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ungfumaster

    百度百科是這麼解釋的: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里仁第四》: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大旨意為:早上明白做人的道理,晚上死去也無遺憾了。人之所以為人,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可是不守規矩的人太多,只是苟活。知道是苟活,死就死了吧。從“天”的角度,代表了時間上的“開始、最後”,從“聞其道”開始,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從“地”的角度,代表了“東方、西方”,也代表了整個天下所有的地方,無論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越,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從“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擔就是生死的承擔,所謂出生入死。

    個人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表達了古人對求知的一種執著追求!為求真知而孜孜不倦,哪怕死去,也不算什麼!

  • 2 # 國風文化小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哪怕早晨知道了為人在世的道理,晚上就死了。也是值得慶幸的事啊!表達了作者對真理的渴望!

    想人生在世,有多少人空活到百歲,也不明白自己為了什麼活在這個世上,自己活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一生做了多少該做的事,又做了多少不該做的事。自己一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什麼是一生該珍惜的,什麼又是追尋了一輩子卻發現是一包糞土。到最後昏昏噩噩了此一生,心中難免無限悲愴。魂歸太虛之時流出人生最後一滴眼淚。

    是故古人為求真理而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

    與今之世人,道理亦然。

  • 3 # 春華秋實151010414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義之道”,“死”是動詞的為動用法,意思是“為……而死”。懂得了仁義的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一、引申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論語·里仁》的這一章在一些大學古代漢語教材(如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 沈祥源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中未作任何註釋。不作解釋,可能是編者認為這句話字面意思都不難理解。我們在給大學 生講授這一章時,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以作調查,發現學生基本上都這樣解 釋這句話:“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行)。”如 果進一步問“明白了(或懂得了)一個道理(或真理)就可以去死,這值得嗎?我們願意這 樣做嗎?”學生這才意識到這樣的理解是不合情理的。一個人一生要明白的道理實在是太多 了,如果明白一個就去死,那不知要死多少回。同時明白了道理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為了更 好地去做事。這句話楊伯峻《論語譯註》也未作詞語註釋,只是譯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這跟一般人的理解基本上一致。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有些想當然 ,細究起來又發現這樣理解不合事理邏輯,本來是一句內涵豐富深刻的名言,這麼一理解反而索然無味了。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對這句話的內涵作進一步的探索。

    二 、“道”和“死”

    今天我們談論人生觀、價值觀時常說 “為真理而死”、“為正義事業而死”、“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或生命)”等,這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在新的社會歷 史條件下的深刻內涵。這句話千百年來激勵著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拋頭顱灑 熱血,就在於它深刻地揭示“知”和“行”的關係。《禮記》也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前四句可用一個“知”字概括,學習的目的不是停在“知” 的階段上,而是要在“知”的基礎上“行”,即去做,去實踐,達到“學以致用”。這樣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就應該理解為“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 使晚上為它而死也可以(或死而無憾)。”“知”和“行”的關係 ,只是停留在“知”上,知道了就去死,不得其所。   基於上面我們對“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理解,對“道”和“死”作如下解釋。

    先說“死”

    “死”在“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中是動詞的為動用法,意思是“為……而死”。 “死 ”的這種用法《論語》中還有幾例。   (1)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論語·憲問》)   (2)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同上)   第(1)例“死”後有賓語“之”,“死之”即“為之(公子糾)死”。 第(2)例“死” 後省略了賓語“之”,“不能死” 即“不能為之(公子糾)死”。

    再說“道”

