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毎日壹笑

    有效的倉位控制,漲跌都覺的平安喜樂,會讓交易者對自己的賬戶有一種不倒翁的感覺,才能走的更遠。

    倉控的目的是力求追隨市場,對市場有真正的敬畏之心,不與市場趨勢所抗衡,跟隨市場趨勢和糾錯能力,維繫自己賬戶的主動可控性。

    穩定的盈利最主要是有效的倉位控制。

  • 2 # 海螺008

    倉位控制是用來控制風險,減少損失的,不是用來盈利的。

    1,如果大盤形勢非常不好,將總入場倉位控制在20%,則系統風險發生,大批股票跌停,連續3天,則賬戶總額也不過損失5.4%,完全有機會等待反彈。

    如果在大盤形勢一般,不是太好時,總入場倉位控制在60%,則大盤下跌10%,自己的賬戶風險應該也在10%以內,這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所以,只能是牛市時滿倉入場。在牛市後期也要控制倉位,如果大盤上漲超過中性軸1.5倍就要開始逐步減少總倉位,避免利潤回吐。

    2,正常炒股宜分倉,每隻股票的投入資金都不大於總本金的25%,(即最少4只股),則個股股價下跌一個板造成的損失就最多是總本金的-2.5%,兩個板應該也就損失-4.8%,這樣對賬戶總體的打擊影響不大,可以在以後的投資裡賺回來。

    3,如果每隻股票進場都是分兩批進,頭批進去即發生錯判,股價不漲反跌-8%,於是止損出來,則該股的損失僅-4%;如果頭批進場後上漲8%,然後二批資金入場,這時股價回落到原位,其實也是錯判,那麼你幾乎沒有損失。

    倉位管理是一種靜態的防禦措施,止損是動態管理,兩者結合是炒股者的主要風險控制體系。

  • 3 # 談財論經

    炒股,對現在的人來說,己家喻產曉,但又有多少人在股市裡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小散在裡面跌爬滾打,都摔得鼻青臉腫,原因呢?本人在股市的幾進幾齣,略有感慨,現與各位讀君一起分享。首先,人們炒股都是新鮮,跟風,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控能力,常常被所謂的內幕訊息所忽悠,都在研究刻線圖,好像自己是一個炒股專家,你想,如果那麼好把握規律,那大家都可以躺著賺錢。自以為是,這是大部分小散君的通病,也是虧錢的原因之一。其次,人性的貪婪,人心不足,蛇吞象,在股市裡與象共舞,不要想一口吞下,如果稍微有點理性,你從大象身上咬一小口,就應心滿意足,全身而退,再等下一次機會,積小勝為大勝。否則,就有被割裴菜的可能,成為大莊的盤中菜。其三炒股炒的是心態,心態不好也是股市大忌,君不見,每當股市大起大落之時,也是小散欲哭無淚之時,訊息滿天飛,搞得人心惶惶,如果沒有一定的定力,你那帶血的籌碼,正是大莊口中的美食。因此,在這個時候,是考驗你的心態和定力。不跟風,不追漲,不殺跌。沒有隻漲的股票,同樣也沒有隻跌的股票,等待反彈,泰然應對。本人同事很多股迷,其中之一的股君,就因為心態問題,跳來跳去,07年十幾萬入市,到頭來只剩幾千,血本無歸。總之歸納為幾個字,機遇把握,專業能力,正常心態,人性貪婪是決定你股市勝敗的因素,以上幾點感慨與諸君分享,共勉。

  • 4 # 雄風投資

    炒股,當然可以透過控制倉位,更好的實現穩定盈利。只是股民沒有掌握很好的投資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個人的心得和體會。

    透過以下的方法,控制倉位實現穩定盈利:

    一,不同的市場之中。

    在牛市裡面,股市是保持整體的上漲,所以,倉位需要滿倉或重倉,才能充分享受盈利,提高收益率。

    在熊市之中,股市都是不斷下跌,最好的倉位是空倉,或者很低的倉位,透過這樣的倉位控制,降低風險,從而實現穩定的盈利。

    在震盪的股市裡面,倉位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適合做波段的操作,根據大盤的節奏,做高拋低吸,就能實現穩定的盈利。

    二,持有不同的股票。

    穩定的盈利,還與股民持有的股票,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時候,大盤指數上漲了,但是很多股票卻沒有上漲,反而可能下跌。如果持有的股票是大牛股,走勢很好,也強於大盤,這個時候,可以重倉持有這樣的股票,也可以長期持有,就能穩定的獲利。如果股票走勢很弱,則要考慮降低倉位,才能真正控制風險。

  • 5 # 冀蒙嘉澍

    控制倉位僅為降低風險的手段之一,而絕非能確保穩定盈利。

    控制倉位為降低風險的手段

    控制倉位實際為炒股技巧中的資金管理。那麼為何要控制倉位呢?

