史記·秦本紀》、《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資治通鑑》、《戰國策》
-
9 # 棍哥觀史
長平之戰是秦國被動向趙國發起的挑戰,在秦國的對外兼併中,趙國很不幸的被捲進第二席位。但也不可否認,趙國是戰國後期唯一一個可以與秦國抗衡的國家,秦滅六國的程序中也是趙國的抵抗最為頑強,且給秦國造成巨大阻力,以至於秦趙之間的主要戰爭皆是以離間的策略獲勝,而非軍事上的獲勝,所以說趙國雄厚的家底兒,並不是秦國想打就能打下的。
趙國的軍事強盛胡服騎射趙國在戰國中後期引領了變法的步伐,最著名的就是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趙國的變法並不徹底,但它的變法非常實用,由於三家分晉之後,趙國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三晉之中較為特殊的,它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遊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趙國飽受邊界少數民族的侵擾,這樣一來,它也沒有精力對付國土內包圍著的中山國,甚至還受到中山國的侵擾,這使趙國不得不尋求軍事上的改革。
“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史記》趙武靈王是趙國的第六代君主,他執政的前期還是一位胸懷大志的君主,他認為趙國被動挨打並非因為趙國國弱民衰,而是在於軍隊軍裝不適合騎兵和車戰的作戰,於是才有了效仿胡人的著裝形式,算是一種學習敵人長處的改革思路,而這種改革也只是軍事上的,所以後世的梁啟超評價這個改革是“軍國主義”。趙武靈王推行易服改革是至上而下強制推行,手段相當強硬,不僅讓軍隊換上了易於作戰的服裝,而且令全華人民皆穿胡服,這又在無意中促進了普通民眾的生產力提高,農民穿上這種短襖長褲後,勞作時的效率遠比長衫方便,這也是由軍事改革帶動了經濟生產。
胡服騎射帶來的另一個益處就是趙國主要兵種的改變,戰國時期各國的兵種大體上都是以步兵與戰車為主,趙國也不例外。因常年受制於胡人弓弩的威力,故而這次改革將胡人的騎射技藝引進國內,這就產生了區別於中原其他國家的一個兵種輕騎兵。趙國的輕騎兵配備的裝備就是短劍和強弓,機動性遠比戰車高,殺傷力又遠比步弓強。所以這一改革剛實行一年,就打到中山國的寧葭(河北獲鹿縣北),隨後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以至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佔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國在胡服騎射的改革下不斷開疆擴土,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至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徹底滅掉中山國;與此同時,趙國向北進深,將兇悍的匈奴擊潰,以至於“攘地北至燕、代”;向西則對林胡、樓煩用兵,將領土推至雲中(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內蒙古包頭市)。後世的史學家評價胡服騎射的時候講到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促進了民族融合,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是趙國綜合國力的有力支撐,因為胡人與漢人的融合,不僅是為軍隊注入了更兇悍的血液,更是打破了春秋以來的“君子”戰爭模式。
“起雖勝,然折兵五十萬”——《史記.武安君列傳》春秋時期各國打仗的軍隊皆是貴族組成,平民與奴隸是沒有資格上戰場的,而交戰雙方不僅要互相下達戰書,而且是打回合制,也就是等敵方戰車衝一波,我方戰車再衝一波,所謂的鬥將,也是春秋戰爭的一大特色。這種戰爭模式到戰國時期發生重大轉變,交戰雙方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兩軍交戰就是勇者勝,這與遊牧民族的野性融合是分不開的。所以趙國的騎兵帶有很大的異域特色,在戰場上活躍且兇悍。眾所周知,長平之戰趙國45萬大軍全軍覆沒,前提是斷糧近兩個月。而這一戰秦國的軍隊直接戰死者據說有50萬之眾,這個說法雖然爭議很大,但不得否認趙軍的戰鬥力並不比秦軍差。
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中的廉頗與李牧皆出自趙國,這只是趙國名將的代表,諸如司馬尚、趙奢、龐煖等皆是一等一的名將。為何說秦統一六國最艱難的是趙國,因為趙國在對秦的戰爭中並未落過下風。長平之戰廉頗的策略使秦軍寸步難行,其實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就對趙國的軍事進行過試探,在前269 年,秦派大將胡陽率精兵數萬越韓境上黨進攻趙國的閼與,這次試探是被趙奢領兵擊潰,到了長平之戰,秦國苦於廉頗的據守策略,故而採用離間計換下了這位名將,同樣的手段也用在了李牧身上。
