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馬識途183228897
-
2 # 西域成
李白是一個才華橫溢、玩世不恭、廣交朋友、行俠仗義人,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才,是一個過了千年,我們依然為他的才華所崇拜的人。下面我就大概的說一下李白的一生經歷。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大詩人詩人,被譽為“詩仙”,祖籍據說是甘肅天水。二十四歲離開故鄉,踏上遠遊的征途,遊玩了大半個中原大地,在這期間結交了一些當時很有名氣的大詩人,比如孟浩然等。
天寶元年,由於賀知章的交口稱讚,推薦唐玄宗閱讀。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讓進宮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 天寶二年,四十三歲李白,在暮春春時節,玄宗在宮中行樂,此時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他,讒謗於玄宗,於是玄宗開始疏遠他,這也是李白不為權貴的具體表現。
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李白南奔避難,其中結交了當時名人張旭。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歲,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了建功報國情懷,因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致征剿兵敗。李白就在潯陽入獄。乾元二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而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及流以下完全赦免,於是李白獲得了自由。上元三年 ,李白病逝,結束了富有色彩的一生。
-
3 # 餘下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版圖裡,李白是怎麼也繞不開的一個地標。
在中國傳統文化極其輝煌的六百年唐宋年間,文人騷客與帝王將相眾星雲集,李白就是天空中最耀眼的太白金星,彷彿名字中已經冥冥註定。
在華人的世界裡,李白的詩文成了一種通行碼。
因為接觸得太頻繁了,就像空氣一樣,
在不知不覺間李白的詩文已經滲入到我們身體中每一個呼吸的毛孔裡。
李白的一生充滿著諸多謎團,從出生到死亡彷彿都有一層薄紗矇住,
他的出生是個謎,
他的才氣是個迷,
他的思想是個迷,
他的死亡也是一個迷。
似乎關於這個謎一樣的盛唐奇男子只有這下面寥寥幾個字可以確定: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1.
>>>才氣縱橫的李白<<<
李白出生地之謎一直沒有定論,
據郭沫若考證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細究未必合理,
可是碎葉之名頗有詩意,就姑且以此為準。
公元701年,中亞碎葉城,
商人李客的妻子李夫人夢見太白金星墜落他們家中,不久一個嬰兒呱呱墜地。
李客經商奔波多年,在兒子很小的時候舉家遷至四川青蓮鄉。
粗懂文墨的李客夫婦對兒子的名字一直很重視,
也由於太重視,反而遲遲定不下來,家裡只能以乳名叫喊。
李白七歲那年的春天,夕陽下李家庭院裡春意盎然。
李客想施展一下被經商耽誤多年的詩才,同時也考下兒子的功課,
於是對妻兒說:“咱們合作一首絕句吧,我先來前面兩句,你們母子二人接後面兩句。”
李客說完隨即吟出:
“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
李夫人接著也不甘示弱:
“火燒葉林紅霞落。”
聽聞父母吟罷,望著庭院裡面李花鬱鬱蔥蔥,小李白氣勢如虹:
“李花怒放一樹白。”
李父一聽,頗為震驚,接著眉笑眼開,
剛好首字為李,遂取詩句首尾,從此兒子名李白。
也許李家教育有方,也許他的師傅趙蕤因材施教,
李白從小天資卓絕,這種才氣不著痕跡,
如同他所寫的黃河之水,從天而來。
李白在自己的自薦書《上安州裴長史書》上寫自己: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
李白在給張鎬的書信《贈張相鎬》上寫自己: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李白在《江上吟》上寫自己: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這種直截了當的自吹炒作手法在現在看來,大部分人都會嗤之以鼻,
但是對於李白,大家覺得如此理所當然。
才華無雙的李白對於寫文作詩的嗅覺太天才了,
隨意簡單的一句,都如同床前的明月光般自然。
用他自己的詩來形容就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李白的才華橫溢到什麼程度呢?
