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皇太極死得太突然,又沒有提前立嗣,所以當然是紛爭不斷。

    皇太極不立嗣的原因無非是,一是之前的滿清內部鬥爭很激烈,皇太極剷除阿敏,莽古爾泰再獨尊南面,花費不少精力。同時後金也正在忙著征服蒙古,擊敗親明的林丹汗等漠南蒙古各部,力爭從側面包圍、迂迴威脅大明的西北方向。二是沒想到自己壯年會突然死亡。三是皇太極選豪格做接班人還得進行逐步鋪墊,比如皇太極吞併莽古爾泰正藍旗,將新正藍旗交給豪格,再分兵給豪格壯大勢力。

    皇太極死後,八旗貴族鬥爭激烈,豪格當然想當繼承人,兩黃旗則公開支援皇子(注意,這是有區別的。顯然,兩黃旗將軍們關心的是不能讓多爾袞當大汗從而損失了自己的皇帝親軍身份。而且,作為武將大臣,顯然不能直接支援某一個皇子,那是得由宗室親王貝勒們做出的決策)。而兩白旗則支援多爾袞。所以其餘三旗的態度就很關鍵。

    正式會議時多鐸給豪格下了套,先公開推薦豪格當繼承人。在這樣的局面下,豪格必須得謙虛兩句啊,說自己德行不足等。多鐸立即宣佈說豪格自覺德行不足而推辭再推舉代善。代善怎敢在兩大勢力中當傀儡,忙說自己年老,不適合接弟弟(皇太極)的皇位。

    此時,兩白旗推薦多爾袞,兩黃旗當然是堅決反對,鰲拜等甚至公開拔劍,被驅逐出去。

    勢成騎虎了,早就計算好局面的多爾袞向皇太極原配哲哲出建議,立皇子但不能是豪格。最後大家選中了6歲的福臨。這樣既符合兩黃旗支援皇子的態度,也符合哲哲的個人利益,更因為排除豪格而滿足了兩白旗的期望。

    所以,作為多爾袞不做皇帝的補償,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被確定為兩大輔政大臣,可濟爾哈朗哪是對手,多爾袞很快踢走濟爾哈朗,自己晉為攝政王,實際代行皇權。

    愚蠢的豪格,迅速被眾人拋棄,可見平時的人際關係也不怎麼好。不僅失去皇位,不久就因多爾袞的報復而家破人亡,正藍旗被吞併,連老婆都被多爾袞收房。

  • 2 # BM大嘴

    順治皇帝的皇位繼承實質上是政權爭奪的必然產物!

    順治帝的父親皇太極我們眾所周知,其是一名英雄,同時也是滿族的傑出人物。在皇太極的青年時代他跟隨著父親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為統一女真各部進入遼瀋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皇太極在繼承後金汗位以後,銳意改革,勵精圖治,為後來的大清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皇太極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點是審時度勢,適當掌握時機,具有高度的應變能力。在剛繼位時皇太極在面對後金所面臨的內憂外困,危機四伏的局面,毅然糾正努爾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誤,革除一些不利於後金發展的弊端,建立了有助於後金進步的制度,進行了一場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習俗等方面比較全面的改革,對政局穩定,生產發展,兵力強盛,後金封建化過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皇太極不愧為清朝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有為君主。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皇太極,為什麼死後沒有安排繼承人,以導致年僅6歲的順治帝繼位?其實在當時死之前皇太極雖然身體不好,但也沒想到自己會死,所以就沒有立關於皇位繼承的遺囑。

    那麼說到這裡又有人問了,皇太極有長子為什麼不讓長子繼承呢?其實在清朝入關以前皇位的繼承,是需要親王們開會推選的。當時皇太極死後,他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多爾袞之間其實展開了皇位爭奪,但是皇太極的長子與多爾袞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誰也不願意讓步,就在這時精明的多爾袞隨機應變,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順治帝繼承皇位,反倒通過了大會的同意。就這樣皇太極的長子就無緣皇位繼承,年僅6歲的順治就這樣繼承了皇位。其實透過這樣的講述和分析,我們就知道了,皇太極死後之所以是年僅6歲的順治繼位,其實是皇權爭奪大戰各方都不願讓步,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 3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他像太祖一樣,沒有指定接班人。

    皇長子、肅親王豪格已三十四歲,軍功卓著,同時統攝戶部,按中國傳統的立嫡立長即位制,他是最有資格入承大統的。

    他除了所率的正藍旗勢力,還得到了皇太極生前親率的兩黃旗大臣的支援,另外,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也是支援他的。