長平之戰以後,趙國是採用了割地求和的緩兵之計,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耗也過於嚴重,故而同意了趙國的求和,這一點在歷史上爭議很大,很多人認為秦國如果繼續攻打趙國,很可能就一波帶走了。但事實上半年之後,趙孝成王反水,並沒有割地給秦,而是積極備戰,所以說趙國的家底兒厚是有原因的,半年的時間硬是組織起三四十萬的守備軍,秦國這才舉全國之力伐趙,據說是將五十萬人的家底全部搬了出來。
秦軍在這一次戰爭中直接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但在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獲得楚國支援後,邯鄲才在聯軍的支援下得保,不得不說,聯軍未到之際,平原君趙勝提現了頑強的一面,組織邯鄲人民上城抗敵,始終沒讓秦軍入城。待三國聯軍大敗秦軍後,將秦軍趕至河西,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秦國面對聯軍的攻擊,又是採取離間計,迫使魏無忌被撤下,聯軍才失去了主心骨,否則秦國國土也有可能受到聯軍攻擊。
邯鄲之戰以後,趙國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秦國則進入短暫的修養時期,這時候趙國並沒停下腳步,它要對付一直在後背捅刀子的燕國。燕國屬於這個時期最大的攪屎棍,趙國本是燕國的屏障,但秦攻趙之際,燕國總會在背後襲擊趙國,因而在趙孝成王十五年至十八年,趙國狠狠的收拾了燕國。但在此期間,秦國又趁機捅了刀子,奪取了趙國在山西境內的37縣。
此後成長起來的名將龐煖替代了出走的廉頗,廉頗的出走也是由於秦國的離間計,秦國收買趙國兩朝元老郭開,當趙王派使者去探望廉頗時,郭開安排使者回報趙王說廉頗飯量還是非常大,但“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以矣”。也就是說廉頗坐不住,總上廁所,這樣一來趙王當然不敢再用廉頗。而龐煖就成了首屈一指的將領,趙悼襄王六年,蒙驁率軍十萬攻趙,龐煖亦領軍十萬御之,結果是“殺秦軍三萬,射殺蒙驁”。
另外一位名將李牧則是防禦匈奴的一哥,而到了戰國後期,李牧也隨著秦攻趙的戰事趨於頻繁而被調往內地。趙幽繆王三年,秦將桓齮率軍東出上黨,李牧將其全軍殲滅,桓齮本人逃至燕國,更名為樊於期,也就是後來荊軻刺秦王獻上的那顆人頭。而秦滅趙的最後一戰則由秦國名將王翦率領,趙國則由李牧,司馬尚應戰,戰爭初期,王翦依舊打不過李牧,戰國四大名將未有敗績的就是李牧和白起。秦國則再一次買通郭開,離間君臣關係,最終李牧被趙王處死,司馬尚也被撤下,至此再沒有能夠抵擋秦國的名將。
歷史分析以上大篇幅說了趙國的軍事強盛,這是趙國與秦持久抗戰的基礎,此處說軍事是基礎,而非經濟,是因為趙國的“軍國主義”是將趙國由中流國家帶向了上流國家。其透過軍事開疆擴土帶來的正是財富的積累和耕地的開擴,這一系列的軍事擴張使得趙國擁有河套平原、華北平原、大同平原、太原盆地,這些地區都比較適宜農業生產,尤其是由黃河沖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沃野千里,水源豐富。加之趙國領土南北跨度較大,氣溫差比較明顯,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農業方面能夠推行一年兩熟的耕作,這使趙國的癒合能力非常強。
在邯鄲之戰以後,公元前241年,趙國的龐煖還主動組織了合縱攻秦,並打下壽陵,這說明趙國具備強大的經濟支撐,這種支撐正是建立在軍事擴張之上。反觀趙國滅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土地銳減,為了感謝信陵君的竊符救趙,賞賜了變關重鎮;為了解決燕國的後顧之憂,以57城換齊國名將田單;攻打燕國之際又被秦國掠奪了山西37縣。這些土地的淪喪逐漸導致了趙國自我修復能力的下降。
從外交來看,秦國的“遠交近攻”是非常成功的策略,近攻的目標就是三晉韓、趙、魏。而南韓上黨引發的長平之戰是讓趙國被動接受了戰爭。在此基礎上,遠交就產生了效益,長平之戰相持階段,趙國向齊國借糧遭拒,燕國又在趙國後方捅刀,這說明各國並未意識到時局的變化由“爭霸”轉向“兼併”。當秦軍坑殺了趙國的40萬降卒以後,各國似乎才明白過來什麼叫唇亡齒寒,才有了合縱抗秦的意識,這一點也要歸功當年的蘇秦。所以長平之戰以後,趙國受到的“國際”支援是其續命的另一法寶,但又在其重兵攻燕後遭到各國拋棄。
綜上來看,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後還能苟延饞喘數十年,那是自趙武靈王時留下的家底尚且雄厚,趙國的將士尚且精良,列國之間尚能合縱互助。而秦滅趙國也正是從這些條件中各個擊破,拼家底的時候不會含糊,因為趙國滅亡之後,其餘國家不在話下;打不過的將領就以金錢離間,列國的合縱就去拼命破壞,倘若趙國後期的三個君主並不昏庸的話,秦國的統一步伐還將放緩一些。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