後生晚輩賈島寫詩是兩句三年得,李白卻一斗詩百篇。
舉一個有趣例子,同時代的杜甫是李白的頭號鐵桿粉絲,
寫了二十多首詩給李白還嫌不夠,
彷彿要把所有的譽美之詞都要用到李白身上: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甚至在很多人眼裡,因為李白,詩才氣吞山河的杜甫形象彷彿也定格成一個勤勤懇懇用努力贏取詩名的老頭子。
而在杜甫眼裡,李白就是詩中仙人。
古有詩仙無數,白居易稱元稹為詩仙,而白居易更是被唐宣宗直接皇家認定,寫道:
“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
可是多年後,詩仙之名唯李白眾望所歸。
對於李白的滔天才氣,借用李白崇拜的謝靈運評價曹子建的話語:
天下才氣共一石,李太白獨得八斗。
2.
>>>自信到狂傲的李白<<<
同李白的才氣一樣,李白的自信與傲氣也彷彿與生俱來。
青年時期的李白遊覽黃鶴樓,
樓上遠眺,長江悠悠,本想賦詩一首,
情緒尚未醞釀,詩性已然大發,
欲提筆揮毫,一抬頭看到那首被《滄浪詩話》譽為唐人七律第一的《黃鶴樓》,
此刻縱然天才如李白一時間竟也無從下筆,直嘆 :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
後來,歷經波折的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時,
當年登黃鶴樓的情緒湧上心頭,一首《登金陵鳳凰臺》一氣呵成,
與《黃鶴樓》遙相呼應。
李白沒想到時過境遷,崔顥那首詩依然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若稍加對比,不難看出這兩首詩的用韻也幾近相同,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首好詩的力量可以跨越時空對另外一個絕世的天才詩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也看出李白的傲氣就算相隔多年也不減分毫。
▲《黃鶴樓》
▲《登金陵鳳凰臺》
野史中流傳,李白曾經讓貴妃磨墨,讓力士脫靴,狂傲不羈如斯。
說到狂傲,民國時期年少輕狂的錢鍾書說:
“整個清華,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
故事裡的李白,狂傲程度遠超說這句話時候的錢鍾書。
儘管故事存在著許多的漏洞,我們對於故事的真實性卻還願意信以為真。
對於李白,我們會產生一種感覺,覺得就算這不是真的,他也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
因為他是李白啊,
那個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李白,
那個被杜甫描述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那個喝完酒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
故事的主人公換成杜甫不行,換成王維不行,換成白居易也不行,
換成任何一個大唐詩人都不行。
唯有李白,彷彿天性如此。
▲力士脫靴圖
▲李白足跡圖
時間回到公元720年前後,
二十歲的李白吃了渝州刺史李邕的閉門羹,寫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後拂袖而去,
剛長翅膀的大鵬開始了他自信甚至狂傲又輾轉的一生。
二十五歲那年李白登廬山,留下霸氣十足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十一歲那年李白初入長安,功名沒求成卻從不低頭寫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三十六歲那年李白在洛陽城借酒揮毫,高歌“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四十二歲那年李白被唐玄宗召見,還沒出門就已經忍不住狂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四十六歲那年大病中的李白回首往事如夢,提筆寫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五十九歲那年被流放夜郎的李白聽到唐肅宗大赦天下的訊息後,脫口而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六十一歲那年李白大壽將至,留下了這狂傲一生的絕響《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太傲氣了,
大唐的狂傲氣韻彷彿都集中到李白的七尺身軀裡面,
傲氣到離開青蓮鄉,出走半生的李白在我們腦海中,仍是鮮衣怒馬的少年模樣。
我非常喜歡余光中先生詩中對李白的描述:
3.
