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j談情
-
2 # 自在瞭然1
謝謝邀請,本人才疏學淺,悟性不高,只能說感悟。大道,就是宇宙,她原來是沒有名字的,是老子給她命了個名,叫道。萬物都沿於有名後,人們才好區分事和物。有名是我們知道的,但宇宙之大,自然變化中,我們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大道自然很玄妙,我們只有不斷去觀察,發現,去適應自然大道的規律,我們生活在地球的人類要按自然規律,日月執行來適應大自然。而不是讓世界來服從我們自己。
有名,無名都指的是道,發現的叫知道,沒有發現的叫不知道,兩者同樣都出自於道,知道不知道都是道。我們慢慢觀察,就會發現很多神奇的現象,玄妙得很,玄之又妙,這道就是眾妙之門,等著人類去發現,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去發現外星文明,無窮無盡。
具體體現在我們當今,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很多不可思議的神奇,人們透過觀察發現,研究,開發,發明,創造,創新。還有很多很多未知文明還等著我們去發現,讓人類生活過得更好。我們在遇到災難時,知道怎樣更好應對。讓我們的生活更精采,我們的生活也會遇到各種自然的人為的挑戰。只有不畏艱難的人,才會站在大道的高處,去迎接各種困難。戰勝困難。大道文明從原始到現代,從昨天,到今天,走到明天未來。
由於文化淺淡,我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只是感應,如有就不當不妥之處,還望眾位大師,朋友們諒解。斧正。
-
3 # 王老師4207163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有是有非的規律,正常;
說清說不清的事兒,正常。
-
4 # 軒轅凌霄
馬王堆帛書甲本原文是這麼寫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観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有(又)玄,眾眇(妙)之門。
馬王堆帛書乙本原文是這麼寫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観其眇(妙),恆又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又玄,眾眇(妙)之門。
以上甲乙本圖片資料依據1980年版《馬王堆漢墓帛書》
甲乙本略有出入,但是馬王堆帛書版老子與現代版《道德經》有大出入,下邊我們與之對照。
~~~~~~開始劃重點~~~~~~
先來看一下現代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甲乙本基本一致,但是馬王堆帛書版與現代版《道德經》對照,差距就太大了。這個差距是怎麼產生的呢?
首先是避諱君王的名字造成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曾專門頒佈了詔令,“世民”二字分開使用的時候可以不避諱,“世民”二字同時使用的時候須避諱。當年《道德經》沒有得到這種專利。
後世的道德經為了避諱漢高祖劉邦,就是“斬白蛇賦大風”那位,把劉邦的“邦”改成了“國”,為了避諱劉恆,把“恆”改成了“常”。
劉啟、劉勶和劉弗,後邊這三代皇帝,也造成了“啟”改為“開”、“勶”改為“徹”、“弗”改為“不”,這還不算其他調整,比如前後文顛倒,重新分《道經》和《德經》八十一篇等等,單是重要文字這些“避諱”改動,就有上百處。馬王堆帛書下葬早,沒趕上這些,真是天之大幸!
