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子楊志新
-
2 # 紅塵過客甲
哈哈!莫說是神機營,就是裝備一個導彈部隊,滿清軍力也是不堪一擊,灰飛煙滅!很簡單,統治階層從上到下,政治黑暗,腐敗透頂,軍隊苛扣軍晌軍費,紀律松馳,武備鬆懈,沒有訓練,兵不成兵,將不是將,鼎鼎大名的以火器裝備的神機營,與著名的八旗兵一樣,在八國聯軍面前,土崩瓦解,一敗塗地。據說,八國聯軍開啟清軍的武器庫後,吃了一驚,裡面全是新式武器,不次於八國聯軍手中的傢伙,聯軍統帥也琢磨不透,清兵有如此先進武器,為何大敗??一個昏庫腐敗的政權,給它兩顆原子彈,有什麼用??
-
3 # 半俠
而且滿清不重視火器,是因為防備漢族,因為火槍兵不需要從小訓練,訓練成本極低。幾個月就能形成戰鬥力,而火槍兵最好的兵員就是農民,因為農民老實,因而紀律性強。而中原漢族最不缺的就是人,一旦漢族有一個人帶頭而起,配上火器,就滿清那點人口分分鐘被暴打。所以不是滿清統治者看不到火器的先進性,而是他們不敢吶。
這種局面一直到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前後,為了抵禦外敵,清政府才又大量趕製火器,但結構仍沿襲祖制,效能已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所制。
近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最大的差異在於紀律性,滿清無論是武器還是作戰決心都比不過英國。很多人有個很大的誤解,以為英國只是靠武器厲害,其實清朝白刃戰也拼不過英國的。
-
4 # 脂肪故事
曾經有一句話叫做:靈機一動鳥難飛。
講的就是火器。只要扳機一扣,彈飛鳥落。這是人們第一次認識到火器的厲害。
說到火器,在明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同時代中,是非常牛的。所以明朝有支部隊叫神機營。
神機營,那可是三大營之一啊,全部裝備火器。
不僅僅有鳥銃,還有一窩蜂、大炮等裝備。可惜,由於明朝腐朽到極點,神機營始終沒有機會在戰場上發揮重要的作用。不然,我大帝國的火器水平,決不會落後那麼多年。
第一,清朝統治者認為,騎射乃國之本,火器,小技。故在清入關之後,神機營被取消了。因為,來自白山黑水的金人產生了錯覺,僅靠弓馬就能夠打敗明朝,所以火器的地位一直不高。儘管在遼東戰場上火器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此時的火器還未成熟,還沒有形成符合火器攻防的戰術思維。
第二,在清末期,受西風的影響,尤其是1840年之後,清朝與裝備了火器的西方人交戰數次一敗塗地之,連京城都丟了。終於認識到火器的重要性,遂重建神機營。兵力一度達到了3萬人,還投入了大批銀兩。客觀地說,統治者也有著以火器強軍、追趕列強的想法。
那麼,神機營的家底如何呢?神機營的武器裝備,很多都是當時比較先進的。神機營士兵的待遇,也比其他營要好得多。清朝此時也遇到了和明朝一樣的問題。神機營大部分為八旗子弟,漢人極少,進不去啊!
然而此時的八旗子弟,早已非崛起之時的悍勇,只知道貪圖享樂,把在神機營的資歷當成向上的跳板。見過成天抽大煙賭博計程車兵嗎?當時的神機營就這樣。
神機營是組建了,卻缺少實戰。所以,神機營能不能打,很多人心裡沒底。雖然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小露身手,可對手實在是太弱了!
