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劍斬紅塵

    應該是劉秀,被譽為躺贏人生的人。全程雖然不是完全順利,但是從造反到擁有勢力僅僅是需要3年,甚至在30+的年紀就成了皇帝。這在歷史上非常稀少,看著那些中年還奔波著的大叔們,他簡直比開掛開厲害。那他到底幸運在哪裡?他出生的那年農業興旺,甚至還有一個杆上有9個麥穗的情況,甚至據說稻田中還有秀字存在。於是他家人就給了改了名字,但當時大家都認為此劉秀並非天選之人

    畢竟他家裡普通,人也普通。但是此人不服輸的迴應,為何我就不能是此秀。

    當時的他依舊普通,簡單的唸完書就成了肄業人士,更普通的說就是農民。當時他的大哥表示,如此亂世為何不反了。他默默的搖頭表示自己只是想當農民,但是沒想到後來禍事上身,他只能逃亡別的地方。此時的他依舊沒有想過謀反,甚至和小女友在一起非常快樂。但是調查戶口的來了,他最後入了監獄。出來後的他再也不是農民劉秀,而是幸運錦鯉。

    他一開始集結了不少兄弟,但是奈何沒有錢沒有支援,大部分時間甚至都在騎牛。但是這也不能阻止我的主角光環,在朝廷的壓制下很多人都不敢反。但是他瘦弱的身軀穿著鎧甲走在街頭,大家就覺得他都行,於是就造反了。到了後期他僅僅有萬人軍隊,但是外面確實十倍之數。面對豬隊友們想要認輸的態度,他眉頭緊蹙於是當天就有流星雨,直接把敵軍給砸死了一大半。

    後期兄長身死讓他開始害怕,於是他歸順了。皇帝認為實在太好了,於是派他出去巡視。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送兵有人送美女,於是征途開始,順利稱帝。

  • 2 # 文刀說史

    為大家介紹一位因喝酒坐上皇帝寶座的人,他不是“撿漏”,而是實力與機遇並存。

    戰國初年,趙國的創始人趙襄子就是個酒鬼。在他還不是趙國君主時,有一次趙襄子設酒宴待客,竟直接喝了五天五夜,為此趙襄子十分自豪,吹噓自己的酒量無人能比。這時趙襄子身邊有個隨從對他說:“您的酒量雖然厲害,但有一位比您還厲害,那就是商紂王,當年紂王喝了七天七夜呢”,趙襄子一聽這話,激靈一下酒醒了,他明白自己不能和紂王相比,不然不就成亡國之君了麼。於是趙襄子馬上停止了長夜豪飲並痛改前非,最終成為趙國的開國君主,成就一世英名。(圖為趙襄子)

  • 3 # 足籃排乒乓

    哪有那麼多撿漏,只不過是在成名之前自己的努力不被外人所知罷了!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於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幼年時給地主放牛,後來發生瘟疫他的爹媽都死了,沒了活路的朱元璋就出家當了和尚。可和尚沒當多久,寺廟裡的糧食不夠他又被打發出來去雲遊化緣,朱元璋沒辦法只能沿街乞討,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要了三年飯。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乞討完了之後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最後建立明朝。

  • 4 # 達摩說

    漢文帝劉恆算一個。

    呂后去世後,周勃、陳平等人橫掃諸呂,重新奪回權力,但是缺一個皇帝。大家思來想去之後,竟然選擇了默默無聞的劉恆作為漢帝國的新任皇帝。

    接到訊息的劉恆被嚇個半死,他以為這是個圈套,甚至多次靠占卜去預測吉凶,結果被接到京城後發現這竟然是真的。

    但是從當時的形勢看,誰也不會想到,這頂CROWN竟然會落到劉恆頭上啊。

    第一,呂后之前的皇帝是漢惠帝劉盈,繼位的應該是劉盈的兒子才對,而劉恆只是劉盈的弟弟。當時,劉盈的六個兒子都在世,按理說應該從這六個兒子中選擇一個繼位,怎麼輪也輪不上劉恆。

    第二,從功勞上看,剷除諸呂的過程中,劉邦的嫡長孫劉襄立了大功。而劉恆從七歲就偏居代地做諸侯王,諸呂作亂時他也不在。如果論功勞,也應該是人家劉襄繼位。

    第三,就算是要從劉邦的兒子中選擇繼承人的話,那也輪不上劉恆。當時劉邦的兒子還有兩個在世,一個是劉恆,另一個是劉長。劉長是淮南王,劉邦在世時很喜歡他不說,論封地也比劉恆的代地好得多,而且劉長常與朝中大臣交往,有一定政治影響。而劉恆偏居代地,默默無聞,而且在京城毫無政治影響。再怎麼輪也應該輪劉長,而輪不上劉恆。