    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常用詞中“道”的第二個義項是“到達某種道德標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其書證即為“朝聞道,夕死可矣。”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孔子的道德標準,什麼是“仁”,如何才能達到“仁”在《論語》一書中講得很清楚,孔子甘為“仁” 去“死”,決不會是為找到達到“仁”的途徑去“死”。把“道”理解為“到達某種道德標 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是講不通的。   《十三經注疏》把“道”解釋為“好的政治局面”(即“有道”)。   《十三經注疏》中“朝聞道,夕死可矣”一章注為:“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疏為:“ 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這 一理解應該說是合乎歷史的,其中“死”不作“為動用法”講。從《左傳》、《史記》對孔 子的記載以及《論語》一書中孔子的言行可知,孔子一生席不暇暖,周遊列國,不為做官, 旨在行道。但是當時沒有哪一個國君能夠真正實行孔子的政治主張,他的“仁”的思想學說 得不到統治者的貫徹執行,治國理想得不到實現,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遺憾。他的有生之年 將看不到“仁”道的實行,看不到天下大治的政治局面,即“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 如果孔子能夠看到他的“仁”的政治主張得到貫徹因而天下大治(即有道),哪怕是剛剛聽 到,他也就會死而無憾了。這一理解應該說是合乎歷史的。但這種理解都是就孔子自身的人格精神而言的。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道”的含義遠非止此。 把“道”解釋為“真理”,就今天這個時代看沒有錯,但孔子時代是不興這麼說的。 一般人把“道”理解為“道理”,但是一般的道理不值得人們為他去死,究竟是什麼樣的道 理值得人們去為它獻身呢?我們應該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解釋詞語,把詞語放到具體的歷史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即 把“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放到《論語》這個大環境中去理解,也許才能得到更為合理的解釋。   《 易·說卦》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儒家的為人之道就是“仁義之道”。歷來統治階級 就是以“仁義之道”來治理天下的,正人君子也是把它當作修身立己的準則,“滿口的仁義 道德”。   這樣,“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就可以直譯為“早上明白了仁義之道,晚上為它去死也可以。”

    三、“朝聞道,夕死可矣”句意闡釋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朝聞道,夕死可矣 ”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這一內涵從孔子的一生、從《論語》一書的思想精髓中可以得到印證。

    首先,“朝聞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實踐。   一方面,孔子一生棲棲遑遑,周遊列國,席不暇暖,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統治者的採納,不得已,轉而講學授徒,希望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透過他們去宣揚他的思想學說,去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孔子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 政治主張、實踐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後已。“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反映了 孔子一生對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為“道”而生,為“道”而死。另一方面,“仁”作為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孔子從來不 輕易以“仁”許人。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沒有被稱為“仁”的。在孔子看來能夠達到“仁”的 都是古之聖賢:泰伯、 文王、 微子、箕子、比干、 管仲。這些人的行為都關乎天下國家大計 ,關乎人民的生活疾苦。他評價一個人是否“仁”是重在其政治功績的。但是,“仁”作為一種道德修養,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們可以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以“仁”的諸方面的美質要求自己,一步步的向著最高境界靠攏。人的道德修養就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止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 ,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一個人只有勇敢地挑起“仁”這一重擔,不斷剋制自己的 慾望,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同時還要自覺地按照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和行為習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能超越禮儀去行事,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克己復禮為仁,一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堅忍不拔的走完這一艱難的過程,就一定 能夠達到“仁”的最高境界。(“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這一艱難的過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則是世世代代。“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 會”可以說是孔子道德理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繼續,這個過程不會終止,只有不斷的提高, 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其次,“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犧牲精神。一個人有志於“仁”,他就會終身實踐,毫無怨恨,毫無遺憾(“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 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 修養,且高置於生死之上。 後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 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義”是“合理的事、應該做的事”。“捨生取義” 就是為了正義事業,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的內在本質,“義”是人的外在的行為,二者是統一的。知道了仁義的道理,就要 終身實踐它,甚至於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世說新語·自新》說周處年輕時兇狠強暴被義興人稱為“三橫”之一。後周處有悔改意, 但他怕光陰已虛度,最終無所成就。當時文壇有名的 陸雲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 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陸雲以“朝聞道,夕死可矣”勸浪子回頭 ,只要立志向善,就不必擔心美名不揚;一旦覺醒,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下決心去做。周 處最終成了忠臣孝子。以“知”與“行”的關係去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就不會迷惑不解了。

