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魚侃房
-
2 # 風舞鷹翎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傳十六帝,享國276年。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傳十帝,享國276年。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問題。
從統治階級的角度講,明朝更可恨,但是無奈。封建社會,君主作為最重要的統治階級,他的執政能力,直接影響社會發展和百姓的生活。
明清享國相同,明朝十六帝,清朝十帝,從個人體質上講,明朝完敗。一個帝王有健康的體魄,才有精力管理好他的國家,壽命能夠長一些,才能夠讓政策行使順利。
再看皇帝的執政才能。明初的洪武之治到仁宣之治,國力最為強盛,土木之變後,明朝國力再也沒有恢復起來。雖然有弘治,嘉靖,萬曆的中興,明朝的國勢卻是越來越弱。明朝有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國力剛剛好一些,就會出來搞笑的皇帝,說他們敗家吧,好像有點過,但是確實是把國家稍好的局面又帶入退步。仁宗,宣宗,孝宗在位不長,嘉靖壽命長些,所以明朝在他手裡得以延續。至於萬曆,許多人說是政治智慧,我覺得他的幸運是在小時候用了張居正,隨後的歲月,不提也罷。明末的三位,正史小說評價過多,不贅述。
明朝的皇帝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無能昏庸。之所以說明朝可恨,是恨天意弄人,一些好的政策,局面由於皇帝在位的時間短,或者性情的不穩定都付之東流,體現在老百姓身上,就是朝令夕改,政策不延續,生活狀態起伏大。
清朝十帝,因為在當時屬於外族入侵,所以他們長久的保持了危機感,基本上個個能做到勤政,就連被慈禧制約了一生的光緒帝,從他想法上講,也是為國著想的。皇帝性格的穩定,政策的延續性強,雖然逃不過歷朝歷代初強末弱的局面,但是對於百姓來講,政局動盪少,生活較平穩。
從文化角度講,清朝可恨。明朝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大繁榮時期,尤其是文學藝術的平民化、世俗化,小說水滸、三國、西遊,金瓶等等都完成在明朝。明朝的思想也由理學向心學、實學發展,表達了早期的資本主義思想萌芽。其他方面,明朝在醫學,戲曲,乃至武器製造,商業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清朝由於統治者始終把漢文化當做威脅,所以清朝總體來講,是對文化進行閹割的,例如四庫全書的修訂。世俗化的文化也不再進步,愚民政策發展到頂峰,文字獄伴隨著清朝的統治,極大的損害了文明的延續,文化的發展。這種悲哀,是一個文明落後的文化侵入先進文化的通病,統治階級文化上的不自信,導致的就是文化奴性的產生。
從對後代世的影響,明朝清朝都可恨明朝後期開始的閉關鎖國,一直延續到清朝。這一鎖,就困住了我們的視野,狹隘了我們的心胸,自大了我們的頭腦。封閉的環境,讓我們逐漸落後世界,雖然明清的經濟總量依然世界數一數二,但是有些東西是用經濟衡量不來的,那就是我們的魂。
這五百年的時間,我們慢慢丟掉了中華民族的魂魄。明朝過後無風骨,清朝過後是奴才。我們現在面對世界,許多不自信,不成熟的心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近一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喚醒了華人,我們尋找我們失去的東西,過程艱辛、血腥,卻又義無反顧,前仆後繼。直到今天我們再看這兩個朝代,可愛又可恨。
只是這都已是歷史,愛也罷,恨也罷,無從改變。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繼續前進。
-
3 # 荒野歷史
首先以英美日法德俄意奧為首的八國列強早就有想瓜分中國的打算,甚至為此不惜互相大打出手。慈禧一行人如果不選擇外逃,清王朝政治核心必定被摧毀屆時整個封建體制土崩瓦解。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國,列強們會扶持新的中央傀儡朝廷,隨之而來的便是殖民統治長此以往中國無任何翻身的機會!