還是看帛書甲本吧!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観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観其所嗷,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有(又)玄,眾眇(妙)之門。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是老子說“道”,我給它起了個名字,我們暫且叫它“道”吧(可道),老子沒想到他臨時起的名字,我們使用了2400年。但是我說的道不是“恆道”,道從某種程度來說,即是萬古不變又是千變萬化的,它和萬物都有關係,我沒法去形容它,只能說表象的道不是“恆道”,不是它真正的本來面目。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這句話老子要說的是,天地間有一個東西(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就姑且叫它“道”(可道也)。但是我說的道只是道的“幻象”或者說是它的外形,還不算是真正瞭解它的核心,它真正的核心是“恆道”,因為它既一成不變又千變萬化,我實在難以形容它(道)。
就如同我們“起名字”。
名 可名 非恆名也
我們看見一個物體,就可以冠之以名,給它取個名字就是了(可名也),但是我們給它取的這個名字,未必能完全表示這個物體,也許我們只能表示它的“幻象”,不是它的“本相”,也未必是這個物體最核心的東西(恆名)。
在這裡我只能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一棵植物,我們不認識它,初次見面我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松樹!(可名)
明天這個松樹被我砍伐下來揹回家,這時候它應該叫“木頭”。
我放到火裡燒這塊木頭,這時候它叫“柴”。
燒完的柴叫“灰燼”
“松樹”“木頭”“柴”“灰燼”哪個名字也是臨時的,只不過是臨時想出來的名字(可名也),可以任意叫它,但是這些名字都不是“恆名”,都不是它永恆的樣子,或者說真面目,或者說核心,或者說真相。(非恆名也)
再參看“有物昆成”這一段,我們就可以基本瞭解老子這句話的涵義。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其實老子也不知“道”真正的名諱,強行取了這麼個名——道。
-
5 # 劉怯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既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名句,同時也是阻礙老子《道德經》通俗化傳播和理解的關鍵癥結。解開這一癥結,就找到了開啟通俗化解讀《道德經》的鑰匙。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中,一再強調其只是道學思想的傳承人,並明確告知讀者他在書中所講的道理簡單易懂、非常容易推行(原文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只是當時的政治力量不願意施行(原文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讀老子的書,要按老子的要求去理解老子的文意,切莫被後世的所謂玄學領讀誤匯入坑,從而形成錯誤曲解,以為老子書中所講道理高深莫測。
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道可道,非常道……”這一段,作如下譯解,謹供你參考。
老子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意譯解:
道在此特指宇宙時空,而非常規概念,道的詞義,不再代表日常意義的道。
無,所定義的是天地的啟始,有,所定義的是萬物的生成。
因此常無,是對時間之前的推演,常有,則是對空間之內的推論。
(無與常無,有與常有)這兩組概念說的都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看似玄奧難解,玄之又玄,卻是通往所有奧秘的關鍵之門。
當然,若想全面、準確領會老子的原意,建議你至少通讀一遍《道德經》全文,若能堅持誦讀十遍百遍,其義自然更好理解。
-
6 # 活出美好
道是什麼?道是不可言之物。我個人認為,道是個抽象的存在,是我們感覺的“在″“空”“是″,是往內收的感覺,在心中感覺的那份“安祥”“寧靜”“踏實”“淡喜”,道只能感受,不能擁有……
道是可尋的,就在“當下”,不在時空內,在“念與念之間的縫隙”中可尋,即一個念頭已經過去,下一個念頭還未升起,這個空檔,這個縫隙,就是當下,俗稱“一愣神"……
儘量與當下連線,會感受到“道”,即存在,“道”無所不能,您用“道心”指引,終可解脫意思的束縛……
-
7 # 李志勇LZY
個人基續發現,在老子的《道德經》裡,自已想試給以下看法:
一、道指遠古的天地真道路。
地球遠古代後期,日北蓋地,陰陽旋轉,當時月亮太陽,進入天庭十二星座,日渾天道,地球脫離冷熱相對之後,道家三生萬物。
二、德指當時的物人正名份。
宇宙銀河星當吋月亮太陽之下,日光迫移一陸分二,東西文化開始形成。他總告訴世人:
天地道已定別違規;
物人德名位要從律。
故此,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各。想教後人別亂來。