神機營真正的戰鬥力到底如何呢?終於到了神機營大顯身手的時候了。1900年,神機營奉旨迎戰八國聯軍,甫一接戰,潰不成軍,丟槍棄甲,令敵瞠目。未想神機營戰鬥力竟然差到這個地步。
實戰,果真是檢驗戰鬥力的唯一標準啊!光會吹牛逼是沒有用的。
第三,八國聯軍之後,當朝痛定思痛,於是,拉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的序幕……
-
5 # 散木安然
神機營建立於明代,是一支掌管火器的軍隊。到清代以後,掌管火器的軍隊由火器營取代了。到晚清時期(也就是咸豐年間),又重新組建了神機營。這時候這支軍隊武器更先進了,裝備了洋槍,所以也叫洋槍隊。
晚晴時期的神機營,八旗官員爭相的進入,管理層結構臃腫,但都不管事,訓練鬆弛,軍紀渙散。到了光緒年間,由於鴉片氾濫,多數官兵都是煙鬼,吸食鴉片。雖然當時的神機營裝備先進,人數眾多,但是這樣一群軍紀渙散,訓練鬆散的煙鬼,能有什麼戰鬥力,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
6 # 歷來現實
作用本來應該相當於現在的“二炮部隊”的清朝神機營,縱使巔峰期達到了3萬餘人的規模,也屬廢柴。
為何說它是廢柴?或者說,它如何一步步走向廢柴?設定目的:明朝的神機營屬於一線部隊,東征西討,在各種戰鬥中檢驗武器效果,提高武器研發製造能力,跟現在的美國道理差不多。
到了清朝,在咸豐末年(1861年)建立的“神機營”,本來是內外憂患的產物,從英法聯軍到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清王朝已風雨飄搖、四面漏風。即便危殆如此,統治者設立神機營的目的仍然是拱衛皇城,保護皇帝太后一家人的安全,最好的武器只給最愛的自己。
官員冗餘:咸豐末年、同治初年,神機營成立在東華門外的煤渣衚衕,初期交由恭親王奕訢統領節制,別看奕訢主張裁撤湘軍淮軍,但對這支新生的武裝禁衛軍編制的支援卻毫不含糊,八旗官員也都看出了神機營履歷在日後升官發財的重要性,爭相投靠,機構變得日益臃腫,前期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各類職官竟達540多人,比當時兵部的職官還多出整整300人。
兵員來源:從官到兵,清代的神機營全部來自當年不可一世的滿蒙鐵騎——也就是後期人們常說的八旗子弟。實踐最終證明,饒是從八旗子弟中“精挑細選”,把它當做“鐵桿莊稼中的鐵桿莊稼”的手握最新式火器的八旗子弟的戰鬥力,依然是渣。
訓練特寫:1868年,當時是神機營成立的第七年,慈禧面臨西捻軍進犯京畿的困境,想考察一下此營的戰力,派了個太監去觀察他們的訓練。太監回來後如實稟告,每天出操一結束,這幫孫子每人都手裡架一鳥籠,徜徉於京城茶館酒肆勾欄等繁華所在。日常出操當然不能含糊,是要打卡的,他們的通行方式是——僱替身打卡出操,民間有盛讚:“見賊要跑,僱替要早,進營要少”。慈禧聞言大怒,命當時負責的醇親王奕譞親自前去檢閱操練。奕譞撓著腦袋前去檢閱,只見兵弱馬乏,步伐都走不對,更有一士兵直接從馬上墜落,把骨頭給摔斷了。醇親王斥罵他,此人無奈據實以告:“小人本業是在打磨廠賣臭豆腐,臨時被抓來當替身,哪騎得了馬啊?”