慈禧出逃儲存了清政府政治核心,不至於讓中國突然滅亡。也算是一次明智之舉,因為當時沒有比清政府更好的更替政權,慈禧自保也就等同於保衛了中國!當然這種當時是遭到後人唾棄的,等到袁世凱北洋新軍的出現才有了能替代清政府更好的政權,此時大清和平退位再一次避免了華人民的災難。實現了歷史首個兵不血刃的改朝換代!清朝無能是事實,然而他也曾努力地反抗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甲午海戰!清政府都有作出過反抗,然而落後的制服落後的軍備落後的思想,讓整個國家好似陷入一攤淤泥舉步維艱。洋務運動、公車上書、百日維新這些都是他們勵精圖治的行跡!
然而我還是要恨他,畢竟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而清朝是滿人接管中國他卻沒有保護好這裡,讓中國遭受史上未有的巨大恥辱,極大地打擊了民族自尊心!
-
4 # 永樂1979
每個朝代都是中國歷史,不存在誰更可恨,因為每個朝代所處的環境,當時的領導人人為因素都對國家影響很大。我們作為現代人只能以史為鑑,不管漢人朝代也好,少數民族主政也好,他們都為中國的發展,疆域的奠定做出了貢獻。才有我們現在的960萬平方公里國土,才有現在的56個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
5 # 老石談古今
我覺得讓老百姓更為可恨的無疑是清朝的統治。大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滿人統治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大明從洪武皇帝建國到崇禎皇帝的敗國,再到永曆皇帝大明徹底滅亡,總享國276年,歷經十六帝。這幾位皇帝有的英明神武,勵精圖治,開疆擴土。有的昏庸無道,荒唐可笑導致朝綱混亂,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大明王朝沒有一個皇帝,貪生怕死,沒有簽訂過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沒有賠款、沒有和親、這個朝代彰顯了我大漢民族的血性和不畏強權的錚錚鐵骨精神。大明王朝無疑是我們漢人最為驕傲的朝代。
再說說清朝。清朝從1636年皇太極入主中原改國號大清稱帝到1912年溥儀退位,共歷十帝,享國二百六十八年。元朝和清朝對漢人的壓迫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厲、最為可恨的。揚州大屠殺殺我漢人無數,血流成河;“剃髮令”殺我江陰漢民十萬眾,視漢民生命不如草芥;為了徹底統治和征服漢人,他們大興文字獄,強迫文化人按照他們滿人的統治思想讀書,而消滅漢文化。大肆逮捕和屠殺對他們不滿的文人志士;鴉片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後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導致全國民不聊生,負債累累。從此很長時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說清朝後期的腐敗無能的統治導致我中華民族倒退一百年也不為過。
所以清朝是最可恨的,也是讓中國最為恥辱的一個朝代。
-
6 # 靜夜史
“靜yeS”認為是明朝。
作為中國最後兩個大一統王朝,明朝和清朝都享國將近三百年,都進行了較為深刻的改革,都進行了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但明朝和清朝也有很多地方不同,這導致了明清在今天的評價大相徑庭。
作為兩個滅亡的王朝,毫無疑問二者都招人恨,否則他們不會被推翻,最終走入歷史的故紙堆。但二者相比,明朝的招恨程度顯然更深!理由如下:
1、歷史大倒退。很多網友認為清朝的建立是歷史的大倒退,從熱兵器時代又回到冷兵器時代云云,但這相比於明朝,則是小巫見大巫罷了。朱元璋作為草根出身的皇帝,雖然為中國貴族階層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先天的格侷限制,讓他不可能像宋元時代的人民一樣包容四海,那麼他所建立的明朝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一個封閉內向的王朝。出於對蒙元的深仇大恨,蒙元時代的各項國策都被新興的明朝刻意迴避。中國自宋朝之後商業發展逐漸超越農業成為經濟的重要支柱,元朝繼承這一國策,中國開始大規模走向海洋,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海上強國,而這一切,在朱元璋時代都戛然而止了。明朝主動退出海洋,重拾農業,在陸地上大規模修築長城,將自己故步自封在一個面積達幾百萬平方公里的“牢籠”裡,這一政策被清朝繼承,中國的閉關鎖國終於覆水難收;