>>>人格分裂的李白<<<
當一個人既擁有驚人的才華,又擁有不可一世的傲氣時,
也就很難滿足於這個世界只存在一個自己。
李白的父親是個商人,而且是個相當成功的商人。
在當時,商人的後代還不許參加科舉,李白這一生都沒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
可是這並不能阻擋李白追逐功名的腳步。
他是如此熱衷於當官為民請命,熱衷於以一己之力重塑政壇。
他寫了那麼多自薦信,他找了那麼多人推薦自己,
他費盡心思用盡各種方法甚至以入贅的方式去靠近政治中心,
可想而知儒家達則兼濟天下,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對他的影響有多深遠。
他這一生的顛沛流離都是圍繞著仕途展開,也是因為仕途而終止。
▲李白行吟圖
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
四十二歲的李白第一次當上了正兒八經的官叫翰林待詔,
當著妻兒的面他仰天大笑出門去。
然而,真正的工作與理想還是相去甚遠。
他憧憬著的是成為姜子牙和張良般的人物,
進可為帝王師,退可隱居山林。
現實的李白卻在進長安一年多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李白在儒家理想的破滅與掙扎當中一次次獲得重生。
他一直堅信,重生後的大鵬一定可以扶搖直上。
李白還是一名正經註冊過的道士。
他自幼在西蜀聞道,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
二十歲接收了道教的灌頂儀式,寫下“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扶我頂,結髮受長生。”出蜀後,李白到處求仙問道,訪戴天山、峨眉山、紫雲山等,
直到三十多歲在洛陽嵩山學道,師從道教茅山宗傳人元丹丘;
最終,李白一路尋仙人,採仙草,煉仙丹,並於四十五歲那年在齊州,請紫極宮高天師為他授道,從此正式入道。
有趣的是,李白最拿得出手的官職正是拜他的道友吳筠極力推薦,
而非他想投奔的那些達官貴人。
李白,號青蓮居士,由於居住地青蓮鄉而得名。
這個說法始於明代的楊慎,而在唐宋兩代的典籍中,綿州只有“清廉鄉”之稱,而無“青蓮鄉”之記載。
更為可靠的說法是,這是李白向佛的體現。
青蓮為佛教四色蓮花之首,佛眼即被譽為青蓮。
李白甚至覺得佛法有種超過了儒家思想的力量,他說:
“天以震雷鼓群動,佛以鴻鍾驚大夢。”;
他在《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裡更是直截了當: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二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不僅道出自己青蓮居士的名號,更是自信地說自己來世成佛。
李白一生所學極其繁雜,不僅是深受儒道佛思想的影響。
在李白十七歲那年,李客請了當時大名鼎鼎的縱橫家趙蕤給李白當老師,
學習趙蕤總結的縱橫之術《長短經》。
此縱橫術於亂世當中當遊刃有餘,在大唐盛世卻是無從施展。
此外,李白自小好劍術,喜任俠,
相傳他還師從大唐劍術第一的裴旻,劍術號稱大唐第二。
仗劍出蜀後,李白留詩: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身俠客之氣盡顯。
混雜的思想在李白腦海中不停碰撞,李白在這種分裂的狀態下矛盾前行。
一方面,他想在儒家體系內建功立業功成身退,
想在墨家代表下的俠士道里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想在縱橫學術的領域裡面合縱連橫指點江山;
另外一方面,他又想在道家的天空中清靜無為逍遙天地,
想在佛學的海洋裡面悟道成空見性成佛。
李白宛若一個大熔爐,
裡面裝著的是整個大唐盛世下的海納百川。
4.
