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王來談古說今
-
2 # 別酒流年
小小的中車府令?你確定?咱們先說說中車府令。
車府令是給皇帝管理馬匹車輛的官員,而趙高是“中車府令”,直白的說就是親自給皇帝駕車的人,相當於親近司機。
領導的司機你說權力大不大?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皇帝司機呢。許多內幕,丞相還不知道,司機可能就知道了。
既然是司機“車府令”,為何趙高要加個“中”呢?“中”代表地位尊崇,因為趙高嬴姓趙氏。誰還是嬴姓趙氏?對,秦國王室。趙高和秦始皇他們同祖同宗,趙高也是秦國王室分支,這身份相比於客卿李斯高不高?
雖然趙高身份是秦國宗師,但是趙高的母親卻是刑滿釋放人員,因此趙高只做了車府令。
趙高自幼勤奮好學,尤其是法律研究高人一等,也許是母親犯罪需要天天學法的緣故吧。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十分推崇法制,因此精通法律的趙高被秦始皇安排教育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最疼愛的兒子,基本有求必應,當他的老師,你說趙高身份比李斯高不高?
沙丘之變,主導此事的是趙高,胡亥能當皇帝,趙高絕對是第一功臣。而李斯則是在趙高的慫恿下,昧心同意了。宗室身份,從龍之功,趙高比李斯強不強?
胡亥登基後任命趙高為郎中令,這個官職相當於清朝的領侍衛內大臣,絕對的皇帝親信,絕對的皇帝決策圈成員。後來,胡亥為了享樂,將朝廷一切生殺大權都交付給趙高,趙高更是如日中天了。以致後來,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大臣多是附和趙高,胡亥反而被晾在一旁。這一點比李斯強不強?
反觀李斯,雖有定鼎之功、貴為丞相、門生故吏遍佈朝野,但是他卻是東方來的客卿,相比於秦國原籍自認為就低人一等。
親過曾經發生過驅逐客卿的事,李斯上書《諫逐客書》才讓秦始皇終止了這項命令。從這件事來看,李斯也看清了自己不是秦國主人。
李斯本是看倉庫的小吏出身,身份低微,雖然來到秦國位居三公,但時長為自己為自己家族的未來擔憂,唯恐某一天一切榮華化為烏有。因此李斯做事總是看秦國宗室眼色。當初趙高正是看中李斯這個弱點,才能脅迫他同意篡改始皇遺詔。
李斯在秦國最大的仰仗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死了之後,李斯雖然仍是丞相,但是在胡亥心裡,並不能和趙高相提並論。
胡亥二年,李斯對於胡亥專於享樂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上書規勸。胡亥大怒,下令將其入獄。獄中李斯數次上書辯護,可惜這些上書都留在了別有用心的趙高手裡,這李斯還能不死?
剷除李斯一族,對於趙高來說十分重要,於是趙高藉機誣陷李斯謀反。
李斯被夷三族,曾經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作用的李斯就此隕落於歷史長河之中。
趙高和李斯的關係比較像明朝的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雖然首輔名義上地位高,但是掌印太監的權力更大。皇帝英明,的話還能平衡二者關係,如果像木匠皇帝朱由校那樣,只信任魏忠賢,將一切權力交給他,那首輔也就是個文書的作用。
-
3 # 高了高
因為李斯是一個利益驅動的動物。年輕時,他發現了廁所中老鼠和倉庫中老鼠的區別,從此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哲學。
這個哲學,可以分析出很多,比如唯利是圖,比如平臺很重要——廁所裡的老鼠吃不飽不說,還膽戰心驚,倉庫中的老鼠又肥又大,見了人都不怕。
這種哲學,最終導致了他的成功,也為他的被殺埋下伏筆。
當時,趙高級別很低,但位置重要,皇帝的書信、車駕,都由他管理。
秦始皇寫了遺詔,讓扶蘇繼位。趙高動了心思,因為他不喜歡扶蘇,喜歡自己的學生胡亥。
於是決定篡改詔書。但他是做不了主的,必須把李斯拉過來。
李斯一聽,起初勃然大怒,幾乎要殺了趙高。
但趙高勸了幾句,都勸到了點子上。核心問題,是他看透了李斯,看透了李斯的人生哲學。
現在皇帝死了,你還為他效忠,豈不是愚忠?
