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嶺鋒

    因為有這幾家當炮灰,替美國衝鋒陷陣給美國擋槍,美國只要發號施令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何樂不為?但他們只幫是美國助戰溜邊打醬油,讓美軍自己衝鋒陷陣那可不行,這場戰爭還是打不起來,因為美國也不敢直接跟伊朗開戰,美國願不願意都得面對現實——波斯灣局勢的主導權已經在伊朗手裡了。

    美國對拿下伊朗的利益早就垂涎三尺,然而一直拖到今天還不對伊朗開戰,就是因為伊朗不是伊拉克,負債23萬億美元的美國經濟,讓美國根本打不起這一仗;更由於伊朗的殺手鐧把支撐美國國運的駐中東美軍,綁了肉票讓美國投鼠忌器,最終必然丟掉中東讓美國傷不起;這種條件下,如果美國對伊朗輕啟戰端,就會不容置疑的斷送美國國運,在這種必然的結局之下美國怎麼敢對伊朗開戰?

    如果有這三家甘願聽從美國號令,替美國強出頭跟伊朗鷸蚌相爭,讓美國不花錢能就收漁人之利,而且伊朗的導彈雨還沒理由找上駐中東美軍,讓美國還可以從容控制中東,享受爭霸世界的地緣戰略利益;再輕而易舉的用經濟手段制服伊朗,奪了它的石油出口控制權讓美國壟斷世界石油供應市場,訛詐世界經濟坐吃天下,如此巨大利益的好事,美國為什麼不幹?

    問題是那幾家資本主義投機分子,只是被美國叫囂對伊戰爭,怕伊朗反擊侵略的導彈雨把駐歐洲美軍作為攻擊目標,給他們的腦袋安全帶來威脅嚇尿了褲子;還有伊朗全面戰爭的反擊,將造成的更大規模的難民潮衝擊,也讓歐洲感到恐懼,才被美國綁架了他們的立場,但是投機心態決定了他們只能跟美國對伊朗起鬨,卻絕對不敢為美國火中取栗跟伊朗拼命。因此這種假設的結果不存在。

  • 2 # 明空奕奕

    特朗普悍然退出伊和協議之後,老牌歐洲國家是一直以來是伊朗心中的救命稻草。縱然指望不上和自己共進退,但是伊朗還是寄希望英法德能夠主持公道,對美國的肆無忌憚進行約束!試想如果英法德完全倒戈,伊朗還能指望什麼呢?

    美伊對峙以來,伊朗始終堅持選擇遵守伊和協議,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穩住歐洲國家,不至於成為孤家寡人;同時佔據輿論高地才能和美國正面交鋒。美伊對峙,嚴重影響了歐洲國家的能源供給。英法德等國雖然做不到站在正義一方制衡美國,但是的確是一直在盡力挽救伊和協議。

    美伊對峙,其實誰也不想開戰。英法德等國的立場不僅僅是伊朗所關注的,更是美國關注的。三國在美伊之間做出任何選擇,都將對美伊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英德法三國站隊美國,共同制裁和壓制伊朗。形勢將急轉直下,重回伊和協議簽署之前的群雄共同絞殺伊朗的緊張局面。一貫強硬的伊朗政府必將不惜一戰。

    目前英德法等國還不至於出兵幫助美國對伊開戰。戰爭的選項不是任何當事國的最佳選擇。問題是,美國一直在不間斷的離間伊朗和歐洲國家的關係。在波斯灣附近任何真相不明的襲擊和衝突事件,都被美國把責任推到了伊朗身上。有個成語說得好,三人成虎,這幾個老牌歐洲國家本來就耳根子軟,再加上迫於美國的淫威,遲早會徹底失信與伊朗。

    當美國對伊朗的栽贓和離間徹底得逞之後,就是美伊開戰的先兆。英德法拋棄初衷,相信美國的一面之詞,必將徹底激怒伊朗。別說英德法到派兵幫助美國,就算是僅僅在輿論上支援美國對伊開戰,就足以引爆美伊戰爭了。