>>>朋友滿天下的李白<<<
蘇東坡說,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得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
李白同樣如此。
與他交往的人裡面,涵蓋三教九流,
談笑有鴻儒,往來也有白丁。
他還有個國際友人晁衡,
晁衡回日本時,李白甚至為他留詩一首—《哭晁卿衡》。
他的道教朋友同樣很多,
其中最出名的有兩位,一位是元丹丘,李白為他揮灑而出《將進酒》,
另外一位叫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圖
《大鵬賦序》裡記載,
李白二十五歲那年仗劍走天下,
出三峽,奔走千里至江陵,
路遇當時候道教領袖,大名鼎鼎的司馬承禎,
隨後大筆一揮,寫上一篇《大鵬遇希有鳥賦》。
當時候自比大鵬的李白和道教的希有鳥萍水相逢,
希有鳥早已名震天下,連唐玄宗在這位道教神仙面前也恭敬有加,
而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後輩,司馬承禎卻異常讚賞,說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此時的大鵬尚未有展翅的跡象。
此去多年,司馬承禎去了王屋山修建了上陽臺,修行至終。
直到天寶三年,四十四歲的李白在大道如青天的大唐無從展翅,
從長安到洛陽,聽聞希有鳥已然仙逝,肅穆悵然,留下了如今僅存的墨寶,
“山高水長,物象萬千,非有老筆,清壯可窮。”
筆鋒勾轉間恣肆瀟灑,彷彿看到一襲白衣舞動春秋,
依稀可見那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翩翩書生和那個仙風道骨的一代道教宗師。
▲上陽臺帖 藏於故宮博物館
李白文化圈的朋友更是不勝列舉。
最讓人感動的事情同樣是發生在天寶三年的洛陽城,
四十四歲的李白與三十三歲的杜甫,兩個大唐最出色的詩人在洛陽街頭一見如故,
杜甫從此成為了李白最鐵桿的粉絲。
那年洛陽城的牡丹花想必格外明豔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在洛陽和他們一起吟風攬月的還有另外一位大詩人高適,
就是那位寫出“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高適。
此別之後,高適一路仕途通暢,深受朝廷重用,
在晚年李白給永王李璘當幕僚的時候,帶兵大敗永王並將李白俘獲的正是此人。
▲李白與杜甫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杜甫愛著李白的同時李白最愛的卻是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一歲,但是由於性情相近,兩人亦師亦友。
巧合的是,李白直接表白的另外一位好友王昌齡同樣是比李白大十一歲,
聽到王昌齡左遷的訊息,李白情難自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與李白是忘年交的還有被杜甫稱為飲中八仙之首的賀知章。
因為一首《蜀道難》,
身居高官的賀知章對著比自己小四十二歲的李白直呼“謫仙人”。
李白交朋友從來不看對方是什麼身份,只看性情是否相投,
除了上述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李白有個平民朋友叫汪倫。
或許我們現在很熟悉,可在當時汪倫還默默無名。
聽聞大詩人李白要經過自己的家鄉,汪倫到處打聽李白的興趣愛好,
上面說自己家鄉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特邀李白過來飲酒遊玩。
李白果然來了,激動的汪倫拉著李白說,其實這裡只有一家姓萬人士開的酒店叫萬家酒店,而且也沒有桃花只有個水潭叫桃花潭,
說完汪倫小心翼翼地望向李白。
李白聽聞後,哈哈大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個朋友相當有趣,
於是留下來飲酒論文,幾天後盡興而去,賦詩一首: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還有個叫魏萬的朋友,本來是一名進士,放著好好的功名不去追逐,
看到李白的詩文後決定去追逐偶像的足跡,從嵩山出發,一路循著李白的方向追趕,足跡遍佈各大名山,最終在揚州與李白相遇。
後來李白把自己寫的詩文都交給了這個執著的小夥子打理,
而魏萬也不負所托把李白的詩文整理成了《李翰林集》。
從皇帝到白丁,
從將帥到到文豪,
從道士到商人,
李白交朋友真不看對方是誰,
只要有酒有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5.