    然而,他遇到了比他小三歲的強勁對手多爾袞。多爾袞為皇太極的十四弟,和碩睿親王,正白旗旗主,也是戰功卓著,而且受皇太極優待,富有理政經驗。

    多爾袞雖有鑲白旗旗主、和碩豫親王多鐸的支援,但多鐸也有覬覦之念。皇太極死後的第五天,代善召集議政王會議,共同議立嗣君。多鐸先是支援多爾袞,多爾袞謙讓,於是多鐸便以自己命列太祖遺詔中,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援。

    多爾袞說豪格也是名在其中,拒絕支援胞弟多鐸。

    多鐸提出:如果不立他,就論年紀立禮親王代善。

    代善說:睿親王如果應允,當然是國家之福;否則,豪格是皇帝的長子,當承大統。至於我,年老體衰,難得勝任。

    老狐狸代善兩不相幫,也是左右逢源。

    如此,豪格擁有了競爭的絕對優勢。

    本來,這次會議的保衛工作已由兩黃旗掌控,索尼、鰲拜等兩黃旗大臣誓死力挺豪格,但是豪格聽了代善的表態,本是勝券在握,於是來了一句“福少德薄,非堪當任”,再謙讓一回。哪知被多爾袞抓住了機會,提出一個折中方案,順應推出孝端文皇后潛在支援的皇太極第九子、六齡童福臨為帝,由濟爾哈朗和他自己輔政。

    豪格的失敗,自身的優柔寡斷是一個主要原因,另外他不能掌控全域性、缺乏戰略思想也是致命傷。

  • 4 # 文史今安在

    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突然駕崩於瀋陽清寧宮,因為生前沒有立嗣,到底要父死子繼還是兄終弟及,皇長子豪格(時年34歲),和皇十四弟多爾袞(時年31歲)各有擁躉,互不相讓,但最後卻由皇九子福臨(6歲)繼位,為什麼作為長子的豪格反倒會與皇位失之交臂呢?

    一是豪格年少時即追隨皇太極東征西討,屢立戰功,但皇太極沒有表露出讓他繼承大統的意思。他的母親不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位份不高,沒有子以母貴的可能。豪格是以軍功出眾,但優柔寡斷,缺少一國之君應該具備的豪氣與勇氣。缺少比肩多爾袞的雄才大略,沒有統帥全域性的眼光。

    二是他的競爭對手多爾袞實力強勁。爭位時豪格手中的兵力是117牛錄,多爾袞三兄弟掌握98牛錄,是以前努爾哈赤掌握的兩黃旗,實力最強;代善和濟爾哈朗傾向豪格,但態度並不堅決。豪格沒有實力壓制住多爾袞,不想起內訌削弱清軍力量的話,必須有個折衷方案。

    三是皇太極的後宮多為是蒙古族,並不屬意豪格。

    各方博弈的結果就是孝莊所生的皇九子福臨繼位,既安撫了忠於皇太極的大臣和將軍們,封為攝政王的多爾袞也得到平衡。

    只是豪格最後以悲情收場,入關5年後被多爾袞構陷、削爵,死於獄中。順治親政後為豪格昭雪,追諡為肅武親王。

  • 5 # 老陳有話要說

    皇太極作為滿清的第二位統治者,可謂是對滿清的前期實力積累做出自己突出的貢獻。首先他打出了自己的旗號,整治滿八旗解決了滿清早期兵力不足的情況。就在他打算繼續有所作為的時候,就追隨老爹而去了當然也沒有留下指定繼承人。

    滿清這個時期的皇位繼承並不是嫡長子繼承然後長幼有序的制度,是需要八王議政決定,是所有八旗旗主參與按照實力決定的。當時最後實力的就是皇太極長子豪格還有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兒子多爾袞,兩者針對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奈何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時候多爾袞提出有皇太極兒子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的建議,給焦灼的局面提供了折中的建議獲得大部分的透過。當然多爾袞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想要利用年幼的皇上進行把持大局,豪格的支持者也得到了皇太極兒子繼承皇位的答覆可謂是利益集團的相互妥協的結果。

  • 6 # 歷史風雲天下

    皇太極駕崩之後,滿清政權首先擺在檯面上的大事就是誰來繼承皇位?很明顯從當時清廷的權利格局來看,有希望繼承皇位的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以及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按道理來說,父死子繼這是傳統,可是一切都是講究實力的,特別是在政權發展壯大的時期,因此他們二人都有機會繼承大統。

