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伸東

    “水既可擎舟,也可覆舟“,所以,水本沒有善惡之分。老子在這裡的“上善若水“是強調人性如何才能吉祥,要學習水的個性,與萬物不爭,就低而居,處眾人之所惡,人只要做到像水這樣,就符合宇宙之道了。因此,老子在用水性強調了做人的道理,人,只有做到像水性一樣,才是上“吉”之道,所以,這句話的白話,應該為“上吉如水”。

  • 2 # 盞或人生

    我的理解不拘泥於書本上的解釋,讀過幾遍《道德經》,我個人認為,上善若水,就是行善,就要像水一樣,不能按次計,不能按多少計,要細水長流,行善簡單,一輩子行善不易!後面的章節還提到,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更是做人的一種態度!

  • 3 # 舞風徽

    上善若水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 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 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水對萬物有利,但是並不爭功,能夠處在眾人不理解甚至厭惡的處境,有忍心,有仁心。

    作用大,性質平,有品德,不做作,俗氣自然,高雅大工。似乎無形流轉作用,於卑賤而不拘。

    或許 ,老子心中最是高尚,最是平凡廣存,最是有德自然,最是不可缺少而淡泊高貴的無形,似乎能夠接近自己模擬的,萬事萬物的歸屬模型—道了吧。

  • 4 # 耀如樂園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教這種聖人的大智慧都不是我們凡夫能隨意理解的,所以《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或存或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聖人說的上善境界很高,難以用語言表達,所以聖人為了能夠讓我們普通人聽得董他們的話,就常常用譬喻來說明聖人的意思,“上善若水”就是一個譬喻,說善很像水具有很多美德,處低納垢,隨遇而安,滴水穿石,百折不撓,遇方成方,遇圓成圓,不與天下爭,而天下之水歸於大海……

    所以,我們凡夫與聖人之比如天壤之別。

  • 5 # 上帝之子31

    上善若水:上者,以前上,中,下三策,上者,指最好的,善者指的是方法,若者,跟行雲一樣,水者,跟萬物吸收水份一樣,

  • 6 # 曾慶學專注平臺合夥制

    要理解上善若水,就要知道這四個字中“善”字真正的含義和“水”真正的天性。

    很多的解釋,都把上善若水的善解釋為善良,這樣上善就是最高的善,那麼上善若水的含義就變成了:最高明、最高尚、最上等的善要像水一樣,水滋潤、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而且處眾人之所惡。也就是水總是爭著搶著做好事、助人為樂,從來不跟別人爭。別人不願意做的髒活累活,水都願意搶著做。別人不願意吃的虧,水都搶著吃。所以水的行為最接近於道:故幾於道。得道的人即為聖人,所以具有水一樣品質的人就可以成為聖人。

    那如果真是這樣,當聖人也太容易了,只要唯唯諾諾、老實巴交,天天做好事,不做壞事,那就可以成為聖人了。

    其實,水利萬物的“利”理解為恩惠、幫助也是錯的,好像水的天性就是願意幫助萬物一樣。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還會有洪水、海嘯呢?為什麼水會經常淹死人呢?水那麼至善至德,為什麼還要大禹治水呢?既然水那麼願意幫助人,那為什麼經常好多地方乾旱、好多地方缺水,水卻沒有去幫助呢?

    可見,我們對上善若水的“善”和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利”的理解和解釋存在偏差甚至錯誤,或者說我們誤解了水。

    那麼,上善若水的“善”和水利萬物的“利”到底應該怎麼解釋,更為合理?

    我的理解(當然不一定正確),上善若水的“善”其實是“善於”、“智慧”和“道”的意思,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高明、最至高無上的“智慧”(聰明)要像水一樣。要像水怎樣呢?後面的水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我們要怎麼像水一樣?我們要像水那樣利萬物而不爭。這裡的利不是利益、恩惠和幫助,而是通利、變通、靈活的含義。最高明的智慧(特別是最高明的生存與生命智慧),要像水一樣,能夠通利萬物,不與萬物爭執和碰撞,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遇到什麼物質,水都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從容應對而保全自己活下來,並且不失自己的本色。為了活下來,水可以變成氣態的蒸汽(霧)、液態的水和固態的冰(雪),也可以變成乾淨的水、汙濁的水、有毒的水、甜蜜的水、苦澀的水,水可以跟高山在一起,也可以跟深海在一起,甚至可以跟臭水溝在一起。水自己沒有顏色,沒有形狀,但是水可以變成五顏六色,跟黑色在一起變成黑色、跟紅色在一起變成紅色,水可以跟杯子在一起變成杯子,跟碗在一起變成碗,跟缸在一起變成缸,跟河在一起變成河,跟湖在一起變成湖……不管跟誰在一起,水從來不抱怨、從來不爭執、從來不記恨,這才叫著處眾人之所惡。

