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晛書畫

    傳統對書法而言有廣義和狹義的意義關係:

    廣義:泛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書法的關係和影響。狹義:書法作為相對獨立的文化傳承行為,其傳承中共性的具象內容,和精神主旨。唯有明確傳統不同層面的概念對書法的關係影響,才能把握傳統對書法的意義價值。廣義:傳統文化精神作為歷史文化高度的集中體現,決定了單一傳統文化的最終價值趨向,必然同一於傳統文化精神的高度。即傳統文化精神的價值觀和高度性,對書法文化行為的價值觀引導。狹義:以漢字作為形式載體的文化行為,需要找到傳承中對書法起到本質作用的共性點,和了解其背後的觀念思想精神價值取向。

  • 2 # 小九的瘋狂旅程

    我自己本身學書法很多年了,傳統對於書法而言,我覺得從其有別於其他文化的語言和文字而獨立成為一門藝術來說可以加以解釋

    1 有脈絡,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只有中國漢字的書寫稱之為藝術的一個原因在於我們的書法從最早比較成型的自商而周,文字及書寫一脈相承,流傳至今沒有斷代,始終有清晰的傳承脈絡

    2 有載體,從簡單的書寫工具而言如筆墨紙硯或者書寫的內容如詩詞歌賦,前者是做為書寫工具的載體,後者是情感表達的載體,書法始終沒有脫離這兩個基本的因素

    3 有法度,書法即為書寫的章法,有其獨特的藝術特點,無論是以字型論篆隸草行楷,還是以書法家風格講魏晉、顏體、歐體之類,都有一定的書寫規範和章法,並不是隨意而就

    所以以上面來說,書法的傳統即為有脈絡、有載體、有法度,至於我們如何看待書法的傳統,私以為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和內容,都離不開以上這些基本的特質,當然我們完全鼓勵在傳統的基礎上去創作更多樣化的書法作品和理論,即繼往開來

    ▽本人臨貼作品

  • 3 # 馮玉超二爨體書法

    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具有辨識度及實用意義的藝術。脫離傳統的漢字境遇,將失去作為書法的意義。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書法作為中國文字獨特的產物,門派繁多,體系縱橫,歷經幾千年的繼承、凝鍊、淘汰,形成了今天燦爛的文化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我們的先人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結晶,我們今天繼承了傳統,就是踩在古人的肩膀上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所以沒有傳統的繼承,就無從談起今天的書法。

    古人留下的東西彌足珍貴,也是一個浩瀚的海洋,不下大力氣,不達到痴迷的狀態是搞不懂前人的文化的。看今天好多大師沒有研究的時間、經歷、興趣。走捷徑搞了個頭銜就飄飄然了,老子天下第一,誤人誤己,危害很大。

    學成了古人的,才能結合自己的性情、閱歷、學識等等發展書法藝術,把書法藝術推向新的高度。通則不乏,變則可久。

  • 4 # 微溫度畫集

    傳統書法泛指中國文字字形、結構、形式所要表達的藝術理念,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書法的關係。

    有過書法經驗的人大多有這樣的體會,即圍繞書法來進行的相關知識學習,似乎對書法作品沒有質的提升。在書畫學術體系的學習中,無法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經驗的運用。這種學習僅增加了對書法相關性的認知,和運用思想觀念將書法進行美學上的形式發揮,卻無關書法的本質意義。

    當代的傳統藝術總是提倡創新,但創新的目的是什麼?縱觀書史三千載只有字型的演變,沒有以創新形式性的書法而銘記史冊的書家,而這種歷史的價值取向,必然包含著書法傳統意義的精神體現。

    我們今天的書法人很尷尬,站在古人的面前,卻無法與其一較高下。因為找不到與其較量的準則尺度。唐時還有對書畫神品、逸品、妙品、能品的衡量法度,但不知這把法尺何時丟失了。

    現代應該做的是對於書法的推廣和普及,從學生做起,瞭解和掌握和欣賞書法,讓國粹得以延續。

  • 5 # 趙福

    @鑫爺 圖文【書法傳統之書聖王羲之的池水盡墨、俱變古形,歐陽詢的駐馬觀碑,釋智永頹筆成冢,米南宮的集古成家……】

    一.書法傳統之精神理念

    書法傳統之尚德修身、人品及書品並重等理念。

    二.書法傳統之個人書風

    書法傳統觀念,他具有藝術作品的個體性和個人書法特點。

    三.書法傳統之“創與守 ”

    古時書法的經典之處就是除了他的經典就是一個“守”字,但筆墨必須要當隨時代,這就叫做一個“創”字,“創與守”必須要同時進行。

    四.書法傳統之敬畏之心

    中國書法傳統歷來有著“敬惜字紙”這一說法,所謂的“敬”就是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書法精神”。

    五.書法傳統之技法體系

    中國書法就是一門傳統藝術,是其完善的技法體糸,方能營造出書法傳統藝術之美。

    我們在繼承和發揚書法傳統之時,也有大力培養後備人才,在培養書法後備人才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要培養具有紮實的書法傳統功力的優勢人才,學有所成才有大的出息。

  • 6 # 書法功課

    我們總是說要繼承和發揚書法的優秀傳統,但優秀傳統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很多人還沒整明白呢!你說咋繼承咋發揚啊?下面我就說說啥是書法的優秀傳統,等你聽明白了,就開始繼承和發揚吧!