-
8 # 曉西關
道可道,非常道☞萬物皆有道,大道不是平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萬物皆有名,流傳下來的不是平常的名。
“道、名”合一可指向“道”為根源,“名”為緣由,即:萬物皆有根源,名來名往皆有緣由,一個輪迴之意。
個人觀點供參
-
9 # 鄆城正解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檄,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從道到可道,從名到可名,這是有距離的。
這和中庸裡面說的:喜怒哀樂只為發謂之中,發而皆眾皆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中到和,也就說的從道到可道,也是從無為到無不為。
這一個只能是一種感覺,一種悟道,實在難以用語言來精確的描述它,我們只能感受這樣一種東西,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
10 # 問道華夏
這是《老子》第一章的全部內容,老子是要告訴人們,他將對“道”進行一個整體闡述。但是他又告訴我們,他所要闡述的道,不是我們腳下的道路,那是一個化育天地萬物的無形無狀無名無相的混成之物,是沒法命名的物質。這是老子開宗明義,首先要告訴人們的:此道非彼道,此道講不清。但此道是天地萬物母。
那麼,既然不能說清楚,為何要闡述呢?老子說,我不知其名,我沒法講清楚。所以為了便於講明“道”的真相,我就借用日常所見之物,即有形有狀,有名有性的物質,比如水、谷、車、屋、陶、玄牝等等實物來比喻說明道的相關屬性。
然而,這些比喻的主體只能說明道的某一方面屬性,卻沒有任何一種物質可以把“道”的屬性說明白。比如水,這是老子認為最接近“道”的屬性的物質(近乎道也):萬善、處下、謙卑、不爭、善變、隨方就圓等等。但是,“道”的最大特性“無”,卻不能完全體現出來,因為水是實體,雖然能雨、能霧,能冰,還能蒸發變“無”,但是它給人的視覺常態卻是“實在”的,卻不能說明道的虛空。
於是老子便用“谷”來說明道的虛空玄冥。而“谷”雖然幽深玄冥,但化生萬物的直接感受卻不強烈,於是借用“玄牝”來說明道的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等。
上述所借用之物,都具有“道”的某些本質屬性,但不全面。它們和天地萬物一樣,都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也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是“道”所化育,並將“道”之稟性賦於萬物之上,使它們各具形態,順勢成長。
既然天地萬物是“道”所生,為何萬物有形有狀,有方圓大小、長短肥瘦,有色有味,有虛有實,有聲有音,都能“可道”“可名”,而作為萬物的“母親”就不可道、不可名了呢?因為我們憑經驗,知道了孩子的模樣性格,就大致可以知道孩子父母的相貌性格。但為何我們知道了萬物的稟賦屬性,卻不知道“道”的稟賦性格?
這是因為,人類所生,只能是人類這一種生物,卻不能生出石頭、野獸、雞鴨鵝兔,而“道”卻能生萬事萬物:陰陽二氣、天地日月、花鳥魚蟲、山川林草、游龍飛鳳等等,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道“所生育的,天地萬物都有道的屬性特質,即“德”。
那“道“是啥樣子,又在何處?老子在地25章等不少章節,都對“道“進行了間接描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從這一章的描述中,我們得知:道是一個“寂兮廖兮“的客觀存在,他悄無聲息,空闊無邊,是無量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種物質。這個寂兮廖兮的存在物,是獨立而不改的,就是說,他不依賴不憑藉任何物質獨立地存在著,而且無始無終地執行不停。
在這一章裡,我們還得知:所謂的“道“是為了說明這一物質的特質屬性,而借用的一個名稱,所以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既然“道“是一個寂兮廖兮的物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又寂然無聲無息,無形無狀,該如何說得清呢?又如何給他命名呢?
那麼,既然沒法說清,又沒法命名,其功用何在呢?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這四大即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但這四者不是並列的,其間的關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萬物以道為法,以無為宗,尊道貴德,循道而為之,這樣才叫“德”,有此德,才能順天意,遂人願,終生不殆,自然快樂而無虞。
總之,道可道這句話,所揭示的就是:道寂兮廖兮,無形無狀,說不清道不白。但卻是天地萬物之母。順之者功成,逆之者敗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具體是什麼意思?
回覆列表
萬物規律皆有道,能說出的道並非真正得道。個人是個人道,自己感悟自己的道。
有道走道,無道借道。個人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