到了光緒年間,神機營把訓練更玩出了新花樣,訓練的場地是校場口,每次訓練,必先隆重的把校場口的大小衚衕兒的口子用幔帳堵上,訓練間隙撒尿的工夫,士兵們紛紛走到幔帳之後,街坊鄰居看的清清楚楚,在衚衕口兒擺滿了煙具,偷空多抽幾口大煙,補充能量。
庚子國難,八國聯軍進犯京師,義和團眾自然是螳臂當車,靠拍胸拍屁股是解救不了國難的,單論武器,配備了機關槍和各式現代槍炮的神機營火力卻是不亞於八國聯軍,最終卻一觸即潰,把各式新武器(有的還沒拆封)全部拱手送敵。
大難臨頭,指望統治者的權貴集團自己保護自己,無異於痴人說夢。 -
7 # 七追風
首先說明一點,清朝的神機營並非最早裝備火器的部隊,早在康熙年間,清朝就設立了火器營。
康熙年間開始組建的火器營,當時也是有槍有炮的。而且都是從滿蒙八旗中選出來的兵丁,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乾隆年間又設定了“特種部隊”健銳營,雖然兵員不多吧,但個個都是精挑細選,不僅操練火器,還有其他的很多訓練專案,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護駕。
至於神機營,是晚清才組建起來的,到同治年間,兵員增加到3萬人。這支部隊算是最先進的了,裝備用最好的,而且神機營的當時的大老闆是議政王奕欣,可謂是晚清的招牌部隊了。
神機營的首要任務就是守衛紫禁城,但是人員都是八旗禁衛軍中選出來的,後期的八旗子弟怎麼樣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所以神機營的戰鬥力一直都不咋地,當然,真正打仗的機會也不多。在同治元年的時候,一幫子馬賊打到了錦州,神機營趕緊迎戰,滅了這幫馬賊,這可能是他們最響噹噹的戰績了。
打太平天國和捻軍,靠的是曾國藩、左宗棠的湘軍和淮軍。神機營連觀戰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憋在京城裡自我幻想。
據說在同治七年的時候,一股子捻軍打到了京城附近,慈禧就想著神機營出去歷練歷練唄。命人過去一看,人家神機營稀稀拉拉的訓練一會兒,都提著鳥籠子喝茶去了。
所謂的神機營,八旗子弟們基本上不操練,耍耍花架子就跑去抽鴉片、遛鳥逛街。更有一些人,直接僱傭漢人過去湊個數,這些被僱傭的,很多連馬都不會騎。
就這樣的神機營,還談什麼戰鬥力?所以八國聯軍一打過來,他們直接把槍一扔,跑。
-
8 # 白虎名人堂
我陳重山認為,甭管神機營也好,火器營也好,還是後來的新軍,都得有一股子精氣神,還得有適合的戰術才能打勝仗。
陳重山瞭解到,清朝組建神機營是為了對內剿匪,一開始是打過勝仗的,在對付太平天國,對付捻軍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正因了“朝廷重視某事,某事必定不成”,清朝的神機營這個香餑餑一步步走向了衰落,最後被八國聯軍給徹底一鍋端了。
清朝的神機營花費了清廷大部分精力的,上下齊重視,錢財槍械都有保障。這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進入神機營甜頭多,升遷的機會多。
於是乎,清廷的大小親王、官員紛紛往裡面塞人啊。這些人搞關係抽鴉片玩女人在行,但是訓練打仗是不行的。所以,後期的神機營武備鬆弛,甚至出現騎馬都摔斷腿的醜聞。
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這批神機營被徹底端鍋了,沒起到什麼作用。倒是不受清廷重視的來自西北貧瘠之地的甘軍,因為受命拱衛京師,倒是打了幾個像樣仗,但武器不如人,人數太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我是答者陳重山,長得醜,但有文采,我們多交流)
-
9 # 小白看影視2010812
清朝的神機營建立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是清晚期在內憂外患的壓迫下建立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衛軍,主要職責是防守京畿地區,出征邊疆,守衛紫禁城和皇帝。兵員是從八旗原有的禁衛軍諸營中選出的,最初由議政王奕欣率領,後由僧格林沁率領。
毛主席曾告訴世界,決定戰爭最後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雖然神機營配備了新式武器,但建立以來幾乎沒有任何戰績,最後在與八國聯軍的戰役中全軍潰散,被取消建制。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人浮於事。作為天子的禁衛軍,很多八旗官員把神機營當做了晉升的跳板,各種職官540餘人,竟比兵部還多了300餘人,機構臃腫非常嚴重。
第二,紀律渙散。官兵染上了八旗子弟的紈絝作風,每次會操結束,官兵就自由活動,到茶館店鋪裡遛鳥、鬥蛐蛐。當時民間有句名言說,"見賊要跑,僱替要早,進營要少",用來諷刺神機營臨陣脫逃,每天出操提前僱好替身。慈溪太后有次派奕譞檢閱神機營時,有一官兵從馬上跌落,摔斷了腿骨,詢問時,卻回答說:“我是打磨廠賣臭豆腐的,哪能騎馬?”
