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媽有話說
-
2 # 數學老師愛講故事
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直白,只因為一句話,那就是“小父母們從小被慣到大,覺得任何事由父母幫忙,甚至被父母代勞都很自然,是應該的……”他們自己都沒長大,還何從談起正確地做爹媽,雖然我也是如此……
自80一代獨生子女開始,我們的生活就變好了,父母由於精力集中,對孩子的關懷與照顧肯定也是備至的,所以相對而言,當代的小父母們都是被寵大的,沒吃過苦,自然不知道幸福的珍貴,所以任何事都變得理所當然,特別是對於父母給予我們的愛與付出,更是如此,而且習慣深入骨髓,變作了認知,那雖然嘴裡喊著盡孝趁早,卻又有幾人能將口號化作實際?
在子女的養育上更是如此。因為我們都是這樣成長過來的,那肯定就只會這一種教養孩子的套路,所以說句難聽的話,當代爺爺奶奶們的自討苦吃還不落好,其實都是自己曾經寵溺帶來的果……
畢竟教養孩子是一門技術活,是經驗積累高過所謂學習的,因此成長階段的見識不足,自然讓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時有心無力,於是求助父母就成了慣性使然,再一對比發現既省事又省力,還回憶起了小時候的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就逐漸把帶孩子看做了父母的工作。
於是視角從一線工作者轉變成了領導,就又發現了瑕疵,挑理指責就很自然了……
這是當下我們這代小父母們的常態,很不好卻實際存在,還難以杜絕,全因“認知的根深蒂固”,這也是中國傳統子女觀的一點不好,代勞包辦,不想孩子受挫吃苦,就養出了嬌貴與想當然的自我,沒得辯……
要不是我父親前些年過世,讓我想到了很多曾經不願更不會去想的事,我也覺悟不了這點,所以歸根到底一句話:
做父母也是一種成長,曾經我們因為自己父母的寵溺,而建立起了不完整,甚至錯誤的育子觀,這隻能在實際操作的挫折面前改善,所以主動承擔,努力去做就是必須,不然只會一代一代地將寵帶來的害傳下去,最終苦了自己老來辛勞還不落好……
最主要還是一點認知必須具備,那就是“這世間沒有所謂的坦然受之,理應如此,那是別人義務對你的好,即使是父母!感恩也該是心中的底線!”
-
3 # 半碗水酒
主要原因有2點吧,1是現在生存壓力大,大多數家庭都無法靠一個人的收入支撐全家開銷;孩子得3歲才能上幼兒園,3歲以下的孩子缺乏靠譜的託兒所,有老人幫忙帶是最合適的。2是年輕人對於父母的信賴太強了,父母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孩子樂於甩鍋。
首先說第1點。從小家庭收入的角度,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一個人的收入是不夠支撐家庭開支的,房貸、養車、吃穿用都不便宜。即便勉強可以支撐,一個人工作養家存在的風險也很大,萬一失業,整家人都得喝西北風去了。同時,女性現在在分擔家庭經濟,既給家庭一重經濟保障,又能有自己實現價值的空間,對自己對家庭都是好事。
從社會角度來看,現在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幼托機構給小家庭以選擇的。在我們這個周邊有著六七家幼兒園的片區,僅有一家小小的幼托機構,裡面也就十個八個3歲以下的孩子。請保姆來帶?一是保姆工資不低,二是不靠譜保姆太多了,不是不專業,就是心太壞虐待孩子,還是得家裡有人看著。電影《找到你》裡面,就是保姆把孩子給偷偷帶走了。而且現在養孩子,不是給口吃的給件穿的就行,更不像以前的孩子,會走路了就可以滿村滿大街的跑。現在帶孩子難度多大,在自家小區玩都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視線,否則分分鐘出事。
既要生存,又要生育,有人可以幫忙的話,簡直是天降福星啊。
其次說第2點。年輕人把孩子扔給父母帶,又指責父母帶得不好,這樣的事兒分分鐘都在發生。扔給父母帶,有的是無奈之舉,有的則是習慣性對父母的信賴。後者其實是心理上的沒斷奶,還沒有真正地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我曾見過,孩子剛滿月,小兩口就外出打工了,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沒吃多少母乳,加上氣候變化,生病住院,可憐得很。
