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紅樓夢》這本跨時代的經典名著有著很深的文學造詣,併成為了小說歷史發展的里程碑,一路走來,多少紅學往事已經不勝列舉,更多評說如雨後春筍,紅遍大江南北,那麼《紅樓夢》真正的文學價值有哪些呢?期待你精彩回答!
65
回覆列表
  • 1 # 顏淵山莊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不僅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非凡的藝術成就。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此外,從這部作品裡衍生出的無數戲曲、文學、影視作品等,更是豐富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具體內容,使其在各方面都產生了不可逾越的影響與價值。  

    一、《紅樓夢》的文學價值  作為一部古典文學名著,首先要討論的自然是其文學價值。《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中最傑出的代表,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表現方式有機融合,力求更充分地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透過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並且其藝術語言準確、通俗、生動、豐富,具有感覺色彩和藝術情韻,有很強的表現力。宏大而嚴謹的結構、細膩而傳神的心理描寫、鮮明的人物形象、高度個性化的語言、伏筆千里的妙用、濃郁的文化氛圍、精妙的場面描寫。   1、《紅樓夢》是對人生和社會悲劇的深刻揭示。曹雪芹生於沒落的貴族家庭,使其對封建社會上層生活有著深刻地瞭解和充分的認識,進而透過自己的感悟進行人物的創作。無論是寶黛的愛情悲劇,還是薛寶釵的不幸婚姻,以及榮國府最終的衰落,暗示的是封建社會由於其內容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這是一個曠世奇才歷經坎坷和不幸對人生和社會的悲劇性感知和《紅樓夢》在各方面所體現的價值概論把握。在情節結構上,它是由歡而悲,由合而離,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真正具有悲劇意義的作品。

      2、《紅樓夢》的語言特點是準確、簡潔、樸素、優美、鋒利、生動,高度個性化。《紅樓夢》的語言,可以說完全屬於明白暢曉的白話,除了極少部分的詩詞歌賦是用古文寫成的外,全書近乎白話文,絕大多數都淺近易懂。在人物語言個性化上,有兩點不同:一是身份不同,語言有別;二是性格不同,語言迥異。 此外,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隨分從時,探春的“刺玫瑰”性格,晴雯的“爆炭”脾氣等,都在個性化的語言中得以很好的刻畫。書中運用了大量包含深刻哲理的民間諺語、俗語和俚語,既簡練準確,又生動形象;既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又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而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3、書中有著大量的細節描寫,充分刻畫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 烘托出小說的場景氣氛, 也大大增強了小說的描寫效果。比如華人最重視的過年, 書中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就有著淋漓盡致的描繪, 渲染出富貴之家的年事風俗。《紅樓夢》中的過年禮俗的描寫不僅真實細緻, 而且還寫得隆重精彩, 生動地展示出皇親貴族人家富貴生活場面。小說本為虛構為主的描寫,《紅樓夢》也是如此, 然而大量風俗描寫的逼真現實生活, 使小說描寫內容豐富、血肉豐滿, 從而吸引讀者, 忘其為假, 為其逼真風俗所吸引, 為其真誠性情所感動, 從而取得極佳的閱讀效果。

      4、《紅樓夢》裡有著濃郁的神話色彩。書中說女媧補天剩下來的石頭,也就是含在賈寶玉口中的通靈寶玉,而通靈寶玉就是賈寶玉的代號,寶玉也就是那塊頑石。黛玉的前身是西方靈河崖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這株草蒙受了神瑛使者天天灌溉照料之恩,才得以茁狀成長,受到神界的天地精華,雨露的滋養,修煉成一個女體,日日想著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寶玉和黛玉以及其他的金陵十釵都來路不凡,尤其是寶玉和黛玉。這就給故事披上一層神秘面紗,神話的意味就愈加濃重。《紅樓夢》中也一直是神話系統和現實系統交織在一起的。《紅樓夢》故事中的神話意義、宗教意義,吸引了讀者的眼光,引導讀者思考探究世界的本原,使它魅力不衰。