    一、精神理念

    比如刻苦自勵、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王羲之池水盡墨、“俱變古形”,釋智永頹筆成冢,歐陽詢駐馬觀碑,米南宮集古成家等。比如尚德修身、書品人品並重的理念。書法史對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風格都給予了極大的包容,形成了多元共存、相容幷包的優良傳統。歷代書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提出新的命題、新的概念,不斷開闢新的審美境界。創新而不離繼承,繼承更為了創新,繼承和創新的高度結合,正是書法傳統的精髓所在。

    二、技法體系

    任何一門藝術,凡能傳之久遠者,必給後人留下了登堂入室的門徑,這便是其完善的技法體系。書法藝術經過數千年的經營構建,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開放式的技法體系。這些技法所以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是歷代書家的探索實踐和成功經驗的總結,反映了書法藝術規律,今天仍然有效而管用。無論是用筆、結體、章法還是用紙、用墨、行款、幅式,前人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對於今天學習書法的人來說,無疑都是極可寶貴的財富。今人學書,不必自己去從頭摸索一套用筆結體的方法,透過臨帖和學習前人的論述,繼承前輩成功的經驗,不但省卻很多時間和精力,還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三、個人風格

    藝術作品往往具有個體性。時代的因素為藝術的繁榮發展提供背景和條件,但最終的成就要靠個體的努力來實現。縱觀書法史,凡是書法藝術繁榮發展的時期,都是高峰林立的時期,而每座高峰都有其鮮明的特色、完整的技法體系、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永恆的藝術魅力。事實證明,只有那些深深紮根傳統又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書法正規化,才能廣受群眾喜愛,也才能流傳久遠,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

    四、敬畏之心

    這種敬畏是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基礎上的。中國曆來有“敬惜字紙”的傳統,這裡所敬的,不只是片紙隻字而已,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作為當代書家,如果片面強調“主體意識”“個性表現”,而信手塗抹,對傳統毫無敬畏之心,無疑是對書法藝術的褻瀆。對於書家來說,以古代的某種經典風格為範本固然是明智的選擇,但也要注意認真辨析,合理取捨,融會各家優長。

    五、“守”和“創”

    古代書法經典和有代表性的大家,除了它的經典性、示範性之外,其個人風格有時也會有習氣、匠氣的一面,這是後人在學習經典時要注意避免的。這裡的問題不在傳統,而在於我們對傳統的認識是否全面深刻,以及繼承傳統的方法是否正確。清代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說:“學書未有不從規矩而入,亦未有不從規矩而出,及乎書道既成,則畫沙、印泥,從心所欲,無往不通。”這說明傳統精神本來就有“守”和“創”兩個方面。如果片面強調創新,不注重追摹古人,就難免基礎不牢靠,功底不紮實,用筆不到位,而被人譏為“野狐禪”;而一味地強調繼承,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無疑就成了傳統的奴隸,同樣是沒有出息的。

    六、培養人才

    堪當大任的創新型人才,首先有一條要記住,就是應具備紮實的傳統功力,敏銳的藝術感覺,廣泛的知識儲備,嚴謹的治學態度。除此之外,還必須有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不在乎一時的榮辱得失,經得起失敗的挫折和時間的考驗,沉潛心性,堅韌不拔,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向高峰攀登。具備了這些之後,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謹慎地創新。有關領導、書法界前輩和各級書協組織者,應善於及時發現藝術創新的人才和創新成果,鼓勵那些在藝術上敢於“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的探索者,對他們“上下求索”的精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努力給他們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不能輕易地“棒殺”和“捧殺”。

  • 7 # 吉誠

    初涉書法的人常會聽到兩個概念,一個是書法的傳統,另一個就是傳統的書法,一時弄不清楚,而且“立足傳統”一直是書法學習者的口號,可對於書法我們為什麼要探尋傳統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們首先從書法的定義說起。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工具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字型分篆、隸、楷、行、草等。

    書法這一文化行為因悠久的歷史性和傳承性因素,而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探尋梳理其歷史脈絡和傳承過程是為了解書法的原初意義,以及其各發展階段和發展經歷的影響。(原初意義或者說初始意義:即書法之所以成為書法的意義因素,從而有利於把握關乎書法本質問題的重要因素。

    那傳統與書法之間有哪些關聯和意義?這首先要對傳統和書法詞義本身的概念有明確認識,同時要對書法的起源、演變、基本書體、主要載體及審美和藝術鑑賞等相關內容作大致的瞭解。

    一、傳統釋義

    從詞源學釋讀“傳統”的詞義。 “傳”:傳承、延續、之意。 “統”:綱紀、準則、法度。可見“傳統”一詞有明顯的貫徹意圖,是環境變化中不變的法度。

    “傳統”的內容: 一、載體存在的形式內容。 二、貫徹的精神內容。

    傳統的根本屬性:在傳承過程中,其載體的表達形式是變化的,但其精神內容作為傳統傳承性的根本意義,是不容改變的。因此,精神內容的“不變性”是傳統的根本屬性。

    傳統的附加屬性:傳統做為社會族群所普遍遵從的一種價值觀,具有一定衡量批判的價值功用。所以傳統也具有概括性、普適性、持續性等特性因素。

    二、傳統與書法的關係和意義

    傳統對書法而言有廣義和狹義的意義關係:

    廣義:泛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書法的關係和影響。

    狹義:書法作為相對獨立的文化傳承行為,其傳承中共性的具象內容,和精神主旨。

    唯有明確傳統不同層面的概念對書法的關係影響,才能把握傳統對書法的意義價值。

    廣義:傳統文化精神作為歷史文化高度的集中體現,決定了單一傳統文化的最終價值趨向,必然同一於傳統文化精神的高度。即傳統文化精神的價值觀和高度性,對書法文化行為的價值觀引導。

    狹義:以漢字作為形式載體的文化行為,需要找到傳承中對書法起到本質作用的共性點,和了解其背後的觀念思想精神價值取向。

    三、當下書法與傳統關係的認知現狀

    基於這些問題,先來看當下書壇對書法與傳統的關係歸納:

    載體: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具有辨識度及實用意義的藝術。脫離傳統的漢字境遇,將失去作為書法的意義。

    歷史脈絡:完整和系統的瞭解書法史,把握歷史中客觀因素對書法發展過程中起到的影響作用。

    學習物件:唯有先理解學習前人的成果有所總結,才能把握合理的發展方向。因此古碑帖是必不可少的參照研究物件。

    書寫工具:毛筆。儘管人類的早期刻畫工具以硬筆為主,甚至當毛筆成為歷史主流時仍有硬筆的身影,但歷史終究選擇毛筆成為千年的統治者。現在也有學者提出刀筆書法的概念。

    四、傳統理論實踐的現狀

    有過研習書法經驗的人大多有這樣的體會,即圍繞書法來進行的相關知識學習,似乎對書法作品沒有質的提升。在書畫學術體系的學習中,無法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經驗的運用。這種學習僅增加了對書法相關性的認知,和運用思想觀念將書法進行美學上的形式發揮,卻無關書法的本質意義。

    當代的傳統藝術總是提倡創新,但創新的目的是什麼?縱觀書史三千載只有字型的演變,沒有以創新形式性的書法而銘記史冊的書家,而這種歷史的價值取向,必然包含著書法傳統意義的精神體現。

    我們今天的書法人很尷尬,站在古人的面前,卻無法與其一較高下。因為找不到與其較量的準則尺度。唐時還有對書畫神品、逸品、妙品、能品的衡量法度,但不知這把法尺何時丟失了。

    我們如今對書法與傳統的關係探討,多基於歷史中傳統的客觀因素,將之帶入書法。卻鮮有以書法為主體的提問,去推導傳統對書法的本質性意義。對傳統的認識多流於表面,沒能深入到書法的本質問題。當下所有基於傳統資訊的書法解讀,無法解決書法的根本性問題。這不是否定當下對書法傳統的認知成果,而是還需要去更加深入的研究認知,以解決目前書畫所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對傳統的低估和認識不足的原因:

    01、對傳統的概念屬性不明確。

    02、歷史的文化斷層導致對傳統的認知缺失。

    03、西方藝術觀對傳統觀念的衝擊導致混淆。

    04、傳統領域術語的概念,缺乏準確的歸納定義。概念之間的套用,無法論證邏輯鏈的唯一性。常常給出模糊不清的結論,有很多邏輯上的問題。

    五、什麼是書法傳統中的具體核心傳承

    基於以上對傳統的釋義,在追溯歷史脈絡的過程中發現,符合傳統定義具有傳承共性,並對書法起到本質意義因素的只有“筆法”。在收集梳理歷代以書法為主體探討物件的資料時,我們可以發現宋代之前的著作多圍繞“筆法”這個關鍵詞為主體來討論書法。翻看書論,凡是具有重要歷史地位代表性的大家都和筆法有關係。

    六、傳統書法的基本含義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瞭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狹義

    狹義而言,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佈局(分佈、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佈錯綜複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效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神、氣、骨、肉、血”等範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書法筆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內容。筆法也稱“用筆”,指運筆用鋒的方法。字法,也稱“結字”、“結構”,指字內點畫的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等關係。章法,也稱“布白”,指一幅字的整體佈局,包括字間關係、行間關係的處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濃、淡、幹、枯、溼的處理。

    廣義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書法己不僅僅限於使用毛筆和書寫漢字,其內涵己大大增加。如從使用工具上講,僅筆這一項就五花八門,毛筆、硬筆、電腦儀器、噴槍烙具、雕刻刀、雕刻機、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質地比較堅硬的,能用來書寫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顏料也不單是使用黑墨塊,墨汁、粘合劑、化學劑、噴漆釉彩等五彩繽紛,無奇不有;品種之多,不勝列舉。從執筆方式上看,有的用手執筆、有的用腳執筆,就是用其他器官執筆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寫字根本就不用筆,如“指書”“擠漏書”等;從書寫文種上說,並非漢字一種,有的少數民族文字也登上了書法藝壇,蒙文就是一例;

    中國書法的五種主要書體,篆書體(包含大篆、小篆)、燕書(包括燕行)隸書體(包含古隸、今隸)、楷書體(包含魏碑、正楷),行書體(包含行楷、行草),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

    七、傳統書法的起源

    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語出《書林藻鑑》,馬宗霍輯)因此,產生了文字。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

    漢字的刻畫符號,首先出現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畫符號只表示一個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沒有確切的含義。

    距今八千多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磁山、斐李崗文化,在斐李崗出土的手製陶瓷上,有較多的類文字元號,這種符號,是先民們的交際功能、記事功能與圖案裝飾功能的混沌結合,這些雖非現人能識別的漢字,但確是漢字的雛形。