至於指責,在關於孩子的事情上,除非是完全自己帶自己負責,或者是自己完全不管孩子不愛孩子,否責都容易出現衝突。兩代人,光是生活的習慣已是差距巨大,更何況還有個大家都愛著的孩子。
老人那一代,物質貧乏,各種儉省,很多老人也不會與時俱進,根本不知道現代年輕人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誇舊秋褲剪的尿布柔軟又吸水,覺得紙尿褲不透氣會悶著他孫子的屁股;孩子不用喝太多母乳,至於輔食,用自家磨的米粉摻點鹽,孩子可愛吃了;天好冷,我穿了5件衣服,寶寶更怕冷,得穿6件……
紛爭是肯定有的,這就特別考驗雙方的耐力了。如果老人通情達理,年輕人能抓大放小,還能過得下去;否則,大家撕破臉也是難免。
總之,養育孩子不是小事。對年輕人來講,最好的是畢業十年期間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有能力養孩子的時候再養。不要聽信老人催婚說什麼你早生早恢復我來幫你帶的鬼話。對老人來講,過好自己的生活,眼光不要只盯著孩子,也要看看世界。對於年輕人,該支援的時候支援,不需要支援的時候就自己安排好自己。
-
4 # 宋小芳386
謝謝邀請,現在年輕人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吃喝拉撒都要錢,所以把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帶孩子的重任就交給家裡的老人了,城市的還好,基本下班天天都能見面,農村的外出打工孩子就變成留守兒童了,關於指責老人帶不好孩子原因多種吧,一是代溝問題,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在孩子的問題上一旦意見不統一就會成為這個家庭矛盾的開始,年輕人會覺得我天天累死累活的掙錢讓你照顧孩子都照顧不好,而老年人會覺得我給你帶孩子幫你解決了難題你卻指責我,所以就相互不理解,不包容。
-
5 #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因為年輕的父母都是從小被他們的父母捧在手心裡慣大的,他們依賴父母慣了,他們一直都是有事情要父母幫忙,父母解決,當然生了孩子還是一樣的。
有的年輕的父母根本沒有想要孩子,是父母催生,這種情況,雙方老人肯定是有承諾幫忙帶孩子的,年輕的父母就更加理所當然的讓老人帶孩子了。
雖然他們不喜歡帶孩子,但是也有為人父母的天性,看到孩子被老人帶的不好,他們會心疼孩子,埋怨父母。這時,他們只記著愛幼,忘了尊老。這真的不可取。
俗話說,做的多錯處多,不做不出錯。帶孩子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而且孩子是活的,他總是會動來動去,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髮生,沒有人敢保證帶孩子永遠不會把孩子磕著碰著,冷著熱著。所以說,不帶孩子的人永遠理解不了帶孩子的辛苦,也體會不到把孩子磕著那種內疚。
如果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還好,要是公婆或者岳父母被年輕的父母埋怨,難免心寒。
那天聽到一個帶孩子的爺爺說,現在的年輕人,就不適合帶孩子,他們天天拿著手機玩,心思根本沒有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耽誤他們玩手機,他們還會發脾氣,打罵孩子,所以啊,孩子還是適合這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零後七零後的人帶。
我聽了感覺也是有道理的。
我的母親曾經說過,會生就會養。既然選擇了生孩子,父母最好還是自己帶。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等你孩子大了,你再後悔缺失的他的那段童年,將是毫無用處,因為再也找不回來了。
-
6 # 尋龍電視傳播
首先呢我覺的這個就是蘋果給多了,父母一天給你一個蘋果,真的有一天父母忘了給了,你就覺的父母不對了,居然沒有給你蘋果,因為你已經覺的蘋果是你的了,卻早已忘卻了本質。蘋果是父母的,想給你就給你,不想給你那也是他們的權利。
現在的巨嬰太多太多了,其實都是父母慣出來的。很多的認為理所當然。老人給帶就不錯了,還指責?誰給你的勇氣指責父母的?因為她們給你帶大了?翅膀硬了?忘了自己的本質!華人現在真的在慢慢缺失德這個字!