如果按照皇帝的意思,讓扶蘇回來,那麼,你還能做丞相嗎?
因為,扶蘇和李斯,政治觀念不合,這是其一;
李斯主張坑儒,扶蘇反對,扶蘇因此被派到邊關。如果扶蘇繼位,一定不會讓李斯當丞相,而讓自己的大將蒙恬做丞相。
趙高正是說破了這一點,讓猶豫不決的李斯痛下決心,最終同意了趙高的計劃。
-
4 # 週週說古今
一句話概括,把靈魂出賣給名利的人,難有很好的下場!
李斯,秦帝國的第一任丞相,荀子的弟子,因一紙駁逐客令而得到秦始皇賞識,郡縣制的發明者,頗有治國之能!少年因受老鼠啟發,發奮圖強而走上人生巔峰,但在秦始皇逝世後跟隨趙高亂政,不僅敗了秦國,而且在與趙高的鬥爭中失敗而丟了身家性命。觀其一生,跟不能自強的老鼠很相似。
如果沒有趙高,李斯可能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宰相。但是因為趙高的存在,李斯就跟著矯詔,跟著矇騙秦二世,跟著搞嚴刑峻法,跟著一步步走上斷頭臺。李斯這個人有才幹不假,但是沒有擔當,一輩子唯唯諾諾,就像老鼠一樣。
說起老鼠,李斯的出道就跟老鼠有不解之緣。倉中之鼠腦滿腸肥,不懼生人。廁中之鼠骨瘦如柴,懼怕生人。當倉庫管理員的李斯就此頓悟,發了句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多大能耐,就跟這些老鼠一樣,關鍵還是看你所處什麼樣的環境啊!”
的確,李斯的一生波瀾壯闊,有其個人的因素,但更為關鍵的是環境。李斯把自己的命運捆綁到他人身上,高度依賴環境,隨著環境飛黃騰達,也隨著環境跌入地獄。
對於李斯而言,卑賤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他認為“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所以他一輩子的終極夢想是擺脫卑賤的地位,追求的是人生外在的強大。李斯要追逐權力與名利,必須跟強者為伍。李斯為秦始皇出謀劃策,其目的就是尋求強大的外援。但是,萬事都有兩面性。外援固然能提供捷徑,但也必然導致命運主動權的轉移。李斯為秦始皇出力,其命運就與皇帝的命運捆綁在一起,皇帝一高興,李斯的福利待遇就是大大的好,皇帝哪天不開心了,那麼李斯甚至李斯的族人的腦袋都可能是皇帝的。皇帝死後,強者變成了趙高,李斯又把命運拱手交給了趙高,於是他就昧著良心矯詔,專權,矇蔽皇帝...... 如果說李斯的上半生遇到了明主,他的命運是蒸蒸日上的,那麼李斯的下半生則無疑是遇上了暗主、惡主,他的命運自然而然地一步步下墜,陷入泥潭,最終崩潰!
觀其一生,李斯也不是沒有自己決定命運的時刻。那就是秦始皇沙丘暴斃之時。那時李斯是大秦帝國堂堂宰相,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趙高只是中書令,如果李斯要挺直身杆做人,趙高是無能為力的。然而,在趙高的蠱惑下,面對國家興亡和家族興衰的選擇,李斯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實在太害怕卑賤了!李斯為了個人的權力慾,作出人生中的重大失策,這等於在奔向死亡的道路上又快馬加鞭奔走了一段。輕而易舉地被心懷叵測的趙高綁上了賊船,欲罷不能。從此,他似乎仍在高位,其實命運已轉交他人。一言以蔽之,李斯就是個奴才命。
2000多年後的曾文正公說過這麼一句話,“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意思是人要自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相比起曾國藩,李斯是一個只追求外在而不追求內在,沒有一個強大內心的人。好比行屍走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地位越高,危險也就越大,對個人和家庭都是災難!