>>>浪漫而孤獨的李白<<<
世人都說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當然浪漫,從文風到內容如行雲流水,天馬行空。
但是同時,他又是如此寂寞而孤獨。
在他留下的一千餘首詩裡面,關於愛情婚姻的佔比極少。
如果從現代婚姻的角度來看,李白的婚姻生活是極其失敗的。
根據《舊唐書》記載,李白有過四段感情,其中有三段婚姻。
這裡說的失敗並不是說李白個人感情上有多花心,
畢竟不能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去評判當時人的感情觀,
而只是說,他的每一段感情生活都並不盡如人意。
李白二十七歲那年經孟浩然的撮合入贅到了安陸許家。
許氏祖父曾經官居宰相,很難說李白的第一段婚姻與這毫無關係。
許氏為李白生了一兒一女後,在李白三十八歲那年病逝。
第二年,李白在山東一帶遇到了劉氏,
劉氏與李白的結合始於寂寞,終於現實。
對於整天放歌縱酒的李白,劉氏打心底裡瞧不起,
覺得李白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然後迅速分道揚鑣。
兩人從始至終並沒有步入過真正的婚姻,
李白詩中對其行為評價為“會稽愚婦輕買臣”。
接著在李白離開長安前往泰山考取道籙時,結識了一名年輕貌美的女子。
該女子史料中沒有留下任何名字記載,僅稱之為“魯一婦人”。
李白納該女子為妾並和她在山東購置了多處田產,
該女子也為李白誕下一子,在經歷了五年的恩愛生活後同樣因病去世。
李白的最後一任妻子宗氏,是唐高宗時候的宰相宗楚客的孫女。
這段婚姻同樣是以入贅的形式,不同的是這段婚姻多少帶些浪漫的色彩。
在開封梁園,知天命的李白乘醉題詩,
在牆壁上留下了一首《梁園吟》後飄然離去。
宗氏恰巧經過看到,震驚於這絕世才情,於是花千金買下整座牆壁。
或許正如我們常說的這世界遇到性與愛都不稀奇,最難的是遇見理解。
李白與宗氏的結合也正緣於理解。
多年後,李白被捕入獄時,對李白不離不棄,為他奔走疏通關係的正是這位宗氏。
我們無從得知李白最愛的女子是誰,
也許是一開始就遇見的許氏,
也許是陪他走過短暫五年的無名氏,
也許是紅顏知己的宗氏,
也許這位女子未曾在史料中出現過,但是在李白的心中卻一直居住。
當我們讀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時,彷彿看到這位瀟灑一生的絕代詩人內心深處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當我們讀到“妾似井底桃,開花向誰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時,思緒中滿滿都是李白對妻子的深深愧疚;
當我們讀到“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時,一股愛情的小清新撲面而來;
而當我們讀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無邊的寂寞與孤獨如月光鋪天蓋地。
當然,最讓人動容的還是這首《三五七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6.
>>>只願做李白的李白<<<
李白一生是浪漫的,也是孤獨的,更是自由的。
李白有種與生俱來的強大自信,不因任何處境而改變。
有些人活成了父母眼中的模樣,
有些人活成了朋友眼中的模樣,
有些人活成了老師眼中的模樣,
有些人活成了社會要求我們成為的模樣,
我們太多人都需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裡面,
而李白做了一輩子的李白。
人要堅守做自己一回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只做自己。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在李白詩意的世界裡面,他始終以一種赤子之心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他的眼裡裝得下皓月千里,
裝得下大山大河,
裝得下千杯美酒,
卻也裝不下阿諛奉承,
裝不下虛與委蛇,
裝不下淺陋無知。
他的婚姻,他的孩子,他的官職,他的成就彷彿在他的世界裡不曾存在,他只是率性地活著。
在他詩意的世界裡面,唯有一人,一劍,一酒,一詩爾。
接觸到了這麼多的李白後,驀然驚覺,原來這才是對李白最正確的介紹: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
4 # 伏兮文化
李白是一個心懷天下的豪俠文人,報國無門一不小心成了詩仙,其實他文采武功皆厲害
你看他: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千萬別以為李白是嘴上功夫,他是真正劍術高超,甚至有人評他為唐朝第二劍客!因為第一名就是李白的師傅~當時公認的第一高手裴旻。歷史公認的劍聖。顏真卿、王維都寫詩描繪過這個裴將軍的
武藝。【贈裴將軍】(王維)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勳。
見說雲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李白的劍術是宗師級別的。李白寫過一首詩,叫做《贈武十七諤》,序言裡說的大意就是他的門人武諤,是個質樸深沉的豪俠,崇拜古時候要離那樣的刺客遊俠,所以周遊江湖。聽說李白的兒子陷落在山東亂軍之中,於是來拜訪李白,自告奮勇去幫李白把兒子接回來。李白為此作詩相贈。武諤是李白的學生弟子, 是“慕要離之風”的一個刺客遊俠,他拜李白為師,當然不是為了來學習文化的,只能是來學劍的。可見李白劍術之高!