      二、《紅樓夢》的歷史和社會價值  《紅樓夢》另一個令人稱道的地方,就在於它對於清朝時期生活的細緻描寫。芸芸眾生, 世態百相, 皆毫芒畢現, 鉅細無遺, 中華民族獨具東方風韻的衣、食、住、行, 乃至讀書做官、婚喪祭慶、市井村野等習俗, 都在這部偉大的小說中得到了生動細緻的描寫。構制瞭如此精巧的藝術結構, 從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和家庭成員的悲歡離合的過程中, 寫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一段真相, 顯示出中國南北文化的洋洋大觀。  《紅樓夢》在風俗描寫中很注重把握詳略得當的關係, 它對一年四季中的重大節候風俗都有涉筆, 但每一次的描寫都有所側重, 比如在“寧國府除夕祭宗祠”的描寫中突出表現皇親貴族門第的宗族規矩之嚴整, 因此場景的描繪就顯示出莊重的氛圍與細密周到的禮節; 而在“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及後面一回的描寫中則集中表現大家族聚宴時的歡快, 因此描繪的側重點就放在人物的對話動作上面。正是透過一年四季中重大節候活動的描寫, 作者展開了《紅樓夢》的主要線索, 顯示出主要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以及悲金悼玉的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出了南北區域文化的特色, 使其成為一部融合中國南北文化特色的鉅著, 成為從各個側面顯示中華民族文化魅力的不朽之作。 

    《紅樓夢》在各方面所體現的價值概論

     因為書中描寫的細節真實,生動地表現出當時貴族家庭的生活實況, 雖然是小說筆法, 但論起真實性和細緻程度來, 卻與歷史實錄極為接近。因此,紅樓夢在當今對清代時期生活習俗、風土人情、中國社會結構等方面的考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紅樓夢》的藝術價值  曹雪芹花費了大量筆墨塑造的紙上園林——大觀園,數百年來一直是紅學家和建築學家研究的物件。大觀園的一草一木、一亭一臺都遵循著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規範,體現著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特徵,是中國園林的集大成之作。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傾心構築了眾多園林。其中包括金陵寧國府和榮國府的花園、都城寧國府的會芳園、榮國府的花園、大觀園、江南甄家花園、史湘雲家的花園及賴大家的花園等。而大觀園無疑是所有園林中的扛鼎之作。 

    《紅樓夢》的楹聯,與一般楹聯一樣,具有明確的實用性、裝飾性和觀賞性。由於其題寫處所不同,內容包羅永珍,風格上亦呈現出絢麗多姿的特點:或悽婉如悲秋簫笛,或飄逸如歸牧晚唱,或幽遠如山雨遊雲,或冷峻如孤竹瘦石。可以說,《紅樓夢》的楹聯,充分地體現了作者獨到的審美情趣和美學追求。  更為突出的是,詩詞曲賦在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許多重要篇章見諸回目,作者是把這些詩詞曲賦作為小說的重要內容加以安排的。其次,它的數量是巨大的。前八十回各種詩詞曲賦共有一百九十七首(高鶚續的後四十回有四十首)。再次,它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文備眾體。據統計,書中有詩、詞、曲、歌、謠、諺、贊、誄、偈語、辭賦、楹聯、匾額、書啟、燈謎等,應有盡有。以詩而論,有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騷體;有詠懷詩、詠物詩、懷古詩、即事詩、即景詩、謎語詩、打油詩;有限題的、限韻的、限詩體的、同題分詠的、分題合詠的;有應制體、聯句體、擬古體;有擬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長恨歌》、《擊甌歌》之體的;有師楚人《離騷》、《招魂》等作而大膽創新的,真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作者偉大的藝術才能。第四,它在深化作品的主題思想、突出結構主線、暗示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結局、塑造典型形象等方面,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紅樓夢》詩詞曲賦,就小說的藝術整體而言,藝術價值是很高的,它的藝術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和小說的敘事內容一起,構成了這座金碧輝煌的“紅樓”的整體美。 