    但為啥偏偏是劉恆撿漏當了這個皇帝呢?很簡單,因為只有劉恆最沒根基,最沒影響,最沒地位,對周勃等大臣們最沒威脅。

    首先,漢惠帝是留下六個兒子,但這六個兒子同樣也是呂后的孫子。周勃、陳平他們一下子滅了人家呂氏一族,萬一以後誰當了皇帝,想起之前的祖孫情深,周勃、陳平還能活?所以他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漢惠帝這六個兒子秘密處死了,對外卻說他們是呂氏的孩子。

    其次,立了大功的劉襄又太強了,強到讓周勃陳平等人恐懼。所以,他們也不能讓太強的人繼位,以避免自己失去權力的可能性。

    至於劉長,相比於劉恆,他是有很多優勢,但他只有一個最大的劣勢,那就是他很早就失去了母親,從小是被呂后撫養長大的,與呂后情感甚深。你想,周勃、陳平他們還敢讓劉長繼位嗎?肯定不行。

    想來想去,還是劉恆最適合,既無根基,也無背景,還無勢力,也最好控制。劉恆等於撿了個漏,一臉懵逼地繼承了大漢天子之位,還開創了漢朝的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這恐怕連他自己都始料未及。

  • 5 # 嘉興微同城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透過“撿漏”,走上了人生的巔峰的?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透過“撿漏”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充滿著戲劇性。這裡我也寫一個人物,就是從我們嘉興出來的唯一一個“皇帝”,宋孝宗趙昚。

    趙昚生於1127年,這一年的二月六日,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欽宗為庶人。自此北宋兩帝成為庶人,還被金朝擄走了,史稱“靖康之變”,這是大宋的奇恥大辱。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就是以“靖康之變”為起點展開的。郭靖和楊康的名字也是取自“靖康之變”。

    也是這一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金軍兵臨山東,趙構自知無法對敵,不得不往南逃到揚州。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建炎三年(1129年)舊曆二月,金兵又奔襲揚州,趙構不得狼狽渡江,經鎮江府逃難到臨安(今杭州)。這也是趙昚走上人生巔峰的開始,因為在建炎三年,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由於宮女的疏忽,受驚嚇而死,年僅三歲。趙構自己也由於在逃難路上受驚嚇過度居然喪失了“功能”自此再無子嗣。但國不可無儲君啊,於是趙構就決定透過“選秀”的方式來選出“皇太子”。

    紹興二年(1132年),在秀州(今嘉興,古地名秀州指除海寧外的嘉興地區,不是現在的秀洲)青杉閘生活的趙昚奉旨去杭州參加“海選”。因為趙昚是宋太祖趙光胤的七世孫。到了杭州,趙昚看到起碼有百來號皇子皇孫,也沒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只是個還未滿6歲的孩子,看得開得失。整天就知道吃啊,玩啊。等到選秀那天,趙構選了一圈,挑中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孩子,趙昚落選了。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據說當時突然出來一隻貓,走到被選中的孩子身邊,誰知那孩子直接一腳把貓踢開了。這被趙構看在眼裡,覺得此子不堪大用,毫無憐憫之心。於是,幸運的趙昚被選上了,做了趙構的養子,最後成了皇太子。

    趙昚即位後,趙構其實並未放開權利,依舊做著“太上皇”。趙昚處處受到節制,不過即使這樣趙昚還是做出了成績。他接受了史浩的建議,下詔為名將岳飛平反,追復其原官,赦還岳飛被流放的家屬。還任命張浚為北伐主帥,展開隆興北伐。宋軍於一月之內恢復靈壁、虹縣和宿州等地不過由於將帥不和,最後北伐失敗,不得不和金朝議和。

    議和之後趙昚也把心思放回內政之上,趙昚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乾淳之治”。他也是南宋歷史上表現最出色的一位皇帝。

    你看,一位已經淡出權利中心的皇族遺孫,本來的人生軌跡就是過過小日子,誰曾想竟然透過一場“選秀”成為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不得不說這是透過“撿漏”而走上人生巔峰的典範。