李斯的結局是極其悲慘的,父子均被腰斬,夷三族!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斯臨刑前對其兒子哭訴“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臨死前終於發現平凡生活的美好。李斯這隻既經歷過茅廁艱辛又享受過豐美糧倉的碩鼠,在跌入深淵的那一剎那,發現自己終歸只是一隻老鼠!
-
5 # 彼岸歷史
一、皇權作後盾
作為一代權臣和名相,李斯在和趙高的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讓人感覺有點說不過去。但細一考究卻也不奇怪,因為趙高背靠的是秦二世,是“皇權”。
作為東宮太監,趙高不僅和胡亥朝夕相處,而且由於生活上的原因,他比李斯更受到信任,比如倆人天天耳鬢廝磨李斯就做不到。沒辦法,李斯只好透過寫信來給秦二世提意見和建議。在信中,他把趙高比作了宋國的子罕和齊國的田常,這兩個人都是權臣弒君篡國的典型,所以李斯的用意一目瞭然。結果卻有點“無厘頭”:秦二世不光不信,反而被提了醒——趙高就是一個太監,無依無憑無權無勢,怎麼看都不像是可能謀權篡位的人。反觀李斯,兩朝重臣,位高權重,越看越像子罕和田常。於是,秦二世心裡的天平就慢慢發生了傾斜,再加上趙高的煽風點火,不長時間,李斯便被越來越不放心的胡亥下放監獄接受調查了。
所以說,李斯作為秦帝國第二號人物,除了秦二世自己,誰也動不了他。不管秦二世是被蠱惑還是自己的主意,趙高只是表相,而背後的支撐則是皇權。
二、李斯的自我孤立
我們知道,年輕時候的李斯可是血氣方剛、滿腔正義,大名鼎鼎的《諫逐客書》就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寫給始皇帝的。秦二世即位的時候,他已經七十多歲,歲月早就磨光了他的稜角,滿腦子都是如何保證自己和家族的富貴了,這直接反應在他寫給秦二世的另外一篇奏章:“督責之術”裡面。內容很扯淡,大意是,堯舜禹這些大聖人們,一輩子夙興夜寐、日理萬機,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原因就是他們不會當領導——即“督責”。而有思想有作為的君王則不這樣,他們會督責,具體說就是透過嚴酷的刑罰來震懾大臣和百姓,比如輕罪重罰,很小的一點罪就砍頭,人們就都不敢犯罪了。同時要遠離那些犯顏直諫的、性格剛直的和讓帝王勤儉節約的人,保證耳根清靜。這樣的話所有人就天天想著怎麼不犯事、怎麼逃避責罰和怎麼不讓領導生氣,根本沒有時間搗蛋,更別說造反了。如此一來,帝王不耽誤享樂,還對大臣和老百姓實現了有效管理,這就是傳說中的“無為而治”,您(秦二世)就比堯舜禹偉大多了。
李斯這篇奏書本意是純屬拍馬逢迎,向新皇帝宣誓效忠,卻沒想到在當時和以後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政治影響和深重的政治災難(其直接影響就是“秦法苛”),結果是討得了秦二世一人的歡心,卻得罪了全天下人,這就直接導致了從他開始和趙高作鬥爭一直到被族誅,滿朝上下幾乎一個替他說話的都沒有。
李斯的死,是他政治立場墮落、人性缺失的結果,換言之是他咎由自取,往稍遠一點處說的話,他的死從和趙高勾結修改始皇帝遺囑、逼死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迎立胡亥即位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了。
-
6 # 阿慶還是阿慶
李斯鬥不過趙高,看起來似乎時必然,想起來其實又不是必然。可惜李斯最終上了趙高的賊船,連死都死的冤枉不已。
相比於李斯,趙高更靠近團隊的核心—胡亥其實不論是趙高還是李斯,如果想要把對方幹掉,無聲無息是做不到的,那麼最終只有藉助於皇帝胡亥的手了。
胡亥討厭誰,誰最終就會身死道消。
相比而言,趙高比李斯可是有優勢多了。首先,胡亥其實是趙高的弟子。秦始皇很早就委派趙高給胡亥上律法課了,好讓胡亥天生就是繼承秦朝大統的人。
其次,趙高在秦始皇死後,其實依然跟隨外胡亥身邊。趙高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藉助胡亥的手,先後殺掉了可能威脅胡亥位置的秦始皇其他兒子,以及很多秦始皇時期的功勳貴族。然後又刻意培養自己的嫡系力量。
第三,李斯能不能見到皇帝胡亥,到了後來完全要看趙高的臉色。而趙高早有預謀,對胡亥進行了各種勸說,使得胡亥不上朝見大臣;還私下向胡亥說李斯沒有加官所以心有怨言,並且在整個朝堂就是忌諱趙高的存在而沒有造反而已。