當然作為心懷天下學富五車的人,李白還是更看重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實現機會。所以一生孜孜以求是入仕做官!可惜其詩名太盛寫得太好,而心高氣傲豪俠任性,使得自唐玄宗以下都只把他當作詩人來看,到死不得機會一展抱負!
-
5 # 自由的盧梭
李白是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創造了很多流傳至今的偉大作品!"黃河之水天際流、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詩歌充滿了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讚美,體現了李白豪邁的藝術風格!他一生不以功名顯,卻高自期許,足跡踏遍中華大地,以布衣貌視權貴!李白反權貴的思想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與成熟起來!也正是盛唐時期統治者的開放、包容才有李白獨立特行的存在!
-
6 # 超越1933202637212
李白乃是詩壇上那輪明月。
李白這個人,十歲時就通讀五部儒家的經典。但是,他並不愚腐,他喜歡擊劍、喝酒;他縱橫遊歷,仗義疏財。當世無不驚其為天人,就連大唐天子玄宗皇帝都親手為他調羹。
李白被稱為詩仙,絕非浪得虛名。因為只有仙人才能象他的妙筆生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虧得李白敢想。但細一想,黃河之水似乎只有從天上來,此水也只應天上有。他很多詩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如“白髮三千丈”,人的白髮豈能長到三千丈,但與下句“緣愁似個長”搭配,給人感覺那白髮又不止三千丈了。
李白對明月情有獨鍾,有月亮在,李白飲酒甚至不用下酒菜。有月亮在,李白也暫時忘記了人世間的孤獨。月亮成了李白詩中最多傾訴物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他的兒子,也被叫做明月奴。
李白對明月的這份痴心,難道暗示著他就是天空中的那輪明月?
李白的詩歌風格沒有傳人,因為那是凡人所無法駕馭的一個高遠境界。同吋他也是至性至情之人,不拘於禮法,所以受到了統治階級的排斥,但絲毫影響不到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反而越發的光芒四射。
-
7 # 景陽鍾
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是怎樣的人?
我們要想知道李白是怎樣的人,就應該認真學習賞析李白的詩歌,從中瞭解李白所處時代背景,生活軌跡,時代貢獻和對後世影響。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昌盛時期,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生於公元701年,卒於公元762年,享年61歲。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世存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以清人王琦注本較為詳備。
我最早知道李白和李白的詩是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開始,這首《靜夜思》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感動了古今無數他鄉流落之人的情感。
那麼,這位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是怎樣的人呢?我認為:
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是“謫仙”。
李白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李白的老師縱橫家趙蕤,著有《長短經》十卷,引起了十五歲李白的極大的興趣,李白一心要建功立業,好談王霸之道,受到這部書的影響。李白在江陵時,見到了受皇帝恩寵的天台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見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十分欣賞,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歎不已,稱讚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說李白有“仙根”。賀知章讚美他是“謫仙人”,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李白想做官,又不願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透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李白既想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又想做君主的輔弼大臣,這就形成了他出俗與入世的矛盾。他性格豪邁,糞土王侯,傲視權貴,同情人民,關心政局,表現了他對王侯權貴的蔑視和反抗。但其詩中有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情緒, 主要表現在描寫求仙訪道,燒丹服藥,道教迷信的頹廢思想。
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是“詩仙”。