  • 2 # 楓少硬筆

    《紅樓夢》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書,曹雪芹在小說裡幾乎用盡了所有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展現出了文學藝術具有的幾乎所有神采魅力。他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哲理小說的特殊需要,因為只有用相適應的文體和手法刻畫代表不同哲學思想的人物典型,才能給讀者以真實感。不過在曹雪芹看來,自己採用的表現手段並非就都是可取的,它們也有深淺、雅俗之分,有的甚至是他不得不做出的妥協,所謂“敷演”,只是在篇幅上都做了恰當的控制。作者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與人性本質相適應,能與人產生互動感應和精神愉悅。真正的藝術品則應貼近現實生活,抒發真情實感,達到形與神的完美結合。另一方面,作者認為惟有追求藝術真諦和創作藝術真品才是最符合人性需求,最體現人生價值,最能發揮人的巨大潛能的偉大事業。在此基礎上作者還將目光進一步放開,認為一切須用到人的正確思維,符合人的審美需求的工作都值得去做,從而將藝術擴充套件到了文學之外的廣袤空間,如服飾、化妝、器用、建築、園林、飲食、醫藥、戲曲、音樂、美術、遊藝等,幾乎涵蓋了所有人類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所以,在很多人看來,《紅樓夢》是一部記錄並創造了當時文明成果之精華的百科全書,如同一棵兀自從窒息的泥土中突破出來的生機盎然、碩果累累的參天大樹。也許是這棵大樹的枝葉過於茂盛,果實過於誘人,以至於掩去了它強大的枝幹,讓我們很多人都只是驚歎它的藝術之美,未能進一步領略它精深的哲學和政治微奧。如果說《紅樓夢》的藝術帶給人的是痴迷、顫慄的話,那麼它的哲理和政治帶給人的就是理智和冷靜。除此以外,筆者認為《紅樓夢》還是現代科學的胚胎,其中不但能找到辯證法、邏輯、美學、心理學、發生學、經濟學,還能找到熱力學第二定律、線性代數、極限、機率論、時空相對論、量子力學、能量聚散和轉化、光學、化學等學科的雛形。筆者認為《紅樓夢》是探討真理的書,既可以從它身上開拓新的科學領域,也可以用它驗證現有理論的正確性,不管人文還是自然學科都適用。借用紀伯倫的一句詩可作為《紅樓夢》的自述:“人們啊!我是真理。我是真理啊,你們要把這一點牢記在心。” 《紅樓夢》不但在哲學、政治和藝術百科上都分別達到了極高的水準,而且還將它們結合得非常縝密協調,成為一個天衣無縫的自足的整體。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鉅製如《紅樓夢》的宏篇不知需有多少次的妙手偶得。這哪裡還是偶得,必然存在一段長時間的精心構思和靈感湧動。僅僅是第一回就字字珠璣,讓人一生都難以完全理解和消化。作者這種超強的構思和寫作能力除了不可否認的天賦之外,更是得益於他的能夠創造無限新價值哲學理念的幫助,也就是說這一理念不僅能夠正確地反映人性和社會的本質,而且對於人的能量、生命力和創造力具有很強的開發、提升和聚積功能。這一點是其它哲學理論想做到卻無法做到的。他自己就現身說法,用超乎常人的能力和能量將一部頂峰之作令人信服地放在了我們的面前,讓研究它的文章堆積如山。但作者對此為什麼卻再三謙虛自嘲呢?就像儒家所說的人人可以成為堯舜一樣,作者也認為在自己的哲學裡人人都可以成為曹雪芹,只要正確理解和運用他的哲學,我們後人一定也能達到或超過他的境界。儒家的楷模是道德的超人,曹氏哲學的楷模則是人性的超人,代表了人類未來進化的方向。曹雪芹本人則不過是第一個實踐者而已,也就是說他只意在“空前”,不想“絕後”。曹雪芹很慷慨,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對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嗎?

