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甫長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一位就是應該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兵法十三篇,吳楚大戰開始,孫武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絡,在孫武、伍子胥等大臣繼續輔佐夫差,努力積蓄錢糧,充實府庫,製造武器,擴充軍隊,經過三年,吳的國力得到恢復。才有孫武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五捷,直搗楚都,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功。《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的曹操,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 2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歷史上真正做到的只有3人。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5千多年傳承的歷史大國,而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華夏大地上崛起了80多個封建王朝,先後統治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而歷史上的這些王朝,存在的時間大多都在300年左右,之後便會改朝換代。而每一個王朝的滅亡和崛起,往往都伴隨著戰爭,因此中國的封建歷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宏大的“戰爭史”。

    而在古代,往往會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它是形容一個人,不論是在才智謀略,還是在領兵才能上,都十分優秀,即所謂的“文武雙全”。不過,縱觀歷史,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寥寥無幾,不過依舊有3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第一位:唐太宗李世民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太原李淵在兒子李世民的“逼迫”下,起兵造反。最終李世民帶領自己麾下一干謀臣、武將,打敗竇建德、劉黑炭、王世充等勢力,從中脫穎而出,幫助了自己的父親登上皇位,建立了大唐。因此,從某一個角度上來說,大唐的江山實際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不過,李淵並沒有打算把皇位,傳給自己這個立下大功的兒子,反而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建成。

    而李建成與李世民向來不和,若李建成成為皇帝,那麼李世民必將被他打壓。於是,李世民在手下謀臣的勸說下,決定先下手為強,便有了後來的玄武門之變。而李世民也由此成為皇帝,開啟了唐朝的新時代。他知人善用,善於納諫,勤於治國,帶著唐朝走向了一個盛世,史稱“貞觀之治”。由此來看,李世民除了擅長帶兵打仗,在治國方面也非常在行,是一個文治武功同樣具備的“千古一帝”。

    第二位:光武帝劉秀

    劉秀出生在西漢末年,雖說也是皇室子弟,但因為漢武帝施行“推恩令”的緣故,到他這一輩的時候,已經和平民沒有什麼區別了。而當時恰逢王莽篡位,篡奪了漢室江山,建立了新朝。而劉秀雖說已經沒落成平民了,但好歹還是皇族子弟,便將光復大漢當作了自己的使命,加入了反抗王莽的大軍。在經過一番角逐之後,劉秀成功打敗了各路諸侯,還擊敗了王莽,建立了東漢政權,其領兵打戰的能力可見一斑。

    而且,劉秀雖然出身市井,但卻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治國方面也非常有建樹。劉秀在位期間知人善用,體恤百姓,輕徭薄稅,大力發展經濟,將西漢帶上了一個經濟、軍事同樣發達的盛世,史稱“光武中興”。就連主席都評價劉秀是“最會打戰、最有學問、最會用人”的皇帝。而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劉秀的文治武功也不比多說了。

    第三為:魏武帝曹操

    相信大家對於曹操的印象,應該都停留在三國時期的梟雄形象,也都知道他是應該非常出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但是,曹操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他還是一位有著出色治國才能的人,從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就可見他的能力。

    曹操在收復北方之後,他興修水利,大力發展經濟,施行屯田制度,使得當時的北方地區,成為三國亂世中為數不多的“樂土”。並且,曹操同時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文學家,位列“建安三傑”之一,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例如《龜雖壽》、《短歌行》等等,還被收錄到了中學課本之中。因此,評價曹操為“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一點也不為過。

  • 3 # 春秋矢志

    非劉秀莫屬也,漢世祖劉秀是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學歷最高的開國皇帝,亦是從起兵到稱帝用時最短的皇帝。劉秀是太學生,相當於現在博士,能文能武,一個儒生在昆陽百萬敵軍中殺出重圍,成就了劉秀不世英名!經過十二年之久的戰爭,結束了二十年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輕傜薄賦,史稱建武勝世,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 4 # 藤藤菜講文史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的是題中所說“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是不是指的文武雙全的意思,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人可太多了,大多數初代君王都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而一般人,基本只能選一個方面有所作為,真正可以稱得上出將入相的人並不多。暫時想起三個人,初唐名將李靖,前秦丞相王猛,明代思想家王守仁。

    1.李靖,字藥師,唐初著名將領,堪稱文武雙全的典範之才,為大唐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受封衛國公。一方面,李靖善於指揮用兵,歷史上取得了幾次大戰役的勝利;另一方面,他也善於思考總結,把經略戰陣的心得記錄編纂下來,編有《衛公兵法》、《李靖六軍鏡》等著作,雖多已失傳,卻不妨他在古代軍事思想領域的地位。他是一個思行合一的實幹家,有著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和過硬的軍事理論素養,確實是由將相之才的實力。

    從李靖的生平來看,李靖出生於名將世家,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將門家世薰陶下的李靖從青年時期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能,並且很有上進心,經常與舅舅韓擒虎討論古代軍事名家的著作及戰例,並得到稱讚。李靖曾是隋朝的官員,在李淵攻破長安之後,判斷清形勢的李靖加入了李淵軍事集團,成為開拓初唐的一員戰將,在平定蕭銑的戰役中,李靖身先士卒以八百士卒大破蕭銑手下的蠻兵,振奮了唐軍久攻不克計程車氣,同時也贏得了李淵的信任,在其後的階段李靖貢獻了滅蕭十策,這些方法理論都是具有統籌全域性意義的,而李淵採納李靖的建議後順利拿下了蕭銑,可見其對戰局的研判分析是絲絲入扣的。貞觀年間,李靖擔任兵部尚書,也說明李靖除了可以為將臨陣對敵,對於軍務的處理也是很擅長的。在後來李靖征討突厥的戰役中,李靖以三千輕騎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真乃揚我中華國威。遠征土谷渾,連戰連捷,歷時兩月,攻滅吐谷渾,擒其王二十餘人。總的來說,李靖是個天生的將才,在隋末唐初的舞臺上展現了自己頗為傳奇的一生,文武雙全真國士。