  • 4 # 南望中醫

    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出自《論語.里仁》。就望文生義而言,不難費解,然終非聖賢之道。若是直譯為“早上聽聞道理,晚上就要死去”,聞道之後便要去死,深究也不符合人之常情。國學大師曾仕強曾經有言:聞道之目的並非可死,而是摒棄昨日自己之弊習,“夕死”謂昨日奉行舊道之自己已然逝去,然並非身死,同時今夕自己奉新道而行,明道不是可死,實為奉生,是為了更好地去做事,自己無愧地行走於天地之間,前後二者為價值之異,而非生死之別。這本是一句內涵豐富的哲理,然被後世曲解而索然無味,因此我們有必要去做進一步的探索。

  • 5 # 塗山玄喬

    “朝聞道,夕死可矣”寫句話出自《論語·理仁》

    字面的意思大概就是:早晨明白了一個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如果僅僅按表面的意思來理解,似乎是不太合理的,明白一個道理就可以用生命來交換,那麼我們一生有那麼多的道理要明白,但生命只有一次不是嗎?

    所以這句話裡的“道”不同人看來是不同的,孔子看來是指“仁義之道”,老子看來則是“天地法則”,因人而異,每個人心中的“大道”不同理解也就相異。

  • 6 # 朱八戒CC

    “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里仁篇》,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各有不同。大多數的說法是,“道”是宇宙間的一切法則和道理,早上聽到或明白一個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如果說早上明白一個道理,晚上就可以去死,這樣不值得,也不可能有人這麼去做。另一種認為是,孔子禮問於老子之後,大徹大悟,終於明白道的人生哲理。回來之後閉門三天不出戶,以至發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這種說法雖然比較合適,但也不值得為著早上的悟道,而願意晚上的去死。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的道德標準也是“仁”,那麼孔子的道就是仁義道德。當一個人明白做人的仁義禮智信這個道理,也覺得死而無憾,那麼這種理解過於片面,也不符合正常的情理。

    其實孔子的這句名言,是有著豐富而深刻的義涵。正確理解這句話,還是先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環境。春秋戰國,諸侯征戰,社會動盪不安。孔子終生追求的是克己復禮,而克己復禮有著兩層意思。其一是剋制自己,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歸之於禮,禮即是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修養方式。

    面對那種局勢,孔子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渴望當時的天下大亂,透過周禮達到天下大治,以實現社會的穩定和有序發展。這就是孔子終生的政治主張和理想,這就是他所追求的道。儘管窮極一生也沒有實現克己復禮的大行其道,但他仍然嚮往著大同社會的天下為公。如果哪一天聽說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那麼孔子當天晚上哪怕是死去,也心甘情願,也死得其所。這就是儒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浩氣長存,也是對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最正確的理解。

    千百年來,多少的仁人志士,為追求真理,為著正義的事業,為著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辭。這就是仁道,這就是民族的氣節。

  • 7 # 知命堂文化

    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我最早在初中時見過,語文書上有《周處》一文:周處去見平原君,問改邪歸正的辦法。平原君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何憂令名不彰也...

    聯絡上下文,平原君說的意思是:古人看重的是,假如你早上明白了真理,那怕下午就死了。也是好的,何況你<年紀輕輕>,前途大有可為,何愁你的美名不能傳出去呢?而這裡的“道”相對於周處來說,無疑就是如何作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裡的“道”,是廣義的道。既可以是做人的道理,又可以是從事學術研究的“道”。孔子窮其一生,推行“周禮”,實行“仁道”;還曾向老子問道,曾因“兩小兒辯日”被黃毛小兒譏笑...“圖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敏而好學,悔人不倦”。所以,無論山野村夫,達官顯貴,頭腦中各自有各自的疑問。若無遠慮,亦有近憂。或學習或探索,忽然有一天,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哪怕早上醒悟了,下午就死去,也算這一生沒白活。

    所以,我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裡的“道”,是天地宇宙的執行之道;萬物生靈的生存之道。這個“道”因人而異,因物不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目前的生活狀態,你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