  • 3 # 文字零餘者

    有以下幾點:1. 塑造出大量的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形象。

    2. 現實與詩化的統一體。善於創造詩畫一體的優美意境,還善於運用象徵手法,使得

    作品具有含蓄,朦朧的特點。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3. 情節結構是渾融一體的網狀結構。全書兩條線索:①主線是寶黛釵的愛情婚姻。②副線是賈家的興衰。

    4. 突破了說書人敘事的傳統,以敘述人多角度取代了說書人單一的全知角度的敘事。

  • 4 # 康康的西居筆記

    一、以切身感受的事為題材

    它是在作者親見親聞、親身經歷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礎上創作的。這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史上還是第一次。從這一點上說,它已經跨入了近代小說的門坎。

    二、再現生活的廣闊畫面

    紅樓夢》具體、細緻、生動、真實地展示了作者所處時代社會環境中廣闊的生活場景,禮儀、習俗、愛情、友誼、倫常關係,種種喜、怒、哀、樂,以至飲食穿著、生活起居等等瑣事細節,無不一一畢現。這也是以前小說從未有過的。

    三、突破傳統的舊方法寫人

    《紅樓夢》一出來,傳統的寫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壞人都壞了。作者如實描寫,從無諱飾,因而每個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這一看法是魯迅先生首先提出來的。

    四、全書有機的整體結構《紅樓夢》全書的結構

    構思完整,精細而嚴密。情節的安排、人物的言行、故事的發展,都置於有機的整體結構中,沒有率意的、多餘的、遊離的筆墨。

    五、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紅樓夢》第一回以“甄士隱”、“賈雨村”兩個名字標為回目,實有“真事隱(去),假語存(焉)”的寓意在(曹雪芹一定對為他的書加評語的脂硯齋說過這一意圖,可脂硯齋將後半句“假語存焉”錯聽成“假語村言”--說錯,是因為這四字組不成短語,除非是說“假語虛言”或“俚語村言”方可;若只諧音三個字,則“假語村”更不成短語;還將聽錯的話寫入《凡例》末段,後來這一段又移作首回回前評,並被傳抄者混為正文,“假語村言”四字,遂訛傳至今)。作者想以假存真(用假的原因自有政治的、社會的、倫理道德的、文學創作的等等),實錄世情,把飽含辛酸淚水的真實感受,用“滿紙荒唐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其內涵和手法,自然都很值得研究。

  • 5 # 小說屋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其原名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後40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淒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中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本書變相的反映了現代人的交際能力。 清代小說的巔峰之作。

    《紅樓夢》是一部大書。它並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說,它更是關於一部對君主專制社會末期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的概述,這已經逾越了言情小說的範圍。《紅樓夢》起於言情而終於言情,但不止於言情,這樣才能襯出情的深度與厚度在如此精妙的佈局和秩序下,這等空間、這群人物中,看似龐雜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事無鉅細,分明清晰地娓娓道來。

    研究紅學的意義在於:

    第一,《紅樓夢》是傳統文化的結晶,是生長於中國五千年文化中的一棵大樹。我們研究的紅學已經遠遠超過了研究《紅樓夢》本身的範圍。在華夏文明中很難找到像《紅樓夢》這樣集聚眾多知識、思想、哲學於一體的煌煌鉅著。研究紅學其實就是把《紅樓夢》作為引子來研究中國社會、中國歷史、中國文藝、中國哲學、中國美學等等,換言之也就是研究整個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這是紅學研究的第一大意義之所在。

    第二,紅學研究的意義還在於人們能從中找到終極追問的自我答案。當人們追問存在的終極意義的時候,當人們探討傳統思想的艱難歷程的時候,人們就能在《紅樓夢》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也許這一答案只適合於一位追問者,但是每一位追問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關懷。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一個民族、一個民族文化是永遠不能從根本改變的,雖然社會形態決定文化形式,但是構成一種民族文化的靈魂卻永遠紮根於這個民族的最根部。