第三,鴉片盛行。神機營官兵吸食鴉片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記載,神機營“滿地排列鴉片煙具,各兵丁拼命呼吸,候令再出”。這樣的一群煙鬼,怎麼能上陣殺敵?
總而言之,有了先進的武器,還要改革當時腐朽的封建體制,否則,再好的武器也無濟於事。
-
10 # 綺緯
清朝的神機營來說都一群沒有經驗實戰的清軍,都是老弱殘兵怎麼能打好仗呢?如果老兵跟一群有經驗的虎狼之較量,誰會贏呢?肯定是有經驗的虎狼,對於有經驗的虎狼只要1人勝過10幾人,清軍對武器使用有的用起手忙腳亂、有又沒有動過武器,能上戰場嗎?如果上戰場肯定一塌糊塗。謝謝邀請!
-
11 # 子語有云
清朝的神機營基本上沿襲了明朝,基本沒有什麼進步,是非常落後的。
從槍械來看,神機營還是隻能稱為火器,裝藥非常麻煩,射程也不遠,大炮十分陳舊;而英軍當時的槍是真正意義上的後發裝填,速度和裝藥程式都大大簡化。
從軍事制度來看,清軍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沒有研究過大規模的槍械作戰,配合上無從談起;而英軍,拿破崙建立的新式戰法隨著拿破崙軍隊迅速傳遍歐洲,軍隊編制戰術都比較先進。
從訓練上來看,清軍提籠遛鳥,武備廢弛,沒有任何訓練可言;英軍建立了現代化的職業軍隊,軍事素養非常高。
再從經驗來看,英軍基本全世界作戰,從世界強國,到還在殖民地戰爭一直在進行,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清軍躺在盛世的虛幻之下,沒有任何作戰經驗。
軍事是戰爭的延續,看看英國和清朝統治者就知道了,清軍戰鬥力可想而知。
-
12 # 辰州觀海
清軍到了嘉慶帝在位的時候,戰鬥力就不行了,當兵就是混日子,根本不賣命,比如說清朝鎮壓白蓮教起義,可真不敢指望八旗軍和綠營,那時候,鎮壓白蓮教,就說依靠地主武裝了。
到了太平天國運動那會兒,清朝最後平定太平天國,也是靠洋人提供洋槍洋炮還有地主武裝(比如湘軍、淮軍)。
一支由混日子的人組成的軍隊,裝備再好也白費。
回覆列表
自從鴉片戰爭後,處於內憂外患清朝政府才清醒地認識到八旗軍是不堪一擊毫無戰鬥力的軍隊。為了重震軍威,於是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重新建立一支能征善戰使用新式武器的禁衛軍(神機營),當時武器統一配備重火炮和火槍,由於害怕漢人強大造反,所有的兵員是從原有八旗軍營篩選。建立初期兵員是1.4萬,到了同治四年以到3萬兵力,總指揮是議政王奕欣,重點是戍衛京城。
神機營雖然配備先進的武器,但是內部腐敗嚴重,從上到下紀律渙散,嫖賭飲吹樣樣齊全,導致戰鬥力低下。長期如此以到積弱難返的地步。重新恢復大清鼎盛時代不可能了,神機營最終被革命軍消滅,清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