  • 6 # 還是有故事

    我知道一個,那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的運氣是真的好,他的皇帝位也真是“撿漏”來的。

    嘉靖皇帝前一位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這個皇帝可不“簡單”,貪圖享樂,比較好色,身邊女人不少,平時那種事沒少幹,最後在遊江南時不幸掉進河裡,再加上平日身體“消耗”過度,竟然就死了。武宗死的時候年紀不大,不過三十一歲,死的時候也沒有子嗣。這就便宜了後來的嘉靖皇帝了。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興獻王的兒子,憲宗皇帝的孫子,孝宗皇帝的從子,大行皇帝的從弟。世宗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的次子。興獻王封地位於今天湖北省鍾祥市,明朝時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在湖廣安陸的興王府出生。他的父親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個兒子,在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被封為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就藩湖廣安陸州。朱厚熜的母親蔣氏是北京中兵馬指揮使蔣斅的女兒,她在1493年與朱祐杬成親,1494年隨朱祐杬前往安陸。

    嘉靖皇帝少時除了吃的好點穿得好點之外,其他方面並沒有多好,生活的也不是很自由。明朝時對皇帝的管理也是很嚴格的,這是由於受到“明成祖朱隸"的影響,所以後世皇帝都很忌憚自己的兄弟,對他們監視也很嚴。比如,王爺平時無事不能去京城,無故去京城會被直接當作造反。平時裡在自己的封地也不能隨便轉悠,而且也會有人監視。並且咱們這個嘉靖皇帝的運氣也不太好,自己家的封地還是比較偏的那一種,所以講嘉靖帝當皇帝前後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在武宗皇帝去世後的時間裡,大明帝國沒有皇帝,唯一說話算數的就是楊廷和先生,他在皇室子孫中千挑萬選,終於找到了叫朱厚熜的人。朱厚熜在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嘉靖,是明代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位嘉靖皇帝其實還是不錯的,在他統治時期還出現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 7 # 七追風

    布拉德貝里,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1000米短道冠軍。

    其實,布拉德貝里的水平非常一般,在這次比賽中,他實際上是墊底選手。而布拉德貝里有非常有自知之明,參加這次比賽就不是衝著拿獎牌的……這位大仙的目的很感人:同組選手中有一位名叫阿波羅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透過比賽可以認識這位高人,然後邀請到澳洲自己的冰上用品店剪綵。

    對的,布拉德貝里參加這次冬奧會的主要目的,是找偶像來了。

    於是,所有人都沒有對布拉德貝里抱希望,包括他自己。實際比賽中,他也是非常穩定的發揮。

    (決賽開始後,布拉德貝里被落在最後)

    預賽時,布拉德貝里一直墊底,但是同組選手犯規,他擠進了半決賽;

    半決賽的對手更強大,布拉德貝里穩定發揮,一出發就穩居最後一名。結果在最後一圈的時候,南韓選手金東勝摔倒,緊接著中國選手李佳軍和加拿大選手也摔倒了……布拉德貝里就這麼糊里糊塗的,進入了決賽。

    決賽更為精彩,東道主阿波羅,也是布拉德貝里的偶像,人氣最高,奪冠希望最大。一路撿漏上來的布拉德貝里完全被忽略了,他自己也不抱什麼希望,畢竟這感覺像是青銅對王者……

    順理成章的,一開始布拉德貝里就穩居最後一名。

    (布拉德貝里:你們相信嗎?我都不相信哦……)

    結果,在比賽中的衝刺階段,前四名選手竟然摔倒在了一起……被落在最後的布拉德貝里,成為唯一站著到達終點線的人。

    我們還能說什麼呢?這位大仙從預賽開始就穩居最後一名,一路墊底進入決賽。然後,撿漏撿了個冠軍。

    好吧,你已經是冠軍了,回去為自己的冰上用品店代言吧!

  • 8 # 餘與虞

    漢文帝劉恆因為力量最弱當上了皇帝

    公元前180年七月,一代女皇呂后病故。當時呂后的勢力已經遍及朝中各個角落,不過僅僅過了兩個月,漢文帝劉恆就上位,她所留下的遺產從此付之東流。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本權傾一時的呂后勢力如此不堪一擊呢?