盛唐是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詩人輩出,群星燦爛。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繼承了楚辭鼻祖屈原所開創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歌的表現手法,並把它推向了最高峰。李白詩歌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反映了他對思想政治的追求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也反應了他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他善於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以驚世駭俗的筆調,創造瑰麗奇偉的意境,又毫不矯飾,真城地袒露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李白詩風雄奇、豪放、飄逸、真率、自然,想象豐富奇特,感情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語言峻奇流暢,意境清新優美,韻律和諧多變, 篇章混然天成,富有絢爛多彩、浪漫逍遙的氣息。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是他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他的詩歌極富主觀抒情色彩,表達感情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傳世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帶給天下寒士溫馨的感受,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的氣勢更是千古絕唱。“詩聖”杜甫十分讚賞李白的詩,甚至懷有一種崇拜的感情,毫不吝嗇地表達自己的欣賞。他指出李詩的“清新俊逸”,讚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杜甫對李詩的總評,這個總評是對李詩的最高評價,這個評價對後人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人評價李詩妙處,往往都引用這句評語。 也可見"詩仙"與"詩聖"兩位唐代詩歌巨匠非同一般的情宜。
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是“酒仙”。
唐代詩人幾乎無人不好酒。唐詩中有大量歌酒、贊酒、借酒暢抒心懷的傳世詩篇,李白被冠以《酒聖》、《酒仙》稱號,他的飲酒詩寫得豪放灑脫, 酒就是他的天地“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有對酒的讚美“蘭陵美酒鬱金香”;有對酒器的喜愛“玉碗盛來琥珀光” ;有對釀酒人的懷念“紀叟黃泉裡,應還釀老春”;有對飲酒當歌“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有對飲者感慨“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喜飲、善飲、豪飲“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終生與酒為伴,飲酒作詩。杜甫贊“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民間傳說李白在當塗飲酒,因醉跳入江水中捉月溺死。王安石說李白的詩“十句九句言婦人,酒耳”,郭沫若感嘆“李白真的可以說是生於酒而死於酒”。
李白在詩中塑造了自已詩仙、酒仙、謫仙的飄逸瀟灑,偉岸不屈的形象,他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盛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的詩在中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達到了浪漫主義藝術頂峰, 李白那種豪縱飄逸瀟灑的作風受到追捧,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唐宋八大家,韓愈在《調張籍》中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曾鞏曾作《代人祭李白文》讚揚李白詩歌的自然天成。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這三位北宋著名詩人均有意識地對李白的七言詩或雜言體歌行進行仿效和學習。如梅堯臣的《送畢甥之臨邛主薄雜言》,不僅明確提及了李白的《蜀道難》,而且在用韻和意象上對其加以模仿。歐陽修自稱“非李白不能道” 的《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更是被後人視作仿效李白歌行體古詩的名篇。而蘇軾對清新飄逸的李白詩歌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其《和李太白》詩“謫仙固遠矣,此士亦難復” 模仿太白五言古風的聲調,追求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
李白是盛唐清美詩風的典範。
-
8 # 文鸞竹
李白生於唐碎葉城(今吉爾吉斯)五歲隨父遷居綿州(今四川江油縣)在蜀中他刻苦讀書,習武學劍,在鄉村度過了他美好的童年和青年時代。