    豪格是一員猛將,為滿清的開疆拓土衝鋒在前,立下了赫赫功勳,再加上又是皇太極的兒子,因此他得到了兩黃旗的鼎立支援;而多爾袞,更是具有大氣魄和能力的梟雄,他在軍隊中威望甚大,具有著戰略眼觀,也是屢歷戰功,再加上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也是皇室的直系成員,再加上他南征北戰中籠絡的勢力和人心的歸附,所以他也有權利角逐最終的皇位誰屬。

    多爾袞有兩白旗的支援,可是代善的兒子和孫子聲援其兵變奪位而被處死,多爾袞被捲入其中,雖然沒有受到懲罰,卻也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多爾袞不能繼承,自然對對手豪格多方阻擾,在強大的干擾下,豪格自然也就與皇位無緣,轉而支援自己的弟弟福臨繼位,所以福臨能夠在6歲之時登基,也是因為皇權平衡下的產物,年幼能夠被掌控,因此雙方達成一致,順治就這樣成為了兩方的角逐下傀儡,順利的登上了皇位。

  • 7 # 杜陵閒人

    道理很簡單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雖然是個小漁翁!

    記得一段相聲說過抖過一個包袱:單位裡選出國考察的人選,一個名額。人們都要投票,每人選兩個人為備選,最後誰票多誰出國!所有人都先選了自己,然後又都選了傳達室的大爺為第二個人選。結果看門大爺全票通過出國去了!

    皇太極有很多的兄弟和孩子!

    他死後八旗的各個旗主都選擇了有利於自己的佇列排隊。

    肅親王豪格是皇長子,他擁有正藍旗、正黃旗、鑲黃旗、鑲藍旗四個勢力的維護!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親弟弟,他擁有兩白旗的勢力!加之他戰功卓著!

    還有一批牆頭草隨風倒的動搖派!

    在兩派勢力爭鋒的時候清廷決定召開常委會,來決定誰繼承大統!

    傻二百五豪格在候選人多鐸、和代善因為勢力不夠退出後,居然還玩謙虛,理應該“當仁不讓”的圓滿成功繼承皇位的大好時機被浪費了!“福少德薄,非堪當任”這話被多爾袞抓住了把柄,既然你不當那就再找一個吧!

    皇太極的老婆哲哲這時候也很願意這樣做,六歲的順治登基了!

    其實選一個六歲的孩子當皇帝,是兩個勢力集團都在給自己一個緩衝期,在順治正式登基前還有10年時間可以消耗和消滅對手,這是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權宜之計”!

    結果出了個大玉兒孝莊,她利用這段緩衝期降服了多爾袞這個小叔子!又辦了豪格!

    把順治的江山鞏固了!

    最後的勝利者是孤兒寡母!

    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 8 # 漩渦鳴人yy

    說到這件事情得跟當時滿族面臨的一個情況有關,這個時候,滿族還沒有入關,大明王朝仍然存在。

    這時候皇太極突然去世了,沒有立下遺囑,說到底誰繼承位子,這一點是整個遊牧民族傳統,在這些人看來,一個無能的子孫繼承了自己的位置,將來自己這個族群肯定是要面臨滅頂之災的,這一點,皇太極跟他老子努爾哈赤到有的一比,這兩個人最重要的意思是什麼呢?位子我就放在那裡,你們誰有本事誰就去拿,誰拿到這個位子,誰就是王,誰如果拿不到,那別怪我,我也沒辦法幫你。

    這個時候有能力繼承位子是兩個人,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另外一個人就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單從實力上來講,豪格的實力要強一點兒,滿清八旗四個旗是支援豪格的,但是多爾袞實力並不虛,他仍然還是有兩個旗支援他的,但是總體上來講,豪格的實力更勝一籌,並且隨自己的父親歷次征戰以後,戰功卓著,更何況豪格還是皇太極的長子,人家是名正言順的子承父業。

    但是這件事成也皇太極敗也皇太極,皇太極繼位以後,由於努爾哈赤也沒有冊立誰作為儲君因此在他繼承位子以後,可以說,在滿清內部,鬧了好一段時間,人也死了不少,尤其是一大批權臣,所以說在豪格就快要以相似的經歷,想要繼承位子的時候大家都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因此,對於當時滿清一部分的八旗子弟而言,他們是並不希望豪格能夠繼承位置的,誰能夠保證你上臺之後不鬧一場腥風血雨,因此,大家一起帶頭鬧事兒說你不能夠繼承位子,豪格也是看在眼裡。

    如果說這個時候,滿清已經拿到了整個天下,不管什麼原因,豪格,多爾袞這兩波人肯定得幹一架,但是這個時候最大的一個威脅人,然在關內,你們兩個打起來萬一這個時候大明王朝派出軍隊來討伐你你怎麼辦?你說這個時候多爾袞投靠了大明王朝,你又能怎麼辦?

