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的母親從小到大就一直罵著我,什麼難聽說什麼,什麼叫我去死,髒話什麼的不計其數,如今我考上了一本,卻還為雞毛蒜皮的東西罵我,髒話不堪入耳,不管什麼事總要罵髒話,我也知道一直以來她很辛苦,很不容易,但是就算我是她的孩子也無法忍受這樣的謾罵,我只想說,不管什麼身份,不管多大年齡罵髒話都是沒素質的體現吧!
14
回覆列表
  • 1 # 川林閒談2

    謝邀回答!您說的這種情況,在農村是十分之三吧。文化人稱"村話",千百年來流傳至今淵源流長。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去掉,不必奇怪憤怒。她就那樣口氣,說來無心,聽著有意。直白倒出人生來歷,氣死你也無益,村裡還落個不孝的話題,說你白眼狼不懂禮儀。肚量放開,裝做耳背。做孝順兒女,不去理會。罵急了,爭幾句,揚場而去。

    從我做起,教育好我兒女,為父母爭氣。讓孫兒和爺奶再去論理!家庭中嘻笑怒罵交響曲!這就是人生的經歷!

  • 2 # 茶山王者陶瓷業蓮

    改變別人是痛苦的,只有改變自己。您可以把她的這種謾罵當成耳邊風,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就好。畢竟她是您的家人,家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您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去影響她。實在不行她開口罵人的時候就找藉口走開就可以了。

  • 3 # 出國工作簽證

    1心理有病,可以不用理解,但是可以慢慢感化。很多人是抑鬱症或者狂躁症,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就像很多家暴的男人,事後都會道歉,也會自殘,需要時間和藥物來治療。

    2只能說父母不是天下最好的人,別再說世上只有媽媽好,別說父母恩需要還,當孩子沒有揹負這個道德枷鎖的時候,想反抗就反抗了,而不是等到出現自衛殺父母的悲劇,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3父母做父母后,也依然是孩子,世界上沒有硬性課程教您如何做父母,特別是很多人不到25歲,就開始為人父母了,自己都還沒活明白,就開始要撫養和教育孩子,或許很多父母也是看著自己的父母如何教育來模仿的。所以我平常專門學習如何做媽媽,如何做老婆,如何做女兒,如何做兒媳,如何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別壓抑,就沒壓力。

  • 4 # 兒科醫生鮑秀蘭

    案例:

    我算是一個脾氣還不錯的人,但很不幸遇上個“混世魔王”,兒子特別不聽話。一旦不遂他的願,就大哭大鬧發脾氣,我也會按照育兒書上教的方法嘗試跟他共情,但根本不奏效,最後還是忍不住罵了他,事後又很後悔。為什麼我的共情沒有效果,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作為育兒的高頻詞,“共情”對很多家長來說都不陌生,這是情緒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項。

    維基百科裡對於“共情”的詞條解釋是: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也就是說,真正的共情是不被對方情緒所牽引,但一定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但顯然,很多家長都用錯了方法。

    以情動人,而非息事寧人

    很多時候,父母的共情效果之所以不佳,是因為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使用完共情後,孩子可以馬上停止哭泣(一切還是從我的立場出發)。

    比如孩子看到一個很喜歡的玩具,哭著鬧著要買,大庭廣眾之下實在有些尷尬,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生氣:

    “怎麼老是哭!”

    “絕對不慣你!”

    “什麼臭脾氣!”

    可想而知,孩子只會哭的越發厲害。

    無奈,家長只好耐著性子,開始跟孩子“共情”: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

    嘴上是這麼說,但心裡想的是趕快息事寧人,恨不得他現在立刻馬上就不哭了。

    孩子雖然年紀小,卻有天然的覺察力,你眼中的“不耐煩”,話裡的“表演”,臉上的“怒意”,他們都能感受得到。情感連線都沒有,又談何共情?或者說,很多人不是真正在“共情”,只是在使用一個名字叫“共情”的技巧而已。

    不要抱著“搞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真正去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才是共情的力量。

    感同身受,而非大講道理

    當孩子有情緒時,儘管家長很想和孩子的情緒連線,但總是忍不住想去“糾正”孩子的行為,於是畫風一改,安慰變成了批判、建議、說教。

    比如孩子玩遊戲輸了,不依不饒哭個不停,父母在一旁安慰:

    “沒事,這只是個遊戲,輸了也沒關係。”

    對於大人來說這只是遊戲的輸贏,在孩子心裡卻是大事,這麼說只會讓孩子覺得“你根本不理解我”,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有輸有贏是正常的,怎麼能這麼輸不起呢?”

    在這種不平等的對話交流中,孩子不但要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家長隱含的指責,心情可想而知。

    “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時,大腦中負責思考的部分已經無法有效進行工作。此時再正確的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更別說理解和執行。

    “媽媽知道你很想贏,結果輸了所以不開心,但你並不孤單,我會陪著你”

    這樣和孩子共情,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能覺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是不是更好一點呢?

    抓住時機,而非迫不及待

    每當看到孩子生氣或傷心,很多家長會迫不及待去共情,想讓孩子遠離這樣的情緒。

    但很多時候,孩子都表現得很牴觸,壓根“不領情”,這是時機還不到。每個人都需要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出來,大人是這樣,小孩亦是如此。

    當觀察到孩子的哭聲由響變弱時,就是最佳介入時間。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幫助孩子平靜,然後跟孩子一起深呼吸,緩和他的情緒。

    同時,共情這個過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兩次就能成功不太現實,它通常需要在情景發生的當下重複很多次,才會漸漸平復。如果缺乏耐心,嘗試幾次就放棄,自然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齊王築城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