李斯雖然參與了沙丘奪權,但是終究只是個文臣而已,不但是個文臣,還是個只在乎個人利益的人。後世評價李斯的才能,連中人之姿都沒有達到。但是李斯在秦始皇時期當上了秦國的右丞相(秦時以左為尊),左丞相是馮去疾。李斯本人的才能,主要是口才好,而其治國思想,主要是刑名之學。但是對於軍事權謀,其實李斯並不擅長,而且李斯能夠上位,也完全靠著秦始皇的賞識。
李斯之所以參與沙丘奪權,就是因為一個利益之心的看不開。趙高勸之以利益,說如果讓扶蘇和蒙恬等人得了勢,那麼你李斯也不會繼續當丞相了。於是李斯陷入趙高的陷阱。
之後李斯曾經因為趙高誘惑胡亥進行的殘暴統治而想要提意見,可惜被趙高灌了迷魂湯的胡亥壓根不聽他的,還覺得他有意見,想要捉他的小辮子。於是李斯趕緊上了一道奏摺,不但不再勸諫胡亥,還轉而為胡亥出了幾個更狠毒的主意。
在美國有一塊墓碑,上面寫著:在德國,起初他們來抓共產主義分子,我沒有吭氣。之後他們來抓猶太人,我沒有吭氣。後來他們來抓工會成員,我依然沒有吭氣。再之後,他們來抓天主教徒,我還沒有吭氣。最後,他們來抓我,沒有人為我吭氣了。
李斯就是這樣的人。他的老鼠理論對他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使死眾生圍著利益轉圈子,卻最終失手於利益心。但是那時滿朝文武該殺的都被殺的差不多了,很多都已經是趙高的親信,此時李斯就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蹦噠不起來了。
胡亥其實壓根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人選因為秦始皇起初一直培養的都是扶蘇。這也導致趙高對於當皇帝起初很心虛,因為他連做什麼和怎麼做都沒有思想準備。
所以他甚至對趙高說出了這樣的話,我當了皇帝,是不是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呢?趙高巴不得他這樣呢。在趙高的攛掇之下,胡亥可謂把為所欲為發揮的淋漓盡致。
因為趙高處處遂著自己的意願,胡亥對趙高產生了無限信賴。卻也喪失了對整個朝堂的控制。
從這裡看,胡亥對於自己的職權完全不瞭解啊。古代的帝王候選人,一般都是要提前培養很多年的,等到自己真正登基了,就對各項工作都比較熟悉了。可惜在胡亥身上我們看不到這些經過培訓的影子。
而胡亥對趙高的這種信任,也讓趙高想對付任何人都變得容易多了。
-
7 # 唯二歷史筆記
李斯,相當於今天泰國的總理,而趙高呢應該是泰國國王的貼身大管家的地位。如果單論地位肯定是李斯處於優勢,但是論地位的重要性,趙高並不弱於李斯,加上論權謀趙高能甩李斯八條街。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大秦政治穩定李斯和趙高並不會有什麼矛盾和衝突,但到了關係到他們兩人的切身利益相左的時候,肯定會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而李斯和趙高就是這樣的情況。秦始皇沙丘病逝後,趙高出於自身的利益偷偷違背了秦始皇讓扶蘇繼承皇位的遺願,殺掉領兵在外的公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但這樣的大事沒有李斯的同意和配合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趙高先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堅決反對,還說這是大逆不道,但趙高充分掌握了李斯貪戀相位、意欲封侯的弱點,迫使其放棄抵抗,終成“沙丘之謀”,胡亥當了二世皇帝。
論玩陰謀詭計,李斯跟趙高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這可能跟他們兩個人的職業特點有關係,畢竟一個是丞相,做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國家大事。而一個只是負責管理秦始皇的出行車駕,注重的都是細節和安危,說簡單點就是讓一個正人君子和一個奸猾小人比計謀,根本就是拿趙高的長處比李斯的短處,結果肯定不用想了。
趙高透過李斯的合作把胡亥立為皇帝后慢慢的產生了除掉李斯的念頭,所以當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的時候,趙高趁機誣陷這是李斯之責,導致秦二世胡亥多次指責李斯的不是。趙高已經在胡亥的心裡為李斯栽下了一根致命的毒刺!