  • 3 # 塘坳美如畫

    謝邀!美國總統退出〈伊核協議〉造成中東局勢緊張獲利刺激國內經濟是主因,美國及其中東域內的鷹派們利用總統造成的局勢緊張慫恿對伊朗開戰,要美國生意總統背這個黑鍋川普是不會上這個當的,為什麼美國總統對於對伊開戰如此的忍耐,但是在制裁伊朗方面又不斷的施壓,的確讓人有點捉摸不透而一舉以往美國軍事霸權不顧後果的一慣作風,蒼速上陣無論贏輸,以美國軍事實力,對付伊朗卓卓有餘,但是美國總統就是前怕狼後怕虎的不想開第一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總統施壓伊朗,討好以色列,造成局勢緊張,勒索海灣國家,觸動了英法德中東利益的神經,伊朗打下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美國總統發現了自己的弱點,沒有人譴責伊朗,也沒有發現英法德支援自己對伊朗採取的戰略,使得自己感覺到孤掌難鳴,足以證明自己的中東戰略不得人心。

    本來,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但是美國總統卻發現往日的盟友英法德躲在一邊看熱鬧,假設,英法德樹起大母指為美國總統點贊,可能美伊的軍事對峙早已經硝煙瀰漫了,雖然,美國不需要英法德的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只要他們在聯合國五常之中支援自己,在道義上三比二贏得了中俄就是最大的支援和鼓勵,這就是美國總統尤豫不決的原因吧。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 4 # 道聽陳說

    在當今世界上,一個國家在對待一個重要的國際問題上,往往都會更多的看重這種關係能否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利益,只要能夠讓本國獲得足夠的利益支援,那麼做出一些對其他國家不利的決定,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因此對他國發動戰爭。

    因此,對於美國而言,其之所以會在對伊朗開戰這個問題上心存顧慮,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俄羅斯對伊朗的支援,一旦美伊戰爭爆發之後,將很有可能因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徹底拖垮美國的經濟發展。

    此外,還有一個讓美國感到極度顧慮的原因,英、法、德等歐盟各國在伊朗問題上,因為自身利益而選擇與美國對抗,這也導致了美國擔心在國際上,會因為發動伊朗戰爭而遭遇歐盟國家的孤立。

    所以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在無法獲得俄羅斯支援的時候,轉而尋求英法德等西方強國的支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知道,雖然在近些年世界上的其他地區,出現了很多新興的經濟強國,比如東方大國和印度等等。

    但是在經濟總量以及國家整體實力的角度來看,這些新興的經濟發展國家,在綜合實力特別是工業以及科技領域,與西方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差距,還是十分巨大的,這也意味著在全球影響力方面,仍然還是美、英、法、德等國的天下。

    所以美國如果能夠得到英、法、德等歐盟強國的軍事支援,因為這意味著在西方發達國家在伊朗問題上,已經達成了總體上的利益共識,各國也已經與美國擁有了共同的利益目標。

    那麼在這個時候,對伊朗發動戰爭,自然也就成為了美、英、法、德四國的共同利益,屆時伊朗戰爭也將會不可避免的爆發,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抗衡美、英、法、德四國的聯合,就更不要提他們身後跟隨的一大票“小弟”國家了。

    屆時,像俄羅斯、東方大國等支援伊朗的國家,除非要下定決心,與美、英、法、德四國打上一場大規模戰爭,否則他們基本上不會選擇加入這場戰爭,頂多是在關鍵的時刻,向伊朗輸送“志願兵”或者其他的軍事裝備,來幫助伊朗度過難關罷了。

  • 5 # 縱橫觀智庫

    如果英法德真的同意出兵幫助美國,伊朗戰爭早就爆發了。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英法德不可能答應出兵幫助美國打伊朗。不要說直接出兵,哪怕是出錢,英法德三國恐怕也不會願意。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德國與法國反對美國出兵,只有英國追隨美國。不過,當時的英國首相布萊爾直到今天依舊被批判。有了布萊爾的前車之鑑,恐怕沒有一位英國首相願意出兵相助美華人了。英國首相約翰遜、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

    美國之所以遲遲沒有發動針對伊朗的全面戰爭,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特朗普不願意開戰,擔心影響美國經濟的發展。第二,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發動伊朗戰爭極有可能造成美國徹底衰落。第三,除了沙特與以色列,恐怕沒有任何一個盟友願意看到美國對伊朗開戰,特別是美國那些歐洲盟友,例如英法德三國。