2、內鬥永不休。這是導致明朝崩潰,清朝趁虛而入的最關鍵因素。縱然是小冰期來臨,縱然是內憂外患不止,但凡是明朝廷內部內鬥消弭的,明朝都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如嚴黨胡宗憲和戚繼光俞大猷抗倭成功,魏忠賢放任袁崇煥取得寧遠大捷。但是鬥爭終歸是明朝後期的主旋律,從東林黨開始,明朝的黨爭終於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清朝趁火打劫,苟延在江南的南明諸王還在為誰繼承正統內訌不休,終於被清朝各個擊破。
3、領土拱手送。今天的我們說起清朝後期的割地賠款,無不咬牙切齒,痛罵清朝而後快。繼而掀起了對明朝的無限崇拜,於是有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偉大形象。然而現實呢,本人從不認為割地賠款是個光榮和值得稱道的事,但是這客觀上保留了統治的核心區域,也使得封建王朝能夠苟延殘喘更久的事件,這對於社會穩定意義是重大的。明朝的氣節值得稱道,但是稱道之後呢,領土從朱元璋時代的900多萬平方公里最後到崇禎時代的漢地十八省350多萬平方公里。明朝從沒有和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他們是主動放棄,在敵人還未到來時已經收縮到長城一線,因此他們形象是光輝的。加上最後的氣節,明朝終於轟然倒塌。
著名歷史學者胡適曾對自己的學生說:“學習古代史,建議學習《明史》,因為《明史》是中國26個王朝中最典型的一個。”何為典型?在明朝身上就能看到中國社會發展的大致脈絡,可見明朝在封建王朝營造中措施的登峰造極。
-
7 # 懷疑探索者
年代早已久遠,真要有恨,也已經化解了一大半,只不過我們重讀歷史,對明朝和清朝的一些錯誤的做法都感覺很討厭。我們在恨之前,應該先全面瞭解一下明朝和清朝,既要看它們的負面,也要看它們的正面,全面瞭解清楚了,才能夠做出客觀的判斷,而不是用民粹主義的眼光去恨。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一個朝代,應該搞清楚,為什麼要去愛,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愛。反之,也是一個道理。
衡量一個國家,要看幾個指標,第一,國力指標,第二,文化科技指標,第三,生活質量指標。
國力指標,要看國土面積,人口,資源,軍事力量,科技發明等等。
明朝的領土是600萬平方千米,只有清朝的一半。明朝的人口是5000~1億,而清朝晚期已經達到4億。清朝人口之所以多,是因為稅收政策和農業技術。
從文化上看,清朝比明朝有了全方位的倒退,主要原因是"文字獄"。明朝也有"文字獄",但沒有清朝搞成全民都恐怖。除了一部《紅樓夢》,清朝缺乏與明朝相抗衡的文學鉅著。從科技上看,明朝的皇帝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還翻譯了大量的外國科技書籍,比如徐光啟和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而清朝的皇帝直到道光繼位,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在知識是全面倒退。一個"好學"的康熙,不過是一個幌子。康熙學習西方科學知識,不過是為了炫耀和壟斷,卻禁止天下臣民學習。康熙因為沒有學會代數,就貶低它,把它說的一錢不值。
(康熙的"好學",不過是為了炫耀和壟斷)
從生活質量看,明朝和清朝都差不多。明朝要是生活質量好,李自成也不會揭竿而起。清朝的稅收是中國歷史上最少的,這樣有利於增加人口。就說清朝,即使是乾隆"盛世",一箇中等的人家辛苦一年,還要負債,更別說貧寒之家了。要是遇上壞的年景,那種餓殍遍野,賣兒鬻女的場景都可以想象到。到了道光以後,為了打仗,開銷劇增,所以這些時期的民眾的負擔也很重。
-
8 # 鹹魚閒聊
近年來在網路上關於明清兩朝的對比而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多,不管是捧明殺清,還是捧清殺明都會招來很多網友的詰責謾罵,所以作為一個並不專業的歷史愛好者,下面我只說一說我所瞭解的這兩個朝代的功與過,至於哪個朝代更讓人恨,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為了不引起無謂的爭執,在這裡我也不表明自己的態度了吧!