-
7 # 朵朵媽不放棄
年輕人生了孩子以後給老人帶,這是很普遍的現象,這其中有幸福也有苦衷。
比如我,生了孩子以後,孩子爺爺奶奶要幫忙帶,他們表示讓我們把孩子放在老家,他們二老帶,讓我們出去工作。像這樣的情況,一般我們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有可能回家一趟,見上孩子一面。這其中有幾個原因。
一,年輕的我們,有房貸,壓力大,養孩子花銷大,靠孩子的父親一個人的薪資很難支撐一個小家庭,現在可以,以後孩子花銷越大就難了。所以必須我也要上班,來降低家庭壓力
二,我不願意做全職媽媽。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工作從早到晚,全年無休,而且還不受待見。是比上班還累,而且以及工作那麼多年,不想因為生了孩子以後與社會脫節,短時間還不會出現問題,長時間會導致人越來越焦慮不安,工作是治癒所有焦慮矯情的良藥,好處多多。
三 所以在兒子和兒媳都需要上班的情況下,如果家裡老人身體還可以,或者不是特別忙的,都願意幫帶孩子。說白了,孩子爺爺奶奶帶,是不願意看到自己兒子賺錢辛苦,不想以後孫子生活不好。而外公外婆幫忙帶,是真的不願意看到自己女兒一邊工作賺錢一邊帶孩子辛苦,所以也樂意幫忙。這帶孩子,說白的就是幫自己兒子或者女兒。
四,老人帶孩子,帶的不好,年輕人會指責。按照人的本性來看,我覺得壞脾氣都是留給最親近的人。我和家公家婆育兒觀念不同,比如出門,我不喜歡很多人來接觸寶寶,怕有什麼細菌病毒感染等,而他們很喜歡帶寶寶給別人看,一般老頭老太太都喜歡捏寶寶的臉蛋,親親小手等。比如生病了我是鐵定去看醫生的,老人就認為隨便買個藥回來給寶寶吃,觀察觀察;養兒方知父母恩,養兒才知多心疼,只有自己的兒女才體會到多心疼。所以當孩子第一次發燒,公婆從外面不知道哪裡給的神藥,說給孩子吃的時候我很反對,孩子連續發燒幾天僵持才去醫院,這個事說不讓告訴孩子她爸,結果孩子爸知道了也確實責怪孩子她爺爺奶奶。
五,萬一孩子出事,誰的責任?
既然幫帶孩子,一定也要注意,真的出事,不好怪誰。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出生後三個月到一歲,就給外公外婆帶,一歲帶回家後爺爺奶奶帶,結果在一歲多的時候得小兒麻痺症。那會他們都不知道這個病,也都不重視,直到學會走路了發現孩子有問題,長大一點,孩子才說疼,才去檢查發現這個病。現在這個朋友三十歲了,沒有男朋友,人很自卑,脾氣古怪。對於這個事情,她父母責怪孩子外公外婆沒有帶孩子打預防針,又責怪孩子爺爺奶奶沒有帶好孩子。唯獨沒有自責,自己好好的帶。如果換是我,對孩子我一定有所愧疚,畢竟我是他的父母。
六,老人帶孩子,增添生活樂趣
我公婆平時沒事,尤其是家公,每天喝茶抽菸,沒事跑朋友家去抱抱人家孫子,沒事家裡養個狗當孫子養,抱著愛不釋手,每天無聊的很。而現在有了孫子在他們身邊,他們生活也開心很多。我們想要把孩子帶到身邊,孩子爺爺都不樂意。當然為了以後讓孩子父親體會養兒難,讓孩子從小體會父母愛,以後這事還得好好和孩子爺爺商量,把孩子放在父母身邊好一點。如果可以他們可以到城裡幫忙帶,這是最好的。
無論是老人帶還是自己帶,我們都是愛孩子,都一樣要負責。當然帶孩子很辛苦,我們也要多體諒老人,也要多和他們溝通新的育兒觀念。
-
8 # 重燃生命之火
現在的年輕人生完孩子就給老人帶,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年輕人要工作,要掙錢,生活壓力大。我想有很多人也是迫於無奈吧,抱起孩子就不能搬磚,搬起磚就不能抱孩子。如果老人身體健康,願意幫忙,讓他們帶孩子也無可厚非。當然這也不排除有許多年輕人是根本就不想帶孩子的,畢竟帶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那些嬌生慣養長大的,自己內心還是個孩子的年輕父母,更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我老家是農村的,平時偶爾回老家,村裡基本上沒有年輕人,都是老人和留守兒童。有的甚至是兩位老人同時帶兩個兒子的四個孩子,看著挺心酸的。在老家的孩子更可憐,一年到頭都見不到父母幾面。過年回家的時候,有的孩子都不肯和父母親近,更小一點的甚至都不記得,不認識自己的爸爸媽媽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和老公再苦再累都堅持要在城市買房的原因,就是想給女兒一個天天都能見到爸爸媽媽的溫暖的家。
至於為什麼老人幫忙帶了,帶不好的話還遭受指責,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沒有親自帶過孩子的人,怎麼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呢,只有親自養過孩子才能明白父母的不易,才能體會到父母的恩情。自己不帶孩子的年輕爸媽,不能完全體會到老人帶孩子的辛苦,所以當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磕著碰著的時候,第一時間會覺得這是爺爺奶奶的疏忽。而親自帶過孩子的爸爸媽媽,會清楚的明白這是不可避免的,哪怕你再盡心盡力。
當然確實也有不靠譜的爺爺奶奶,我們村就有一個孩子的奶奶,每天只顧打牌,根本就不管孩子,孩子每天就一個人在村裡亂跑,有一天掉到村裡很深的坑裡了她奶奶都不知道,還好坑裡這幾年都沒水,只是擦破了幾處皮。孩子媽媽知道後又生氣,又害怕,就從外地辭工回來自己照顧孩子了。我覺得如果老人不想幫忙照顧孩子的話可以拒絕,但是既然答應照顧孩子了,就一定得負責任。
第二,關心則亂。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有點問題,當爸媽的都是著急上火,方寸大亂,說話的時候就會不經思考,會發生指責孩子爺爺奶奶的情況。
第三,兩代人有隔閡,有代溝,育兒觀念也會不通,這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衝突,發生矛盾。
總之,不管是神馬情況,孩子是自己生的,如果能自己帶就儘量自己帶,畢竟爸爸媽媽的愛和關心對孩子來說是無人能替代的,而爺爺奶奶也辛苦了一輩子,晚年也該享幾天清福。如果爺爺奶奶不辭辛苦幫忙帶孩子,就請對她們多一些感恩和理解,遇事好好溝通,家和才能萬事興嘛!