    假如A與B同時在某股20元的時候買入,A賺錢心切將資金全部投入滿倉待漲,B出於謹慎買入一半倉位。後該股價格跌至18元,A由於滿倉被套牢只能被動等待承受損失,而B則由於有半數資金補倉將成本拉低至19元/股。後該股反彈至19.5元/股時,A仍然虧損0.5元/股,而B則盈利0.5元/股。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滿倉炒股為大忌。一旦被套牢就陷入無計可施,只能被動等待的局面。而控制倉位的好處就一目瞭然,可以在虧損時補倉拉低成本等待解套,即便割肉也僅損失部分資金而不至於導致損失慘重。所以說,控制倉位為降低風險的手段。

    控制倉位絕非能確保穩定盈利

    假設控制倉位能確保穩定盈利,那炒股也太容易了,只要每次買入股票時不滿倉買入,控制好倉位就行了唄,這樣就能穩定盈利,那炒股賺錢也太容易了。就連小學生也能輕鬆做到,所以明顯是個悖論。

    舉個栗子,在某股8元的時候買入1/3倉位,當價格跌至5元的時候買入1/3倉位,價格後續跌至3元的時候剩餘資金全部買入。結果後續該股價格又跌至2.5元並從此一蹶不振。所以控制倉位不適合操作進入長期下降通道的股票。

    從上述例子中能夠看出,雖然控制倉位能夠降低成本與投資風險,但並非能夠確保穩定盈利的有效方式。

  • 6 # 梭ha邏輯說

    必須可以!只要能管住手,控制好倉位,盈利不難! 這個需要技巧,激進買點輕倉打,穩健止損小的買點大倉位打!每個人都想打起爆點,買了就一路上漲的股票,但是調整結構是最複雜的,起爆點沒有那麼好打,所以控制倉位打起爆點很重要,錯了等機會補倉,對了加倉!請記住,大盤大跌,個股也是調整,走不出結構牛!

  • 7 # 王緝志

    炒股操作中,倉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

    我說說我的建議:

    1)一定不要滿倉。如果你滿倉,當你的股票上漲的時候,利潤嘩嘩地流入很爽,但是如果它跌起來,你的損失也很大。此時你很被動,因為如果你想加倉,沒錢了。如果你想做T+0,也沒錢了。我通常看好某隻股票時,它下跌我可能會加倉,但是萬一當我已經達到滿倉的時候它仍然不反彈起來,這種滿倉的狀態我不會保持超過一天,如果它再不反彈,我會減倉騰出一部分資金。減倉的目的,是為了更主動。

    2)總是空倉也是不必的。因為炒股,就是投資股票。就好比你開商店,如果你沒有貨賣,你的店就不會有收入。同理,如果你手裡沒有股票,你也不會有利潤。所以,持有股票是獲利的前提。我的做法是,選到了好股票之後,一定會買入一些。目的是希望它漲起來。

    3)當手中有一些股票之後,持有的股票數量不要多,幾隻就夠。買入之後,當天不要加倉了,如果它漲起來,就是好事啊!可以開始陸續賣出獲利,不要貪心。而如果它跌了,你不是還有資金嗎?你就繼續買入,買入之後如果它漲起來了,當天你可以T出去,這樣當天就獲利了並且降低了你的成本。但是當天不要把錢用光啊。

    由於股票總是波動的,因此倉位控制得好,是可以盈利的。至於如何穩定盈利,這要看你選股的能力,以及做T+0的能力。

  • 8 # 拯救心靈

    投資是一場旅行,在旅途,遇見您。一,什麼是倉位?

    倉位,就是股民買入股票的資產價值。舉例:如果股票賬戶裡面,投入10萬元的現金開始做股票,當買入3萬元的股票之後,這時的倉位是30%,也就是3萬元佔10萬元的比例。

    二,什麼是倉位控制?

    在10萬元的總投入資金裡面,買多少的股票,留下多少的現金,股票與現金之間的比例,就是倉位控制。

    如果10萬元全部買入股票,賬戶就是滿倉;如果把10萬元股票全部賣出,賬戶就是空倉。

    滿倉和空倉,也是倉位控制的一種形式。買股票比例很高的時候,比如有7萬元的股票,就是重倉。如果現金比例高,有8萬元現金,2萬元股票,就是輕倉。

    三,倉位控制的技巧。

    1,牛市。在牛市之中,必須滿倉,全部的資金都是持有股票,這樣才能享受到牛市的成果。

    2,熊市。在熊市裡面,需要注意風險,在熊市初期,必須空倉,不要持有股票。在熊市末期,逐步建倉,還是以輕倉為主。

    3,震盪市。不是牛市,不是熊市,則是輕倉,控制在30%的股票比例,這樣進可攻和退可守。

    四,倉位與人生。

    股市投資之中的倉位控制,非常重要,因為投資會面臨風險,透過倉位控制就能夠有效控制風險。倉位重,風險高,倉位輕,風險低。

    人生之中,也需要懂得倉位控制,就是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需要投入重要的事情和目標,也就是全倉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懂得區分重要和非重要的事情,這是一個人的專業判斷能力,非常重要。

  • 9 # 誘惑股市

    穩定這一詞太決對了,控制倉位是一個成熟投資者的重之之重,一個好的投資者他是不來不會全倉進入得,即使是大牛市他們也是八成左右,而像現在的2750點左右的行情中,老股民只會用三成的倉位去操作。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倉位,倉位的控制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10 # Leungyu203675864

    炒股意味短線,這不符合我入市的理念。我是以大波段投資或長線投資股市的。我認為炒短線,控制倉位只是一點小技巧而已,對於散戶莫說是穩定盈利,你不成為韭菜讓庒家連根拔,你就要感謝你祖宗八代顯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學生不喜歡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