    緊接著距今約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出土了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簡單刻畫的彩陶。這些符號已區別於花紋圖案,把漢文字的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可以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

    接著有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崗文化。二里頭文化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刻畫記號的陶片,其記號共有二十四種,有的類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單個獨立的字。二里崗文化已發現有文字制度。這裡曾發現過三個有字的骨頭,兩件各一個字,一件十個字,似為練習刻字而刻。這使得文明向前又邁進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種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個具體事物。它儘管簡單而又混沌,但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情趣。這種簡單的文字因此可以稱之為史前的書法。

    八、傳統書法的演變歷史

    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字型的演變。一般說來魏晉時期既是書體的終結期,又是書法技法的整合大期。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從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還有漢代的簡帛朱墨手跡,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態,清代的碑帖之爭等書法演進。

    商至秦末

    渾然入序的書法

    從夏商周,經過春秋戰國,到秦漢王朝,二千多年的歷史地發展也帶動了書法藝術地發展。這個時期內各種書法體相續出現,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簡帛朱墨手跡等,其中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五種字型在數百種雜體的篩選淘汰中定型,書法藝術開始了有序發展。

    秦代

    開創書法先河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統一國家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其中《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基本概括了此時字型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書寫不便,於是隸書出現了。“隸書,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為了書寫方便。到了西漢,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更加明顯。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 ,尚有詔版、權量、瓦當、貨幣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

    東漢

    求度追韻兩漢書法

    兩漢書法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系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門頌》等為最著名,書法家視為“神品”。於此同時蔡邕的《熹平石經》達到了恢復古隸 ,胎息楷則的要求。而碑刻是體現時代度與韻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鍈》、《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後人稱道仿效。可以說,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樸古,體現了“士”、“庶”階層的不同美學追求。至於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姻。

    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

    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的,莫過於是碑刻和簡牘上的書法。東漢碑刻林立,這一時期的碑刻,以漢隸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此時隸書已登峰造極。

    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 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楷書又名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正是在三國時期,楷書進入刻石的歷史。三國(魏)時期的 《薦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視百代的珍品。

    兩晉時期

    晉時,在生活處事上倡導“雅量”“品目”藝術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書法大家輩出,簡牘為多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妍放疏妙的藝術品味迎合了士大夫們的要求,人們愈發認識到,書寫文字,還有一種審美價值。最能代表

    魏晉精神、在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 人稱“書聖”。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子王獻之的《洛神賦》字法端勁,所創“破體”與“一筆書”為書法史一大貢獻。加 以陸機、衛瓘、索靖、王導、謝安、鑑亮、等書法世家之烘托,南派書法相當繁榮。南朝宋之羊欣、齊之王僧虔、梁之蕭子云、陳之智永皆步其後塵。

    兩晉書法最盛時,主要表現在行書上,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其代表作“三希”,即《伯遠帖》《快雪時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進入北碑南帖時代。此時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誌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晉至八王之亂,王室內訌以後,勢力逐漸衰微。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後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一,這是北朝。

    北朝書法以碑刻為主,尤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資多彩。代表作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敬使君碑》。此時書法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鍾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晉室東遷至滅亡,從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南朝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若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優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隋唐五代

    求規隆法隋朝書法

    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中國,和之後的唐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範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

    2、峻嚴方飭如《董美人墓誌銘》等3、深厚圓勁如《信行禪師 塔銘》等

    4、秀朗細挺如《龍藏寺碑》等。

    唐代書學鼎盛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歐陽通四家為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 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張旭史稱“草聖”,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餘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於古意之外。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露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採顏柳之長。上朔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晉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為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語養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是唐代的創舉。歷朝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 的“二王顏柳”餘韻。

    隋唐五代書法可分為三個階段

    (1)隋至唐初

    隋統一中國,將南北朝文化藝術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唐初以楷書為主流,總特點是結構謹嚴整飭。

    (2)盛唐、中唐階段

    盛唐時期書法,如當時的社會形態追求一種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顛張醉素”(張旭、懷素)之狂草,李邕之行書。到了中唐,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顏真卿為代表為楷書奠定了標準,樹立了楷模,形成為正統。至此中國書法文體已全部確定下來。

    (3)晚唐五代階段存唐遺風

    公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由於國勢衰弱和離亂,文化藝術亦呈下坡之勢。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餘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 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勢。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另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以後北宋“四家”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宋至明中

    尚意宣情

    宋朝的書法

    宋朝書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學所致,意之內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同時倡導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這些在書法上有所體現,如果說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體現,那麼到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

    無論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宋的吳說、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米、蔡。

    元代書法藝術

    元初經濟文化發展不大,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而少創新。雖然在政治上元朝是異族統治,然而在文化上卻被漢文化所同化,與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現為刻意求工的開式美的追求,所以蘇軾標榜的是“我書意造本無法”,趙孟頫鼓吹的是“用筆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後者才強調有意之意。元朝書壇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他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柳體並稱四體,成為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在元朝書壇也享有盛名的還有鮮于樞、鄧文原,雖然成就不及趙孟頫,然在書法風格上也有自己獨到之處。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

    明朝書法藝術

    明朝書法的發展表現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明初

    明初書法“一字萬同”,“臺閣體”盛行。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明初書法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寵"三子"。