    豪格說,好,大家先別鬧了,坐下來大家一起把這件事兒給說清楚,反正我實力最強,我也不怕你們下半子,使小手段。

    當然,多爾袞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看到豪格那個地方開始軟下來,知道自己機會來了,最終在多鐸下了套以後,豪格眼睜睜的看著這個位置沒了,是也沒有辦法,他自己紅口白牙說他自己沒有才能當這個位子,這個時候如果說他惱羞成怒一口氣,想把他們給幹掉,接下來以後怎麼統帥八旗。

    因此,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豪格一怒之下做了一個最差的決定,我不想當這個位置我自己就承認,我不想當這個位置了,你們就跟著我一起,別當這個位置我們給一個小孩子去當,等過個幾年我掌控了其他四個旗以後我再找你們算賬。

    這世上如果說豪格這個時候,像他老子一樣性格比較烈,或者說脾氣較倔一點的話,這個位子已經是他的了,偏偏是他自己軟弱的性格,或者說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自己有點糾結於某件事情,選擇將這個位置拱手相讓,最終丟了權利。

  • 9 # 謝金澎

    這其實是一個權力博弈中各方妥協的結果。當時還存在著八王議政制度,八王議政最大的好處就是權力平衡,其中多爾袞的影響力是最大的,但是皇太極有那麼多兒子,他想繼承大統,終歸名不正言不順,難以服眾。

    那麼如果由豪格繼位,多爾袞絕對無法接受。因為豪格正當壯年,且有軍功在身,也有獨立的勢力,如果他繼位,自己根本無法掌控局面。再說多爾袞與豪格原本不和,豪格上臺,自己的命運都難以預料。

    多爾袞雖然無法直接繼位,但是他可以透過扶持一個自己容易掌握的人來做皇帝,然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最重要的還是權力控制。所以他選擇了六歲的福臨繼承大統。

    而且福臨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所生,也就是跟多爾袞私情糾纏不清的那個後來的孝莊太后。這樣的政治安排既確保了自己掌握權柄,更可以在日後削弱政治對手,還可以獲得美人芳心嘉許。

    可以說是一石三鳥之計,由於多爾袞長年征戰,在軍中、政界的影響力極大,他這個安排也沒有能夠挑戰的絕對勢力,最後就如其所願成為定案了。

  • 10 # 仰望星空獨享自在

    看到各位大佬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何其快哉!佩服之餘本人也想說兩句,怎奈才疏學淺若有不足之處各位多多諒解。我認為順治帝能坐上皇位是必然的,但能坐穩卻是偶然的。

    皇太極死後皇位最大的競爭者有多爾袞和豪格。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他們在滿清朝廷都是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的。再加上兩人同樣的能征善戰,同樣的功勳卓著,同樣有大批的追隨者,所以對於皇位兩人都是有野心的。

    有實力有野心並不一定能做皇帝。滿清當時的處境並不好,皇太極剛死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多爾袞做皇帝那身為皇長子的豪格必然不能同意,豪格做皇帝野心極大的多爾袞也不會甘心。如果兩人各不相讓大打出手,滿清必定四分五裂誰也撈不著好。不得已雙方各退一步,從皇太極的其他兒子中選一個繼承皇位。

    順治之所以被選中的最大原因是他是大玉兒的兒子,大玉兒出身蒙古科爾沁部。科爾沁部對滿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幫助滿清守衛西部防線,還是協助其攻打大明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滿清有多重視團結科爾沁部從皇太極的福晉有三個都是來自該部落就可見一般。選擇順治登基有助於團結科爾沁部,反之則有可能使其離心離德。

    順治能夠坐上皇位是必然的,但能做下去卻是偶然的。滿清入關後,多爾袞的實力極度膨脹,八旗幾乎全在他的掌握下。當時豪格已經被多爾袞除去,順治只不過是個傀儡而已。四方平定之後,野心勃勃的多爾袞會不會取而代之呢?以多爾袞的秉性他做的出來,也沒人能阻止。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多爾袞莫名其妙的死了,順治才得以真正的坐穩皇位。

    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在這過程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順治無疑是個幸運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孩子在讀研三,每天都在實驗室做實驗,幾乎通宵熬夜,寫出的論文導師不看,也不指出問題出在哪裡,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