按照時間先後,我先說說明朝,明朝的功在於:
一,推翻了暴元政權,使得漢人從蒙古人的殘暴統治中解脫出來,恢復了漢家文化。
二,制度上,廢除丞相制創立內閣制,這也是明朝後期為什麼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機器還能正常運轉,享國二百七十多年的原因。明朝的另一大特點是宦官制度,由於內閣制的存在,使得明朝後期皇帝對朝政多有懈怠,再加上皇帝為了制約內閣的權利,便加強了明初設立的司禮監的權利和地位,宦官可以代替皇帝批紅,於是從明宣宗起,明朝最大的政治特色形成了,內閣代替皇帝對國家決策進行“票擬”,就是起草意見。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替皇帝“批紅”,即將內閣呈上來的“票擬”進行稽核,稽核透過則用紅筆簽字表示同意,然後再轉交給司禮監掌印太監,掌印太監同意則蓋上印章,“票擬”就成了國家正式檔案可以下發各地,在全國實行了。毫無疑問明朝皇帝是歷代王朝裡日子過的最舒服的,而這種內閣制相比於後面的清朝內閣制有本質上的區別,也先進的多,雖然清朝統治者宣稱清承明制,但仔細瞭解兩個朝代的內閣制的作用後,會發現清朝的內閣基本沒有什麼權利了,尤其是雍正時期軍機處的設立,內閣更是成了一個擺設。
三,軍事方面,明初永樂年間,設立了專門掌管,研究火器的部隊——神機營。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從此之後,火器在明朝得到了快速發展,像三眼銃,四眼銃,佛朗機,紅夷大炮,十眼銃,集束火箭等各樣式,各種類的火器層出不窮,伴隨火器發展的是戰場上對火器配置,運用的先進戰術的發明,明成祖親征漠北時,便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先進作戰原則,在以後的戰爭中,火器部隊成了戰場不可或缺的力量,並且明朝是一個比較有骨氣的王朝,借用網友們對明朝皇帝的評價是“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朝的對外戰爭,基本是勝多敗少,像明初的北征蒙古,後期的東南抗倭,萬曆三大徵。
四,文化方面,文學界普遍認同的一種說法是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首先明朝小說盛極一時這是毫無疑問的,四大名著裡有三部是出自明朝,還有三言兩拍,金瓶梅等其他型別的小說,而清朝的小說作品除了紅樓夢和儒林外史,聊齋志異(蒲松齡生活在晚明到清初,按理不應該算嚴格意義上的清朝小說),貌似再沒有多少有影響力的小說作品,而且集中創作在乾隆時期,其次明朝在繼承宋朝理學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很多學派,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學派當屬陽明心學,並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思想家如王陽明,李贄,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等,這些思想家提出的致良知,批判重農抑商的政策,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符合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是明朝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雙重作用下的一種積極的思想體現(在這裡插一句,縱觀古今內外的歷史,經濟與思想的高度發展必然會帶來制度的改革,像西方的啟蒙運動伴隨著工業革命同步進行,資本主義由此興起。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如果明朝沒有滅亡,中國很有可能也會和西方一樣進入君主立憲時期),還有明初編纂的《永樂大典》,中後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啟的《天工開物》等著作,都是當時全國乃至世界上在各自領域裡最有影響力的教材書籍。反觀清朝,由於閉關鎖國政策和對漢文化的閹割,導致乾隆以後再難出現具有影響力的名家,名著。
五,經濟方面,明初鄭和下西洋,開啟了海上貿易,雖然後期封海,但主要是為了對抗東南沿海的倭寇,政府也並未強制封鎖,所以海上貿易從未間斷,嘉靖之後,隨著抗倭戰爭的徹底勝利,隆慶皇帝宣佈解除海禁,,史稱“隆慶開關”,隆慶皇帝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進行海上貿易,手工業和商品經濟高度繁榮,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當然了明朝也有很多過失,像明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奇葩,總的來說沒有清朝皇帝那麼勤政,甚至有的還很奇葩,很荒誕不羈,而且對蒙古,東北,西藏等地區實行長期羈縻政策,並沒有將其正式劃入明朝國境,導致了後期東北女真的壯大。