    第二階段──明中

    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四子依趙孟頫而上通晉唐,取法彌高;筆調亦絕代,這和當時思想觀念的開拓解放有關,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

    第三階段──明末

    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側鋒取勢,橫塗豎抹,滿紙菸雲,使書法原先的秩序開始瓦解;這些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瑞等。而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抒情揚理

    中國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展歷史上,經歷了一場 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元、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 就,可以與唐代楷書、宋代行書、明代草書相媲美,形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 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派紛呈,一派興盛局面。

    明末與清,美學主潮以抒情揚理為旗幟,追求個性與發揚理性互相結合,正統的古典美學與求異的的新型美學並盛。清代書法的總體傾向是尚質,同時分為帖學與碑學兩大發展時期。

    明末書壇的放浪筆墨,狂放不羈。憤世嫉俗的風氣在清初進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現出自我內在的生命和一種不可遇止的情緒表現。這一點在中期“揚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復現。於此同時,晚明的帖學統也同時進一步光大發揚,姜英,張照,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等人在刻意尊 傳統的時候,力圖表現出新面貌,這就使帖學的頹勢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正此時,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從熱衷於尺牘轉而從事金石考據之學,一時朝野內外,學碑才趨之若鶩,最後成為清朝書壇的發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為大力張揚,碑學作為一種 與帖學相抗衡的書學系統而存在。當時著名的書家如金農、張船山、鄧石如、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張裕釗、康有為等紛紛用碑意寫字作畫,達到了儘性盡理。璀璨奪目的境地。可謂是中國書法文化的一在景觀。如果說,帖學家們力圖尋找質的願望沒有實現的話,那麼這種願望在碑學那裡實現了。

    近現代

    在書壇走向多元化的今天,書法藝術昇華到觀念變革的高層次,這無疑是邁了一大步。書法現代性並不是簡單地取決於書法藝術的形式、結構、線條等外在面貌,而是取決於內在精神的現代化。書法現代性的精神是指當代書法藝術所體現、傳導的現代社會的價值趨向。

    近現代書壇,仍然是碑派佔主流地位。但和晚晴碑派不同,取法漢碑和上古篆書的書法家在這一時期較多。

    很多書法大師如林散之,沙孟海,陸維釗等等在1949年之前即已從事書法創作,但直至文化大革命之後他們已近耄耋之年才以書法聞名。1949年之後到毛澤東去世的近三十年時間內,書法基本上不受重視。當時的人們正以極大的熱情建設一個新中國。書法被認為是舊傳統的代表。

    近代書法藝術的色彩斑斕,與其書家隊伍的空前複雜有直接干係。或許因距離太近,這段風景比此前任何時期都清晰明透。

    九、傳統書法的五種基本書體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1]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如《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釐米,橫102.4釐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採》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十、傳統書法的載體類別

    甲骨文

    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辭(殷代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占卜後把占卜時期、占卜者的名字、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是對未來事情結果的占卜,盛於殷商。甲骨文發現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時的記錄,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帶,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一塊瑰寶,其筆法已有粗細、輕重、疾徐的變化,下筆輕而疾,行筆粗而重,收筆快而捷,具有一定的節奏感。筆畫轉折處方圓皆有,方者動峭,圓者柔潤。其線條比陶文更為和諧流暢,為中國書法特有的線的藝術奠定了基調和韻律。甲骨文結體長方,奠定漢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結體隨體異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圓多異,長扁隨形,錯落多姿而又和諧統一。後人所謂參差錯落、穿插避讓、朝揖呼應、天覆地載等漢字書寫原則,在甲骨文上已經大體具備。

    金文

    古漢字書體之一種。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型的總稱。興盛於周代。金文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豐碑。依附於青銅器,鑄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種宗教祭祀的禮器。金文也被稱為鐘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線條較之於甲骨文更為粗壯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為濃重,最早的金文見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銅器上,資料雖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黃金時代,出土銘文最多。

    石刻文

    碑刻,泛指刻石文字或圖案。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朝的“石鼓文”。

    石刻文產生於周代,興盛於秦代。東周時期秦國刻石文字。在10塊花崗岩質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歌詠秦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碣。傳說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時的《嶁碑》,刻詩文體格調與《詩經》大小雅相近。字型近於《說文解字》所載籀文,歷來對其書法評價甚高。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嶧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會稽石刻》等。

    嶧山石刻

    石鼓文對後世的書法與繪畫藝術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不少傑出的書畫家如: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朱宣鹹、王福庵等都長期研究石鼓文藝術,並將其作為自己書法藝術的重要養分,也融入進了自己的繪畫藝術中。

    墓誌銘,墓誌是存放於墓中載有死者傳記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時,無論是持家、德行、學向、技藝、政績、功業等的大小,濃縮為一份個人的歷史檔案,以補家族史、地方誌乃至國史的不足。也是墓誌斷代的確證。 墓誌銘包括志與銘兩個部分。

    拓片,帖

    【碑拓】此乃拓片數量最多部分,涉及歷代名碑,是如今書法臨摹的主要參照。字帖是供學習書法的人臨摹的範本,多為名家墨跡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字帖按是否真跡劃分,可以分為碑帖和墨跡。碑帖是根據刻在碑石上的字跡塌拓下來的字帖。墨跡是書寫者直接寫在紙張、絹帛等媒介物上的墨色痕跡。歷代名帖如,淳化閣帖,三希堂。