-
10 # 尚武菌
公元262年,秦國大舉進攻趙國。秦軍那方派出的是優秀將領白起領導,帶領兵力有50萬。反觀趙國那方呢,趙王把廉頗換了,讓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來領導,用45萬的兵力來迎秦軍。那麼長平之戰的結果是秦軍大獲全勝,趙軍40多萬的成年士兵被坑殺了。40多萬的成年男子一夕沒了,毫無疑問這對趙國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如果再有強敵來犯,趙國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很有意思的是,長平之戰後,趙國還是苦苦撐了30多年的。為什麼會這樣?按理來說,趙國國力大損,別的國家是必定不會放過這塊肥肉的。
㈠趙國大力啟用優秀將領:廉頗、李牧和龐煖來衛國長平之戰為什麼會敗得如此悽慘?還不是因為換掉了廉頗。此戰後,讓趙王深刻地明白廉頗的重要。只要人用的好,國家就守得住。面對如此脆弱的趙國,也不是沒有其他國家動了心思,比如燕國。燕國國君當時就派出了大軍攻打趙國,還好趙國派出了廉頗,讓他帶領著娃娃軍前去迎戰。甚至燕國的都城還被廉頗給圍了,由此可見廉頗的厲害。李牧更是一個很角色,他不僅能夠擊退齊國,也能重創秦國。有了這些優秀將領的守護,趙國確實還支撐的下去。
㈡面對強大的秦國,弱小的國家只能抱團以求保命如果彼此的力量相當,那麼聯盟就不會出現。但若是有一方過於強大,那麼弱小的幾方勢力必定會聯盟起來,否則的話就會一一被強大地那方幹掉。後來秦國也確實再次對趙國出手了,但這次趙國不再是孤立無援的狀態。公元前258年,楚國出了10萬兵力去支援趙國,透過趙國自己的努力,它又得到了魏國的8萬兵力。再加上笑國那方派出的又是得力干將廉頗迎戰。邯鄲之戰的結果是秦軍元氣大傷,趙國得以苟延殘喘。
㈢趙國開始變法革新,努力提升軍隊的戰鬥力要想苟延殘喘下去,不能光靠住其他國家的力量,趙國也必須要強大起來。首先趙國國君就開始在軍隊這方面做努力。可是怎樣提升軍隊的戰鬥能力呢?向北方少數民族學習,學習他們的胡服騎射。北方少數民族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向他們學習準沒錯。訓練方法和訓練模式確定了後,還得提高士兵們的積極性。怎樣提高呢?先是提高他們士兵們的待遇,然後對錶現優秀計程車兵再加以獎勵。後來士兵們在訓練時,個個都有用不完的力氣。
回覆列表
長平之戰後,趙國家家出殯,戶戶發喪,從此一蹶不振,再無力與強秦決戰。但之後,秦國卻用了32年時間才最終滅掉趙國。這和長平之戰的深遠影響是分不開的。一、秦國國力損耗過大
長平之戰,並非最終白起對趙括在長平的最後戰役。這場秦趙之間的戰爭,持續了3年。起初,秦國攻打南韓,南韓欲獻上黨求和,但上黨郡守邀請趙國出兵。秦趙之間圍繞戰略要地上黨展開的戰爭。王齕帶秦軍進攻,趙國派廉頗禦敵,你來我往,互有攻防,丹河對峙就持續了兩年多,秦軍投入60多萬人,趙軍投入了45萬人。兩國為了這場戰爭,可以說都是傾全國之力。最終趙王撐不住了,懷疑廉頗過於保守,無法退敵,才換上趙括。秦昭襄王偷偷換上人間屠夫白起,並親自到河內(今河南沁陽),把當地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充軍往長平前線。雖然秦國最後獲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但由於戰爭持續時間長,消耗大,秦軍的攻擊力已經有了很大衰退,後勤補給線也幾乎到了極限。故而,秦軍的虎狼之師進攻邯鄲時,並未能達成戰果。
二、信陵君竊符救趙當年,長平戰後,秦將王陵進攻邯鄲。白起稱病,因為他本來就反對馬上進攻趙國都城。結果,魏國出兵救趙。不過魏王迫於秦昭襄王的壓力,沒有敢直接參戰,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就上演了。最後,魏軍和趙軍聯合大敗秦軍。這次,秦軍傷了元氣,給了趙國喘息的機會。
三、白起坑殺趙國40萬降卒,讓趙國和六國都再無降秦之念白起活埋趙國俘虜40萬人,其實也是迫於無奈。他無法相信這些降兵可以為秦國賣命,又沒有糧食養活這些趙俘。於是就做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殺降事件。訊息傳到六國,六國國君和軍隊都再無降秦的念頭,知道投降了也是死。於是,秦軍再遇到的趙軍和六國軍隊,都是拼死抵抗的部隊,大大增加了秦軍進攻的難度。而白起不願再帶兵攻趙的原因也在這裡。
長平之戰,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後又導致六國對趙國的支援。雖然歷史的趨勢改變不了,但卻延緩了秦國滅亡趙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