再看清朝,清朝的功績在於:
一,沒有特別荒淫無道的昏君或者嗜殺的暴君,且大多都很勤政,最勤勉的當屬雍正,活活被累死的,當然這種勤政的原因除了皇帝本身的性格以外,還有權利的高度集中,國家大事只能由皇帝一人決定以及滿漢的區別對待導致漢族官員不夠受重視等客觀原因。
二,清朝對周邊地區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政策比明朝明顯要好的多,蒙古,新疆,西藏以及東北外興安嶺地區都是在清朝被確定劃入中國的,奠定了如今中國的版圖基礎,而且清朝巔峰期面積達1300萬平方公里,是蒙元之後版圖最大的朝代。
三,雍正時期,改革土地,實行攤丁入畝,廢除賤籍等仁政,促進了農業的極大發展,再加上明末玉米,紅薯等高產量作物傳入中國,使得華人口大幅增長,經濟總量也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當然了清朝的過失也有很多,主要有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朝廷上下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斥西方先進技術,文明為“奇技淫巧”,導致後期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敗,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大片領土。大力閹割漢文化,像剃髮易服,編纂四庫全書,大興文字獄等,在朝廷上也長期排斥漢族官員(直到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八旗軍在前線接連失利,才漸漸啟用漢人和漢族官員)。這種文化上的閹割,經濟上的閉關鎖國導致了中國的經濟總量雖然位居前列,但生產水平下降的很厲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突出,貧富分化日益加重,老百姓越來越窮,也導致全國上下思想的普遍愚昧與無知,像後來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訪華,沿途所見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狀態,更加堅定“中國必敗”的信心。
總的來說,明朝與清朝各有功過,至於到底哪個朝代更讓人恨,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評判標準,也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了吧!
-
9 # 二二相偶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然後對宋元以來的一些國策進行了調整。他改革官制民俗,確定衣冠制度,設立人人畏懼的特務機構錦衣衛等,做了很多的工作,為後世上百年統治奠定設立了一個基本框架。
明朝276年的時間,正值西方發展的黃金時期,而中國在明朝的時候則因為出了很多奇葩君主,或不思進取,或追求道教的長生不死,或二十多年不上朝,歷經多次的宦官亂政。選擇閉關鎖國政策也使中國慢慢落伍。至明末,西方開始全面趕超中國,僅存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末的戰火中也灰飛煙滅。王夫之的思想被淹沒在歷史洪流,何等卑微!在歷史選擇東方還是西方的關鍵期,明朝投了後退的一票,留下很多遺憾。
1644年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以一個僅有數十萬人的落後遊牧民族之姿,來統治以億計的漢人。這個朝代的建立者在思想上,決策上雖然一直都在向漢人學習。然而學習的只是統治階層,害怕民智開啟的他們對普通百姓實行了文化高壓政策。一部四庫全書毀掉多少中華瑰寶,一句天朝上國和對火器的不懈讓英國使臣看到征服這個落後國家的希望。百年之後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萬國之歡心又讓多少華人為之惆悵和唾棄!
但是,明清兩朝畢竟只是歷史選擇的兩個朝代而已。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最終碰撞才推動了整個歷史的車輪,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明清兩個朝代可能留下了很多的遺憾,而中國曆朝歷代哪個朝代又沒有留下遺憾呢。近代中國,在遭受多次災難之後也慢慢融入了全球化的大家庭。多難興邦之後,我們的民族在今天又迎來了復興!
