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左腦有想法
-
2 # 我說精神
你說的憂鬱症不是疾病診斷名稱,我猜測你想問的應該是抑鬱症的表現是什麼?,抑鬱症是精神科疾病,而且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給人類的健康帶來重大負擔的精神疾病。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說到抑鬱症的表現,我們都會想到情緒低落、少語、少動、不願接觸人,但這樣的表現就能夠診斷抑鬱症嗎?顯然不夠。醫學上將抑鬱症分為了情感症狀群、認知-行為症狀群、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群這三大方面。
情感症狀群:
抑鬱心境:源自患者的自我體驗(例如:情緒低落、悲傷)或他人觀察(例如:流淚、外表頹廢);兒童、青少年抑鬱心境可表現為易激惹;興趣及愉快感明顯減退:尤其是平時很喜歡的活動;愉快感減退也包括性慾減退認知-行為症狀群:面對任務時,集中注意和維持注意的能力下降,或明顯的決斷困難;
自我價值感下降或過分的、不適切的內疚感,後者可以表現為妄想;如果內疚感或自責僅僅指向抑鬱狀態本身理則該症狀不成立;對將來感到無望;反覆想到死亡(不是對死亡的恐懼)、反覆的自殺意念(有或者沒有特定計劃),或有自殺未遂的證據。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群:
顯著的睡眠節律紊亂(入睡延遲,夜間醒覺次數增多,或早醒)或睡眠過多;顯著的食慾改變 (減退或增加 )或顯著的體重改變 (增加或 下降);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精力減退,疲乏,或即使最低限度的活動也會出現明顯的疲勞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抑鬱症?
首先不應該懼怕抑鬱症,脫離正確認知的恐懼只能帶來焦慮,不會有任何幫助。而且抑鬱症只是一種醫學疾病,還是完全可以被治癒的醫學疾病,因為可悲的偏見而放著寶貴的治療時機不去治療,小症不看成大病。當抑鬱症因為疏於治療而出現明顯的認知功能的損害的時候,我們再想改變抑鬱症狀帶來的變化,很可能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一旦慢性病程產生了認知功能的損害,往往其中的部分損害是不可逆的。
抑鬱症是一種醫學疾病,人類為了攻克這種疾病已經耗時兩百多年,但與其它醫學疾病和學科動輒數千年的歷史相比,精神醫學還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但即使這樣我們有抗抑鬱藥,可以控制精神症狀,甚至完全恢復社會功能,我覺得起碼要比惡性腫瘤強的多。如果身患惡性腫瘤,所有人都會按時服藥,服幾年都不會有怨言,但是抑鬱症患者的服藥情況就很不樂觀。很多患者首次治療症狀徹底消失後都自作主張停服藥物,最後導致了病情的復發。
現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愈演愈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其實都有抑鬱傾向,甚至患過抑鬱症只是自己不知道,病情輕微的一部分人能自己調節過來了,調節不過來的就像掉進了沼澤,越想掙脫卻越陷越深,病情嚴重的會鬧出人命,對自己、對家人都是很痛苦的。所以大家對抑鬱症都需要有一定了解,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抑鬱的端倪及時制止,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釀成悲劇。
病因還尚不十分清楚,但能肯定的是抑鬱症的發展是生物、心理、社會影響等諸多因素互動作用下而逐漸形成的。生物學方面主要是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再生、神經內分泌等方面;而心理學方面就比較複雜,比如抑鬱氣質、心理陰影、遭受重大刺激等;社會影響主要指患者身處的環境,與患者生理,心理之間相互影響,以及互動作用的時間點在抑鬱症的發生過程中有重要影響。
臨床表現:
1、情緒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抑鬱悲觀。根據病情輕重患者常常會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助感、無望感、無價值感還伴有自責自罪、罪惡妄想,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幻覺。
2、思維能力遲緩:患者反應遲鈍,聯想能力緩慢,腦子像生鏽了一樣。常常表現為主動語言減少,語速慢,音調低沉,交流不通暢,有的還會低聲自言自語。
3、認知功能損害:如近事記憶力下降、反應時間延長、注意力障礙、睡眠障礙、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等,有的患者則是突然食慾增強不知覺的一直吃。
4、意志活動減退:表現為生活被動、懶散,行為緩慢,不願意做事,不願意跟外界接觸,嚴重者連吃喝拉撒都不顧,更有甚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行為,認為“死了就是解脫了”,“只有死亡才是唯一脫離痛苦的方法”等危險的思想。
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視,在工作的同時不忘關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生活和工作中積極樂觀的去面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