    特朗普不願意發動針對伊朗的戰爭,從解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就能夠看出特朗普的真實想法。特朗普歸根結底還是一位商人,更願意透過經濟手段解決問題。在對待伊朗問題上,特朗普堅持的是經濟制裁。而博爾頓一直要求特朗普下令對伊朗動武,最終導致特朗普將其解僱。特朗普目標是成為里根一樣的偉大總統,而不是小布什那樣好戰的總統。特朗普

    美國的國力也不足以再發動一場伊朗戰爭。在2001年,小布什成為美國第43任總統,接手克林頓的一手好牌。美國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國債僅有50000億美元的規模。等到小布什發動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後,留給奧巴馬的是10萬億美元國債與經濟危機。等到特朗普接手美國,奧巴馬給他就下了19萬億美元國債。經過特朗普減稅計劃這一瞎折騰,美國國債突破了22萬億美元!身負22萬億美元國債,美國哪裡還有嗎能力打伊朗?

    如果英法德三國願意出兵出錢,美國負擔少了一多半,當然願意發動伊朗戰爭。問題在於,英法德三國不會出兵出錢打伊朗。從敘利亞內戰以後,產生了500萬難民,只有20%不到湧向歐盟,就差一點將歐盟擠垮。如果伊朗生亂,恐怕難民的數量更多。再加上,伊朗擁有2000千米的波斯灣海岸線,緊厄霍爾木茲海峽。一旦開打伊朗,石油價格暴漲,英法德三國經濟如何承受?差一點沖垮歐盟的敘利亞難民潮

    結論:不需要杞人憂天,英法德三國不會協助美國出兵伊朗,也不會出一分錢。

  • 6 # 國際風暴

    如果英法德三個國家團結一致幫美國拿下伊朗話,那麼可能整個中東都是他們的了,但是這三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做,就是因為美國太狡猾了,在美國發起的侵略戰爭中,從伊拉克開始他們就開始自己獨佔利益,敘利亞阿富汗也是一樣的,很多北約國家都是為美國擦屁股,利益都沒有得到。

    沒有得到利益誰會做!而且這樣做的話,只會讓自己的國家走向滅亡更快,特別是德國,美軍入駐在德國,導致了德國的軍事沒有得到發展,現在德國一直和美國鬧,那就是希望美軍撤出德國,讓德國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不然一直寄人籬下,聽美國的使喚,就算自己的經濟來到世界的前端,也是沒有用的,一個國家連基本的武裝力量都沒有,從南韓的戰時指揮權放在美國的手裡,就可以看出被美國耍的後果,提高5倍的保護費,南韓就得乖乖的交,這都是因為自己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其實美國就一直想拿下伊朗,不單單是因為特朗普想明年連任,還有就是現在很多北約國家都不再聽從美國的使喚,法國、英國、德國都已經退出美國計劃的護航聯盟,沒有跟從美國去到波斯灣海峽,給伊朗造成壓力,因為這三個國家也看出了美國的野心,美國只要控制了伊朗的石油,那麼就控制波斯灣,控制了波斯灣就是扼住中東石油命門,到時候以色列、沙特在聯手,中東就是美國聯盟的,這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的石油,到時候就是美元制霸。

    哪個國家發展都需要石油,那麼美國想制裁哪個國家,就算俄羅斯也是出口石油的國家,但是如果伊朗和敘利亞都被美國拿下,那麼俄羅斯在中東的力量就徹底被拔除,敘利亞還是俄羅斯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那麼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就越來越小。

    所以德國來說,德國肯定是不希望美國一直制霸世界,因為德國一直都被美國壓榨的,在美軍入駐德國之後,德國就一心的發展經濟,但是當德國的經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美國就開始壓制德國,對德國的汽車進口,提高關稅讓德國進不了美國的市場。

    所以英法德都不希望美國的能力太過於強大,如果說這三個國家一起出兵伊朗,那麼伊朗不用說,肯定是直接爆發,而且還是秒殺的情況,就算俄羅斯也不敢輕易的扎手。

  • 7 # 利刃觀察家

    9月2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紐約召開三方峰會,併發布聯合公報,指責伊朗應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負責。

    美國在發動任何一場規模性的戰爭時,通常會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也是最重要的條件,缺少任何其中一項美國都是不願意發動戰爭的。

    1美國在發動戰爭時通常會拉幫結夥叫來一群小夥伴來為自己助威,只要有小夥伴們當炮灰,美國就可以最大的減少損失,讓他們替美國衝鋒陷陣,美國只要在背後統籌指揮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英法德幫助美國,美國高興還來不及呢。