    簡帛

    書法藝術最重真跡,但秦漢以前的書法中的真跡,一般只有在簡帛盟書中才能見到。古代的簡冊,以竹質為主,編簡的繩用牛筋、絲線、麻繩。考古發現較早的簡帛墨跡,有: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山西侯馬出土的戰國盟書(盟書,即:寫於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中國書法由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因此殷商以來的文字,在諸侯各國分化為不同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書法的形態和技巧亦呈現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如北方的晉國的"蝌蚪文",吳、越、楚、蔡等國的"鳥書",筆畫多加曲折和拖長尾。春秋戰國時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種濃厚的形態,替之以修長的體態,顯示出一種圓潤秀美,如《攻吳 王夫差鑑》。這時期留存的大量墨跡,為簡、帛、盟書等。

    十一、傳統書法的審美和藝術鑑賞

    整體形態美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透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就後者而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書體的影響,如篆體取豎長方形;二為字形的影響,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長方形的;三為章法影響。因此,只有在上述兩類因素的支配下,進行積極的形態創造,才能創作出美的結體形態。

    點畫結構美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透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裡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墨色組合美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這裡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十二、科學對待書法傳統

      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和精神載體,歷經千年,在不斷的繼承和創新中形成了文化積澱和今天的面貌,不僅對本國文化藝術也對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它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達,在最簡約的層面上濃縮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我們對於中國書法不管是繼承還是創新,都需要對文化傳統加以認識和把握。尤其是在當下的文化建設中,一方面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及傳承體系的梳理,另一方面還要在挖掘傳統文化基本內涵基礎上提煉出時代精神,多方借鑑、多元共享,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創造出新的藝術風貌,為此,科學理性地對待中國書法的文化傳統就成為非常關鍵又亟待解決的本源性問題。

    文化核心中的藝術

      漢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傳承數千年,從未中斷,為世界各國文化源流所僅見,見證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以漢字方塊字的獨特性為基礎,在儒釋道思想的浸潤下,中國書法成為具有豐富文化含量的獨特藝術形式。

      與中國畫相比,書法以漢字為基礎,思想性、抽象性都讓它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更為緊密、直接的關係。有專家認為,實際上中國書法處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因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在哲學,而要使哲學精神的抽象落到現實生活,書法正起了橋樑的作用。也有學者則強調書法的藝術性,認為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在本質上不給人知識,因此它在文化中無法擔當核心的重負。書法是純形式的藝術,形式即其內容。歷史地看,書法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書法風格的發展史。

      兩種對書法的理解各有側重,彰顯了書法具有的文化性和藝術性。遵循著自身的藝術規律,書法尋找著藝術性和文化性二者之間的平衡。強調書法的文化性並不否定其藝術創造,強調書法的藝術性也並非否定它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而是為了矯正人們把書寫素材當作書法內容的誤解。但從書壇現狀來看,人們把這一矯枉之言推向了極端,書法在技巧上確實較前有了進步,但在文化傳統的傳承上卻凸顯出較大的問題。根上出了毛病,其他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書法各有側重的觀點並非對立,因為書法本身是文化和藝術的融合,是筆法和技法的統一。

    忽視傳統 問題凸顯

      近代以來,西方各種文化思潮的進入,擠壓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漢字、書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斷消減,很多書法工作者喪失了文化傳承的興趣和能力,這是書法傳承和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總結歷史上書法家成功的經驗,有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一是文學修養,二是文字功夫,三是書法藝術,都是文化素養上的要求。書法工作者文化素養不夠,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理解出現偏差,就導致一些作品在內容上不夠深刻,缺乏古意,文雅不夠,野俗有餘。單純依靠筆墨技法和形式創造只能讓觀眾的欣賞“走眼”而無法“走心”,失去對人們心靈的震動,忽視書法的人文情懷,最終必將改變書法的價值觀念。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上出了問題,“流”必會受其影響。一方面市場的誘惑已經讓書法工作者們無法再聚焦藝術本身。如果書法不再是需要堅守的藝術追求,而單單成為謀生的手段,那麼人們對書法的敬畏之心就會散失,浮躁之氣就會瀰漫,肯定難有精品;另一方面人民大眾才是文藝的源頭活水,只有服務大眾,貼近人民才能讓自己的作品富有內涵和生命力,才能在追求真善美中彰顯自己的藝術價值。文化無根,遠離生活,書法的發展就難以為繼。

      因此釐清書法的文化傳統,重新明晰書法“書以載道”的文化內涵,從根源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既是科學對待其文化傳統的必然要求,也是書法健康發展下去的必然選擇。

    釐清傳統 翰墨載道

      書法既是藝術,更是文化,它是一種真正地對人、社會、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有滋養作用的藝術。這滋養的力量正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共同涵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釋道思想給書法的傳承與發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給了書法中正平和,道家則讓書法飄逸超邁,佛家賦予它空靈玄遠。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恰當的時空界限中按照規律以適當的方式做事,就是中庸的內涵。中庸思想為書法藝術的基本審美原則、技法系統和形式演變奠定了基礎。楷書堪為儒家思想在書法中的典範表現,顏筋柳骨,裡面所蘊含的正是儒家的嚴正平和。

      佛家思想自進入中國以來就成為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一極,尤其是禪宗思想,它使書法的尚意在宋代達到了高潮。從修養的漸悟到靈徹的頓悟,禪宗思想讓書法達到了兩個境界,一是“書中有禪,禪機通書”的審美境界,二是一切起於心,一切歸於心的“心手雙暢,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中國書法的寫意精神從佛家思想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更加空靈玄遠。

