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槓精大叔

    善惡兩面提法不當。不過這裡只談談儒家思想治人性惡問題。孔子認為人們需要一舉一動符合皇上規定。這就是非天子不議禮,非禮勿動,非禮勿聽。孟子認為人性善,讓人性膨脹即可。這就是仁義禮智本於自心,善養吾性。應該由德行高的人教化其他人。荀子認為人性惡。應該由脫離了惡的人教化其他人。無論孔孟荀,都只是在為大一統專制造說。然而權力必然被濫用,絕對的權力絕對被濫用。如此人們怎麼可能相信他們宣講的道德?此其一。第二儒家道德本就為大一統服務。其核心是上下尊卑,下位者對上位者的服從。此所謂君臣父子,以孝伺君則忠。其三,儒家道德本就會導致人群撕裂,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比如元朝的人分四等,漢人是不是欲殺之而後快?那麼儒家的愛有差等與之有本質區別嗎?歧視必撕裂人群。不可能產生道德。道德的作用是彌合人群。儒家道德的作用與之相反。

  • 2 # 淡墨淺白

    辯證的看,有善必有惡,沒有任何思想能夠徹底根治惡!培根說沒有為惡而做惡的人,有的都是企圖從惡中獲得利益,快樂,名譽而為之的!也就是說人類只要活著就要生存就有慾望就會不斷的產生惡,因此人類社會的穩定到目前為止都是靠法律約束。儒家思想主要是道德層面讓人為善,儒家思想只告訴了仁義禮智信等應該怎麼做,但是卻很少提到哪些不應該做!就算遇到惡也是講究以德報怨以直報怨!所以少年學儒,明理。成年學法,知行。晚年學道,無為!

  • 3 # 和庸

    首先,人性有善惡兩方面,這個提法就不正確。

    人性這個定義所指是哪一個人性?他有先天本性和後天習性。通常人們會把這兩種性混為一談。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先天本性。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指的是後天習性。

    儒家思想的宗旨是"仁"。奉行仁義禮智信。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中庸之道。它的方式是教育引導,是文以載道。

    2000多年來統治階級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多數都是片面性的運用。只取有利於統治階級的,而放棄利於全民全社會的方面。

    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逐步進入現代社會。物質極大的豐富,從而激起了人們更多的貪慾。使人類後天本性的貪慾之心極度的膨脹。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一切都是以名利為目的。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早已拋到腦後。只是少數有道之人,先天本性彰顯之人在遵循中庸之道。

    所以孔子感慨的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 4 # 十八員外

    人性的善惡論是由儒家的兩位大師提出的,孟子提倡性善,荀子提倡性惡,但大家對二人講的善惡很容易誤解,實際二人講的不是對立的,出發點不一樣。

    孟子講性善,從本源上來論的。比如見到小孩掉到井裡,不管善人、惡人,第一念頭都是一驚,想把孩子救上來。再比喻小偷,惡人吧,按道理應性惡才對,可偷東西都悄悄的,不願讓別人看見,他也知道偷東西不對,這個知道不對的心,就是孟子講的性善。

    荀子提倡性惡說,從習性情感角度講的,人之生固小人,他的這個惡,是後天薰染形成的,類似於這裡提的人性的善惡兩面性。

    這個善惡的兩面性,員外講可用太極圖比附說明一下。善的一面是陽性,惡的方面顯隱性,實際二者是相對的,善惡的標準是人為的劃分。另外,員外理解,善性、惡性是消滅不了的,只能說哪一方強些,就顯現為哪一方面。我們舉例子說明,如孔子殺一個人,叫什麼的,我忘了。對這個人來講,是惡的,但對整體來講是善的。再比如,佛神通廣大吧,萬善歸於一身,你說佛有沒有惡的種子?但佛表現不出這些來,這就是個人的功夫修養了。

    所以善惡是相對的,關鍵是自己這個開關,撥向哪一面,這才是主要的。

  • 5 # 儒者讀書

    首先導人向善是每一種哲學的任務,但沒有任何哲學能夠完成,並非只有儒家。

    其次,人性是複雜的,不可以以善惡去區分,惡人心中也可能存在善念,善人心中也可能存在惡念,所以說“性本一也”,性無善無惡,不生不滅,以善惡去區分只是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深處。

    第三,任何學說的影響力都是有限的,這個影響力在於人們的接受度,儒家提倡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為仁的心,但儒家本身的儒生們有幾個可以做到?很少的,這就是源於人性的複雜,人們總會去屈服一些外在慾望。

    第四,儒家的學說裡也講到了如何修心,如何摒棄使自己痛苦的慾望,如何實現真正的內心的良知,孔孟,程朱,陸王,都詳細的說了怎麼去做,只要能堅持做下去,一定能成為聖人一樣的人,內心也會有堅持,做事也會有主見,看人也會有智慧,路是鋪好的,並且有人成功過,但依然很多人視而不見。

    所以這就看人自己,有的人看見自己內心的良知,並且堅持維護這一種良知,有的人看到了,但不去管,有的人看不見,對於任何學說都會有這麼一種結果。

  • 6 # 孤獨俠829

    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的華人絕大多數人還都是受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一個“人”上,儒學即是人學。“內賢外王”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教人向善。儒家思想提倡仁愛,提倡仁、義、禮、智、信。

    人性本身就具有善惡兩面性,其實不只是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善惡只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比如,一個人很壞,可是他對他的家人,對他的女兒就很好,這是善還是惡?