-
9 # 娜娜要努力奮鬥
現實社會中的確有不少年輕人生完孩子就交給老人帶,有一些是迫於生計,也有一些不想帶孩子。
首先、經濟條件不允許
袁霞是農村的,在城市裡買了房子,每個月要還貸款還有生活的消費,生了孩子後就不得不工作,為了生活,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孩子由老人在老家帶,每個周才能回去待一天陪孩子,她不是不想帶孩子,是沒有辦法自己帶,沒有了眼前的這份工作,全靠老公一人的工資還完房貸就所剩無幾了,還有一家人的生活費呢,孩子消費也挺高的呢。
其次、不想把青春浪費在帶孩子上
小美就是這樣想的,生完孩子沒幾個月就讓婆婆帶去了,她下班後,和朋友逛街聊天,有時候玩到十二點才回家。彷彿孩子不是親生的一般,每次問她,怎麼不見她帶孩子,她總是說,帶孩子就是浪費自己青春和時間,沒有孩子的功夫。這類人生孩子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和孩子沒有感情,只能靠老人來帶孩子了。
最後、老人帶不好該不該指責
老人帶孩子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第一老人年齡大了,力不從心了,孩子一天比一天好動,難免磕磕碰碰。而且大多數老人都溺愛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調皮,避免不了出事。到底該不該指責也要分情況而言:如果老人不用心帶孩子,只顧自己玩樂,像有些老人帶孩子跳舞去了,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就不管了,直到自己玩盡興了才可看孩子,我們就可以指責他們的不是。如果老人盡心盡力照顧孩子,不小心讓孩子出了點意外,我們就不應該指責老人。
幫帶是情分,不幫帶是本分,無對錯之分
-
10 # 兩口子吃菜
經濟需要,不然誰不想自己好好帶孩子!再來說帶不好指責這個問題,我認為指責不應該,首先帶不好,你認為不滿意哪裡,要及時溝通,如果溝通後婆婆依然我行我素就有矛盾了,要麼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讓你沒辦法自己帶呢,要麼放棄工作全職帶到上幼兒園再去工作!
回覆列表
一般來說,現在年輕父母都有工作。女人生完孩子,過了幾個月的產假就要上班,那問題來了,孩子誰來帶?
首先,相信現在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見證每一個重要的成長時刻。但社會競爭激烈,經濟壓力加大,導致很多工薪家庭一個人的收入並不能支撐一個家的開支。而且現代女性也並不甘心自己年紀輕輕就只能呆在家裡做家庭主婦,她們有自己的事業,想讓自己經濟獨立,所以不得不繼續上班。
另外,周邊的嬰幼兒配套教育場所不多。以前每個單位基本上都有託兒所,父母上班前把小孩送到託兒所,然後下班再接回去。但現在很少這類機構,比較好的也價格不菲。如果請保姆照顧孩子的話,價格不便宜就算了,保姆的素質還良莠不齊,所以也不放心。所以最後帶孩子的重任就交到了老一輩父母的手中。
然而,因為現在經常強調要科學育兒,有些做法與理念,是跟傳統育兒有所區別的。導致很多時候家裡老人與子女,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就演變成矛盾。其實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寶寶,但有時候很多老人家不理解新的育兒方式,甚至有些很固執地認為只有以前那套才是最好的,可能有時會說“你不也是這樣長大的?”,這種做法,我相信很多年輕父母都不會接受,有時候他們並不是不想好好溝通,是長輩們拒絕溝通,或者明知道子女不喜歡,還強加在孫子女身上,日積月累,家裡矛盾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