古人評論其“喜縱橫劍,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道出其青年時代的李白才華橫溢、仗義疏財、豪放無拘的性格。二十五歲這年,朋友推薦他去長安,供奉為翰林,常被唐玄宗召宮中填詞。後因戲弄宦官高力士,得罪貴妃楊玉環,被逐出長安。遂開始浪跡天涯的生活。仕途不利,使他釀酒歌吟,把內心的苦悶用詩歌表達出來。他熱愛生活,懷才不遇,蔑視現實不合理的現狀,把希冀和痛苦用酒來搖盪心靈。安史之亂,永王璘召其為參軍,陪伴左右。後永王璘被其哥哥唐肅宗猜忌討伐,兵敗而死。李白受其牽連,被流放安徽塗縣,在途中遇赦,隨即在塗縣安居下來,晚年他求仙煉丹、嗜酒如命,病死於此。
李白的詩富有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抒情感,令人震撼,他善於把神話與歷史故事巧妙結合,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讀他的詩充滿意境,使人激情澎湃、雅興滿懷,給人以美好的生活嚮往,對後世詩詞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
9 # 太行隱士981357305
唐代詩人李白,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愛好廣泛。十五歲寫美文,二十歲漫遊四川,開始接融社會生話。他酷愛自由,豪放爽朗,熱愛祖國。二十六開始漫遊祖國各地,飽覽大好河山和美麗景色,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他遊江南,觀黃河,上太行,寫下了他一生中描寫自然山水最多的詩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他的傑作。
到了四十二歲,其應詔赴京,供奉翰林。夢想實現自已的政治抱負,不料想社會的現實無情地擊碎了其美夢。這段時期,代表作《行路難》《梁甫吟》開始鞭撻權貴,不與他們同流合汙,開始進行用詩酒白話進行反抗。
李白雖未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在詩歌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被後人譽為"詩聖"。
李白的詩歌詠祖國山河壯美,寄託著他愛國情懷。由於時代的侷限,他也有消極的一面,但不會影響他偉大浪漫主義詩人的盛譽。
-
10 # 漁歌夜話
李白被後世尊為詩仙,作品確實大氣磅礴.浪漫灑脫,給後世留下大量的優美詩詞作品。李白的詩很浪漫,但他的一生並不浪漫,甚至可以說很失意艱難。這其中既有社會制度原因,但更多的是李白自身性格問題所造成的!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二十六歲。應詔自薦失敗。在陳州經李邕.孟浩然介紹,次年與故宰相孫女成婚,逐將安陸為家。想以妻族勢力入仕。
開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歲大唐朝廷下詔向國家推薦賢才。李白見詔前往長安,拜見宰相張說和相關多位王公大臣,均無人舉薦!次年,朝廷又讓地方推薦賢才。李白四處求舉薦,仍無結果。無奈歲未回到安陸,養家耕讀生活。
開元三十年,公元742年,李白四十二歲經種種努力以及長安太守賀知章同太真公主舉薦,終於被玄宗宣召入宮,做了近兩年的玄宗御用文人,但並不能算踏入仕途成為真正的大唐官員!
李白沒能進入仕途,其中既有社會制度原因,但更多的是李白自身性格問題所造成的:
一:大唐的政治環境因素。
在中唐時期,節度使.貴族依然掌控著國家官員的任免權利。人才往往被排擠和邊緣化。這也是自隋開始被迫創立科舉制度的政治時代背景,因隋煬帝科舉動作過大,才被關隴門閥們迅速推倒的原因。
二:李白自身能力因素。
李白詩歌出眾,但行政官員要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識方可為官。詩詞歌賦僅是官員.文人雅士的休閒方式而已。李白不俱備為官特長,既使有人舉薦,也可能是酒肉昏官!
三:不踏實努力
多有後世諷他志大才疏,只能吟詩喝酒。科舉之門大開。他終生都在求官,為什麼卻不敢應試赴考呢?想入仕為官耗時近二十年,四處拜求找人舉薦!何不應試登科,光冕堂煌,以服天下之口!
四:無自知之明
被玉真公主和賀知章賞識舉薦,玄宗召其入宮,應景賦詩。可李白卻迅速厭倦。侍才傲物,自認為有定國安邦之才,索要大權沒能如願,便消極怠工,終日酗酒爛醉,與玄宗高力士對幹!
這裡暫不論其藝術造詣,就詩仙一生的曲折經歷,僅看其生平過程:正史一直宣揚李白蔑視權貴,豪放不羈,不為功名俯首折腰。但李白終生都奔走各官員門下求舉薦仕途捷徑!兩度入贅。最終成了萬人仰慕的帝王御用文人。可惜卻過於自負,狂放無度,最終後半生重回蒿蓬窮途末路。天命之年還助紂為虐!
李白這類才子除了求官,幾乎沒有生路。老天有心眷顧,他卻沒能把握好人生機遇,終身生計艱難,在夢想和現實間苦苦掙扎!最終貧病交加,含恨異鄉!
回覆列表
李白究竟是怎樣一個人,與之同時且為好友的杜甫,最有發言權了。杜甫眼中的李白,我們可以從其贈送李白的一首詩中發現一、二。詩如下。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杜甫認為,李白的詩,在當時是最好的,兼庾信、鮑照之長。這裡,杜甫即使有美溢之情,但李白的詩在當時最出色,應該是事實。同時,杜甫在這裡也透露出李白的性格特點,那就是“思不群”!我們現在來看,正是這“不和群”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詩”,但這性格也使他越來越孤傲、自負,結果仕途也越來越坎坷。但是,坎坷的仕途,不但沒擊垮他,反而使他更孤傲、自負,更加“不群”了!到最後,食煙火的人間,已經不入他的“法眼”,一心遊山玩水,尋仙訪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