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步的本質,就是能源利用能力的提升。從最初的用木頭燒火,到用石油、風能、核能等等。即使比特幣,也是將能源用貨幣的方式儲存起來,實現跨時間、跨空間的利用。
光伏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去年開始漲了很多,但成長性遠遠沒有到頭。在國內“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間國內裝機高速增長訊號愈發明確。因此,光伏的投資邏輯值得繼續重視。
01
碳中和
全球共同推進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 2030 年前達到峰值,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歐洲提出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 1990 年)從目前 40%的減排目標提高到 55%;
美國民主黨平臺草案規劃顯示計劃未來五年安裝 5 億塊光伏元件;
日本將在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南韓總統文在寅承諾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
全球使用非石化能源一定是必然的選擇,光伏是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板塊。
如果說電動車領域,我們還面臨著國際上許多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那麼光伏行業,我們在國際上幾乎是沒有對手的。
過去10年,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了80%以上,但是我們的企業在一輪又一輪殘酷的週期中不斷成長、打磨關鍵環節的技術,最終站在了行業龍頭的地位上。
02
年化20%增長
光伏產業鏈是晶矽的路線,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是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和電站,比如集中式電站和分散式電站。主產業鏈之外還有一些輔產業鏈,比如膠膜、光伏玻璃、逆變器、支架。
從技術進步的角度,過去10年來技術進步非常大,整個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非常大。
全球光伏LCOE由2010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達87%,是近十年內所有可再生能源型別中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
2021年後,國內大部分地區可實現光伏發電與煤電基準價同價,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平價上網正在逐漸實現,預計未來全球光伏 LCOE 有望持續下降。
現在來看,光伏產業本身的經濟性也得到驗證。全球很多地方已經進入平價上網的階段,可以看到板塊已經進入到供需兩旺,量價齊升的爆發式發展階段。過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80%多,技術進步確實給行業帶來了巨大變化。
進入一個平價階段以後,意味著什麼?以前是政府補貼,以後政府不補貼了。根據測算,今年全球的裝機量170GW,增長有40%,短期增長非常快。
時間拉長一點看,十四五規劃裡面,未來5年光伏對非石化能源的佔比要提升到20%,現在的光伏發電佔社會用電總量的3%,滲透空間還非常大。
到2060年,如果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光伏滲透率大概要達到60%。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確定性的持續年化20%增長。
03
中國龍頭地位
中國企業在產業鏈裡面,已經處於龍頭地位。包括矽料、矽片、元件,在全球的產能佔比都已經佔60%、70%以上,龍頭企業的市佔率和競爭力在不斷增強,中國公司是全球光伏需求的主要供給力量。
比如說,全球電池片產能、產量擴張迅速,中國廠商佔比近八成。2019 年全球電池片產量超過 2GW 的企業有 20 家。按產能排序,前八廠商分別為通威、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愛旭、韓華。其中通威、愛旭是專業電池廠,效率、成本領先;其餘 6 家為一體化廠商。
元件環節具備品牌和渠道壁壘,行業競爭格局趨於穩定,鮮有新進入者。全球元件出貨前十名中80%為中國企業,晶科能源連續四年全球元件出貨量第一。
光伏行業是一個集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為一體的賽道,在產業、政策,資本的共振下,景氣度持續向上。
光伏行業最核心的驅動力就是透過技術進行降本。從2010年到2020年底,整體行業降本80%,實際上就是技術推動的。
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技術迭代,比如說單晶取代多晶,這個是過去十年的技術主旋律。回顧過去近十年,單晶+PERC 電池組合推動光伏行業走向平價時代。
單晶產品具有晶格缺陷更低,材料純度更高,電學效能和機械效能更加優異等特點,在透過提升轉換效率來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過程中,具有明顯優勢。