趙高最後一次下套就直接把李斯帶入死地,趙高先是要李斯面見皇帝,規勸胡亥。然後又乘胡亥玩樂興頭上,讓李斯來見胡亥,你想胡亥能見李斯嗎?李斯可能是命該如此吧,非要見胡亥,胡亥已經非常不高興了。關鍵時候趙高機又上讒言,說李參與了沙丘之謀,立您當了皇帝,可他沒有封侯,心生怨恨,兒子又與叛亂的人有來往恐怕要謀反!胡亥聽信趙高的話命人將李斯治罪,一番棍棒之後,李斯只能屈打成招,李斯父子被處以腰斬,滅三族。可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李斯就這樣被趙高給玩死了。
估計那句“寧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俗語就從這個事情上來的吧!
-
8 # 三文I平淡的生活
多謝邀請!其實說白了,皇帝也是人,只不過是有至高無上權利的人,也願意聽奉承話,小人往往工於心計,這就會迎合掌權者心理,而忠臣會直言不諱,有時候又恃才傲物,不懂得變通,掌權者也存在忠奸不分的情況。李斯地位再高也高不過皇帝,所以不是說李斯地位比趙高高,趙高就幹不掉李,趙高迎合了皇帝的喜好,借用了皇帝的權利。
-
9 # 小杰文章影片
秦朝是第一個大統一的朝代,當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些制度都是由李斯提出推行的。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不過作為千古一相的李斯下場卻不怎麼樣,堂堂一個丞相,經歷過秦始皇橫掃六合這樣的大場面,最終卻敗在了一個宦官的手上,不僅父子被處以腰斬,還被滅三族。

那時候秦始皇在位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與秦始皇的遠大構想結合成一體,以自己的遠見卓識,成就了皇帝的政治構想,秦始皇對他非常滿意。那時,只要一心事主,努力做事就行。但秦始皇沙丘病逝後,趙高殺掉領兵在外的公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而按照秦始皇遺照:扶蘇繼承皇位,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堅決反對,還說這是大逆不道,趙高馬上亮出殺手鐧,抓住李斯貪戀相位、意欲封侯的弱點,迫使其放棄抵抗,終成“沙丘之謀”,胡亥當了二世皇帝。

李斯這一步走錯,導致之後的步步都錯,論玩陰謀詭計,李斯跟趙高相比,就猶如大人跟小孩之間的差距一樣,他一旦陷入與趙高的權力爭鬥,必然處於下風。趙高他是個陰謀家,凡事只從自己個人的權力、富貴和利益出發,而李斯是屬於那種沒有什麼野心,只管做事、不管謀人。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爆發,趙高誣陷這是李斯之責,秦二世胡亥多次指責李斯的不是,被逼無奈,李斯只好上書建議秦二世行督責之術,大權獨攬,縱情玩樂,還說只這樣才是顯示帝王的尊貴。李斯再度放棄原則,在治國理念上已和胡亥、趙高同流合汙。

趙高最後一次下套直接把李斯帶入死地,趙高先是要李斯面見皇帝,規勸胡交不要胡鬧,然後又乘胡亥玩樂興頭上,通知李斷來見。這時候李斯有點兒犯傻,被拒三次還不想走。胡亥很不高興地,趙高機又上讒言,說李參與了沙丘之謀,立您當了皇帝,可他沒有封侯,心生怨恨,兒子又與叛亂的人有來往恐怕要謀反!胡亥聽信趙高的話命人將李斯治罪,一番棍棒之後,李斯只能屈打成招,李斯父子被處以腰斬,滅三族。李斯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不是一個陰謀家,在秦始皇去世以後,作為當朝的丞相他完全有可能獨攬朝政,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不知道皇權才是政治的重點,他只適合當個合格的官僚,他的信念也是輔助君王,而非講君王取而代之。