    此前伊朗局勢中,雖然種種原因使美國沒有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沒有盟友的支援美國是不願意躺渾水的,伊朗畢竟不是其他國家,一旦發動戰爭會把美國陷進去,到時候損失的是美國的軍事裝備,犧牲的是美國大兵,這也是美國沒有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只是簡單的進行了軍事試探。

    如果有了英法德的支援,這三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影響力非常大的國家,獲得這三個國家支援就代表著整個北約將配合美國的軍事行動,這種軍事陣容世界上哪怕有反對的聲音,一般都會選擇默不作聲。美國就能以很少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2美國發動戰爭希望獲得盟友的支援,除了在軍事上的需要,在輿論導向上希望英法德的支援,畢竟現在的“民主真理”是掌握在西方國家嘴中的,當初敘利亞化武事件,不就是西方國家硬生生的扣上了大帽子,西方國家以此為藉口向敘利亞發動了軍事打擊。

    一旦英法德三國支援美國,美國就會在聯合國大會上譴責伊朗,在舉手表決打擊伊朗,到時候以眾多贊成票透過,就算一票否決權給否掉,美國和西方國家繞開聯合國拉上一群小兄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而且還能在世界輿論上對美國唱黑白調,把美國自由、民主的思想的大旗扛起來。

    現如今的伊朗局勢,英法德三國或多或少的都在伊朗有著國家利益,尤其是法國和德國在伊朗的利益關係到國家利益,根本不可能和美國達成協議,除非美國開出的利益足夠大,否則根本不可能達成協議。

    不過以現在聯合國大會上英法德達成的一致對外來看,美國在某些利益上做出了妥協,讓歐盟“三駕馬車”形成了共識,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伊朗局勢的不穩定性。

  • 8 # 淡然小司

    如果英法德歐洲國家同意幫助美國出兵對伊朗開戰,那麼美國早都跳到臺前,早都會與伊朗開戰了。這樣現成的炮灰,美國怎麼可能不會利用呢?伊朗開戰,有人出錢,又有人出人,那麼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實際上的問題是,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既不會出錢,也不會出人,根本就不會支援美國對伊朗開戰。

    作為英法德三國是歐洲的領頭羊,他們在伊朗問題上並不主張採取軍事行動。除了他們在伊朗擁有一定的利益以外,還有其他的很多因素是歐洲三國所顧慮的。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歐洲三國支援美國,並且出錢出人來攻打伊朗,那麼顯然就會讓歐洲三國陷入與伊朗持久的消耗戰之中。這就像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一樣,英國是堅決支援美國的一方,可是英國也跟隨著美國在伊拉克打了8年的戰爭,至於心酸,只有英華人自己才懂。

    如果美國真的與伊朗發生戰爭,那麼勢必會造成伊朗內部出現劇烈的動盪,同時還會造成伊朗對敵對國家進行反擊。畢竟英法德三國參與打擊伊朗,那麼必然會遭到伊朗的報復。這不僅僅體現在伊朗可能發動對歐洲的恐怖主義,還有伊朗擁有的硬實力。那就是伊朗擁有2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生產能力,而且目前伊朗正在研製超過3000公里的彈道導彈。顯然這樣的彈道導彈是可以覆蓋到歐洲內陸的,那麼參與打擊伊朗的歐洲國家必然遭到伊朗彈道導彈的光臨。

    再有,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必然會造成伊朗大量難民的逃亡。而這樣的逃亡首選地點就是歐洲,因為歐洲是離伊朗最近的發達經濟體。就像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包括現在的敘利亞內戰,所造成的大量難民,幾乎全部都湧向了歐洲。而歐洲國家最近幾年承受的難民之痛,恐怕是他們最深有體會的。比如,德國就已經接收了90萬的難民,他們多來自於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國。這些國家恰恰都是因為美國發動的戰爭,最終導致大量難民的產生。顯然,歐洲國家在為美國發動的戰爭買單,那麼未來的伊朗戰爭,會讓歐洲國家徹底崩潰。