根據 Solarzoom 資料,100MW光伏發電專案中,單晶 PERC 度電成本為 41 美元/KWh,低於 TOPCon的 42 美元/KWh 與異質結的 43 美元/KWh。目前單晶 PERC 仍是價效比最高的電池技術,考慮價效比和產業鏈配套成熟度,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保持主流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市場給予隆基股份比較強的溢價。
行業的技術迭代,單晶取代多晶,這個過程中隆基股份勝出了。
目前,電池片環節單純靠硬體成本下降的降本,邊際難度越來越高。隨著 PERC 轉換效率逐漸接近天花板,電池片廠商開始相繼佈局具有更高效率,更低衰退率,更高發電量的 N 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例如隧穿氧化鈍化接觸電池(TOPCon),異質結電池(HIT)和背接觸電池(IBC)等。
未來五年,隨著材料技術和工藝技術不斷進步,行業還能進一步地去降本。
04
從週期到成長
光伏行業最近這一波上漲,最核心邏輯是,碳中和背景下的增長性確定。2020年底全球的光伏裝機大概是130GW,預計2025年應該可以達到300GW甚至350GW,就是翻兩番。
前幾年,光伏是政策或者補貼驅動型的,就有所謂的搶裝這些事情,每年的需求波動,甚至季度需求的波動非常大。
之前它是依靠補貼來推動的行業,所以業績波動非常大,同時現金流不穩定,導致估值水平一直受到壓抑,一般都拿週期的行業角度去看待光伏產業。
現在進入一個平價時代,產業驅動力從原來的補貼轉換到內生驅動,需求和供給都非常旺盛,景氣度是向上,行業從原來週期性的估值體系,要切換到成長角度。
簡單說,光伏行業在2021年退出補貼後,將展現出超預期的成長性,行業標的將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
05
4條主線
如果說光伏行業是高估值,那也是高估值板塊裡面成長性最強的,相對於估值在40倍以上的行業,光伏的成長空間大,盈利穩定性也強,估值消化能力非常強,所以可以從戰略上看好光伏產業,行業龍頭的估值溢價可能會長期存在。
2021 年起,全球光伏市場基本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在“碳中和”的願景下,全球光伏裝機中樞有望上移,綜合考慮光伏各環節競爭格局、增長空間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匹配能力,建議把握4條主線:
1)明年供應偏緊的矽料環節,矽料龍頭通威股份;
2)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膠膜絕對龍頭福斯特;
3)一體化製造龍頭隆基股份、晶澳科技;
4)中國產替代疊加海外高毛利市場切入的儲能逆變器環節:錦浪科技、固德威。
人類進步的本質,就是能源利用能力的提升。從最初的用木頭燒火,到用石油、風能、核能等等。即使比特幣,也是將能源用貨幣的方式儲存起來,實現跨時間、跨空間的利用。
光伏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去年開始漲了很多,但成長性遠遠沒有到頭。在國內“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間國內裝機高速增長訊號愈發明確。因此,光伏的投資邏輯值得繼續重視。
01
碳中和
全球共同推進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 2030 年前達到峰值,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歐洲提出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 1990 年)從目前 40%的減排目標提高到 55%;
美國民主黨平臺草案規劃顯示計劃未來五年安裝 5 億塊光伏元件;
日本將在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南韓總統文在寅承諾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
全球使用非石化能源一定是必然的選擇,光伏是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板塊。
如果說電動車領域,我們還面臨著國際上許多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那麼光伏行業,我們在國際上幾乎是沒有對手的。
過去10年,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了80%以上,但是我們的企業在一輪又一輪殘酷的週期中不斷成長、打磨關鍵環節的技術,最終站在了行業龍頭的地位上。
02
年化20%增長
光伏產業鏈是晶矽的路線,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是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和電站,比如集中式電站和分散式電站。主產業鏈之外還有一些輔產業鏈,比如膠膜、光伏玻璃、逆變器、支架。
從技術進步的角度,過去10年來技術進步非常大,整個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非常大。
全球光伏LCOE由2010年的0.378$/kWh,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0.048$/kWh,降幅高達87%,是近十年內所有可再生能源型別中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