    第三,紅學研究的意義也在於它能展示中國傳統學術流派的演變史。中國是學術大國,傳統學術經歷了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等。中國現代學術是以紅學研究為開端的,從此把學術史分為傳統學術史和現代學術史。中國的傳統學術是不重知識論的,也可以說有道德傳統,少知識性傳統,而現代學術史追求學術獨立的自覺性,並試圖用新的學術觀念和方法反思固有學術,追求新解。

    第四,紅學研究的意義還在於透過一部《紅樓夢》聚集國際國內眾多的文學家、美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醫學家、管理學家、社會學家的智慧與靈光把他們的治學方法,治學態度、專業專攻一起融會貫通與中國優秀文化之中,從而建立一種博採眾長的學術體系,使華夏文化更為光彩奪目。

  • 6 # 河間笑笑生

    十八世紀中頁《紅樓夢》問世,兩百多年來,研究著作汗牛充棟,不可勝數。

    最早研究《紅樓夢》的是脂硯齋。曹雪芹一邊寫,他一邊批註。與脂硯齋同時或稍後,還有些人在抄本上寫下批註。這些批註一併流傳下來,後人通稱為“脂評”。十九世紀初期,也就是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士大夫有習之者,稱為‘紅學’”,自此就有了“紅學”“紅學家”的說法。

    人們頗不理解一部小說何以研究幾百年。從現代學科分類來說“中國語言文學”算一級學科,下面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等算二級學科,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中國古代小說”大概只能算三級學科,按照這種排法,研究《紅樓夢》的紅學頂多算“四級”學科。因為嚴格地說,研究《紅樓夢》只是明清小說研究的一部分。那麼紅學研究的意義何在?我記得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說:“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大資本、大科技、研究與發展,最終的目的不是飄向無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語言、文化、自己的歷史、信仰、自己的泥土。”她還認為:“越先進的國家,越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傳統;傳統保護得越好,對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後的國家,傳統的流失或支離破碎就越厲害,對自己的前景越是手足無措,進退失據。”所以研究紅學的意義在於:

    第一,《紅樓夢》是傳統文化的結晶,是生長於中國五千年文化中的一棵大樹。我們研究的紅學已經遠遠超過了研究《紅樓夢》本身的範圍。在華夏文明中很難找到像《紅樓夢》這樣集聚眾多知識、思想、哲學於一體的煌煌鉅著。研究紅學其實就是把《紅樓夢》作為引子來研究中國社會、中國歷史、中國文藝、中國哲學、中國美學等等,換言之也就是研究整個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這是紅學研究的第一大意義之所在。

    第二,紅學研究的意義還在於人們能從中找到終極追問的自我答案。當人們追問存在的終極意義的時候,當人們探討傳統思想的艱難歷程的時候,人們就能在《紅樓夢》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也許這一答案只適合於一位追問者,但是每一位追問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關懷。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一個民族、一個民族文化是永遠不能從根本改變的,雖然社會形態決定文化形式,但是構成一種民族文化的靈魂卻永遠紮根於這個民族的最根部。

    第三,紅學研究的意義也在於它能展示中國傳統學術流派的演變史。中國是學術大國,傳統學術經歷了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等。中國現代學術是以紅學研究為開端的,從此把學術史分為傳統學術史和現代學術史。中國的傳統學術是不重知識論的,也可以說有道德傳統,少知識性傳統,而現代學術史追求學術獨立的自覺性,並試圖用新的學術觀念和方法反思固有學術,追求新解。

    第四,紅學研究的意義還在於透過一部《紅樓夢》聚集國際國內眾多的文學家、美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醫學家、管理學家、社會學家的智慧與靈光把他們的治學方法,治學態度、專業專攻一起融會貫通與中國優秀文化之中,從而建立一種博採眾長的學術體系,使華夏文化更為光彩奪目。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為背景,賈府瑣事,閨閣閒情為脈絡,寶黛釵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同時用家庭、個人的悲劇揭示封建制度的末世。是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紅樓夢的研究至今也有百餘年。