      道家思想所要面對和解決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主張人與自然為一體,以自然而然為旨歸。這不僅深深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也決定了書法所追求的藝術境界。那種“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超越性既使得書法創作追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的進階過程,從求法到有法再到無法,也使得書法以虛靜之心,自然而明,擺脫掉法的規定性和侷限性,透過“留白”和“造虛”在有限中展現無限的生機,最終產生各種風格和審美感受,多重意境綜合形成的攝人魂魄的情感力量。

      儒家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家主張道法自然,佛家追求佛道的成就圓滿。儒釋道這三家雖然對“道”有著不同的闡釋和體認,但是在根本上應該是一致的。書法要求“技進乎道”,“翰墨載道”或者“書以載道”,它所承載和追求的也應當是這個貫穿一切的大道、這種通於無限的生命境界。“道不遠人”,既然每一個領域都不能須臾離開這個“道”,那麼書法當然承載著這個“道”,每個書法工作者都可以透過書法認識和把握這個“道”,顯現和傳達這個“道”,透過書法達到這個“道”。

      以此來看,回到儒釋道的文化傳統是達致書法之道的必由之路。

    迴歸傳統 力求創新

      無論是書寫工具,還是藝術形式,抑或是文化內涵,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要健康有序地發展,繼承和創新之間的關係是它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需要處理好的問題。

      傳承至極是經典,經典至極才是創新。失去傳統的參照,創新都是徒勞,只能是炒作概念,閉門造車的產物。針對文化傳統缺失和盲目創新之風盛行的現實狀況,書法當下最切實的做法應該而且必然是迴歸傳統——迴歸它文化的傳統,藝術的傳統。

      書法迴歸文化傳統,回到儒釋道的文化根源是要獲得思想的滋養。如果書法本身沒有文化精神的內蘊,書法工作者不瞭解它的文化傳統,它就會喪失文化上的獨特性。書法承載著道,同儒釋道的原典一樣,書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是完成這一切的根本。

      書法迴歸藝術傳統是為了藝術審美的純化,這就要在書寫性和藝術性上下功夫。既要對歷史上技法層面諸如筆法、墨法、結體和章法等基本要素有全面體會和熟練掌握,具有紮實的基本功,也要在審美上以古代經典文論、法帖為理想,透過研習、臨摹和吸納,體現對於經典藝術品格的追求。無論帖學與碑學,它們都在長期的操作實踐中確立了書法創作的基本範疇和審美規範。書法是用其極簡略的筆墨、精粹的線條去表現對萬物的情思,用線條的起伏、粗細、曲直、乾溼、輕柔、光潤的不同變化去傳達作者的精神人格。這種審美的純化有利於書法作者感情的凝結和表達,塑造自己的風格特色。沒有情感的注入,書法只會淪為冰冷的技術。不管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抑或蘇東坡的《寒食帖》,裡面無不灌注了濃烈的情感,當然也就形成了光耀書法史的個人風格。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文藝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書法工作者應當擔負起這一神聖職責,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正確地認識書法的文化傳統,科學地對待書法的文化傳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時俱進,清晰分析書法當下存在的問題並努力克服,推動它朝著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 8 # 一笑瑩

    我回答這個問題,

    漢字的不斷演變,從甲骨……到今日的楷書,能留存下來,並讓後人學習臨寫並繼承發揚的好東西,這就是傳統,學習傳統是手段,但不是最後的目地,我們應該去粗取精,去發揚,去光大,去行成以前沒有或創造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筆法或形體風格,漢字的形體己基本定型,想有所突破,懇定是難上加難,(我不評論如今把漢字醜寫亂畫想標新立意的創作人)但我還是希望有好的作品傳世,有些人耐不住寂寞,想一夜成名,結果誤入迷途,這是心智出了問題,投機取巧是不行了,想糊塗心思欺騙也不行了,還是老老實實地去學習,認認真真地研究,把寫字當成玩,也許那天你玩出了頭,寫出了新水平,你就成家了,人要立志,但不能 好高騖遠。

  • 9 # 陝西藝娃

    我們的傳統文化包含中國書法,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歷史的積澱裡,保留下來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高雅和民俗之分,中國書法當然是與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書法的發展有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至於書法的傳統是什麼,我覺得這是個大問題,得先來看看書法的歷史。