2021年後,國內大部分地區可實現光伏發電與煤電基準價同價,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平價上網正在逐漸實現,預計未來全球光伏 LCOE 有望持續下降。
現在來看,光伏產業本身的經濟性也得到驗證。全球很多地方已經進入平價上網的階段,可以看到板塊已經進入到供需兩旺,量價齊升的爆發式發展階段。過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80%多,技術進步確實給行業帶來了巨大變化。
進入一個平價階段以後,意味著什麼?以前是政府補貼,以後政府不補貼了。根據測算,今年全球的裝機量170GW,增長有40%,短期增長非常快。
時間拉長一點看,十四五規劃裡面,未來5年光伏對非石化能源的佔比要提升到20%,現在的光伏發電佔社會用電總量的3%,滲透空間還非常大。
到2060年,如果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光伏滲透率大概要達到60%。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確定性的持續年化20%增長。
03
中國龍頭地位
中國企業在產業鏈裡面,已經處於龍頭地位。包括矽料、矽片、元件,在全球的產能佔比都已經佔60%、70%以上,龍頭企業的市佔率和競爭力在不斷增強,中國公司是全球光伏需求的主要供給力量。
比如說,全球電池片產能、產量擴張迅速,中國廠商佔比近八成。2019 年全球電池片產量超過 2GW 的企業有 20 家。按產能排序,前八廠商分別為通威、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愛旭、韓華。其中通威、愛旭是專業電池廠,效率、成本領先;其餘 6 家為一體化廠商。
元件環節具備品牌和渠道壁壘,行業競爭格局趨於穩定,鮮有新進入者。全球元件出貨前十名中80%為中國企業,晶科能源連續四年全球元件出貨量第一。
光伏行業是一個集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為一體的賽道,在產業、政策,資本的共振下,景氣度持續向上。
光伏行業最核心的驅動力就是透過技術進行降本。從2010年到2020年底,整體行業降本80%,實際上就是技術推動的。
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技術迭代,比如說單晶取代多晶,這個是過去十年的技術主旋律。回顧過去近十年,單晶+PERC 電池組合推動光伏行業走向平價時代。
單晶產品具有晶格缺陷更低,材料純度更高,電學效能和機械效能更加優異等特點,在透過提升轉換效率來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過程中,具有明顯優勢。
根據 Solarzoom 資料,100MW光伏發電專案中,單晶 PERC 度電成本為 41 美元/KWh,低於 TOPCon的 42 美元/KWh 與異質結的 43 美元/KWh。目前單晶 PERC 仍是價效比最高的電池技術,考慮價效比和產業鏈配套成熟度,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保持主流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市場給予隆基股份比較強的溢價。
行業的技術迭代,單晶取代多晶,這個過程中隆基股份勝出了。
目前,電池片環節單純靠硬體成本下降的降本,邊際難度越來越高。隨著 PERC 轉換效率逐漸接近天花板,電池片廠商開始相繼佈局具有更高效率,更低衰退率,更高發電量的 N 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例如隧穿氧化鈍化接觸電池(TOPCon),異質結電池(HIT)和背接觸電池(IBC)等。
未來五年,隨著材料技術和工藝技術不斷進步,行業還能進一步地去降本。
04
從週期到成長
光伏行業最近這一波上漲,最核心邏輯是,碳中和背景下的增長性確定。2020年底全球的光伏裝機大概是130GW,預計2025年應該可以達到300GW甚至350GW,就是翻兩番。
前幾年,光伏是政策或者補貼驅動型的,就有所謂的搶裝這些事情,每年的需求波動,甚至季度需求的波動非常大。
之前它是依靠補貼來推動的行業,所以業績波動非常大,同時現金流不穩定,導致估值水平一直受到壓抑,一般都拿週期的行業角度去看待光伏產業。
現在進入一個平價時代,產業驅動力從原來的補貼轉換到內生驅動,需求和供給都非常旺盛,景氣度是向上,行業從原來週期性的估值體系,要切換到成長角度。
簡單說,光伏行業在2021年退出補貼後,將展現出超預期的成長性,行業標的將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提升。
05
4條主線
如果說光伏行業是高估值,那也是高估值板塊裡面成長性最強的,相對於估值在40倍以上的行業,光伏的成長空間大,盈利穩定性也強,估值消化能力非常強,所以可以從戰略上看好光伏產業,行業龍頭的估值溢價可能會長期存在。
2021 年起,全球光伏市場基本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在“碳中和”的願景下,全球光伏裝機中樞有望上移,綜合考慮光伏各環節競爭格局、增長空間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匹配能力,建議把握4條主線:
1)明年供應偏緊的矽料環節,矽料龍頭通威股份;
2)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膠膜絕對龍頭福斯特;
3)一體化製造龍頭隆基股份、晶澳科技;
4)中國產替代疊加海外高毛利市場切入的儲能逆變器環節:錦浪科技、固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