    正因為,水有這種品性,所以水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最接近於道,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此,水既不利他,也不害他,水只是按照自己的天性做自己而已(中庸: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天下萬物的生命跟水一點關係都沒有,幹嘛要去利幹嘛要去害,幹嘛要去幹涉、左右、控制、揹負、掌握、決定別人的命運呢?水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而且不影響、不干預別人做最好的別人,這就是上善若水。

    如果我們人世間,每個人都像水一樣,那該多麼美好啊?每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天性,都可以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做最好的自己不影響不干預別人做最好的別人。

    我的生命像花兒,不影響你的生命像魚兒。我做最好的廚師,不影響你做最好的警察、老師、農民和政客等等。我要創業,我就跟創業合一,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都不抱怨、不後悔。我要做政治家、思想家我就做最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我要經商我就做最好的經商,同樣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都不後悔、不抱怨。我是男人,我就要做一個真正自強不息的男人,我要是女人,我就做一個真正厚德載物的女人。這難道不是每個生命本應該活出的狀態嗎?

    我們的生命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做到處眾人之所惡,我們就可以做到跟乞丐在一起我們其樂無窮,跟皇帝在一起我們淡定自如。我們的生命遇到魔我們就可以變成魔,遇到佛我們就可以變成佛,遇到小人我們成為小人,遇到君子我們成為君子,但不管怎麼變,都不改變我是我的本質,我還是我,我就是我。

    因此,讀懂了水,就讀懂了生命,就讀懂了我們自己。

  • 7 # 春華秋實qiufen

    《道德經》裡‘上善若水’意思是:人的修為要隨遇而安。

    水為柔,可清濁,遇大寒則成冰,水聚多,可低成海。人心象清水,不急攻近利。與善多修為,與萬物而不爭,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善行,大度,寬宏!

  • 8 # 不忘初心136533244

    感謝官方帳號的邀請!“上善若水”出處《道德經》第八章(修身)。即:上善之人如同水一樣。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處事能夠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自然界萬事萬物最美水,水德是近於道的。“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用水性來比喻有德之人的人格,“上善若水”,上為至高,只有至高的東西才叫上,水的德行最高,雖然它的構成簡單,但它是自然界裡的生命之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使自己的品格如水一般,就能與大道協調,社會免去紛爭痛苦和煩惱,也就能過得逍遙自在,輕鬆喻悅了。

  • 9 # 府中大人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水利萬物而不爭"是上善若水的核心。"上善若水"其意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老子在這裡頌揚水的精神,是宣揚一種處世哲學。所謂善,我們把它看成是道家所推崇的"道"之所在。也就是"道德經"中"道德"二字的真義。"上善"則是"道"和"德"的最高境界。而此中境界恰恰和水的精神所吻合。水,萬物之生遂無一不福被其澤。可水卻功蓋天下德潤萬物而不知功。不僅如此,世間無論天地之精靈,還是人間之凡子,均好清而惡濁,好上而惡下。水至清他物而濁己身,浮他物以上,自沉以下。這種"上善"不正是老子的"道"嗎?"上善若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站立改革潮頭,胸懷天下,為百姓謀永福,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在乎他人譭譽的行為,就是大善,至善。

  • 10 # 易經奇門國學

    “上善若水”是說善也分最好、好、差以及最差。

    而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樣,它不會像我們索取什麼,也沒有什麼“利益”分配、“回扣”索取以及“偏袒”誰對誰錯等等。

    它只會無私奉獻自己,孕養生命。而聖人所說的“上善若水”,指的就是我們要像水,這種東西一樣,不帶任何雜質,流到哪裡,哪裡就有生命的誕生,這正是作為人類的一種高貴品德。

    比如說:

    ①我們人類要像水一樣,處理人與人的關係。

    ②我們要像水一樣無私滋潤他人,以愛惜生命就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作為“上善若水”的標準。

    ④我們人類要像水一樣寬闊,做到心胸寬廣,對人和善。

    ⑤我們人類要像水一樣“無色無味”、“周流四方”以及存在“自然”之中,而這些正與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說的“道法自然”有相似之處。

    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子蘭如何換盆,什麼時候換盆,需要什麼盆,換盆後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