    《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同時也是研究清朝服飾,文物,建築,醫藥,禮儀,風俗、文化、思想的重要輔助,例如在小說中,王熙鳳出場時,作者對其衣著服飾細緻入微的描述“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蠣螭瓔珞圈;裙邊繫著豆綠宮絛,雙橫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儼然將將一個古代的貴婦人形象刻畫出來。同時也用文字將那個時代服飾的風格樣式用文字表現出來。在描寫賈府和大觀園建築時也同樣不惜筆墨,賈府各個重大活動時,賈府成員每一個人的座次順序以及喪葬禮儀,五服觀念都在作品中盡然展現。

    再描寫人物形象上,打破了原有的二維化格局,將人物寫活了,很多文學作品中再描寫一位貌美的女子時,常常恨不得將所有優美的文字用在女子身上,但曹公沒有這樣,例如在描寫賈府丫鬟鴛鴦時,將其貌美形容過後,在末尾加了一句臉上有些許雀斑,這就完全將一個活靈活現的貌美女性形象展現了出來。描寫王熙鳳潑辣,但又表現出她支撐賈府的不易以及對女兒巧姐慈母的疼愛。林黛玉的清高,在最終同寶釵解開心結後世俗的一面展現。這些在過去的小說中是不存在的,對當下的小說創作依然有借鑑意義。

    《紅樓夢》,這部被譽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享有極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藝術價值之高,幾乎無出其右者。上至王侯將相、學者大師,下至販夫走卒、野夫村婦,無不為之痴迷。

    然而研究一本書要構成一門學術,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這本書一定要包羅永珍,豐富異常。我們常說《紅樓夢》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百科全書”,這就是從另一角度肯定了它容納萬千的能力與氣魄。

    正因為如此,研究《紅樓夢》,就是探究背後的中國文化。《紅樓夢》是中國的,不僅僅是說它誕生在中國,它的作者是華人,它屬於中國文化遺產,而是說它容納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脈,它被烙上了中國文化的種種基因。

    在浩如煙海的紅學書籍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從《紅樓夢》看中醫文化,看園林建築,看美食文化,看民俗文化,看服飾文化等等,這正是以《紅樓夢》作為平臺,以“讀中國文化”作為研究理念而派生出來的紅學研究方向。

    當下以《紅樓夢》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的大視窗,儼然有著現實意義。

  • 7 # 鄭莫憂

    1、《紅樓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全息影象。僅就其所涉及的傳統文化,就有詩詞歌賦、歷史名人典故、神話、醫學、心理學、人文地理、禮儀典制、園林藝術、飲食烹調……幾乎無所不包,其蘊含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琳琅滿目,俯拾皆是。

    2、《紅樓夢》再現了古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 透過《紅樓夢》豐富、詳細的描述,能瞭解古代華人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行為規範和各種意識形態。同時,《紅樓夢》對現實也有一定的啟示啟示作用和醒世作用,裡面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可供學習借鑑。

    3、《紅樓夢》批判了某些社會制度、婚姻制度,謳歌男女平等,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為女性的解放提供了文字基礎與智力資源。

    紅樓夢體現的政治影響:

    《紅樓夢》是一部小說體裁的政治論著。曹雪芹在書中表現了明確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理想,認為當時社會面臨的不只是一般的朝代更替,而是國家、人類社會正在走向覆滅,所謂“末世”、“劫終”。面對如此巨大的危機,他看到了最後僅有的力挽狂瀾於既倒的辦法。

    時間上他認為真儒士失意和假儒士得道的轉折關頭正是自己構建國家新制度、社會新秩序的起點,利用之後一段相對平靜的遮羞布尚存的賈雨村時期,還可以完成一代人從自發到自覺的成長,完成一代人新思想的武裝,他們不但可能降低最後兇相畢露的大惡儒“擾亂天下”的破壞程度,而且隨著人數的增多還可能用新體制取代封建帝制。

  • 8 # 長安說書

    “紅學”研究向來被社會各屆津津樂道。那麼研究紅樓夢,到底意義何在?