    話說呂后一死,一幫當年和劉邦一起打江山的老臣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大魔頭呂后終於死了,憂的是她死了也不忘繼續禍害漢朝,留下這麼多自己的黨羽。

    不過,那批老臣有本事,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大臣掀起了一場政變。

    呂后死後,漢朝仍是由呂氏把持,這哪能如了各位諸侯王的願?於是齊王劉襄率先起兵造反。陳平一看,時機來了,和周勃一商量決定先去劫持酈寄,為什麼劫持他呢?原因是酈寄和呂祿(北軍上將軍)是特別要好的朋友。陳平周勃讓酈寄去勸說呂祿交出兵權,這樣齊王就會退兵。呂祿膽小,心中也有這個打算。

    此時,呂產(南軍大將軍)看到聲勢浩大的齊王軍隊,已經不敢出長安,就派手下灌嬰去跟齊王對戰。灌嬰是個慫包,直接跟齊王講和了。周勃趁機偽造皇帝的印信(皇帝太小,沒有發言權),讓呂祿交出兵權。看到酈寄也來了,呂祿自然毫無防備,交出了兵權。隨後,一場血雨腥風的屠殺開始了,呂氏家族的人幾乎被屠殺殆盡。呂后辛苦經營十幾年的勢力,就這樣被幾個不爭氣的接班人給毀了。

    這呂后勢力一除,接下來就該選皇帝了。薄姬當年不受寵,劉邦只臨幸了一次就不管她了。沒想到,一湊巧,薄姬生出個兒子,也就是劉恆。他被封為代王,領地是位與當時窮鄉僻壤的山西。這個普普通通,無權無勢的代王劉恆怎麼會被那群刁鑽的大臣看上呢?原因很簡單,他沒勢力。

    經過呂后這幾年的折騰,大臣算是看清了外戚的可怕,因此本來炙手可熱的齊王劉襄首先被否決了——他的舅舅可是個能人,齊王造反多多少少受了點他母親那邊的指示,恐怕齊王一上位,這“呂后”就要再次出現了。幾個大臣一合計,遠在山西的劉恆,為人謙和,孝敬母親,且他勢力最小,不如迎他為帝。於是眾官迎接代王回長安,即為漢文帝。

    你說說這氣不氣人,別人使盡手段,還不如什麼都不幹,就當上了皇帝。但是這撿漏的劉恆也是有本事的,不然也不會有後來文景之治那樣的盛世了

  • 9 # 豹眼看歷史

    對男人來說撿個皇帝做做,可謂是撿了個大漏;對於女人來說就是撿個皇后來做,也是個大漏。如果不是正妻,老公撿了個皇帝,自己陰差陽錯撿了個皇后,那就是超級大漏。

    那就說說這個事。

    公元前180年,西漢呂太后呂雉駕崩,留下遺詔讓呂王呂產做相國,讓呂祿的女兒做皇后。

    本來呂后在政時,大力培植呂氏外戚集團勢力,就引起劉氏皇族和功臣的不滿。現在呂氏集團的核心人物沒有了,一直被打壓的劉氏皇族和功臣趁勢反彈。

    首先是齊王劉襄發難於外,陳平、周勃響應於內,群起而殺諸呂,皇室集團取得徹底勝利。

    呂后確立的後少帝劉弘被廢,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稱帝。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

    代王劉恆撿了個大漏,做了皇帝,是為孝文王,其母薄姬為太后。

    孝文帝即位幾個月後,公卿大臣請求立太子,竇姬的長子年齡最大,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女兒劉嫖為長公主。第二年,竇姬的小兒子劉武被立為代王,不久遷徙梁國,是為梁孝王。

    這事看起來是順理成章,其實裡面有許多故事。

    呂太后臨朝稱制時,竇姬由良家女子選入宮中服侍太后。後來,太后把一批宮女遣送出宮,賜給各諸侯王,每王五人,竇姬就在這批宮女之中。

    竇姬家在清河,心想到離家較近的趙國去,就請求主管遣送的宦官,把她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人員中。

    宦官把這事給忘記了,是否有意不得而知,錯把她的名冊放到了去代國的名單中。

    名冊上奏,詔令允許,準備啟程。竇姬一看不合心意就痛哭流涕,埋怨那個宦官。本不想去,但被強行帶走,竇姬陰差陽錯就到了代國。

    到代國後,代王偏偏喜歡竇姬,不久就生下了女兒劉嫖,接著又生了兩個兒子。

    代王王后生了四個兒子,這可都是嫡生兒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為帝時,王后就病逝了。

    等到代王被立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接連病死。

    竇姬所生的長子劉啟就被立為了太子,母憑子貴,竇姬就被立為了皇后。

    作為劉邦兒子的代王劉恆,撿漏做了皇帝,也是大機率的事件;

    但竇姬成為皇后,這的確有些神奇。

    看來,有些事勉強不得,但有些東西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當初,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時,再次遭受箭傷,引發重病,呂后就請了良醫為他醫治。

    劉邦詢問病情,醫生進言道:“病可以醫治。”

    劉邦聽了不但不高興,反而大罵醫生說:“我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這難道不是天命嗎?我命在天,就是扁鵲又有何益!”