    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存在即有合理的一面。善惡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如果沒有惡,也就無所謂善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僅是儒家思想,任何思想都治不了,也不可能治得了人性惡的一面。如果有一天,真的人性沒有惡的一面,那也就不存在善了。

  • 7 # 坐今說天闊

    根治人性惡的過程是儒家消失的過程

    儒家事實上是修正,是揚善抑惡。善與惡的界定出現在孔子之前,社會既定的善惡標準是影響了儒家核心思想的確立的。道德的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而儒家創立之初到後面也抹不掉最初的最基本的善惡的相對界線,如果儒家抹去了,根治了人性之惡,儒家所倡導的仁愛、天下大同的無比美好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社會願景得以實現,完成了歷史任務的儒家很可能消失於歷史之中。

    私有制與人性惡

    從階級角度看,儒家思想始終是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出發,當然也維護等級制度等等,而這些的產生都與人性惡產生有共同原因——私有制。所以儒家思想根治人性惡是根本辦不到的。

    這也是比儒家更威烈的法家也難以根治人性惡的原因。顯然,法律比道德的約束力要強的多。

    退一步講,儒家思想作為當世顯學,根於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提供治理管理的意見與建議,而忽視了對自身是否完善的探索而使得自身容易發生主觀的錯誤,帶來新的錯誤。其思想本身並不是無懈可擊。

  • 8 # 小怪曉慕

    很多時候,我們迷失,不分善惡,是因為惡人,哪怕是最惡毒的惡人,也會有善良的一面。而這偶爾的善良,因為少而顯得格外珍貴。我們很容易因此把惡人當成了善人

    人性本就善惡並存。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而聖經裡,上帝借人的口告訴我們:人生下來,就是帶著惡。罪性與生俱來。

    人生下來就同時帶著善和惡。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人埋,為什麼會有惡,因為惡可以帶來利益。從道理上分析,兇惡的人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也有其合理性,畢竟優勝劣汰,不然為啥動物爭配偶,爭底盤為啥都靠打架,不然什麼叫槍桿子裡出政權。

    如果非要沒有惡的話,那就必須人人平等,財富平等,各類各樣全部平等,很顯然,儒家思想做不到。儒家思想教人行善積德,行善積德會填飽肚子嗎,會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嗎?人心不同,慾望不同。慾望產生善惡,無語無望怕沒有人做得到吧,只是有些人慾望太大以至於引起公憤,才會產生大惡人。

    儒家思想是根本治不了人性惡的方面的。除非儒家思想是印鈔機。

    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迴圈,天道輪迴,行自己想行之事,不害別人,不傷自己,足矣。

  • 9 # 朙垕財經

    “惡”為什麼是天性?因為人生而就有自私的天性,即哲學意義上的“本我”(可理解為本能),這個“本我”是以生存和基因繁衍為主任務的,任何威脅生存和繁衍的行為都會受到“本我”的牴觸(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節食減肥,卻越減越胖的原因,因為“本我”會更加努力的儲存脂肪);還有七情六慾、“惻隱之心”(”人性本善”理論根源之一)、“慈悲之心”都屬“本我”,所以古人云人之情緒,“不學而能”。自私過頭了,情緒放大了,就會導致“惡”的結果。

    人的“自我”是後天與環境的不斷互動中學習形成的,“自我”會不斷的觸碰(學習)或被引導(教導)來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種規則,由於社會分工協作的不斷髮展,人們都意識到集體發展的優越性,所以先哲不斷的制定各種“禮”“法”,希望“自我”在後天的學習中,來剋制“本我”,曰“克己復禮”,以期達到“超我”的境界,來實現“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天下大同”(老有所歸,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有所養)的理想世界。

    所以,所謂的“善”與“惡”,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關鍵還要培養社會風氣(現在推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的影響)。中國文化傳統培養的“道德標準”“公序良俗”也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才會避免“破窗”“插隊”等不良風氣的盛行。

    希望淺見能給你幫助。

  • 10 # 山堅海闊

    對人性是善是惡爭論是有的,主要是法家的性惡論與儒家的性善論。個人認為法家的性惡論也是受儒家影響,好像荀子之前的法家沒有人性惡的說法。人從出生就有吃穿的需要,在爭取這些需要的過程中,有了人對這些行為的區分。那麼賦予這種最基礎的生存需要以惡的觀點對嗎?難道餓死凍死才善嗎?反過來說把小寶寶的一些無意識行為說是善,一樣是不對的。有個說法人性無善無不善才更為準確。儒家之所以達不到他所謂的善的理想,因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善。怎麼治別人。

  • 11 # wiki42965755

    你要這麼想老外夠迷信吧 神都不能讓他們好好待在家裡生孩子 偏偏要去中東鬧事 更何況一個古人的思想更不能讓人們惡的一面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神3怎麼卡無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