    韓愈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先從歷史空間來說,小說創作處於封建社會即將沒落時代。《紅樓夢》的成書,就如同時間座標軸上的一點,承上啟下,既囊括了廣博而深厚的華人文歷史,又是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另一個社會形態形成的開端。

    (1)古代的科舉制,三綱五常,功名利祿這些基本充斥著每一個人的頭腦。江山,官場,利益,女色等等一系列因素都包含在內。歷史的車轍是向前的。無論是商業經濟,還是農業,抑或是人的思想觀念,等級制度,都是有著進步的。所以,《紅樓夢》是封建社會中各種錯綜複雜的大集合。

    (2) 古來今亡,文人志士多憂國憂民。對社會的不滿,對時政的譴責都會以一種比較含蓄的方式訴諸自己的情感。《紅樓夢》如同一場夢境一樣,從無到有,又從一紙繁華到係數落空。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曹雪芹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虛無縹緲而又真實客觀的時代。

    (3)文化的傳承。有傳說,有玉盤珍饈,有服飾,有人情世故,有官場的勾心鬥角,有家族利益的權衡相爭,更有邊外戰事。小人物的命運隨著王朝的興盛和衰落一同走向覆滅。另外,《紅樓夢》中的詩詞也是其作品的一大亮點。

    結構宏大 囊括永珍

    對於《紅樓夢》的創作,作者將一個龐大的人群像和麵團一樣,揉在一起,他們各自性格鮮明,有著屬於自己的宿命和歸宿。而且對人物的安排手法細微入理,巧妙而生動。在有盡的言辭中彷彿每一次閱讀過戶都能產生新的疑問。唏噓悲痛的愛情故事,利益糾葛的家族之爭,邊關騷動的戰爭和親······

    就如小說結局,不論是繁華榮辱,功名利祿,還是小人物的愛恨情仇,都隨著時代的大腳步一步一步踏向幻滅。

  • 9 # 楊金永發布

    紅書的文學價值具體體現其本身藝術加I工的滲透作用而延伸的場效應將時間斷面形成真實與迷幻現象互相交錯以數學萬花筒般交織形成或展示於讀者面前迷離妖魅的美,它具有著其它任何文學讀物所不能擁有的文學張力和滲透性,使讀者自覺或不自覺的與寫作者的思想形成共嗚,淊入身臨其境的狀態而無發自拔,如界時無有第三方加以開導則極有可能進淒美深沉的自戀或迷失狀態,這或許也就是各地紛紛成立紅學學術研究組織會議的原因之一吧?當然就紅書其本身文學造詣與對文學界功貢而言也是毋庸置疑 無可厚非的,至於我個人方面的見解還是先看看大家評論吧!

  • 10 # 趙福

    @祥爺 圖文【《紅樓夢》是一部古典完美的文學藝術小說,也是一部百科全書】

    筆者簡論《紅樓夢》的文化藝術價值:

    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古典完美的文學與藝術小說,他還是一部百科全書。

    一.《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本書中用盡了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與魅力。

    二.《紅樓夢》的文學藝術具有各方面所有的筆畫與神采。

    三.《紅樓夢》所具備的文學藝術品,主要是以貼進當時社會的現實生活,抒發出自己的真實感情。

    四.曹雪芹所追求的文學藝術真諦,在《紅樓夢》中體現無遺,切實符合人性的需求和最大程度體現其人生的價值。

    五.《紅樓夢》不但在文學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還創造了當時文明成果最精華的百科全書。

    六.《紅樓夢》中所闡述的辯證法、美學、發生學、邏輯性、心裡學、經濟學,還有其熱力學(熱力學的之二定律)以及機率論、線性代數、時空相對論、光學、極限、化學、能量聚散與轉化等方面具有學科的初始理論知識階段。

    最後,筆者借用著名詩人紀伯倫一句詩歌來作為對《紅樓夢》的評價,紀伯倫曰:“人們啊!我是真理。我是真理啊,你們要把這一點牢記在心。”-曹雪芹與《紅樓夢》確實做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跑98汽油和普通98汽油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