-
10 # 墨寶留香2018
明朝與清朝都是封建大一統王朝,統治時間都不足三百年,明朝十六帝,清朝十二帝,從皇帝個人素質來講,清帝更勤政,明帝更惰政,從百姓幸福指數來講,明朝更勝清朝,明朝是藏富於民,百姓活得更有尊嚴,雖然明朝特務機關林立,但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而清朝從1840年以後,西方列強用船堅大炮,敲開了天朝大門,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1900年更是八國聯軍進北京,首善之地生靈塗炭,而統治者遠走高飛,百姓苦不堪言,說是人間地獄一點不過,最後簽訂《辛丑條約》每位子民賠償一兩銀子,滿清王朝顏面無存,百姓水深火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仁人志士的夢想,最後武昌城一聲槍響,清庭土崩瓦解,共和建立,清朝亡於西方列強一點不過。滿清的文字獄更是人人自危,清朝沒有出一位傑出思想者,誤我中華五百年,清朝以前中國始終處於世界巔峰,GDP傲視群雄,可惜1842年以後,美國就超越了中華,一直到今,民族復興就是為清朝所累。從個人感覺來說,明朝天子雖奇葩,但氣節猶存,沒有軟骨頭,而清朝一味妥協,慈禧太后竟無恥地宣佈,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赤裸裸的賣國,毫無氣節可言,如果清朝有點勇氣,甲午戰爭不失利,中國也不會抗日十四年,深受苦難,根源在於滿清王朝。而明朝天子守國門,天子死社稷。氣節讓人佩服,從科學文化上看,明朝小說爭奇鬥豔,《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名著廣為流傳,《永樂大典》包羅永珍,百科全書。科學著作更是層次不窮。而反觀清朝一潭死水,統治者搞文字獄那是非常在行,文人默不做聲,只有《紅樓夢》還是禁書一本,全民皆奴才。明朝之後,無華夏不是普通之言,而是深入人心。
總之後人對先朝的皇陵的態度表達了百姓的愛恨情仇,明十三陵至今猶在,而滿清皇陵之慘象人所共知。這是天通迴圈,人在做,天再看,功道自在人心!
回覆列表
雖然明朝是一個比較荒誕的朝代。出過木匠皇帝,道士皇帝,喜歡大媽皇帝,但是歸根到底是漢人朝廷。
因為清朝不是漢人的朝廷,所以大家不喜歡清朝喜歡明朝還有清楚的三大弊政,包括替發令圈地與逃人法。今天就拋開所謂的民族情感。來比較一下清朝和明朝。
大英帝國稱霸世界的開始。當時中國正處於乾隆盛世就在此時,中西方的差距,開始了。
對決西班牙無敵艦隊之戰,英國開啟了大英帝國的時代,而此時乾隆。自稱十全老人卻是一個剛愎自用,太驕傲,太奢華的皇帝。做一個皇帝,他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但絕不是國家的盛世。康乾盛世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國家危機。
龍打了那麼多仗,自稱十全武功。自己覺得很牛這種十全武功和漢武帝時代的開疆拓土。簡直就是相形見著與同時期大英帝國的擴張,更沒法比。乾隆的十全武功,須用銀子堆起來的。歷年國庫虧空的非常厲害,自康,雍以來的積累的,都被他花完了,一點都沒有留給後世子孫。
我要本是華人發明火槍頭火炮都是華人發明的。清朝不重視火器重視,起碼的傳統一,直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兵臨城下,才把徹底打醒。
清朝雖然很大,臨海,但本質上卻是個內陸國家。到她的開放程度不如明朝,再吸收文明的方面更是不如明吵,甚至差的很多。明朝在中後期也有海禁,明朝的海軍只是針對於倭寇和海盜。而清朝,因為是不太關注嗨外貿易,認為只要沾上含商業就不是什麼好事兒,所以清政府對這種紅商業貿易是根本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