    中國書法的發展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但從殷商甲骨文到金文大篆,雖然都有著人們對書法美的自覺不自覺的追求,可是書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實用的工具,並沒有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人們欣賞、批評的物件,而且關於書法批評的記載很難見到,所以書法批評的歷史並沒有書法的歷史那麼悠久。如果從產生了具有明顯藝術審美形式的小篆書體和有史可證的第一批書法家(李斯、胡毋敬、趙高)的秦代算起,那麼,直至1911年清王朝滅亡的這樣一段漫長的書法批評史,就完全是在封建社會制度的籠罩下完成的。 在封建制度下,從庶民到皇帝都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下層人民要想進入社會上層或統治階層,必須透過選拔,這種選拔到隋唐發展為科舉。《漢書"藝文志》載:“漢興,蕭何草律,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令史。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另外,馬宗霍在其《書林藻鑑》中說到唐代對書法的重視時說:“以書為教仿於周,以書取士仿於漢,置書學博士仿於晉。至專立書學,實自唐始。”自唐以後,書法在選拔中的作用有增無減。於是,天下文人學士莫不傾力於此,再加上毛筆在古代的書寫工具領域處於統治地位,科舉與實用的目的共同推動著書法的普及與提高,不僅培養了一代代的書法家,更產生了不計其數的書法批評者與書法欣賞者。 除了科舉制度之外,最高層統治階級的個人好惡往往也會影響這一時代書法的發展。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推崇王羲之的書法,他不但自己書法學王羲之,而且還親自撰寫《晉書"王羲之傳論》加以褒揚,從而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後世以得王羲之真傳為榮,甚至在書法批評中也常常以王羲之的書法為標準。還有宋徽宗趙佶,他本人不僅是出色的書畫家,還是藝術活動的倡導者、組織者。他擴充翰林書畫院,集中眾多書畫家,編輯《宣和書譜》,組織刻印《大觀帖》,還廣泛蒐集流散民間的文物,不僅有利於當時藝術的傳播與發展,而且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大。另一方面,最高層統治階級的個人好惡的影響的負面效應也不能忽視。清初康熙喜歡董其昌的書法,天下翕然學之;後來乾隆又崇尚趙孟頫,於是趙書又風靡海內,故清代前期書法較明代及清後期都顯遜色。此外,權臣的書法好尚也會影響時風,如宋之李宗鄂、蔡襄、王安石,清之翁同和等,這種以高層、權臣的好惡為尚的書風,違背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規律,不但會阻礙、限制書法的發展,而且也會歪曲書法批評的客觀標準。 如果說科舉與高層的好惡是從上往下對書法進行影響的話,那麼不同時代所產生的各種社會思潮卻是從下向上產生作用的,而且這個更符合書法發展的客觀要求。因為每一種社會思潮的產生,都是與前一時代和這個時代的審美觀、哲學觀等緊密聯絡的,常常反映了這一社會的整體精神面貌,從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其對當時書法藝術各方面的影響。魏晉的“玄談”之風就是當時社會對儒家禮教觀念的衝破和對道家哲理的崇尚的產物,而這也正是產生王羲之“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書法的時代思想風潮。在唐初,乘隋代餘緒,書尚瘦硬,隨著唐代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到盛唐時文化鼎盛、社會繁榮,與此相適應,社會的審美從唐初的尚瘦轉為尚肥,這時代出現的顏真卿那茂密雄強、渾厚豐滿的書法也自然而然地成為這一思潮的產物和典型代表。而宋代行草書的大發展亦可看成是對唐代形成法度森嚴的楷書的逃避和對宋代寫意書風的追求的結果。此外,明代的“重勢書風”,清代碑學的興起都是當時人們在對前一段書法弊病進行深刻思考之後所提出的革新主張,並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實了其正確性以及對書法發展的重大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根本性的。 除了以上幾方面,在研究書法史時,我們還會發現,每個時代的書法的發展各具特色,差異頗大,雖然這種差異不是立刻顯現的,往往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但改朝換代對書法的影響卻是客觀存在的。秦代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之後不久,其統治地位到漢代就被隸書所取代,而到了魏晉,隸書又被楷行草書所掩蓋,除了文字發展自身的規律之外,難道就沒有其它原因了嗎?那為什麼基本上同隸書平行產生的行草書不也在漢代成熟發展?為什麼隸書在東漢剛剛成熟沒多久,其地位到魏晉就被楷行草取代了呢?為什麼北魏會楷書碑版盛行?為什麼唐代書學鼎盛,而到五代則幾成絕響?為什麼宋代崇尚寫意而元代則又主張復古呢?…… 因為每一次朝代更替,不僅是對現有成果的破壞,更是統治思想隨著形勢的發展服從於鞏固統治需要的不斷變化。漢代的強盛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藝術形式,而隸書的質樸內質,飛動的氣勢,正是這種需要的產物;魏晉偏安江南,不思進取,以閒雅陶情為尚,隸書古板怎比得上行草書更適合進行揮灑,不拘形式!北朝異族統治,大興佛教,倡導來世,盛行厚葬,所以墓誌相率而盛;五代十國,戰亂不斷,人物喪失,人人自危,何暇從藝?元代同是異族入主,厚遇出仕的趙孟頫,力倡柔媚書風,掀起復古之風,是欲泯滅人們對現實的不滿,使其安於現狀……正是這種因時而變的統治思想對書法史各朝代書體風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我們對於書法的傳統應當做好繼承和發揚,以此為根才能不斷髮展壯大!

  • 10 # 焦土一炬

    所謂傳統書法,不客氣地講,就是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的正統書法,特別是宋以前的,宋代已經出現很大的革新了,比如宋四家的作品,尚意為主,與唐以前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已經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只要在歷史長河中能夠得到絕大多人的認可,都會成為傳統。我們為什麼要臨習古人的書法作品呢,因為他們已經經過歷史的沉澱,是被絕大數人,至少是書法界的人認可的。為什麼不建議臨習今人的作品呢,因為他們的作品還沒經過後人的驗證,還沒經過歷史的考驗。在傳統的書法上行程自己的風格,適當創新,是沒問題。如果故意寫大家都看不懂的醜書俗書,吸引眼球,劍走偏鋒,那就非常不可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每天都要喝一到兩瓶啤酒,這算不算酒癮?需要戒酒嗎?