-
10 # 格物敬天
道理很簡單,李斯的自私和趙高的狡詐必然產生這個結果。怕扶蘇繼位後重用蒙恬,自己丞相的位子不保,他同意趙高發假旨讓扶蘇自殺。胡亥繼位後趙高利用胡亥的無知,成功地把胡亥與外界隔絕。趙高說天子不能讓臣下隨便見,那樣處理朝政不對會喪失顏面,臣子見不到天子才能定威嚴,胡亥只管玩樂就行。趙高一個人把胡亥圈在宮裡,什麼事都讓趙高去辦。為了害李斯,李斯有事要見胡亥趙高就阻止,說是胡亥沒空不見,什麼時候有空再通知李斯。趙高故意在胡亥玩女人正起勁時通知李斯闖進去攪局,一次又一次發生這種情況,胡亥對李斯恨之入骨,有殺李斯之意。隨後趙高又誣李斯的兒子要造反,李斯還往哪裡逃?
回覆列表
秦朝是第一個大統一的朝代,當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些制度都是由李斯提出推行的。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不過作為千古一相的李斯下場卻不怎麼樣,堂堂一個丞相,經歷過秦始皇橫掃六合這樣的大場面,最終卻敗在了一個宦官的手上,不僅父子被處以腰斬,還被滅三族。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李斯位高權重怎麼會鬥不過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趙高。
其實在繼承人問題上的選擇錯誤,一步走錯,步步皆錯。
那時候秦始皇在位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與秦始皇的遠大構想結合成一體,以自己的遠見卓識,成就了皇帝的政治構想,秦始皇對他非常滿意。那時,只要一心事主,努力做事就行。但秦始皇沙丘病逝後,趙高殺掉領兵在外的公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而按照秦始皇遺照:扶蘇繼承皇位,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堅決反對,還說這是大逆不道,趙高馬上亮出殺手鐧,抓住李斯貪戀相位、意欲封侯的弱點,迫使其放棄抵抗,終成“沙丘之謀”,胡亥當了二世皇帝。
李斯這一步走錯,導致之後的步步都錯,論玩陰謀詭計,李斯跟趙高相比,就猶如大人跟小孩之間的差距一樣,他一旦陷入與趙高的權力爭鬥,必然處於下風。趙高他是個陰謀家,凡事只從自己個人的權力、富貴和利益出發,而李斯是屬於那種沒有什麼野心,只管做事、不管謀人。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爆發,趙高誣陷這是李斯之責,秦二世胡亥多次指責李斯的不是,被逼無奈,李斯只好上書建議秦二世行督責之術,大權獨攬,縱情玩樂,還說只這樣才是顯示帝王的尊貴。李斯再度放棄原則,在治國理念上已和胡亥、趙高同流合汙。
趙高最後一次下套直接把李斯帶入死地,趙高先是要李斯面見皇帝,規勸胡交不要胡鬧,然後又乘胡亥玩樂興頭上,通知李斷來見。這時候李斯有點兒犯傻,被拒三次還不想走。胡亥很不高興地,趙高機又上讒言,說李參與了沙丘之謀,立您當了皇帝,可他沒有封侯,心生怨恨,兒子又與叛亂的人有來往恐怕要謀反!胡亥聽信趙高的話命人將李斯治罪,一番棍棒之後,李斯只能屈打成招,李斯父子被處以腰斬,滅三族。
李斯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不是一個陰謀家,在秦始皇去世以後,作為當朝的丞相他完全有可能獨攬朝政,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不知道皇權才是政治的重點,他只適合當個合格的官僚,他的信念也是輔助君王,而非講君王取而代之。
回答完畢。
讓我們一起探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