    就這兩大難題,恐怕應法得三國都難以招架,就別說其他的問題了。英法德三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顯然不想讓歐洲陷入更大的災難。避免伊朗與美國之間爆發戰爭,恐怕這是英法德三國最為緊張的地方。別看這一次英法德三國在聯合國期間,指責伊朗是造成沙特油田遇襲事件的黑手,但是它們也僅想消除伊朗手中擁有的彈道導彈以及可能製造的核武器。他們並不希望美國與伊朗之間爆發戰爭,更不希望自己來承擔戰爭的後果。

  • 9 # 北方的狼

    伊朗必須把魚雷導彈快艇編入艦隊中拖掛在大型軍艦上進行遠海作戰,攻擊時與軍艦脫鉤,這樣可以藉助軍艦動力形成以艦隊為中心,以魚雷導彈快艇為攻擊半徑的攻擊能力。

  • 10 # 老鱷魚觀天下

    美伊戰爭遲遲沒有爆發,不是特朗普不喜歡打仗,特朗普是一個有戰爭傾向的美國總統,不然特朗普不會提名蓬佩奧擔任美國國務卿,不會提拔博爾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一直重用鷹牌,就是為了彌補自己在軍事上的短板,軍事手段和經濟手段並用,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伊朗問題沒有那麼複雜,伊朗問題就是美國的“美元危機”,一場“去美元化”危機,圍繞這場危機,美國已經戰鬥了幾十年,尼克松、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一直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尼克松保美元成功了,克林頓和小布什保美元成功了,奧巴馬保美元也成為了,唯獨特朗普這個商人出身的總統還沒有取得勝利,讓美國越來越被動!

    特朗普一直批評小布什,說小布什不應該染指中東,不應該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特朗普這是睜眼說瞎話,表面上看不起小布什,實際上是佩服小布什的魄力,羨慕小布什的能力,可以用戰爭的方式解決伊拉克“去美元化”,可以用戰爭的方式保住“美元霸權”,而特朗普卻不能透過軍事手段瓦解伊朗的反美政權,不能阻止伊朗“去美元化”,伊朗的“去美元化”還在繼續,而且支持者越來越多。

    特朗普想過對伊朗開戰,但是特朗普害怕,特朗普不敢。特朗普害怕,是美國不自信的表現,阿富汗是失敗的,敘利亞是失敗,委內瑞拉是失敗的,特朗普擔心美國打不贏伊朗。特朗普擔心美國打不過伊朗,並不是畏懼伊朗一個國家,而是畏懼伊朗背後的國家。在伊朗的背後,俄羅斯希望美國開戰,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希望美國開戰,日本希望美國開戰,歐盟28國希望美國開戰,這麼多國家希望美國開戰,是因為普京已經在伊朗設下一個局,只要特朗普下令開戰,三五年之內,美伊戰爭不會結束,美伊戰爭會把美國捲入戰爭泥潭,讓美國無法自拔,戰爭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歐盟國家希望戰爭可以拖垮美國,歐盟就可以在美伊戰爭期間崛起,歐盟就可以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希望戰爭可以拖垮美國,是希望美國從日本撤軍,日本就可以擺脫美國的控制。俄羅斯希望戰爭拖垮美國,是因為美國倒下之後,俄羅斯就有機會稱霸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盟友孤立了美國,不參與美國對伊朗的任何行動,是特朗普不敢下令開戰的原因。美國發動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時候,都盟友的支援和幫助,美國才能兵貴神速,所向披靡!

    既然盟友是特朗普開戰的一顆定心丸,歐盟28國如果改變立場,願意出兵相助,特朗普會不會對伊朗開戰呢?歐盟如果出兵相助,特朗普對伊朗開戰的可能性高達90%,其餘的10%是軍費開銷問題。沙特油田遇襲的時候,特朗普的第一反應是“美國對伊朗開戰,沙特必須給錢”,特朗普此言一出,說明美國不但需要盟友出兵相助,美國還需要有人為戰爭買單,因為美國的財政赤字,政府窮的叮噹響,沒錢就打不起來。

    特朗普希望沙特出錢打伊朗,希望歐盟等盟友出兵打伊朗,沙特和歐盟卻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特朗普要阻止伊朗“去美元化”,靠盟友是靠不住的,美國的盟友已經被特朗普打醒了,特朗普只能依靠美國的實力背水一戰,才有機會阻止伊朗“去美元化”,如果繼續對峙下去,美國必敗無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隊世界盃奪冠華帝啟動退全款,如何看待華帝這波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