    2.王守仁,明代傑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一般來說文思哲和軍事屬於極不相關的領域,而在王守仁身上卻得到了完美的統一,也是一件奇事。他不僅在立言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是一個很能打仗的將軍,更是心學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對於儒、道、佛都頗有見解。下馬可以著書立說編寫經典,上馬可以衝鋒陷陣殺敵斬將。要知道,王守仁所處的時代並不是朝代更迭的亂世,要想靠領兵成立功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王守仁少時的理想是當一個聖賢的人,以文章警醒世人改變世間風氣。而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八年,讓王守仁改變了對時局的看法,他決定學習兵法,以一腔熱血報效國家。二十歲時,王守仁鄉試考中舉人,他喜歡讀書思考卻不擅長八股科舉,二十八歲才進士二甲及第外方做官,在官場中幾經沉浮,他從政務官員成為軍事官員,而王守仁用兵有“狡詐專兵”之名,善於出其不意,在巡撫南中的時候,運用計謀平定了當地的賊寇和地方叛亂且戰功赫赫,民間聽說王守仁只用普通計程車卒和平民就蕩平了為禍十多年的賊寇,都覺得不可思議。而王守仁在軍事方面另一次傑出表現就是平定寧王之亂,在正德十四年的時候,寧王朱宸濠謀反,可是此時王守仁平亂結束已經交還兵權,他憑著自己對形勢的判斷,在當地招募義軍並且號召明廷勤王軍隊聚集,迅速的形成了抵抗力量,又用疑兵之計拖延時間,用圍魏救趙之計大破寧王成功的平定了叛亂,這也是他一生軍事生涯的頂峰了,其後他回京擔任過兵部尚書,又做過兩廣總督平定過一些其他的地方叛亂。

    而王守仁一生最大的成就,還是在著書立言上,他學習了朱熹“格物致知”的學說後卻對其產生了懷疑,透過自己對佛道儒的悟道後開創了心學新境界,對後世影響極深。嘉靖四年,他在紹興建立了陽明書院,其弟子亦開始講學,傳播其革新後的陽明心學,而其實心學也是儒家學派的分支,只是王守仁將其發揚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派,王守仁繼承了前輩學者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對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強調要“知行合一”,後來陽明心學成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往後輾轉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王守仁的著作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等。

    由此可見,王陽明也是個文能治天下,武能平叛亂的豪傑之才。

    3.十六國時期前秦丞相、大將軍王猛,真是人如其名的一個猛人。出將入相,文的方面做到了丞相,武的方面的方面做到了大將軍,這可以算得上最點題目“文安天下,武定乾坤”的人了。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王猛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那麼就聽藤藤菜來說說吧。王猛出身寒門,早年是個賣簸箕的小販,但他博學勤奮,喜歡研究兵書和策略,東晉永和十年的時候,桓溫帶兵路過關中,他自己去拜見了桓溫,論說天下形勢,卻看透了桓溫並不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就又回去隱居讀書了。後來他和苻堅一見如故,從此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後來苻堅建立前秦,而輔佐他的王猛最後也當到了丞相。

    王猛任職期間,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興利除弊選賢任能政績卓越,他執法嚴謹剛正不阿不向豪強權貴低頭,讓前秦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而軍事方面也是頗有建樹,由於政治的清明讓前秦變得更為強大,王猛經常統兵在外作戰,所到之處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大將風範,他幫助苻堅大破前涼消滅前燕,當他留鎮鄴城的時候,已經是關東六週軍事的總都督了,成為苻堅一統北方最得力的助手。

    為將為相,都能做得非常出色,這樣的人算不算“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呢?

  • 5 # 大明錦衣衛士

    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文可安天下,武能定乾坤,這個問題可以回望歷史,尋求答案。

    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幾位皇帝文治武功都擁有比較大的成就,分別是:秦皇漢武,光武隋文,唐宗宋祖,永樂康熙。

    秦皇:中央集權,郡縣制,車同軌,書同文,掃六國,滅百越等。

    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破匈奴,平南越,定北韓,開大宛,闢西南,吞西域等,開起了雄漢風歌。

    光武:中興大漢,開創了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隋文:改革制度,設三省六部,再造華夏,並西梁,滅南陳等。

    唐宗:平突厥,回紇,定高昌,吐如渾等,設立安西四鎮,包容開放對外交流,締造了盛唐氣象。

    宋祖:先南後北,掃平群雄,提倡文教,崇尚儒學。

    永樂:靖難之役,收安南,御蒙古,撫四夷,遷北京,編大典,造大鐘,使西域,下西洋等,開創了永樂長歌。

    康熙:平三藩,收臺灣,逐沙俄,西征準葛爾,編字典,古今圖書等。

    這八位皇帝,文可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特別是唐太宗和明成祖文治武功最是閃耀,唐太宗休養生息,從諫如流,明成祖家給人足,斯民小康,唐太宗提出,不貴中華,賤狄夷,不分你我,共享太平之福,明成祖提出,華夷一家,普天之下永享安樂,唐太宗四海歸心,八方來貢,開創貞觀之治,明成祖威德遐被,萬邦賓服,締造永樂盛世。

  • 6 # 傑哥000

    光武帝劉秀。

    一代梟雄曹操。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趙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線圖裡的紅色和綠色分別表示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