    不願意接受治療,賜給醫生五十斤黃巾,命令他離去。

    不久之後,劉邦駕崩。

    都說有病亂求醫,那是珍惜生命,但劉邦卻不醫治,看來也不是沒道理。

    命運這個事還真的不好說。

    還有更神奇的哪!

    《漢書·外戚傳》還記載了竇皇后姐弟團聚的事。

    孝文竇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雲竇後名猗房。竇猗房是普通的農家女,平民出身。

    竇漪房被立為皇后以後,父母已早亡,唯一的願望就是尋找失散的兄弟。

    當時,薄太后正忙著尊禮薄氏祖先,她也不敢跟老太太攀比,遲遲沒有向漢文帝提出這個想法。

    就在她被冊封為皇后的那一天,她向文帝提出建議,要宴請天下所有鰥寡孤獨的老人,並賜給生活貧窮的人布匹、米麵、肉食;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九歲以下的孤兒都賜予一定的生活必需品。

    漢文帝以善孝治天下,對皇后這個建議大加讚賞,並立馬實施。皇后這一善舉,很快傳遍天下。

    竇漪房的家世也逐漸流傳開來,引起了一個年輕人的注意,他就是竇皇后的親弟弟竇少君。姐弟分別時,他才五六歲,現在已經成年。

    姐姐竇漪房入宮不久,由於哥哥竇長君在外面勞作,沒人看管,竇少君就被拐賣。先後被拐賣多次,最後被賣到河南陽宜一戶財主家做了奴僕。

    竇少君被派往山上燒炭,結果天降暴雨,發生泥石流,一百多人大都喪生,他卻躲過一劫。死者家屬到主人家哭鬧不休,竇少君跟隨這家主人逃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竇少君就算了一卦,算卦的人說他不久就會大富大貴。

    打死他也不會相信自己能大富大貴,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可沒走多遠,就聽到人們都在談論竇漪房的事,一下子勾起了他的興致。

    竇少君就大著膽子給皇帝寫信,說自己就是皇后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文帝是仁德之君,仔細詢問皇后。皇后把一切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於是,文帝下詔,並與皇后一起召見竇少君。

    姐弟相認的整個過程,都被史官詳細地記錄下來。

    史書上說,當時大漢的皇帝被感動得落淚,旁邊的宮女也跟著皇后哭泣。

    看來,天上不一定會掉餡餅,走路被金元寶絆倒是可能的。

    比這更幸運的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就看有沒有這個運氣。

    造化弄人,但也是各人的修行,不可強求。

  • 10 # 畫素說

    這個要當屬下面的這位老哥,透過“撿漏”,隨手買了一個盤子,轉手一買就是兩個億,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撿漏這個詞一般出現在收藏界,意思就是花一點點的錢買了一個寶貝,一轉手就是幾千倍甚至幾萬倍乃至幾百萬倍的收益,我記得以前小時候看過一個新聞,有個人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個古董,一轉手賣了上千萬元,這可比中彩票來的還快。

    但這個機會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這種事情一般發生在,“賣家不知情、買家要懂行”的情況之下。就比如今天這個哥們,隨手買了一個盤,一轉手賺了兩個億。

    這天主人公在路過一個文物攤的時候,發現一個“古樸”的盤子,當即被吸引住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以12萬的價格給拿了下來,然後經過轉手,便以2億的價格賣了出去。

    原來這個男人是一個華人收藏家,他經常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入價值很高的古文物。不難想象他的眼力有多麼的驚人。今天所說的這個盤子便是兮甲盤,產於西周時期,絕對是一個國寶級的文物!

    且兮甲盤雖經歷了千年的光陰,但他依舊黑亮如新,這讓我們早就西周時期的文化歷史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也是他為何如此值錢的原因,不過最後畫素想說的是,撿漏這件事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或者足夠的能力,大家姑且看看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生活逼著你活著,還是活著讓你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